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亚兰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12):331-332
目的 进一步探讨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方法 及途径,积极落实母婴安全措施,降低孕产妇病死率.方法 对我科2006年1月-2009年1月分娩的3 916例产妇中发生产后出血的49例进行临床总结分析.结果 产后出血发生率为1.2%,产后2 h内发生出血40例占81.6%,软组织损伤4例占8.2%,胎盘因素11例占22.5%.发生产后出血性休克18例,输血18例,行切除3例,均抢救成功.结论 产后出血发生的高危因素,与产妇的身体状况、胎位、高危妊娠、分娩手术操作方式等有关,对有高危因素的产妇应严密观察,预防产后出血,发生出血时应积极采取护理措施以保障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2.
黄燕 《求医问药》2014,(15):127-128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特点及对其进行护理的措施,以使提高其抢救的成功率。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在我院住院分娩并发生产后出血的125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医务人员积极的抢救和精心的护理,在这125例产妇中有123例产妇的病情逐渐好转,最终痊愈并出院,抢救的成功率为98.4%;有2例产妇死亡,死亡率为1.6%。结论:产妇产后出血最主要的原因是其子宫收缩乏力,其次是胎盘的因素。护理人员对其进行严密观察和精心护理可以降低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产妇产后出血的抢救和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妇产科2012年1月-2014年8月共发生12例产后出血产妇,进行了积极的抢救和精心的护理。结果:12例均抢救成功,经精心护理后痊愈出院,其中1例因出血不止行子宫次全切除术,无一例死亡。结论:积极的抢救和精心的护理对于产后出血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4.
刘海燕 《求医问药》2014,(15):66-67
目的:探讨对阴道分娩后出血患者进行抢救与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2011年7月~2012年7月期间在我院进行阴道分娩后发生产后出血的21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院针对导致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采取肌注缩宫素,恢复血容量及止血,按摩子宫,进行动脉结扎手术及子宫缝合术,补充凝血因子等措施对产妇进行抢救。同时,我院对这21例产妇进行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生活护理以及分娩时的护理等。在治疗结束后,总结对这21例产妇进行抢救及护理的效果。结果:这21例产妇的出血量均在450~1645ml之间,平均的出血量为(734.4±213.4)ml。这21例产妇均获得治愈,其中,有20例产妇经保守治疗后获得治愈,有1例产妇经子宫切除术治疗后获得治愈。结论:对发生产后出血的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抢救可提高其抢救的成功率及抢救效果。在产前及产中对产妇进行有效的护理则可降低其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一旦产妇发生了产后出血,护理人员要沉着应对,积极查明导致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原因,再针对原因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及相关因素,提出合理的防治及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了99例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成功抢救的护理体会及护理干预。结果:通过积极的抢救治疗与护理,99例产后出血产妇均痊愈出院。结论:重视孕期检查及保健;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科学处理产程,减少危险因素,正确评估出血量,规范产妇产后护理措施能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及孕产妇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刘英 《大家健康》2013,(3):56-57
目的探讨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原因及临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产科剖宫产手术后,产后出血的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析出血的原因及护理对策。结果 36例剖宫产产后出血产妇均抢救成功,患者中有2例失血性休克现象,有9例贫血现象。造成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及胎盘因素等。结论临床应根据患者的特点准确评估产后出血量,积极采取有效的抢救和护理对策,以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提高产妇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病因及护理措施。方法对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分娩的68例产后出血患者的病因及护理措施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8例患者经过抢救与积极护理均治愈出院。结论积极的护理干预,减少了产后出血发生率,降低了产妇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临床抢救措施以及抢救时机,为产后出血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在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期间收治的52例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病例资料,探讨产后出血的抢救措施及临床效果。结果:本次研究的52例产妇经过及时的抢救,均抢救成功,其中仅通过按摩子宫和静滴催产素、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的28例,占53.8%,采取宫腔内填充水囊或者无菌纱布治疗的10例,占%;采用B-Lynch缝合术进行治疗的产妇4例,占22.23%;子宫体部注射欣母沛治疗的产妇1例,占%;采用子宫切除进行治疗的产妇1例,占2.23%。结论:总结并分析产妇产后出血的抢救措施,并对产妇给予相应的针对性诊断和治疗,并重视产后出血产妇的护理,能够有效降低产后出血的并发症以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原因,并总结临床护理,从产前预防、抢救护理、康复护理给予孕产妇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以期望提高产妇剖宫产后安全和新生儿成活率.方法 回顾分析3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结果 30例剖宫产产后出血症患者经抢救全部成功,其中进行输血的22例:输血量在200~500ml的5例,输血量在500~1000ml的12例,输血量在1000~1500ml的5例.结论 护理人员应做好产前预防,对产后发生出血的产妇进行积极有效的抢救护理是产妇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研究深入探索了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原因以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本院在2014年11月至2017年1月期间进行剖宫产的产妇,共计50例,全部产妇在手术后均发生出血情况,对发生产后出血的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并实施护理。结果全部产妇均抢救成功,其中发生失血性休克的产妇有1例,出现贫血的产妇有5例。导致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为: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损伤等多种因素。结论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原因是比较复杂的,要及时找到出血的原因,然后针对性地进行治疗与护理,确保产妇的安全。  相似文献   

11.
温丽 《吉林医学》2013,(36):7738-7738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抢救护理措施。方法:对7例产后出血子宫切除患者进行抢救护理。结果:7例产后出血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通过手术抢救护理成功地保住产妇的生命,消除产妇对生活质量的担忧,顺利度过围手术期,提高产妇的自信心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陈利娜 《中外医疗》2013,32(26):153+155-153,155
目的探讨产后大出血临床救治中的护理配合方法及效果。方法对该院自2011年8月—2012年8月收治的56例产后大出血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所有产妇均进行及时有效的抢救并辅助有效的护理配合,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抢救56例产妇均抢救成功,未出现死亡病例,其中2例产妇由于出血过于严重,采取子宫切除术进行止血。结论产后出血病情凶险,医护人员要沉着应对,并积极配合主治医生进行抢救工作,保证救治的顺利有效展开,提高治愈率,降低出血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苏尼特右旗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病情况,分析导致其发生的影响因素并进行积极处理。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回顾性研究,在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苏尼特右旗人民医院登记建册的所有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以产妇产程记录中出现产后阴道出血量超过500 ml和剖宫产出血量超过1 000 ml的产妇为观察病例,并从无产后阴道出血的产妇中抽取相同数目的产妇作为对照以进行多因素分析。分别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以探讨产后出血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累计录入1 878名产妇的信息,其中有125例诊断为产后出血,计算产后出血发病率为6.7%。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产后出血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有宫缩乏力、胎盘因素、产程异常、前置胎盘、瘢痕子宫。结论:产后出血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应积极找出影响苏尼特右旗产妇产后出血的影响因素并积极制定相关对策予以控制,以减少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杨艳  刘慧琴 《吉林医学》2014,(6):1143-1143
目的:分析产后出血的原因、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发生产后出血的20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结果:宫腔填塞、子宫"背带式"缝合、子宫动静脉结扎后、子宫切除术治疗的产妇产后2 h出血量明显比缩宫素、米索前列醇、欣母沛等药物治疗的产妇少,产后出血发生率也明显比药物治疗的产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应积极找出产后出血原因并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抢救措施,为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和改善产妇的预后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对产后出血产妇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2011年4月~2013年2月间收治的56例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在此56例产妇中,痊愈的有53例,并发产褥感染的有3例(经处理后治愈出院),护理的有效率为94.64%.结论:动态指标监测、预防高危因素以及及时进行抢救是成功治疗产后出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杨卫 《河北医学》2010,16(12):1492-1494
目的: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疾病,出血多时可以危及产妇生命,本文就产后出血原因进行总结分析,期待能够有效提高产后出血救治水平,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65例产后出血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抢救过程进行总结。结果:产后子宫收缩乏力50例,胎盘因素12例,软产道损伤2例,凝血功能障碍1例。结论:针对出血原因,做好预防工作,出血时及时处理积极抢救,可以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黄春丽 《吉林医学》2014,(5):1110-1111
目的:总结产后出血的院前急救经验,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对45例产后出血病例的急救和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5例产后出血产妇均安全送达医院。结论:对产后出血产妇及时开放静脉,维持有效血循环量,途中监测生命体征、氧气吸入,根据出血原因,采取必要的止血措施将产妇安全送达医院,为抢救成功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8.
刘元兰   《中国医学工程》2012,(12):158+160-158,160
目的探讨和分析孕妇产后出血的预防的措施与急救的处理。方法对64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做好产前、产时、产后的预防与监测,一旦发生产后出血应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快速补充有效循环血量,积极寻找出血原因,迅速止血是抢救成功的关键。结果在32例产后出血的产妇中,产道裂伤者7例,占21.8%;胎盘滞留者4例,占12.5%;宫缩乏力者21例,占65.6%。此外,在产后出血者中,有流产史者22例,占68.8%。结论产后出血的关键是预防,通过有效的预防和急救措施,提高其抢救成功的几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保护产妇的生命和健康。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预防与护理措施。方法:对本院115例产后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临床发病原因及护理要点。结果:115例产后出血患者均抢救成功。产后出血的原因有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异常、产后尿潴留。31~35岁及多胎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高。结论:准确诊断、及时抢救、有效的预防、体贴的护理对产后出血患者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产后出血是指在胎儿娩出后24h内产妇出血量达到或超过500ml,其中以产后2h内出血为多见,是产科严重并发症之一。产后出血发病突然,而且来势凶猛,如抢救不及时,将危及产妇的生命。因此,防治产后出血是产科医护人员的重要任务。我院自2004年1月~12月共遇11例产后出血的产妇,由于及早发现并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均使患者转危为安。现将抢救护理的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我院2004年1月~12月共收住产妇1026人,其中共发生产后出血11例,占产妇总数的1.07%;经阴道分娩者产后出血8例,占出血总数的72.7%;剖宫产产后出血3例,占出血总数的27.3%;其中初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