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ZH5区块古近系沙二段上部气藏属于正常压力系统,为中孔隙度、中渗透率,带油环的凝析气藏,应用气测录井的皮克斯勒烃比值法、3H法、三角形图板法等解释方法,无法对该带油环的凝析气藏中油环和气顶部位的控制井进行油层和气层的有效解释,且投入开发生产时考虑有气顶的存在。高部位的井至今没有射孔投产,加之是大斜度定向井,部分井没有实施三孔隙度测井,给气层的识别带来难度,为了落实储量规模,需要划分气层和油层有效厚度,从而确定气藏的合理含气油边界。通过对该气藏19口井60层气测录井烃类气体组分显示特征分析.发现气层的气测异常明显,全烃曲线多呈箱形,气层与油层的组分及组兮的相对含量有明显区别。针对上述问题,提出3R气测录井解释图板,将不同烃类比值之间的关系用渐趋法表示为线性函数,为油气层的识别提供了有效手段。在该气藏的实际应用表明,其解释符合率达87%以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利用气测录井资料识别油气层类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测井是通过分析泥浆中烃类和其他天然气的组分、含量,寻找和发现油气藏的一种测井方法。通过气测井曲线对油、气、水层的响应,能定性地识别油气水层。由于油层与轻质油层、气层与凝析气层的性质相近,使用常规测井资料很难将油气层类型区分开。此文主要对轻烃比值法、皮克斯勒法、三角形图版法等方法原理和应用效果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尝试使用其他气测参数交会识别油气层类型以及储层流体性质。利用气测录井资料识别油气层类型在工区的实际应用中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西湖凹陷平湖组和花岗组油气层多为凝析气或轻质油层,埋藏普遍偏深、储层物性差,且具有流动性强、极易挥发的特点,由于传统的油气层识别技术所考虑的参数均比较单一,识别效果较差,故应用统计学中判别分析方法,对西湖凹陷低孔低渗油气层进行识别.此方法同时采用5个气测敏感参数作为不同油气层性质的判别参数,建立油气层综合判别函数进行流...  相似文献   

4.
西湖凹陷油气藏类型以气藏、凝析气藏为主,气测烃组分以C_1为主,一般C1相对百分含量超过85%,随着勘探的深入,储集层越来越深、物性变差且深浅层气测显示变化大,气层的准确评价已成为录井油气解释评价的难题。针对该凹陷油气藏的特点和勘探现状,在应用常规气测全烃、烃组分参数的基础上,为了更真实地反映储集层的油气显示和异常显示幅度,引入地表单位岩石甲烷气体体积(V_(C1))和甲烷异常倍数(B_(C1))两个气测解释参数,在参考该凹陷渐新统花港组录井初步解释238个储集层的C_1与V_(C1)交会分析数据并以其中有油气测试结论的16个层两参数交会分析数据为基础,结合甲烷异常倍数、全烃以及全烃峰形特征,建立了西湖凹陷花港组气层录井解释评价标准。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可行,可作为该凹陷渐新统花港组气层的一种有效解释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5.
气测录井是现场解释评价油气储集层的重要手段。结合八屋地区的实际情况,分析了油气层轻烃比、中烃比、重烃比之间的对应关系,建立了区分油气关系的3R气测录井解释图版,将不同烃类比值之间的关系用渐趋法表示为线性函数,解决了八屋地区油气难以识别的难题,同时为钻井的动态跟踪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塔里木盆地雅克拉凝析气藏在钻探过程中的气测录井及地质录井资料,分析该气藏深部产层录井显示特征与产层含气级别,天然气性质等方面的对应关系,认为气测异常是识别气层和凝析气层的重要标志,气测录井化验获得的气组分反映了产层气的基本面貌,可用于天然气类型分析。  相似文献   

7.
东濮凹陷泥页岩油气显示丰富,正在成为主要的油气接替领域.亟需研究录井评价技术方法为该区泥页岩油气层评价提供依据。为此.通过东濮凹陷泥页岩油气录井、测井响应特征和分布规律的研究,优选岩石热解、综合录井和X射线荧光元素录井以及测井响应特征参数,重点对泥页岩储集性和含油气性进行分析.建立了录井和测井一录井泥页岩有效储集层和油气层评价方法及标准。测井一录井油气层解释评价方法综合考虑了地质因素,对泥页岩油气层识别效果更理想。文西构造带、濮卫环洼带、文东斜坡带16口井中现场实际应用情况表明.老井、新井油气层解释符合率达到85.6%。认为泥页岩油气层的岩石热解、气测、X射线荧光元素录井参数具有较好的响应特征,能实现油气层的有效识别与评价。在缺乏脆性矿物资料的情况下。结合反映储集体特征的厚度因子和反映地层特征的测井参数.将会使泥页岩油气层解释符合率得到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二连探区油气藏类型较多,油水关系复杂,存在非烃气层、生物降解油层、低气测异常油层和重质油层4种特殊的油气层,给录井解释评价造成了一定的困难。针对这一现状,在资料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首先明确了各种特殊油气层在该探区的分布,然后通过对各种录井资料的综合分析,结合测试分析与电测解释结果,分别探讨了不同特殊油气层的录井综合响应特征,为钻井过程中准确识别储集层流体性质提供了有效录井手段。实例分析表明,在掌握探区内特殊油气层分布的基础上,利用该手段可实现该类油气层的准确解释评价,进而为勘探开发提供准确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
张妍  罗丙昌 《录井工程》2009,20(4):31-34,43
吉林油田红岗地区扶余油层具有油质轻、岩屑显示级别低、地层电阻率低、气测异常显示和岩石热解地化分析值低的特点,应用常规录井技术难于实现有效识别和准确解释评价,甚至可能漏掉油层。针对此情况,在列举录井面临的问题及应对措施的基础上,探讨了呆用气测冲淡系数法校正后的气测全烃和岩石热解地化烃类恢复系数法校正后的地化含油气总量进行油层识别与解释评价的方法,并针对该地区扶余油层的特点,给出了应用岩石热解地化含油气总量结合电测孔隙度的解释评价图板。应用实例分析表明,采用不同录井技术结合常规录井和电测孔隙度可实现油层的有效识别与准确解释评价。  相似文献   

10.
平湖油气田位于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保俶斜坡平湖构造带中段,主要生产层是渐新世花港组油藏和始新世平湖组气藏。传统地质观点认为平湖组为主要气藏,但是实际生产中八角亭BX1井平湖组P11等气层有原油产出,给油气藏的开发带来一定挑战。准确地确定储层的流体性质,不仅对气藏开发方式选择和开发经济政策制定,而且对滚动勘探都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气、油和水物理性质之间的差异,利用非电测井信息,基于不同饱和流体岩石具有不同的横波时差、纵波时差、纵波等效弹性模量、流体密度、流体时差和流体声阻抗,结合其它测井手段,有效识别了平湖油气田AX9井、BX8井、BX1井和PX9井储层的流体性质。识别结果与实际生产状况基本一致,说明该方法在平湖油气田流体识别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1.
基于声波时差测井、有机地球化学测试及包裹体测试等资料,对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花港组和平湖组异常高压进行了研究。西湖凹陷花港、平湖组异常压力主要起始于花港组下段,并且异常高压段具有"阶梯式"增大的特征,横向上从平湖构造带至西次凹向中央反转构造带及从凹陷的边缘向凹陷的中部,高压顶界面在地质层位上有变老的趋势。由高压流体注入引起的传导型超压在区内目的层发育,并对应着良好的油气储层,说明了异常高压发育与油气充注空间上的一致性。利用盆模软件模拟出剩余地层压力的演化过程,认为中新世(15~7Ma)以及上新世至第四纪(3~0Ma)是剩余地层压力异常的2个关键时期。结合油气充注史研究认为,中-晚中新世和早上新世该区发生了2次油气充注,说明异常高压发育与油气充注时间上的一致性。因此,证明了西湖凹陷花港、平湖组异常高压与油气充注具有良好的时空耦合性。   相似文献   

12.
东海西湖凹陷花港组油气地质条件与油气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西湖凹陷是目前东海陆架盆地突破相对较大的凹陷,是一个具有较大勘探潜力的地区。西湖凹陷花港组具有较好的油气地质条件,存在多个油气源,以平湖组烃源岩为主,储层条件较好,发育区域性盖层。构造圈闭是西湖凹陷花港组的主要圈闭类型,以滚动背斜和挤压背斜圈闭为主,油气藏也主要为这2种类型。在对石油地质条件分析的基础上,对花港组的油气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认为西部以油为主,东部以气为主,主要的油气分布于西湖凹陷中南部的局部构造较发育区。  相似文献   

13.
李斌  杨鹏程  蒋彦  陈现  李倩  李喆 《海洋石油》2021,41(2):11-19, 36
根据钻井、测井及分析化验资料对西湖凹陷西斜坡W构造的超压特征进行了分析,明确了超压封存箱的分布以及超压的成因,并通过超压封存箱内烃源岩热演化、储层成岩特征以及油气运聚特征的研究,总结了超压对油气成藏的影响。研究表明W构造超压封存箱主要分布在平下段,厚度为200~550 m,泥岩超压在全区广泛分布,储层超压仅分布在中块和南块,压力系数最高1.5。通过测井曲线综合分析、声波速度-密度交会图两种方法,结合地质背景确定W构造泥岩异常高压的成因主要为欠压实,也有生烃增压的贡献。储层超压主要是传递增压,有来自三潭深凹的远源超压传递。超压对油气成藏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超压抑制烃源岩干酪根热降解,拓宽生油窗;超压抑制储层压实,促进胶结作用及溶蚀作用;超压提供运移动力,超压封存箱内可以形成大型岩性油气藏。  相似文献   

14.
西湖凹陷T气田油气分布特征与主控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地球化学测试资料,结合气田区构造演化和储盖发育特征,文中综合分析了油气充注历史,厘清了西湖凹陷T气田的油气分布特征及主控因素。研究表明:T气田的原油和天然气,是由气田区始新统平湖组烃源岩在低熟—成熟阶段生成的伴生油气;油气充注主要发生在上新世至今,平湖主断裂活动强度的差异性控制了气田区平面和纵向总体含油气面貌,直接盖层的埋深、厚度及封盖能力决定纵向上"上油下气"的分布格局;扩散为主的运移方式产生色层效应,导致原油和天然气的物理化学性质在纵向上有规律地变化。  相似文献   

15.
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自新生代以来经历了陆内拉张断陷、转换边缘坳陷、陆内迁移坳陷和陆架边缘坳陷等4种原型演化,对油气的生成、运聚起到了重要的控制作用。从地质作用与油气响应的关系出发,以平湖组为例探讨了西湖凹陷新生代构造演化对油气的控制作用。受构造演化影响,平湖组不同时期的厚度(或残留厚度)在凹陷不同部位有所不同,导致主力烃源岩生烃条件多期变化。同时,构造演化控制了西湖凹陷温度场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提供了烃源岩成熟或资源结构变化的地温条件。另外,构造演化造成油气运移方向的变化,龙井运动以前,油气主要向西部斜坡带和东部隆起带运移;而在龙井运动以后,除上述方向外,油气还在中央背斜带发生短距离的侧向运移和垂向运移。   相似文献   

16.
东海西湖凹陷地温场及其对烃源岩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针对海上盆地钻井资料少的特点,利用地温与地层深度或岩石圈底界深度的相关性,把钻井地热研究结果外推到无井区域,建立了东海西湖凹陷的区域地温场,并分析其对烃源岩的作用。研究表明,凹陷北部和南部现今平均地温梯度较高,凹陷中部相对较低;平湖组烃源岩的热演化程度凹陷北部高于南部。尽管目前的储量发现集中在凹陷的西南部,但更要重视凹陷北部的勘探潜力。平湖组烃源岩的主要排烃期为30~10 Ma。西湖凹陷大构造、小油气藏的现象,可能是保存条件差,也可能是油气充注量不足造成的,加强圈闭形成期与烃源岩排烃期的匹配关系研究是下一步勘探取得突破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西湖凹陷古近系平湖组煤层分布及油气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湖凹陷为一大型坳陷盆地,其主要烃源岩为平湖组煤系地层。平湖组沉积环境为稳定、宽阔平坦的滨海低地湿地,浅湖水塘星罗棋布。平湖组煤层空间展布具有多、薄、散、广、均的特点。广泛分布的煤层揭示了西湖凹陷广阔的生烃潜力。  相似文献   

18.
为深化西湖凹陷岩性油气藏形成条件研究,以主力勘探目的层——平湖组为研究对象,对沉积体时空配置、成藏条件和油气运移聚集特征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平湖组烃源岩丰富,广泛发育暗色泥岩和煤,多期发育的潮坪砂、潮道砂和三角洲前缘席状砂为油气提供了良好的储集空间。平湖组砂泥岩薄互层明显,纵向上形成旋回式生储盖组合,且泥岩累积厚度大、分布稳定,利于形成区域性盖层。平湖组形成于后裂陷期,裂陷期形成的断裂体系为油气运移提供垂向输导,形成了自源—直排式和自源—垂向侧向式岩性油气藏。平湖斜坡带发育的平湖组潮坪及三角洲砂泥岩薄互层有利于形成岩性油气藏,可沿油气运移路径探索砂岩上倾尖灭、透镜状等岩性圈闭。  相似文献   

19.
鲁法伟 《海洋石油》2016,36(2):69-72
西湖凹陷主力勘探目的层多为凝析气层,常规荧光录井难以识别发现,且钻井过程中为保障作业安全,钻井液中常添加部分荧光材料,对油气录井的判断带来很大的干扰。三维定量荧光技术以其高检测灵敏度在西湖凹陷凝析气层的发现与解释评价上发挥了独特的技术优势,经过多年实际应用逐步建立了凝析气层、油气同层、含水气层的三维定量荧光解释图版,为西湖凹陷油气勘探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东海海礁凸起及邻近海区油气表层地球化学勘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礁凸起和浙闽隆褶区油气化探异常为其深部前新生代沉积盆地油气藏物质向上渗透的结果。沉积物酸解烃湿度系数和δ13C1分析数据表明,钱塘凹陷、舟山群岛及上海附近海域沉积物中散布的气体,主要为热解成因的深层天然气。与西湖凹陷、海礁凸起的天然气类同,主要来自深部的过成熟天然气。浙闽隆褶区热解成因的天然气烷烃丰度高于平湖五井烷烃丰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