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通过推进合理膳食行动,增强社区居民的健康饮食意识,从而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方法:抽取云和县某社区非集体居住的15~69岁的常住人口352人,对其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干预。在社区中,进行营养健康主题讲座以及线下活动,开展健康环境建设,发放健康宣教物品,基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建健康生活指导师队伍。联合云和县融媒体中心和电视台进行健康营养知识宣教。在医院开设营养门诊,成立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组,并开展“1+1+X”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服务。结果:开展合理膳食行动后,社区居民营养知识得分明显上升,且获取途径发生了改变。与此同时,社区居民的饮食行为有了明显改善,膳食荤素搭配的居民比例上升,每日吃早餐人数上升,每日摄入食材种类增加,每日盐摄入量下降。结论:合理膳食行动显著提高了居民对营养知识的掌握程度,并改善了居民的饮食行为。为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应针对不同人群开展不同侧重点、全方位、多层次的合理膳食行动。  相似文献   

2.
社区营养健康教育的实践与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的膳食结构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但由于社区人群普遍缺乏有关营养学知识,使营养不良和与营养有关的慢性病的发病率与日俱增,营养与疾病的关系已经引起广泛关注。在少数民族地区社区居民中开展社区营养健康教育,针对不同人群的特殊营养需要和常见疾病的营养防治进行营养与膳食指导,在人群中建立起平衡营养与疾病的营养防治,以达到预防营养缺乏性疾病和某些常见慢性病的发生,提高社区人群的健康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周鹏  孙建平  顾萍  张蓓燕  沈广琼 《中国健康教育》2007,23(11):834-835,864
目的 探索以社区为载体的人群合理营养干预方式。方法 对两组居民采取不同健康传播方式进行营养干预,Ⅰ组是通过人际交流方式,Ⅱ组是通过大众传媒方式。结果 干预前,两组调查对象之间营养知识知晓率、营养态度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干预后,营养知识知晓率Ⅰ组高于Ⅱ组,知晓率的改善程度Ⅰ组好于Ⅱ组,对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和早餐重要性认识方面,Ⅰ组有了明显改善,Ⅱ组则没有改善;日常饮食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摄入量的符合情况以及每天吃早餐情况两组均无明显改善。结论 开展社区营养健康教育能提高居民的营养知识水平,不同传播方式对社区居民营养知识、态度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4.
宝山区社区居民合理营养知信行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社区居民合理营养的知、信、行水平以及接受信息的渠道,以便为合理营养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随机抽取1458名居民就有关合理营养知、信、行方面的问题进行调查。结果社区居民合理营养知识的总知晓率为65.7%;对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为75.3%;对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为46.5%。居民合理营养知识的知晓率受年龄、文化程度和职业的影响(P<0.01)。除烹调蔬菜习惯正确率达到92.6%外,其他都低于50%。居民饮食习惯离中国居民膳食宝塔所建议的要求差距较大。社区居民接受合理营养知识的主要传媒是广播电视、宣传版面或黑板报、宣传小册子。结论宝山区社区居民合理营养的知识水平及饮食习惯有待改善,应采取综合性传播策略以加强营养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社区居民合理营养综合干预效果,为进一步开展合理营养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选择两个居委的居民作为干预组,实施为期15个月的综合干预,对干预组和对照组居民干预前后的合理营养知、信、行状况进行评价。结果干预组居民合理营养总知晓率干预后有显著提高(P<0.05),对照组没有变化。干预组居民的饮食以及烹调习惯大都也有了显著改善(P<0.05),而对照组则除个别外没有改善。结论在社区居民中开展合理营养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社区居民合理营养知、信、行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某社区居民干预前后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的调查,了解居民营养状况的同时,为下一步有针对性地开展营养知识的普及宣传工作奠定基础。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宣传前后统一问卷内容,对某社区的450名居民进行营养知识宣传前后的问卷调查结果对照,得出营养学知识掌握、认识态度和膳食行为的改变率。结果社区居民掌握营养基础知识知晓率在干预前是25.2%,通过宣传教育后有了显著地提高,达到90.2%;对营养膳食态度的改变情况干预后提高了21.6%;营养膳食行为方面干预前后分别53.3%和79.2%。结论通过在社区开展营养知识宣传教育后,大多数居民对营养学知识知晓率、膳食态度和营养饮食行为有了很大的改观,但仍有部分居民不能完全按照营养学来科学的进行膳食。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采取多种宣传方式普及全民营养学知识,提高全民营养学观念,树立良好饮食行为,让广大居民意识到合理营养膳食和减少慢性病的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7.
上海市长宁新华社区居民营养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跨入21世纪,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程度的提高,作为健康支柱的营养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为更好地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促进社区人群健康,长宁区疾控中心健教科于2004年4月26日~30日对长宁区新华社区的400名社区居民进行了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的问卷调查,以了解当前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的基本情况,为探索有效的合理营养健康教育模式提供线索和依据.  相似文献   

8.
徐燕 《社区卫生保健》2007,6(3):200-201
目的了解中老年居民的膳食、营养知识水平,为社区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用上海市营养学会制定的膳食营养问卷对海宁街道200名50岁及以上的中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本组中老年人了解膳食宝塔具体内容的只占12%,不同文化程度的中老年人对饮食与营养、饮食与疾病的认知水平不同。结论社区中老年人的膳食、营养教育需要加强,针对其不同文化层次,选择内容与形式,以利促进健康,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社区居民健康相关行为的形成及改变情况。方法分层随机抽取鹤城区红星街道400户居民进行健康生活方式的基线调查。通过墙报、展板宣传、开设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对社区居民进行行为干预;一年后再对这400户居民进行回访,比较其健康生活方式知识、信念、行为的改变情况。结果干预前后,受干预的社区居民在合理营养、心理健康、运动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戒烟限酒、从医行为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生活方式行为干预能有效提高社区居民健康生活方式知识,但要改变人们吸烟酗酒、小病不从医等行为需要改善干预方法和长期、不间断地干预。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追求,社区健康教育是最贴近居民且能够覆盖全国的教育途径,通过对社区居民开展营养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居民对营养健康的认知,改善其态度和行为,对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社区营养教育紧迫性和可行性的分析,对目前社区营养健康教育存在问题的研究,提出提高社区营养教育水平的有效策略,旨在构建适应新形势下符合人们需求的营养教育的有效途径,推动社区营养教育工作可持续发展,进而引导居民养成合理膳食、营养搭配的良好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