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湿疹皮炎皮肤过敏类皮肤病非常常见,包括接触性皮炎、特应性皮炎、神经性皮炎、感染性皮炎、痒疹、药物性皮炎、荨麻疹、皮肤血管炎等多种疾病,由于病因复杂,反复发作,诊疗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鉴于此,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定于2019年6月13~15日在上海召开"首届全国湿疹皮炎皮肤过敏学术会议",同时举办全国过敏性皮肤病规范诊疗学习班,从理论和应用两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努力提高皮肤过敏类皮肤病的诊疗水平。会议将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报告他们在湿疹皮炎基础与临床  相似文献   

2.
正湿疹皮炎皮肤过敏类皮肤病非常常见,包括接触性皮炎、特应性皮炎、神经性皮炎、感染性皮炎、痒疹、药物性皮炎、荨麻疹、皮肤血管炎等多种疾病,由于病因复杂,反复发作,诊疗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鉴于此,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定于2019年6月13~15日在上海召开"首届全国湿疹皮炎皮肤过敏学术会议",同时举办全国过敏性皮肤病规范诊疗学习班,从理论和应用两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努力提高皮肤过敏类皮肤病的诊疗水平。会议将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报告他们在湿疹皮炎基础与临床  相似文献   

3.
<正>湿疹皮炎皮肤过敏类皮肤病非常常见,包括接触性皮炎、特应性皮炎、神经性皮炎、感染性皮炎、痒疹、药物性皮炎、荨麻疹、皮肤血管炎等多种疾病,由于病因复杂,反复发作,诊疗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鉴于此,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定于2019年6月27~29日在上海召开"首届全国湿疹皮炎皮肤过敏学术会议",同时举办全国过敏性皮肤病规范诊疗学习班,从理论和应用两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努力提高皮肤过敏类皮肤病的诊疗水平。会议将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报告他们在湿疹皮炎基础与临床方面的最新进展,会议内容丰富。诚邀各位皮肤科同道参会并共同学习和交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免疫表型对蕈样肉芽肿与扁平苔藓、慢性皮炎湿疹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本研究应用ABC免疫组化技术检测15例蕈样肉芽肿,17例慢性皮炎湿疹,17例扁平苔藓,6例正常皮肤的CD1a、CD8、ICAM-1和CD7的表达情况。结果1.蕈样肉芽肿表皮CD1a,CD8,ICAM-1的阳性细胞密度明显高于扁平苔藓、皮炎湿疹和正常皮肤。2.蕈样肉芽肿真皮中CD1a阳性细胞的线性密度高于扁平苔藓、慢性皮炎湿疹和正常皮肤,蕈样肉芽肿真皮内CD8阳性细胞百分比较慢性皮炎湿疹增多,蕈样肉芽肿真皮表达ICAM-1抗原的细胞百分比高于扁平苔癣和慢性皮炎湿疹。3.慢性皮炎湿疹、扁平苔藓真皮内CD7阳性细胞百分比高于蕈样肉芽肿和正常皮肤。结论CD1a、CD8、ICAM-1、CD7免疫表型的研究可能为蕈样肉芽肿和扁平苔藓、慢性皮炎湿疹等一些炎症性皮肤病的鉴别诊断提供一定的线索。  相似文献   

5.
清栓酶霜治疗神经性皮炎48例临床疗效观察广州市皮肤病防治所杨利平神经性皮炎又名慢性单纯性苔蓟(LichenSimplexChronicus),中医称为摄领疮或顽癣,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皮肤病。目前主要采用抗组胺类、激素类药物治疗,有一定的近期疗效,但治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面部皮炎、手部湿疹和慢性荨麻疹的接触性致敏原的特点及与不同过敏性皮肤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瑞敏"牌斑贴试剂盒对128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面部皮炎69例,手部湿疹36例,慢性荨麻疹23例)进行皮肤斑贴试验,并选择41例健康者做对照.结果:128例患者总阳性率75.78%,慢性荨麻疹组斑贴试验阳性率(39.13%),明显低于面部皮炎组(84.06%)及手部湿疹组(83.33%).健康对照组阳性率(4.88%),明显低于疾病组.阳性率较高的变应原依次为硫酸镍、芳香混合物、对苯二胺基质、重铬酸钾、松香、秋兰姆混合物.超过60%的患者存在2种及以上阳性变应原.男女患者斑贴试验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的变应原分别为芳香混合物、秋兰姆混合物、卡巴混合物(P<0.05).结论:本组患者常见的致敏原为硫酸镍、芳香混合物、对苯二胺基质、重铬酸钾、松香、秋兰姆混合物,不同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斑贴试验结果不尽相同,芳香混合物是女性常见的过敏原.斑贴试验是检验接触性过敏原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7.
笔者对210例皮肤科门诊病人作了皮肤、腔孔和粘膜等11处真菌带菌检查,结果179例带菌,带菌率85.24%,其中婴儿带菌高达90.5%,老人带菌仅25%,女性带菌87.6%(106/121)高于男性82.02%(73/89);腔孔处带菌高于皮肤粘膜部;湿疹皮炎类疾病的带菌高于其它皮肤病。共培养出484枝菌株、13个菌种,其中青霉菌、酵母菌的带菌较其它菌种为高。  相似文献   

8.
楮实子油的化学成分及含量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楮实子为桑科植物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L.)Vent.]的干燥成熟果实,在中国分布广泛[1],具有补肾清肝、明目、利尿的功效,临床上用于治疗腰膝酸软、虚劳骨蒸、头晕目昏、目生膜、水肿胀满,还可以治疗顽癣、神经性皮炎、湿疹等皮肤病,<名医别录>载为上品[2].楮实子不仅具有开发治疗老年性疾病新药的潜力,还可以制成美容保健类的产品[3-5].  相似文献   

9.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是儿童常见的皮肤过敏性疾病,虽然临床表现多样,但基本特征是全身皮肤干燥、慢性湿疹样损害和剧烈瘙痒表现[1]。近十年余中国儿童的AD患病率显着提高,2002年顾恒等[2]对中国的10个城市进行学龄前儿童特应性皮炎现况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学龄前儿童AD患病率为2.78%,而在2014年一项对中国12个城市的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AD则已影响了30.48%的婴儿以及12.94%的幼儿与学龄前儿童[3-4]。  相似文献   

10.
在夏季野外作业或野外宿营的人员容易患隐翅虫性皮炎皮肤病。据我院1991~2000年的门诊登记病历和住院病历统计发现,每年患隐翅虫性皮炎患者约800例,约占皮肤病的28%,经系统治疗后均痊愈出院。为了有效减少隐翅虫性皮炎皮肤病的发生,提高该病治愈率,对隐翅虫性皮炎的防治提出如下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比较合并与未合并浅部真菌感染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对常用变应原的敏感性,综合从皮肤或指(趾)甲中分离出的菌种情况,评估浅部真菌感染在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病因学中的作用.方法 受试者包括353例慢性荨麻疹、湿疹及特应性皮炎患者.通过真菌直接镜检法将受试者分为两组.实验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合并浅部真菌感染组(n =173);对照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无浅部真菌感染组(n=180).对所有实验组及对照组受试者进行9种真菌变应原和9种非真菌变应原皮内试验.实验组患者进一步进行真菌培养以鉴定菌种.结果 慢性荨麻疹患者实验组须发癣菌、新月弯孢霉,特异青霉、烟曲霉变应原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慢性湿疹患者实验组须发癣菌变应原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01).慢性湿疹、荨麻疹患者其他真菌变应原及粉尘螨、屋尘螨等非真菌变应原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34例患者皮肤或指(趾)甲分离鉴定主要为红色毛癣菌(52.86%)、须癣毛癣菌(14.18%)、絮状表皮癣菌(5.22%)、白念珠菌(6.72%),实验组须发癣菌变应原阳性率及皮肤分离皮肤癣菌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须发癣菌变应原阳性的慢性荨麻疹、湿疹患者往往合并皮肤癣菌感染,皮肤癣菌感染可能在部分慢性荨麻疹、湿疹的病因学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习惯的改变,皮肤病患病率也逐年提高,皮肤病尽管不威胁人的生命安全,但该病由于其慢性、难治性、反复性等特点给患者带来痛苦。婴儿湿疹是皮肤病的一种,婴儿湿疹俗称奶癣,是一种主要发生在婴儿头面部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可以为更好诊治此病提供帮助。下面就最新研究对此进行详述。  相似文献   

13.
糖皮质激素(以下简称激素)依赖性皮炎是由于长期滥用或误用激素外用制剂引起的皮肤慢性炎症,以面部较为常见^[1]。临床上时而遇到激素依赖皮炎并发真菌感染的情况,为了解引发激素依赖皮炎合并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致病菌情况,现将本科近年诊治的236例激素依赖性皮炎及真菌学检查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神经性皮炎又名慢性单纯性苔藓,中医称为摄领疮或顽藓,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皮肤病。目前主要采用抗组胺类、激素类药物治疗,有一定的近期疗效,但治愈后容易复发,重复用药药效减低。自1991年以来,本人采用蛇毒制剂清栓酶霜外用治疗神经性皮炎,现将临床治疗方法及疗效观察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治疗组病例48例,对照组病例40例,全部病例随机分组。治疗组:男20例,女28例;年龄最大58岁,最小20岁,平均28岁;病程1~8年。对照组:男18例,女22例;年龄最大49岁,最小25岁,平均26岁;…  相似文献   

15.
甘利欣注射液治疗湿疹4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疹是易复发、难治的皮肤病,我科于2000年2月至2001年5月,应用甘利欣注射液治疗48例湿疹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激肽释放酶(Kallikrein,KLK)是丝氨酸蛋白酶家族的一员,多种KLK,尤其是KLK7在人类表皮中大量表达,为维持皮肤的正常生理活动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表明,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作为一种与遗传有密切关系的炎性皮肤类疾病,与表皮中KLK7的活性的增加有着紧密的联系。特应性皮炎目前尚无根治的办法,KLK7是一种潜在的治疗特应性皮炎的药物靶标,因此研发KLK7的抑制剂将有助于为特应性皮炎等炎性皮肤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氟芬那酸丁酯软膏联合丁酸氢化可的松治疗儿童慢性湿疹及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110例慢性湿疹及特应性皮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单用丁酸氢可的松软膏治疗,研究组联合应用氟芬那酸丁酯软膏和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疾病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5.45%,对照组为63.64%,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儿童慢性湿疹和特应性皮炎,联合应用氟芬那酸丁酯软膏和丁酸氢化可的松,具有显著疗效,且安全性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 AD)是一种以反复发作和严重瘙痒为特征、发病率最高的过敏性皮肤病。AD的致病机制涉及遗传易感性、表皮屏障功能障碍、微生物组失调、免疫反应失衡以及环境等多个因素,而现有治疗用药副作用大、疗效欠佳。目前研究已发现肠道菌群尤其是益生菌在AD中起着重要作用。益生菌能够通过抑制病原菌、增强屏障功能、改善肠道环境和平衡Th1/Th2免疫应答等机制改善AD症状。本文综述了AD患者皮肤及肠道微生态特征,基于AD发病的致病机制和影响因素,系统阐明益生菌缓解AD的机制,以期为益生菌治疗AD及相关皮肤过敏性疾病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9.
《生物磁学》2014,(30):I0004-I0004
近日,来自罗彻斯特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在治疗常见皮肤障碍,比如湿疹和特应性皮炎上取得了重大突破,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该研究或为开发治疗密集型瘙痒及特应性皮炎等皮肤疾病的新型疗法提供希望。  相似文献   

20.
急性湿疹是一种难治的临床常见皮肤病,患病者可出现水疱、皮肤糜烂渗出等症状,严重者可致皮肤坏死或溃疡进而泛发全身。近年来急性湿疹的发病趋势和复发率都不断上升,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中医药作为一种治疗急性湿疹的有效手段,其历史悠久,临床疗效显著,在降低急性湿疹的化学治疗副作用、防止病情反复发作方面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本文通过对近年来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分析,将有关湿疹的中医文献资料,加以归纳总结,从急性湿疹的病因、病机、中医药治疗的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急性湿疹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