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铜绿假单胞菌,在生长中可产生水溶性色素,如绿脓素(蓝色)、红脓素(红色)、萤光素(黄绿色)及黑脓素(黑褐色).但我们从临床两例患儿气管分泌物中分离出两株产紫色色素铜绿假单胞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细菌分离鉴定取患儿分泌物接种血平板,37℃  相似文献   

2.
1987年我们从败血症患儿血液中分离出一株芳香黄杆菌(Flavobacterium odoratum),因易与其它产黄色色索菌种混淆,特报告如下。1.菌形:革兰氏阴性杆菌,平均大小为0.5×1~3um.无鞭毛、荚膜、芽胞.  相似文献   

3.
从疑似菌痢的腹泻患儿粪便中分离出一株α型腐败假单胞菌上海市儿童医院(200040)董庆元腐败假单胞菌(Pseudomonasputrefaciens)在新一版的伯杰细菌分类学手册中,归属异单胞菌(Heteromonas),名腐败异单胞菌,由于传统惯称...  相似文献   

4.
斯氏假单胞菌34株的分离鉴定濮本恒(南京化学工业公司医院检验科,南京210048)关键词斯氏假单胞菌,鉴定斯氏假单胞菌(Pstutzeri)为条件致病菌,广泛分布于水及土壤中,可引起原发性和继发性感染。我们先后从临床各种标本中分离出34株斯氏假单胞菌...  相似文献   

5.
体外诱导铜绿假单胞菌对环丙沙星及亚胺培南交叉耐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环丙沙星及亚胺培南体外对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诱导作用及铜绿假单胞菌对环丙沙星及亚胺培南交叉耐药机制。方法 :用含药琼脂平板法 ,以临床分离的对环丙沙星及亚胺培南敏感铜绿假单胞菌PA5筛选交叉耐药菌 ,计算耐药突变频率及交叉耐药率。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 (PCR SSCP)、膜蛋白电泳及细菌对药物摄取分析 ,对体外诱导交叉耐药菌进行耐药机制研究。结果 :环丙沙星在 1×MIC、2×MIC浓度时诱导耐药突变频率分别为 170× 10 -9及 2 6 0× 10 -9,交叉耐药率 9.2 % ;亚胺培南在 1×MIC及 2×MIC浓度时诱导耐药突变频率分别为 40× 10 -9及 2 0 0× 10 -9,交叉耐药率 2 0 .8%。 9株体外诱导交叉耐药菌旋转酶 gyrA基因PCR SSCP检测分析发现 ,与敏感菌PA5比较 ,仅 1株环丙沙星诱导交叉耐药菌的DNA条带相对位置发生改变 ;4株交叉耐药菌相对分子质量为 430 0 0~ 6 70 0 0的外膜蛋白带消失 ;细菌对环丙沙星摄取分析表明 ,9株交叉耐药菌胞内的药物浓度仅为PA5的 1/ 2~ 1/ 3,加入氰氯苯腙 (CCCP)后 ,胞内药物浓度上升至PA5水平。结论 :环丙沙星与亚胺培南在体外均可诱导铜绿假单胞菌交叉耐药菌 ;其机制以药物主动外排为主 ,外膜蛋白通透性改变对部分耐药菌亦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从眼部分泌物中分离出一株产黑脓素的铜绿假单胞菌山东省乳山市人民医院检验科(264500)张京文,邓书杰,姜惠,段英梅患者,男,73岁,因眼部疾患来我院就诊,诊断为角膜溃疡,取眼部分泌物连续两次分离出产黑脓素的铜绿假单胞菌。细菌鉴定分泌物接种血平板37...  相似文献   

7.
从脑脊液中分离出一株产碱假单胞菌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272100)曹连青,马艳春我们从一例脑膜炎患者的胞脊液中分离出一株产碱假单胞菌,特予报道:病例患者,男,23岁,阵发性头痛,发热,嗜睡一周,在当地医院经丁胺卡那霉素等药物治疗无效,于1995年1月...  相似文献   

8.
卢万清  黄华 《检验医学》2002,17(2):113-114
目的了解婴儿感染性结膜炎和角膜炎细菌分布及对药物敏感情况,有助于临床诊断治疗.方法取48例患儿的眼分泌物接种到血平板和巧克力平板作细菌培养,对所分离到菌株作半定量计数确定病原菌,用API鉴定条鉴定到种并用K-B法作药敏试验.结果分离到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7株表皮葡萄球菌和4株铜绿假单胞菌等共23株病原菌,阳性率为47.9%;23株菌中除革兰阳性球菌对青霉素和红霉素等耐药率较高外,体外试验对所选用其它抗菌药物大多数敏感.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婴儿眼分泌物中的常见分离菌;对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等抗生素的耐药率较低.  相似文献   

9.
我们在工作中先后从中耳炎、菌血症和尿路感染患者的脓液、血液和尿液中分离到了3株产碱假单胞菌,现将鉴定结果及致病牲报告如下。一、病例简介患者马××,男牲,21岁,战士,黑龙江省人。自述四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左耳断续流脓,伴有听力减退.一个月前左耳流黄色恶臭味脓汁,量较多,并有左侧偏头痛,经过治疗未见好转,于1985年7月1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医院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特点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某医院住院患者送检病原学标本中铜绿假单胞菌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从该医院住院患者送检的病原学标本中共检出铜绿假单胞菌258株,2011-2013年度检出株数依次为68株、82株和108株,主要分离自痰液标本,其次为脓液。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临床常用16种抗菌药物普遍耐药,对多数头孢类抗菌药物和氨苄西林耐药率超过50%,仅对亚胺培南和美落培南耐药率较低,对氨曲南耐药率已超过30%。结论该医院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情况严重,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1.
痰液中分离的二株非典型铜绿假单胞菌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710038)汪定成,刘茂贤,杨红斌我们于1994年10月,从2例支气管扩张患者痰液中分出2株不氧化葡萄糖的非典型铜绿假单胞菌8型。培养菌落特征在血平板上经35℃24h后,形成水滴样透明之菌...  相似文献   

12.
痰标本铜绿假单胞菌224株5年耐药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解放军第一一八医院2006~2010年痰标本铜绿假单胞菌检出情况及耐药谱变化,为指导临床控制肺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用自编Excel软件从LIS数据库中采集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该院住院患者送检痰标本中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共224株。菌株鉴定和药敏试验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ATB Expression细菌鉴定系统和药敏板条,并用Excel透视图表进行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及耐药分析,率的差异性比较用u检验。结果 5年来该院住院患者送检痰标本778份,共分离检出致病菌571株,其中铜绿假单胞菌224株,占总检出菌的39.2%。亚胺培南耐药株166例,占铜绿假单胞菌的74.1%。按亚胺培南敏感程度分组后,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痰标本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率高,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亦明显高于非耐药株。  相似文献   

13.
我们从一例肝脓肿患者血中分离出一株泡囊假单胞菌,现报告如下。患者,男,52岁。因持续高热20余天,在地区医院治疗无效,于1997年9月转入我院就诊。患者自觉周身无力,无咳嗽、无咳血,触诊有肝区叩击痛。辅助检查:尿常规正常,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升高;B超检...  相似文献   

14.
从创面脓液中分离出一株产黑色色素铜绿假单胞菌三门峡市人民医院检验科(472000)王丽娜患者男,29岁,1993年元月右大腿被猎枪击伤住院,右股骨中段开放性骨折。清创术后第15天伤口引流出咖啡色脓液,有恶臭。取脓液培养,先后2次分离出产黑色色素铜绿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某院2014年病房铜绿假单胞菌分离株的分布及其耐药情况。方法对临床铜绿假单胞菌分离株使用西门子医学诊断公司的M/W-96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鉴定仪进行药敏试验,细菌药敏结果根据2013版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M100-S23文件判读。结果 8 486例送检标本共检出铜绿假单胞菌249株,其中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54株。不同标本铜绿假单胞菌分离株、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检出株构成比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呼吸道标本与非呼吸道标本中铜绿假单胞菌分离株、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检出株构成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0);不同标本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75)。不同科室铜绿假单胞菌分离比、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检出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铜绿假单胞菌对不同抗菌药物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处于较高水平,必须引起临床和院感部门的重视,并采取一定的监管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本院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临床的分布特征和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本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住院患者中分离的474株铜绿假单胞菌,使用VITEK-2 compact进行鉴定和药敏分析,应用WHONET 5.6和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临床分离出革兰阴性菌2 407株,其中铜绿假单胞菌474株,检出率为19.7%。主要分离自痰液362株(占76.4%),其次为伤口分泌物,占7.6%;ICU及呼吸科的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分别为21.5%和18.3%;铜绿假单胞菌在历年的分离率均为第2位,其对阿米卡星、妥布霉素的耐药性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其余药物3年间耐药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获得性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主要分布于侵入性操作多、抗菌药物应用广、住院周期长的临床科室,以呼吸道感染为主,3年间对抗菌药物的耐药趋势并没有明显下降,应加强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和耐药性监测,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7.
1 临床资料住院患儿,女,26个月.不规则发热一月余.1991年12月3日转本院.体温39~39.5℃.肝脾肿大.血常规,Hb 92.9 g/L,WBC3.9×10~9/L,N 0.37,L 0.63.12月4日血培养(-),骨髓培养(+),经鉴定为恶臭假单胞菌.嗜异  相似文献   

18.
水生拉恩菌致菌血症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从一患者血液中分离到1株水生拉恩菌(R.aquatilis),报道如下。患儿,女,2岁8个月,回族,因5天前发热,体温375℃~407℃,在当地医院住院,曾用青霉素、清开灵、干扰素等治疗病情无明显好转,1999年8月5日到我院就诊。体温38℃,WBC86×109L、N075、L025。血培养检出水生拉恩菌。经用丁胺卡那霉素治疗5天后痊愈。细菌鉴定:无菌操作抽静脉血注入专用普通和厌氧血培养瓶中,置法国生物梅里埃VITAL自动荧光血培养仪监测,43h15min普通培养显示阳性,转种血琼脂平皿,35℃培养24h长出灰白色、圆形、微隆起、表面光滑湿润、有…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医院重症监护室患者尿路感染恶臭假单胞菌情况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NICU)住院患者尿路感染恶臭假单胞菌情况及其耐药性进行了监测。结果在18个月时间里从该医院NICU住院患者送检标本中共检出病原菌383株,其中恶臭假单胞菌为26株,占6.79%。所检出的恶臭假单胞菌对多数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超过60%。结论 NICU尿路感染患者恶臭假单胞菌的分离率较高,且对大部分抗菌药物具有较高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20.
2007年中国CHINET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监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2007年我国不同地区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和耐药特征,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对全国12所教学医院临床分离的3 988株铜绿假单胞菌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药敏试验,按CLSI 2007年标准判定药敏结果,并用WHONET 5.4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2007年12所医院从临床标本中共分离出3 988株铜绿假单胞菌,其中 94.3% 自住院患者中分离,76.2%的菌株分离自呼吸道标本.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最低,为18.7%,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20%.上海华山医院的临床分离株除头孢哌酮-舒巴坦外,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30%,北京医院除对阿米卡星和环丙沙星外,对其他各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39%,上海儿科医院对各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低于10%,甘肃省人民医院除庆大霉素和环丙沙星外,对其他各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低于10%. 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率为3.2%.结论 我国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仍处于较高水平,不同医院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相差较大,应加强监测,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并控制医院耐药菌感染的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