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7 毫秒
1.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60岁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不断增高。流行病学调查提示,我国老年人高血压的患病率达40%-60%,其中,病因不明的原发性高血压占95%。此外,老年人高血压以其自身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显得更加重要。  相似文献   

2.
高血压是指动脉收缩压(SBP)和(或)舒张压(DBP)升高,常伴有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病变的全身性疾病。年龄超过60岁达高血压诊断标准者(老年高血压诊断标准与一般人相同,为SBP≥40mmHg和(或)DBP≥90mmHg;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为SBP≥140mmHg,DBP〈90mmHg,即为老年高血压。近年来流行病学调查我国老年期高血压患病率已达38.2%~57.0%。  相似文献   

3.
高血压仍然是当今威胁人类健康的突出问题。其发病率不管是在欧美发达国家,还是在亚非等发展中国家,都呈上升的趋势。在我国,最新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约有1.6亿人患高血压,90%的农民不了解高血压,对其带来的危害更是知之甚少,2/3的高血压患者不吃药,90%的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不理想,这是一个很严峻的局面。[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高血压病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60岁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不断增高。流行病学调查提示,我国老年人高血压的患病率达40%~60%。老年人高血压中一部分是由成年高血压延续而来,另一部分是因动脉粥样硬化,弹性较差,收缩压升高而来。老年人高血压不同于年轻人,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药物选择都有自己的特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高血压即高血压病已成为世界性常见病、多发病,其中高血压患者发病占90%以上。国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仅有37%高血压得到理想治疗。在我国应用针灸的经络腧穴的调整作用开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研究不断发展深入,不仅在临床治疗上因病机学已有了证据详实的积累,而且在关于针灸治疗高血压的现代医学机理研究上也获得了一些科学实验结果。证明了针灸治疗高血压的肯定疗效。  相似文献   

6.
邹高俊  何秉贤 《新疆医学》1995,25(3):188-189
作者对1993年独山子炼油厂厂区人群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确诊高血压的患病率为9.43%,临界高血压的患病率为6.07%,合计15岁以上人群高血压的平均患病率为15.50%。  相似文献   

7.
高血压是当今世界上流行最广泛的疾病,同时又是引起脑卒中、冠心病和肾功能衰竭的重要危险因素,人们称之为“无声杀手”。据调查,我国15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已由1959年的5.11%上升到1991年的11.88%,由此推算,目前全国高血压患者已逾1亿,并有继续增加的趋势;我国每年由高血压导致的脑卒中病人将近150万,给社会、家庭和个人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相似文献   

8.
高血压是全世界发病率最高、并发症最多、病死率较高的心血管疾病,是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脑血栓形成、老年性痴呆等多种疾病的元凶。据估计,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约有1.6亿,老年人高血压的发病率占高血压病人的60%~70%,但知晓率和治疗率仅分别为44.7%和28.2%,控制率更低至8.1%。可见我国高血压的防治仍处于较低水平,积极防治高血压意义重大,任务艰巨。  相似文献   

9.
炎性细胞因子与高血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忠臣  于海燕 《医学综述》2005,11(7):594-596
高血压是临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亦是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血管疾病以及其他许多血管性疾病发生的最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20世纪70年代,我国15岁以上城乡人口高血压患病率为4.85%,而90年代,15岁以上城乡人口高血压患病率上升了约25%,已达到11.26%,估计我国现有高血压患者1亿人以上,而且每年新增高血压病例20余万人,高血压已成为人类健康的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10.
高血压与糖尿病常常同时存在。10%~30%的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患者患有高血压,而在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患者中,高血压的流行率更高。20%~30%的高血压病人会发生葡萄糖耐受不良和/或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高血压患病率是18.8%,估计中国高血压患者1.6亿。但我国高血压的控制率仅在6.1%,知晓率是30.2%,治疗率30.7%。目前社区医师在高血压的防治过程中面临着艰巨的任务和严峻的挑战。为此,本刊特邀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家委员会和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安贞医院为本刊组织专家撰写系列栏目——社区高血压防治专栏。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安贞医院余振球教授于1993年首先提出了“高血压学”的概念,高血压是由不同原因和疾病引起,高血压又作为原因导致心、脑、肾损害和心血管疾病,因此,对高血压的诊断治疗涉及医学各个领域并成为独立的学科。在这全新理念的基础上,与广大社区医师共同探讨高血压科患者的诊治范围、原则和方法。旨在培养社区医师对高血压患者整体观点的全面分析能力和临床诊疗技能,提高我国高血压的控制率。[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我国1991年对15岁以上94万人进行抽样调查,高血压患病率为11.26%,与1979—1980年相比,患病率增加25%。另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高血压患者目前正以每年300万人的速度递增,仅上海地区就有120万名患者,且有继续增加的趋势。高血压病已日益成为现代都市人的一大健康杀手,不能不引  相似文献   

13.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也是我国最大的流行性病之一,常引起心、脑、肾等脏器的并发症,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心健康。根据2004年第三季度的最新资料统计,我国的高血压患者已超过1.3亿,35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在13%以上,55岁以上者的患病率高达25%~35%,每年因高血压直接死亡的患者人数超过20万。更为严重的是,如果血压长期不能得到良好的控制,还会引发其他更为严重的疾病,其中最主要的疾病就是脑中风。  相似文献   

14.
患病率高:据国内洪氏报道,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而增高。老年人以收缩期高血压为主的患病率在我国低于西方国家,美国Framingham地区对65岁以上高血压患者调查,发现为48%,是混合型高血压患者的2倍;我国刘氏报道390例老年人高血压中混合型占55%,而老年收缩期高血压占45%。广东省1711例住院病例分析,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为14.9%.[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周喜庆 《基层医学论坛》2013,(35):4789-4790
据2002流行病学调查,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目前已有2亿高血压患者,而且患病人数还在逐年增加,面临的严重后果是脑卒中、肾脏疾病、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和病残危险的显著增加。日益增长的卫生经费将构成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成为重大的公共问题,因此高血压的社区防治意义非常重大。鉴此,本文对白家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规范管理的510例老年高血压进行了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中国医药导刊》2008,10(7):1064
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是心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近50年来,我国高血压的患病率呈直线上升的趋势。2002年我国成年人中高血压患者占了近两成(18.8%),估计全国患者总数多达1.6亿。其中≥60岁人群患病率高达49.1%。然而,我国广大居民对高血压的知晓率、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率和控制率均低下,仅为30.2%、24.7%和6.1%。为有效地防治老年人高血压,规范我国老年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提高中国老年人高血压的治疗水平,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  相似文献   

17.
《中国乡村医生》2005,21(8):8-18
高血压的流行趋势和防治现状①建国以来3次全国高血压抽样调查表明:我国高血压患病率每10年上升约25%,目前全国高血压患者人数估计已超1亿。②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水平极低。  相似文献   

18.
王晓敏 《河北医学》2009,(11):1386-1386
原发性高血压是脑卒中、冠心病、心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发病因素。国务院最新公布(2004.10.12)的资料,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已高达18.8%,高血压流行呈“3低”(低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现状,因此,尽早发现,积极防治,力争使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达到理想标准,是抗高血压治疗的基本要求,也是涉及社会千家万户的社会系统工程,更是防治心脑血管病的战略任务。本文对263例高血压病人进行调查,并针对性的分组进行了干预,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高血压是指动脉血压超过正常值的异常情况。90%-95%的高血压患者找不到明确的病因,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疾病,称为原发性高血压,简称高血压。仅有5%~10%的高血压患者其高血压可能是肾疾病,内分泌疾病和其他原因所致,称为继发性高血压。高血压早期可无症状,随着病情发展,逐渐出现心,脑,肾功能损害,眼底出血等。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已超过1亿人,并有继续增加的趋势。因此,对高血压患者开展有关心理、  相似文献   

20.
上海市五角场地区居民高血压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调查上海五角场地区高血压的流行现状。方法:在上海市五角场地区4个居民点,按统一方案调查了15岁以上6754人(男3280人,女3474人)的血压情况。患病率的标化,采用我国1982年人口构成。结果:高血压(包括确诊高血压和临界高血压)的患病粗率为22.15%,标化患病率为13.66%,男女性高血压患病率无显著差异,随年龄增长高血压患病率逐渐增高,且35岁以上高血压的患病率增加幅度较快。高血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