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探讨采用受体阻断治疗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效果。方法不使用抗菌药物,分别选用M胆碱受体阻滞剂、α-受体阻滞剂、钙离子阻滞剂及盐酸黄酮哌酯,或加用三环类抗抑郁药阿米替林治疗113例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观察治疗的效果。结果113例患者中治愈78例(69%),好转27例(24%),无效8例(7%)。结论针对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采用受体阻断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冯强  马志伟  刘竟 《西部医学》2014,(4):453-454
目的探讨可多华(甲磺酸多沙唑嗪控释片)联合托特罗定缓解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OAB)夜尿频繁的疗效。方法选择确诊为OAB且口服M受体阻滞剂不明显的患者78例,在继续口服托特罗定片的基础上加服可多华治疗4周,观察用药前后夜尿次数、夜尿单次最大尿量各指标变化。结果联合治疗后日平均夜尿次数、平均单次夜尿最大尿量及OABSS总评分较用药前均明显改善(均P<0.05)。结论可多华联合托特罗定能够有效改善单一口服M受体阻滞剂无效的OAB女性患者夜尿频繁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β受体阻滞剂联合钙离子拮抗剂治疗高血压性心脏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潢川县人民医院诊疗的13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6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硝苯地平降压治疗,观察组给予倍他乐克联合硝苯地平方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2%,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β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联合钙离子拮抗剂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性心脏病有效率高,疗效确切,用药安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α-肾上腺能受体(α-AR)拮抗剂联合M-受体阻滞剂治疗Ⅲ型前列腺炎(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底疼痛综合征,CP/CPPS)合并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06例CP/CPPS合并OAB患者随机分为α-AR拮抗剂组(n=56)和联合用药组(n=50),α-AR拮抗剂组单用多沙唑嗪缓释片治疗,联合用药组口服多沙唑嗪和托特罗定缓释片治疗。评估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NIH-CPSI)总体评分、膀胱过度活动症症状评分(OABSS)和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后α-AR拮抗剂组NIH-CPSI总体评分有显著改善( P <0.05),联合用药组患者的NIH-CPSI总体评分、储尿期症状评分、OABSS及OABSS 问题3评分均有显著改善( P <0.05),且联合用药组患者上述评分的改善均优于α-AR拮抗剂组( P <0.01)。结论α-AR拮抗剂联合M-受体阻滞剂治疗CP/CPPS合并OAB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联合药物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抗生素联合α受体阻滞剂和中成药制剂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49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被随机分成A组(抗生素49例)、B组(抗生素 α受体阻滞剂76例)和C组(抗生素 α受体阻滞剂 中成药制剂89例),疗程为8周,治疗前后作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和前列腺按摩液分析化验。结果A、B、C 3组有效率分别为32.65%、69.74%和79.41%,3组间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χ2=41.696,P<0.05),8例(5.35%)服用α受体阻滞剂后出现体位性低血压。结论应用抗生素联合α受体阻滞剂和中成药制剂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效果满意、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系统评价M受体阻滞剂联合非药物方式治疗成年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OAB)的疗效及临床价值。方法:检索2015年1月前在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以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WMDisc)等已公开发表的关于M受体阻滞剂联合非药物与单用M受体阻滞剂相比治疗成年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的随机对照试验,通过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按照Jadad量表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采用Revman5.3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有7篇文献(共610例)符合纳入标准。其中M受体阻滞剂联合电刺激4篇,联合行为训练2篇,联合电刺激加行为训练1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单用M受体阻滞剂组)相比,M受体阻滞剂联合电刺激在降低日平均排尿次数(WMD=-0.60,95%CI=-1.23~0.03,P=0.06)、尿失禁次数(SMD=-4.45,95%CI=-12.77~3.86,P=0.29)方面疗效无统计学差异;但在降低尿急次数(WMD=-1.09,95%CI=-2.15~-0.03,P=0.04),提高临床总有效率(RR=1.24,95%CI=1.06~1.44,P=0.007)方面,M受体阻滞剂联合电刺激疗效优于对照组。(2)M受体阻滞剂联合行为训练在降低日平均排尿次数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WMD=-0.67,95%CI=-1.14~-0.20,P=0.005)。结论:M受体阻滞剂联合非药物治疗方式较单用M受体阻滞剂能够更好地改善成年女性OAB患者的部分排尿症状,提高临床总有效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神经内分泌拮抗剂(ACEI、β-受体阻滞剂)对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收治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40例,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加用神经内分泌拮抗剂,观察心功能改善情况。3年内病死率及再住院率。结果:明显改善24例(60%),好转8例(20%),总有效率80.0%;3年内因心衰恶化再住院6例(15%),3年内死亡4例(10.0%),未愈2例(5.0%),恶化2例(5.0%)。结论:神经内分泌拮抗剂可改善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预后,改善心功能,减少再住院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鸦杏鹏  刘云松  张龙泳  周道平  胡瑞 《医学综述》2011,17(20):3183-3184
目的观察托特罗定联合宁泌泰治疗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的临床疗效,探讨提高女性OAB疗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确诊为女性OAB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托特罗定治疗,观察组采用托特罗定联合宁泌泰治疗。治疗6周后比较两组患者平均24 h排尿次数、平均24 h尿失禁次数、初始尿意容量、最大膀胱压容量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24 h排尿次数、平均24 h尿失禁次数、初始尿意容量、最大膀胱压容量等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药物治疗女性OAB时选择托特罗定联合宁泌泰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经皮胫神经电刺激(percutaneous tibial nerve stimulation,PTNS)治疗国人女性药物难治性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OAB)的疗效。[方法]将128例国人女性OAB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PTNS(每周1次)、口服M受体阻滞剂(酒石酸托特罗定2mg,2次/d),共持续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OAB症状评分、日排尿次数、日尿失禁次数等指标并对M受体药物治疗组疗效不满意的25例患者行PTNS治疗。[结果]M受体组、PTNS组治疗前后组内患者在OAB症状评分、日排尿次数和日尿失禁次数上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但在M受体组和PTNS组间OAB症状评分、日排尿次数和日尿失禁次数在治疗改善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25例药物难治性OAB患者OAB症状评分由PTNS治疗前的(25.4±4.9)下降到治疗结束后的(17.2±3.1),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NS治疗可显著改善国人女性OAB患者的排尿功能障碍,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者疗效不满意的患者再行PTNS治疗也是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β-受体阻滞剂治疗老年心血血管疾病的疗效问题.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3~2009.3期间88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调查分析β-受体阻滞剂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高血压及心肌病等老年心血血管疾病的疗效.结果 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力衰竭的总有效率(90.91%),治疗冠心病总有效率(77.14%),治疗高血压总有效率(66.67%),治疗心肌病总有效率(75%).结论 调查结果提示,β-受体阻滞剂在各种老年心血血管疾病的治疗中都能发挥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膀胱过度活动症合并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尿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OAB)和OAB合并压力性尿失禁(OAB SUI)患者尿动力表现.方法:有OAB症状的女性患者76例,依据患者病史和主诉分为2组,Ⅰ组为单纯OAB患者(n=38,年龄(53±8)岁),Ⅱ组为OAB合并SUI患者(n=38,年龄(57±12)岁).比较2组尿动力学参数.结果:OAB组初始尿意容量,强烈排尿感容量、最大膀胱测压容量均小于OAB SUI组(P<0.05),而最大尿道压、最大尿道闭合压和功能性尿道长度均大于OAB SUI组(P<0.05);OAB组中真性压力性尿失禁(GSI)2例(5%)、逼尿肌过度活跃(DO)26例(68%)、DO合并GSI 2例(5%)和正常8例(22%),而OAB SUI组则分别有23例(61%)、8例(21%)、4例(10%)和3例(8%),2组在GSI和DO例数上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尿动力学结果显示女性OAB合并SUI患者较单纯OAB患者尿道压力低.尿动力学检查可明确其是否伴有其他膀胱功能障碍,为OAB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耳穴联合琥珀酸索利那新治疗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耳穴联合索利那新组(A组)30例和索利那新组(B组)30例,进行疗效分析。结果经8周治疗后,A组总有效率为82.14%、B组总有效率为67.86%(P0.05)。结论耳穴联合索利那新治疗女性OAB可显著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一系列大规模临床试验证实β受体阻滞剂在现有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治疗的基础上可进一步显著提高心脏功能,降低CHF患者再住院率及总死亡率,其在CHF治疗中的地位才得以肯定。比索洛尔为高选择性β1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笔者应用比索洛尔(北京四环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批号:国药准字H10970082)对47例CHF患者进行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一系列大规模临床试验证实β受体阻滞剂在现有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治疗的基础上可进一步显著提高心脏功能,降低CHF患者再住院率及总死亡率,其在CHF治疗中的地位才得以肯定[1-2].比索洛尔为高选择性β1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笔者应用比索洛尔(北京四环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批号:国药准字H10970082)对47例CHF患者进行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β受体阻滞剂在高血压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间心血管内科收治入院的高血压患者180例,所有患者均予以β受体阻滞剂,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本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86.11%,经过治疗后本组患者血压显著下降,且心率也明显改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4%(8例)。结论β受体阻滞剂用于高血压患者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不仅可有效降血压,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卡维地洛与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第三代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与第二代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对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药物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卡维地洛组(n=30)和美托洛尔组(n=30),治疗6个月,监测2组治疗前后每搏输出量(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疗效。结果卡维地洛组总有效率86.7%,美托洛尔总有效率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维地洛和美托洛尔这两种β-受体阻滞剂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方面,卡维地洛优于美托洛尔,临床上使用美托洛尔疗效较差或耐受性差的心力衰竭患者可考虑改用卡维地洛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比研究女性间质性膀胱炎(interstitial cystitis,IC)和膀胱过度活动(overactive bladder,OAB)患者的尿动力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研究21例IC患者和32例OAB患者(均为女性)的尿动力学表现差异.结果 IC组最大尿流率(Qmax)、初始尿意容量(VFD)、最大尿意容量(MV)以及膀胱顺应性(BC)均明显小于OAB组(P<0.05),OAB组发生逼尿肌过度活跃(detrusor overactivity,DO)25例(78.1%),IC组2例(9.5%),2组DO例数上亦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女性IC患者和OAB患者在临床上表现有较大相似性,但两者的尿动力学表现在很多方面均存在差异.尿动力学检查是鉴别IC和OAB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贝那普利和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联合应用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利用贝那普利和卡维地洛联合治疗CHF患者36例,并与单用贝那普利治疗CHF患者32例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4.4%和68.8%(P<0.05),两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贝那普利和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联合应用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β受体阻滞剂对小儿扩张型心肌病(DCM)的疗效.方法 对1995年至2015年在该院住院的DCM患儿6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服用β受体阻滞剂,将患儿分为治疗组(服用β受体阻滞剂,n=35)和对照组(未服用β受体阻滞剂,n=26),初步观察β受体阻滞剂的疗效.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心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SD)、左心房内径(LA)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射血分数(EF)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治疗后LVDD明显降低(P<0.05),心率、右心室内径(RV)、LVDD、LVSD、LA、二尖瓣口血流速度(MV)及EF与入院前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治疗组心率、LVDD、LVSD、EF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功能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中伴有高血压的患儿心功能改善程度明显好于血压正常患儿(P<0.05).治疗组中经卡维地洛治疗的患儿心功能改善程度明显好于美托洛尔治疗的患儿(P<0.05).结论 β受体阻滞剂可用于小儿DCM的治疗,对伴有高血压的DCM患儿疗效更佳,其中卡维地洛比美托洛尔疗效更加优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β-受体阻滞剂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中的安全有效性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66例我科收治的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病历资料,评估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率和相关事件,对合并症、适应证、禁忌证及相关临床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366例患者中,156例(42.6%)至少有1种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适应证,这些患者中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仅53例(34.0%),无禁忌但未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有61例(39.1%)。入院时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患者有72例(19.7%),使用抗血小板药物177例(45.6%),使用他汀类药物145例(39.6%),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168例(45.9%)。25例(6.8%)在住院期间发生了缺血性心脏病事件,57例(15.6%)在入院期间发生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患者住院时间更长(P0.01),住院死亡率更高(P=0.02)。结论慢阻肺患者有明确的β-受体阻滞剂使用适应证,但临床上使用率仍然很低。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探讨对慢阻肺患者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