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6 毫秒
1.
百日咳是小儿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祖国医学称之为顿咳、天哮疫咳、鹭鸶咳,抗生素治疗常无效。我科于1984年5月~10月应用中药治疗百日咳24例,治疗效果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2.
小儿久咳从肝论治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久咳是临床常见症状,其病因复杂,目前认为该病形成大多与新咳失治、用药不当及与体质虚弱、调护失当等因素有关,且多出现在“易感儿”、“百日咳”或“类百日咳综合症”、“过敏性咳嗽”、“慢性咽炎”、“慢性支气管炎”、“迁延性肺炎”、“哮喘”等疾病中。本人根据中医理论基础及多年临床诊治得失,认为小儿久咳不但与肺有关,而且与肝有密切关联,即在治肺基础上,根据患儿具体情况,从肝论治,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3.
自1987年始,自拟久咳汤治疗临床常见肺部疾患,如上呼吸道感染、气管炎、支气管炎、肺内感染、肺炎恢复期等疾病过程中的久咳症。经临床100例观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中药灌肠治疗小儿久咳不愈1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咳嗽是小儿肺部疾患中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有一部分患儿由于治疗不当或调护失宜而致久咳不愈,且易反复发作,是影响小儿生长发育的一种病症。包括现代医学的慢性咽炎、慢性气管炎、肺炎等范畴。祖国医学将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有痰有声的称咳嗽。该症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尤以冬春为多.外界气候的冷暖差别,小儿机体的抗病能力常可影响小儿肺气宣肃,造成久咳不愈。考虑小儿用药特点,采用中药灌肠疗法治疗小儿久咳不愈,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我院近三年来,收治百日咳脑病44例。由于积极抢救,妥善处理,治愈40例,死亡4例,疗效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诊断标准一、有百日咳病的典型症状,如阵发性痉挛性的剧咳,咳后伴有高音调的鸡鸣样的回声或呕吐。二、在百日咳病的痉咳期,并发突然的似癫痫样的抽风,反复发作,而与体温  相似文献   

6.
百日咳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小儿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目前由于大力推广菌苗接种,此病已较少见。但它对婴幼儿仍是有生命威胁的传染病,故必须予以重视。祖国医学对本病有着丰富的治疗经验。现将近二十年来的部分文献资料加以综述,仅供参考。祖国医学对百日咳病因病理的认识祖国医学文献中对百日咳早有记载,有顿咳、痰咳、鹭鸶咳或鸡咳之称。认为本病的发生,多由于小儿脏腑不坚,气血未充,抗病力弱,病邪入侵,肺失清肃,痰浊阻于气道,肺气失于畅达,遂致咳嗽频频。如病邪蕴积,机  相似文献   

7.
一试用中药治疗百日咳的动机百日咳为小儿上呼吸道急性传染病,病程较长,容易诱发合并症,以致死亡率较高,感染力较强。过去对百日咳的治疗,多用百日咳血清及镇静镇咳剂等,效果不大,自利用抗菌素治疗以来,百日咳的治愈率已经显著提高,伹氯霉素、合霉素在进入痉咳期以后的治疗效果不大,故抗菌素的治疗效果仍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并且味苦,不易为小儿服用,价格又极昂贵。我们通过学习,对中药作用有了初步的了解,认为可以考虑选用对百日咳有效,而且价格低廉,产量较多的中药,通过临床治疗研究其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中五个大肠病证(大肠胀、大肠咳、大肠痹、肠痈、肠澼)进行理论挖掘和应用阐发。[方法]学习《内经》相关条文,并结合历代医家的相关论述,从病因病机、临床表现、临证治疗三个方面对五者理论进行挖掘与阐发。[结果]《内经》对五者的病因病机和临床表现均有较为详细与明确的论述。大肠胀的病因为厥气在下、寒气逆上,症见腹痛肠鸣等;大肠咳由肺咳日久传化所致,症见咳而遗矢;大肠痹则因饮食伤及肠胃在先、风寒湿三气错杂相合内传肠腑在后而病,症见多饮而小便不出等;肠痈由饮食情志、寒温不时所产生的病理产物之积聚所致,症见腹痛、痈上皮热等;肠澼为飧泄日久所致,症见飧泄、甚者便血。《内经》虽对五者的治疗疏于记载,却提出了相应的治法与治则,后世医家宗之并进行补充,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治疗方案,主要分为针灸治疗与药物治疗两种治疗方法。[结论]挖掘整理《内经》大肠病证理论,可为中医教学与临床诊治大肠疾病提供坚实的理论指导。对于《内经》中所述较少的治疗部分,后世医家基于《内经》理论与临床实践,对五者治法进行了发挥与补充,迄今为止于临床仍具重要的参考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9.
清金消咳饮治疗感冒后久咳不愈12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感冒后久咳不愈主要因肺有郁火,肺阴不足所致,治疗应清肺热、润肺燥。用清金消咳饮治疗120例,结果治愈79.2%,总有效率94.2%。  相似文献   

10.
浅谈“百日咳”从肝论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百日咳为小儿时期常见的多发病,临床上中医多采用宣肺止咳,泻肺涤痰及滋阴润肺等法治疗,多从肺服着手进行论治,实质上,因”肺为娇脏“,故他脏的功能失调可影响肺的宣肃功能,特别是肝的疏泄失常,肝失条达,肝气郁久化火,灼伤肺阴,肝的宣肃失常,而见咳逆上气,胸胁胀痛,头晕头痛,甚至咯血等,因此在百日咳的辩证治疗上,除从肺论治外,根据病情应从肝论治,泻肝火以救肺全,镇肝逆以降肺气,肝平肺降而咳嗽自止。  相似文献   

11.
百日咳是小儿常见病多发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对孩子的健康危害很大,且病程较长,易造成病孩营养不良。目前对本病尚少特效疗法。笔者运用凤凰衣治疗小儿百日咳,经多年临床运用,效果较好。凤凰衣为鸡蛋膜衣,内含角质蛋白及少量粘蛋白纤维,其功效为养阴清肺、主治久咳、咽痛失音、瘰疬结核等。因此,用于治疗小儿百日咳可获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咳嗽是小儿肺部疾患中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有一部分患儿由于治疗不当或调护失宜而致久咳不愈,且易反复发作,是影响小儿生长发育的一种病症。包括现代医学的慢性咽炎、慢性气管炎、肺炎等范畴。祖国医学将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有痰有声的称咳嗽。该症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尤以冬春为多,外界气候的冷暖差别,小儿机体的抗病能力常可影响小儿肺气宣肃,造成久咳不愈。考虑小儿用药特点,采用中药灌肠疗法治疗小儿久咳不愈,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30例均为门诊患儿,其中男58例,女72例;年龄2~3岁24例,>3~7岁78例,>7~10岁28例;…  相似文献   

13.
百合固金汤加味治疗外感久咳不愈5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咳嗽是肺系疾病中的主要病症。临床常遇到部分外感咳嗽患久咳不愈或愈而复发,遍尝抗生素及止咳药而不瘥。笔应用百合固金汤加味治疗5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咳嗽是常见的小儿肺系病证,因外邪犯肺,肺气失宣引起,咳久可耗伤肺气,致肺虚久咳.其病有新久,证分虚实,治当祛邪扶正.  相似文献   

15.
《素问·咳论》说:“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肺咳之状,咳而喘息有音,,甚则唾血。……脾咳之状,咳则右下胁痛,阴阴引肩背,甚则不可以动,动则咳剧。肾咳之状,咳则腰背相引而痛,甚则咳涎。”“五脏之久咳乃移于六腑。脾咳不已则胃受之,胃咳之状咳而呕……。(诸)久咳不已则三焦受之,三焦咳状,咳则腹满,不欲食饮。笔者细省百日咳痉咳期之面浮,体乏,咳时呕  相似文献   

16.
治疗久咳的体会久咳与新咳失治、用药不当及体虚等因有关。上焦如羽,非轻不举,用药以轻灵为贵。对由于大量使用寒凉药物及燥湿化痰所引起的弊端应引起必要的重视。久咳大多与正气不足有着密切关系。龚廷贤所谓久咳“属虚属郁”确为经验之谈。因此对久咳不愈不仅要从病因...  相似文献   

17.
《内经.咳论》是中医经典中论咳最为精僻的文章,其理论直接指导着临床,为世人所推崇。细观今人对《咳论》的认识,有说“五脏咳是咳的初期阶段”,又说六腑咳是“脏病移腑”等等,随文释义,疑点彼多,故提出几点不同见解;咳证的病位在肺,肺不病则不病咳,故《咳论》首曰:“肺之令人咳。”咳嗽的病因病机为“外内合邪”,其相关脏腑在肺与胃,肺气上逆而咳,咳多兼痰,痰由中焦产生,即“痰与气”是致咳的基本原因。这是《内经》论咳的中心思想,在脏腑咳的辨证分型中亦不离此范围。五脏咳是脏病为本,咳证为标;六腑咳是久咳不愈,又兼它证。从临床实际出发,笔者试从先病后病,标本缓急角度,明晰《咳论》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8.
四君子汤合止嗽散治疗小儿感冒后久咳不愈1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感冒后久咳不愈是因肺的卫外功能减退或失调,在天气冷热失常、气候突变的情况下,外邪或从口鼻而入,或从皮毛而受,又因患者素体脾气虚弱,故迁延难愈。正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笔者自工作以来,在临床上运用四君子汤合止嗽散加减辨证治疗该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痉咳静治疗小儿百日咳综合征痰热伏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罗红霉素为对照(29例),进行痉咳静治疗小儿百日咳综合征痰热伏肺证(59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随机、平行对照的临床研究.结果 试验组痊愈率为50.50%,痊愈显效率为81.54%;对照组痊愈率为30.61%,痊愈显效率为70.34%.痉咳静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痉咳静是治疗小儿百日咳综合征痰热伏肺证的有效而安全的药物.  相似文献   

20.
我院近年对百日咳患儿采取了普鲁卡因天突穴封闭治疗,总计57例,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病例选择 全部病例为临床确诊百日咳者。临床上分轻症:痉咳全天不超过10次;重症:痉咳全天超过20次并伴口、鼻、眼球结膜下出血;一般:痉咳全天在10~20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