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898年Heubner发现一患有松果体肿瘤的男孩出现性早熟,他根据临床观察,第一次提出了松果体与性腺有关系。1937年,Browman发现,鼠类处于连续光照下可持续保持动情期,当用牛松果体提取物给鼠注射时,这种动情状态可以减弱或抑制。Wurtman等人提出,松果体可能释放一种能抑制性腺的物质,当动物处于连续光照时,这种物质的形成和释放均减少。后来Lerner等人从牛松果体分离出了能抑制性腺的松果体激素Melatonin。  相似文献   

2.
①目的通过切除双足鼠和四足鼠的松果体制作脊柱侧弯模型,探讨哺乳动物松果体切除是否和小鸡一样有同样的作用,以及双足行走的条件对脊柱侧弯的发生是否有重要作用。②方法同时期出生后刚断乳的小白鼠45只,分成3组:对照组15只,其中包括正常对照组5只;非松果体切除双足鼠组5只:即单纯制作双足鼠,而不行松果体切除术;假手术组5只:即5只双足鼠除不切除松果体外其他与松果体切除术完全一致。双足鼠松果体切除组20只:即20只双足鼠行松果体切除术。四足鼠松果体切除组10只:即10只正常鼠行松果体切除术。术后3月摄脊柱X线片,观察所有小鼠脊柱的改变,测量并记录脊柱侧弯的发生情况。③结果双足鼠完全能够直立行走,饮食生活均无困难;对照组小鼠与松果体切除四足鼠均无脊柱侧弯发生,所有的松果体切除的双足鼠均发生了脊柱侧弯,其较长的胸椎侧弯畸形,特别是椎体旋转和剃刀背与人类特发性脊柱侧弯非常相似。松果体切除双足鼠脊柱侧弯15°~55°(Cobb角),侧弯方向左右没有显著性差异;无小鼠发生肢体瘫痪或行走困难,生长与正常对照鼠相同。④结论对于四足行走动物单纯松果体切除不能产生脊柱侧弯;双足行走的条件在脊柱侧弯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姿势因素对脊柱侧弯的发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红甜菜提取物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和对荷瘤小鼠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细胞计数法观察红甜菜提取物对HeLa细胞的抑制作用,在人宫颈癌荷瘤鼠模型上观察红甜菜提取物对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并用病理切片观察瘤体细胞变化。结果 甜菜提取物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具有抑制作用,并具有剂量–时间依赖关系。荷瘤鼠动物实验表明,红甜菜提取物对裸鼠肿瘤生长也具有抑制作用,剂量为20 mg/d时抑瘤率为40%;摄入红甜菜提取物组的裸鼠瘤体细胞出现坏死。结论 红甜菜提取物对HeLa细胞的生长和对荷瘤裸鼠肿瘤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褪黑素(melatonin,MT)是在1959年由皮肤病学专家Lerner首先从牛的松果体提取物中纯化出来的,随后有关其生理、药理作用的研究便取得了明显的进展.  相似文献   

5.
褪黑素(melatonin,MLT)是由松果体分泌的吲哚胺类激素,已被证实具有多种功能,如增强免疫、抗氧化、调节昼夜节律等。在肿瘤研究领域,因MLT具有天然的抗肿瘤作用,目前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MLT对多种恶性或良性肿瘤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硷式醋酸铅(BLA)对化学致癌物诱发小鼠肺肿瘤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①单纯BLA处理不能诱发小鼠肿瘤;②BLA对多种化学致癌物诱发小鼠肺肿瘤作用有不同效应。BLA明显促进二甲基亚硝胺(DMN)诱发小鼠肺肿瘤的发生率,增加每鼠平均肺肿瘤数;相反,氨基甲酸乙酯(EC)诱发小鼠肺肿瘤的作用则受抑制,使EC BLA组小鼠肺肿瘤的平均瘤结数明显减少;BLA对甲基硝基亚硝基胍(MNNG)诱发小鼠肺肿瘤作用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褪黑素在抗运动性疲劳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褪黑素(melatonin,MT)为松果体分泌的一种高亲脂性神经内分泌激素化合物,在人体内有着广泛的生理作用。本文从运动的角度阐明褪黑素与抗氧化系统、免疫以及细胞凋亡的关系,指出褪黑素能消除自由基、提高机体抗氧化和免疫能力,并能抑制细胞凋亡,补充褪黑素对运动功能的恢复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报道9例少见的松果体区肿瘤,包括3例畸胎瘤、3例胚生殖细胞瘤、3例松果体细胞瘤。其中1例恶性畸胎瘤术后2月死亡,尸检证实颅后凹蛛网膜上有沿脑脊液播散而致的颅内转移瘤。9例均为男性,4至21岁者8例。对松果体区肿瘤的生长类型,松果体细胞瘤的组织学分类略作讨论。  相似文献   

9.
了解地龙提取物对宫内发育迟缓(IUGR)胎鼠的大脑,肝脏和胎盘的作用。方法利用被动吸烟的方法建立大鼠IUGR模型,喂食地龙提取物观察其对胎鼠的大脑、肝脏和胎盘的保护与生长促进作用。结果地龙提取物对IUGR胎鼠的大脑和胎盘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结论地龙提取物对IUGR胎鼠大脑和胎盘的生长发育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对恶性肿瘤死亡者尸检时发现松果体比正常人小。为探讨松果体与恶性肿瘤的关系,作者用猪松果体进行了抗动物移植性肿瘤实验,现报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松果体组织浆的制备:在无菌条件下取新鲜猪松果体加无菌生理盐水,用匀浆器将松果体制成1 ml盐水含1颗或3颗的组织浆。  相似文献   

11.
为比较板蓝根氯仿提取物(Ⅰ)及其四个不同极性组份(Ⅱ,Ⅲ,Ⅳ,Ⅴ)对内毒素致小鼠死亡率的影响。以尾静脉注射卡介苗(BCG)增敏,将增敏后小鼠分别用100g/L样品液0.4ml灌胃。1.5h后尾静脉注射内毒素(2.42mg/kg),同时设内毒素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观察其死亡结果。内毒素对照组小鼠死亡率为70%,Ⅰ、Ⅱ、Ⅲ、Ⅳ、Ⅴ组小鼠死亡率分别为30%、50%、20%、50%、60%,其中,Ⅰ、Ⅲ组结果与内毒素组比有显著差异(P<0.05)。认为第Ⅲ组能明显拮抗内毒素毒性,延长小鼠生存时间,提高小鼠存活率,与其他组份相比,效果最佳,第Ⅲ组为板蓝根抗内毒素活性物质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Fe3O4热疗对小鼠S180腹腔积液肿瘤的作用。方法建立小鼠S180腹腔积液瘤模型,分为对照组(Ⅰ组)、单纯注射Fe3O4组(Ⅱ组)及注射Fe3O4并进行热疗组(Ⅲ组),通过处理后各组小鼠腹围、腹腔积液量、体重、生存期及肿瘤细胞死亡率的比较,观察Fe3O4热疗对于S180的作用。结果腹围测量的结果显示腹腔Ⅲ组小鼠腹围明显小于Ⅰ组及Ⅱ组,存活天数表明,Ⅲ组小鼠存活时间长于其他二组;Ⅲ组小鼠死亡时腹腔积液量明显低于其他二组;肿瘤细胞死亡率结果显示,Ⅲ组对比其他二组肿瘤细胞死亡率明显增高。结论Fe3O4热疗对于小鼠S180腹腔积液肿瘤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缬草醇提物和水提物萃取组分的抗抑郁作用.方法:100只小鼠随机分为10组,每组10只.阴性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20 mL/kg,阳性对照组给予安乐片20 mg/kg,缬草醇提物Ⅰ、Ⅱ、Ⅲ、Ⅳ组分别给予缬草醇提物水相、氯仿相、乙酸乙酯相和正丁醇相(200、5、10和25 mg/kg),缬草水提物Ⅰ、Ⅱ、Ⅲ、Ⅳ组分别给予缬草水提物水相、氯仿相、乙酸乙酯相和正丁醇相(200、5、10和25 mg/kg),灌胃给药,连续10 d.给药第10天,用光电计数法测5 min内小鼠自主活动;给药第11天,记录5 min内小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给药第12天,记录6 min内小鼠悬尾不动时间.结果:10组小鼠自主活动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418,P=0.260),强迫游泳及悬尾不动时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9.670和106.564,P<0.001),且醇提物Ⅲ、Ⅳ组和水提物Ⅲ、Ⅳ组强迫游泳及悬尾不动时间均较阴性对照组缩短(P<0.05).结论:缬草醇提物及缬草水提物的乙酸乙酯相和正丁醇相均有不同程度的抗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酪酸菌对小鼠有害气体排放的影响.方法 80只KM小鼠分4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Ⅰ组为对照组,Ⅱ组、Ⅲ组、Ⅳ组分别连续21 d灌胃酪酸菌500 mg/kg、1 000 mg/kg、1 500 mg/kg,每日测定独立通气笼内氨(NH3)和硫化氢(H2S)浓度,试验21d测定各组小鼠生长性能、小鼠粪便中脲酶活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Ⅲ组、Ⅳ组小鼠的平均日增重略有提高,但没有统计学差异;灌胃后7d,Ⅲ组、Ⅳ组笼内NH3含量明显低于Ⅰ组和Ⅱ组(P<0.05),各组均未检测到H2S.结论 酪酸菌可能会影响小鼠的生长性能和氨的排放.  相似文献   

15.
采用光化学扩增法测定小鼠血液和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用硫代巴比妥酸分光光度法测定小鼠血浆及脑组织中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含量,进而分析人参固本(丸)口服液的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人参固本丸及其口服液均可提高因甲状腺素片、利血平片所致的肾阴虚模型小鼠血液和脑组织中 SOD 活力,降低血浆及脑组织中 MDA 的含量,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和抑制体内脂质过氧化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食管癌加速放疗的X线影像学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87例食管癌加速放疗前、后的X线影像学表现,结合临床治疗情况,发现加速放疗后的X线影像学有独特变化。放疗后第2天的食管片与第14天的比较,后者的X线分级有明显升级现象,Ⅲ、Ⅳ级减少,Ⅰ、Ⅱ级增加。X线分级与手术切除率、术后病理和长期生存率成正相关,分级愈高(Ⅰ、Ⅱ级),疗效愈好,反之(Ⅲ、Ⅳ级),疗效逐级下降。以X线Ⅲ级为分界线,其上治愈的可能性极大,其下应考虑局部未控或治疗失败,需寻找其他有效疗法。食管X线影像学的跟踪检查,对制定食管癌的治疗原则、估计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鼠李糖乳杆菌对小鼠产后抑郁样行为和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在小鼠妊娠期间施用地塞米松磷酸钠建立产后抑郁症(PPD)小鼠模型。将受孕的25只小鼠随机分为:鼠李糖乳杆菌干预低剂量组(Ⅰ组)、鼠李糖乳杆菌干预高剂量组(Ⅱ组)、阳性对照组(Ⅲ组)、模型对照组(Ⅳ组)和空白对照组(Ⅴ组)。通过灌胃给药的方式进行干预,Ⅰ组和Ⅱ组小鼠分别给予鼠李糖乳杆菌1×107 CFU/(kg·d)和1×108 CFU/(kg·d),Ⅲ组小鼠给予1.8 mg·kg-1·d-1帕罗西汀,Ⅳ组和Ⅴ组小鼠给予等量的0.9%氯化钠溶液,干预时间为4周。通过24 h食物消耗实验、黑白箱实验、强迫游泳实验和悬尾实验检测各组小鼠的行为学表现。结果造模前各组小鼠摄食量、体质量变化率、白箱停留时间和黑白箱穿梭次数、不动状态持续时间和悬尾不动时间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造模前相比,造模后和干预后各组小鼠摄食量减少,体质量变化率增加(P < 0.05);造模后和干预后Ⅰ组、Ⅱ组、Ⅲ组和Ⅳ组小鼠强迫游泳不动持续时间和悬尾不动时间增加。与造模后相比,干预后各组小鼠体质量变化率增加(P < 0.05),干预后Ⅰ组、Ⅱ组和Ⅲ组小鼠强迫游泳不动持续时间和悬尾不动时间减少。造模后与Ⅴ组相比,其余组小鼠黑白箱穿梭次数有所减少,悬尾不动时间升高(P < 0.05)。干预后黑白箱穿梭次数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与Ⅴ组比较,其余组小鼠的悬尾不动时间增加(P < 0.01);与Ⅳ组比较,Ⅰ组、Ⅱ组和Ⅲ组的悬尾不动时间减少(P < 0.01)。结论雌性小鼠妊娠期间施用地塞米松磷酸钠表现出产后抑郁样行为,鼠李糖乳杆菌干预后对产后小鼠的焦虑抑郁和运动能力有一定改善。  相似文献   

18.
一氧化氮预防腹膜粘连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NO)在小鼠实验性腹膜创伤后腹膜粘连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昆明小鼠80只,预实验组8只小鼠采用改良Mazuji方法制作实验性手术创伤模型,检验该方法致腹膜粘连之效果。实验组72只小鼠随机分为Ⅰ、Ⅱ、Ⅲ组,按上述方法制作实验性手术创伤,分别于关腹前、术后连续3天腹腔内注入生理盐水液(Ⅰ)、L-精氨酸生理盐水液(Ⅱ)和NG-硝基精氨酸甲酯生理盐水液(Ⅲ)。术后3(a)、7(b)、14(c)天各组分别随机取8只小鼠自眼球后采血测定血清NO值;采用Nair分级标准记录粘连得分和切取粘连肠管组织测定羟脯氨酸(OHP)值两项指标来评价粘连严重程度。结果: 预实验组:术后2周处死小鼠,粘连发生率100%,均为中、重度粘连(3~4级),平均粘连得分3.50±0.53。实验组(1)粘连严重程度:术后第3天各组间粘连得分及组织OHP值很低且几乎相等(P>0.05),第7、14天Ⅰ、Ⅲ组明显高于Ⅱ组(P<0.01);a亚组平均粘连得分及O HP值最低,c亚组最高,b亚组其次(P<0.01)。且在b、c亚组平均粘连得分与OHP值有明显相关性(P<0.01)。(2)血清NO值:Ⅱ组明显高于Ⅰ、Ⅲ组(P<0.01),且Ⅰ、Ⅲ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组间比较a、b、c亚组NO值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腹腔内注入L-精氨酸能增加血清中N O含量,并能降低腹膜粘连的发生率,NO能够抑制腹膜粘连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动能武器致伤犬双后肢后部分代谢及生化指标的变化特点。方法  12只动物分为常规武器致伤组 (I组 ,n =3 )和动能武器致伤组 (n =9) ,动能武器致伤组按致伤动能的大小进一步分为II、III、IV组 ,每组各 3只。致伤犬双后肢 ,观察致伤前后血浆Na+ 、Ca2 + 、K+ 、淀粉酶 (AMY)、乳酸脱氢酶 (LDH)、肌酸激酶 (CK)、血糖水平以及血清胰岛素、三碘甲腺原氨酸 (T3 )、促甲状腺素 (TSH)水平的变化。结果 ①动能武器致伤组动物局部伤情及远隔脏器损伤明显重于常规武器组。②动能武器致伤后动物血糖水平显著高于伤前 (P <0 .0 5 ) ,常规武器组相差不显著 ;CK水平在动能武器致伤组伤后明显高于常规武器组 (P <0 .0 5 )。③血清TSH水平在动能武器致伤组伤后明显增高 (P <0 .0 5 ) ,但常规武器组相差不显著。结论 动能武器不仅使局部受损严重 ,还能造成比常规武器更加严重的远隔器官损伤以及更加明显的生化、代谢指标改变。  相似文献   

20.
杨灵洁  张谦  孙湛  漆小龙  周源  顾小媛 《西部医学》2013,(11):1605-1607
目的 探讨反复煎炸食物的食用油对小鼠肝功能及血脂的影响.方法 将80只成年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6只,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实验Ⅰ组给予未加热食用油灌胃,实验Ⅱ、Ⅲ、Ⅳ组分别给予240℃恒温下煎炸过食物1、3、9次的食用油灌胃,各组小鼠灌胃量均按0.2ml/10g·d.灌胃30天后,摘眼球法取血,检测血清中总胆红素(TB)、三酰甘油(TG)、碱性磷酸酶(ALP)、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胆碱酯酶(CHE)水平;取小鼠肝脏作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各组肝脏组织变化.结果 随着煎炸次数的增多,食用油的酸价和过氧化值逐渐增高,与生理盐水组及实验Ⅰ组比较,实验Ⅱ、Ⅲ、Ⅳ组小鼠血清TB,ALP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油煎炸次数增加,小鼠血清TG、ALT、AST,CHE水平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Ⅳ组小鼠肝细胞内可见明显大小不等的圆形脂肪空泡.结论 食用油较少次数的反复煎炸后,给予小鼠灌胃,小鼠肝脏功能及血脂浓度未见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