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1、用漏斗倒样法减小倒样误差 2、海洋沉积物中Cu、Zn、Pb、Ba的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测定 3、无标样薄膜法X射线荧光定量分析 4、薄样散射背景的研究 5、银、镉、锌合金X射线荧光快速测定 6、X荧光经验回归 7、用X射线荧光法快速测量煤灰量 8、GH_(140)中Cr、Ni等的荧光光谱分析 9、铀M系X射线的分析应用 10、VE_(310)全自动X射线荧光谱仪分析程序介绍  相似文献   

2.
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纯铜中微量杂质元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宋洪霞 《冶金分析》2009,29(8):56-62
对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纯铜中微量杂质元素的实验条件,背景和光谱重叠干扰及校正进行研究。通过以纯铜标准样品绘制校准曲线,采用专用空白试样测量背景强度,多项式(多点)拟合计算峰底背景,专用的标准样品计算与分析线的重叠干扰量并加以校正,理论α系数法或基本参数法校正样品中元素间的吸收-增强效应,选择高反射率的人工晶体PX-10测定部分重金属痕量元素,成功地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纯铜中微量杂质元素。样品的分析结果与推荐值或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的测定值符合,回收率在95%~102%范围,各元素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5.0%。  相似文献   

3.
在对铜矿中的主次元素进行测定时,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熔融片法开展相关工作,可以通过熔融制样和压片制样两种方法,提高最终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在进行熔融制样时,主要是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器设备,对铜矿中的12种主量元素进行有效的测定和分析,还要对制样过程中的各项影响因素进行全面的控制,确保检验过程中的基体效应能够完全消除。在进行光谱检测技术应用时,具备更高的检测度和灵敏度,且平行效果比较好,本文就X射线荧光光谱熔融片法测定铜矿中的主次元素进行相关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技术进行地质的分析不仅不会破坏测试样品的完整性,同时还提升了测定结果的准确程度,操作起来更加简便,成本更低,速度更快,现在在我国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说明了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指出了X射线荧光光谱技术在地质分析当中的应用和X射线荧光光谱新技术的发展以及应用。  相似文献   

5.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用的含铁尘泥标准样品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捷  盛成  卓尚军 《冶金分析》2015,35(2):74-78
用含铁尘泥生产原料与化学纯氧化物按一定比例混合制备了包含铁,镁,铝,硅,磷,钙,钛,锰, 锌共9种成分的含铁尘泥X射线荧光分析用系列标准样品。标准样品的均匀性和稳定性通过X射线荧光光谱检验,检验结果分别用方差分析和t检验法统计处理。结果表明:当显著性水平a= 0.05时,所制备的标准样品单元内和单元间的均匀程度达到标准物质的制备要求;标准样品经12个月3次分析,均未发现显著性变化,样品的稳定性良好。最后,用化学湿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对标准样品定值,表明标准样品中各元素含量呈均匀梯度分布,含量范围较广,可以应用于X射线荧光光谱定量分析含铁尘泥。  相似文献   

6.
简要介绍了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技术原理、光谱仪类型及分析方法,阐述了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技术在质量检测中的应用,对X射线荧光光谱检测应用中仪器选型配置、样品制备方法选择、定量分析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锌灰是炼锌厂的烟道灰,用于提取硫酸锌(或氧化锌)和回收金属镉。用化学法测定其中的各组份流程长,操作繁琐,测定速度慢,难以及时指导生产和科学研究。 X射线荧光光谱法具有操作简便、制样简单、分析速度快的优点,广泛应用于化工、冶金、建材和地质领域。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法(XRFA)测定锌灰中的多组份,至今未见报导。本文借鉴粉末制样测定的技术,采用多道荧光光谱仪测定锌灰中的多组份,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8.
当今X射线荧光光谱(XRF)已成为碳酸盐类矿石分析最重要的方法之一。作者收集了截至2021年我国X射线荧光光谱技术分析碳酸盐类矿石的期刊文献共计73篇,其中41篇采用熔融制样方法,36篇采用粉末压片制样方法。文章介绍了我国碳酸盐类矿石分析的文献概况和基础条件:包括相关文献、评述论文、标准物质和标准方法。对73篇期刊文献用列表方式简介了方法要点,包括:仪器、制样方法、校准和校正、测定组分、精密度等。并对其中较典型、有代表性的文献按制样方法进行了重点评介,强调了熔融制样虽然可以有效解决样品粒度和矿物效应的影响,但发展粉末压片制样依然具有独特优势和社会发展需求。最后讨论了XRF分析地质材料时的制样方法选取、样品粒度影响和碳酸盐类矿石的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方法的未来发展趋势等问题。全篇引文87篇。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矾土中硅、铁、钾、钙、钛、锰、铝、镁、磷等氧化物的方法。以四硼酸锂做熔剂、溴化锂做脱模剂制备玻璃熔片 ,以标准物质和高纯试剂制备标准片做校正曲线 ,并对吸收增强效应和光谱重叠做出校正。通过测定标准样品进行比较 ,本法没有显著性差异。回收率为 86.7%~ 10 6.2 %。  相似文献   

10.
当今X射线荧光光谱(XRF)已成为钒钛磁铁矿分析最重要的方法之一。作者收集了1993—2022年我国X射线荧光光谱技术分析钒钛磁铁矿(包括钛矿石、钒矿石、钛铁矿等)的期刊文献共计32篇,其中23篇采用熔融制样方法,9篇采用粉末压片制样方法。文章介绍了我国钒钛磁铁矿分析概况,对31篇期刊文献用列表方式简介了方法要点,对其中较典型、有代表性的文献按制样方法进行了重点评介,最后讨论了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地质材料时的制样方法选取、样品粒度影响和钒钛磁铁矿石的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方法的未来发展等问题。全篇引文44篇。  相似文献   

11.
采用激光剥蚀固体进样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相结合的技术测定了纯铜中Fe、Zn、As、Sn、Sb、Pb、Bi共7种痕量元素。对激光剥蚀参数进行了优化,确定实验条件如下所示:激光能量为100%,剥蚀孔径为200μm,扫描速率为50μm/s,载气流量为0.4L/min。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对纯铜标准样品进行测定,根据标准样品的认定值确定了测定元素的相对灵敏度因子(RSF),各元素仪器检出限为0.0065~0.31μg/g。将实验方法应用于纯铜样品中痕量杂质的测定,测得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6.6%~26%。参照国家标准方法GB/T 5121.28—2010中的ICP-MS以及实验方法分别对纯铜实际样品中的杂质元素进行定量分析,同时对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表明,对于Fe、Zn、Sn、Bi这4个元素,t<t0.05,9,说明这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的一致性较好,具有可比性。由于其余3个元素的含量低于国家标准方法GB/T 5121.28—2010检出限,因此未做平均值一致性检验。  相似文献   

12.
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WD-XRF)基体效应校正模型中元素的选择对于仪器操作人员是个难题。校正模型中基体元素并不是越多越好。在用经验系数法建立校正模型时,提出用t值法判断参与谱线重叠和基体效应校正的元素有效性,并以建立土壤、沉积物样品中As、Cr、Cu、Co、Ni、Pb、Zn、Mn、V等重金属元素的WD-XRF测定方法为例,先后利用t值法和未知样品的测试结果筛选、验证了基体校正模型,避免了反复尝试的盲目性。采用4个土壤标样、7个沉积物标样和3个土壤考核样评估了WD-XRF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结果符合实验室日常质控要求。分析方法可用于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状况详查检测实验室质控工作。作为经验模型法数理统计判断指标,t值法对其他领域建立WD-XRF基体校正模型也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硫的存在会导致集成电路用高纯铜硬度增加,进而影响铜布线的性能,因此准确测定高纯铜中痕量硫,对高纯铜生产工艺控制具有重要意义。用标准样品校准仪器相对灵敏度因子,实现了直流辉光放电质谱法(DC-GDMS)对高纯铜中痕量硫的测定。对放电参数进行了优化,确定放电电流为2.0 mA,放电电压为1 200 V,预溅射时间为20 min。实验表明,在优化的条件下,仪器分辨率可达3 000以上,以32S为待测同位素,可以避开硫各同位素附近离子团的干扰。通过对仪器稳定性进行统计,内部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RSD%为4.3%,外部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RSD%为6.8%。在优化后的工作条件下,方法检出限可达0.005 μg/g。用t检验法评价方法准确性,两个高纯铜标样的t值计算结果分别为0.98、1.13,在95%置信概率下,查单侧t检验表为1.94,t计算均小于t0.05,6,说明检测结果与标示值无显著差异。与高频燃烧红外吸收法测定值进行比较,通过双侧t检验,t计算小于t0.05,12,说明两种方法测定结果无显著差异。按照实验方法对低硫样品3#、4#进行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20%。不确定度评定结果表明,标准样品不确定度是影响测定结果准确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四分位法和迭代法均是计算检测能力验证数据目标标准偏差的稳健统计分析方法, 其计算结果将直接用于判断实验室上报数据是否合格。利用195套(100多个检测项目)检测能力验证数据, 比较了两种稳健统计分析方法计算结果。模拟和实际数据计算结果均表明, 当数据分布趋势是正态分布时, 两种方法结果基本吻合, 但对于数据分布明显偏离正态分布检测项目, 四分位法计算得到的标准偏差过严, 导致实验室上报数据满意率明显下降, 出现统计学“弃真”错误。以删掉离群值后的经典统计法结果作为依据, 对两种方法合理性进行了判断。对于固体样品, 四分法与迭代法结果(标准偏差)比较接近, 两者相对偏差平均值为5.7%;液体样品为13.8%, 两者差别较大。迭代法既减小了离群值对统计分析结果的影响, 又避免了判断离群值时采用不同规则可能带来的人为因素影响。建议尽快将迭代法纳入国内检测能力验证数据评价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15.
铝锰合金是炼钢用的元素添加剂和脱氧剂,对其中锰含量的准确测定能够更好地控制其产品质量。试料用王水溶解,在热的浓磷酸介质中,用高氯酸将锰(Ⅱ)氧化到锰(Ⅲ),以N-苯代氨基苯甲酸为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滴定锰(Ⅲ)至锰(Ⅱ),溶液颜色由紫色变为亮黄色,记为终点,建立了硫酸亚铁铵滴定法测定铝锰合金中锰的方法。在pH 6.0~7.0的焦磷酸钠介质中,采用复合式铂电极,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缓慢滴至电位突跃记为终点,建立了高锰酸钾电位滴定法测定铝锰合金中锰的方法。铝锰合金中常见的杂质元素铬、铜、铁、镁、钛、镍、硼、硅对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影响较小,可忽略。若存在钒和铈,在硫酸亚铁滴定法中需进行校正扣除。将两种方法用于铝锰合金样品分析,硫酸亚铁铵滴定法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11)为0.36%~0.50%,加标回收率为99.2%~100.8%。高锰酸钾电位滴定法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11)为0.39%~0.68%,加标回收率为99.2%~100.7%。选取AlMn20合金,采用标准方法GB/T 20975.7—2020进行方法验证,用F检验和t检验确定了两种方法都与标准方法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6.
奥氏体易切削不锈钢中S含量(质量分数,下同)大于0.2%,常规的测量方法有红外吸收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而上述分析方法存在制样慢、分析元素种类少等缺点,不能满足炉前炼钢的快速分析要求.实验采用火花放电原子发射光谱法研究了奥氏体易切削不锈钢中高含量S的分析技术.首先通过分析奥氏体易切削不锈...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铝对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矿石中铷的干扰效应及消除方法。实验结果表明,矿石中铝对原子吸收法测定铷存在干扰,铝含量越高干扰越严重。探讨了铝对铷的干扰机理,比较了在试液中分别加入释放剂、络合剂,用含与样品溶液相同量铝的标准溶液制作校准曲线和以(NH42CO3沉淀分离几种消除铝干扰方法的效果。表明以(NH42CO3沉淀分离试液中的铝、铁、钙、镁等元素的方法,操作简单,测定结果准确,适用于矿石中铷的测定。用本文拟定的方法测定矿石中铷,相对标准偏差≤4.6%,加标回收率在97.8%~101.4%之间,标样的测定值与认定值相符。。  相似文献   

18.
张效伟 《冶金分析》2021,41(11):57-62
通过水热法合成了具有良好水溶性和光学性能的氮硫掺杂石墨烯量子点(NS-GQDs),并基于Hg2+能够使NS-GQDs的电化学发光(ECL)信号发生猝灭的原理,建立了NS-GQDs ECL猝灭法测定汞的方法,并将实验方法应用于明矾石中汞的测定。将NS-GQDs修饰到金电极上作为ECL探针,往检测池中加入Hg2+标准溶液,同时加入pH 7.6的磷酸盐缓冲溶液和50 mmol/L K2S2O8溶液,混合均匀后进行ECL检测。在选定的实验条件下,NS-GQDs ECL信号的猝灭值与Hg2+浓度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 7,线性范围为0.1~220 μmol/L,检出限为0.03 μmol/L,定量限为0.05 μmol/L。将实验方法应用于明矾石矿样品中汞的测定并进行加标回收试验,同时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AFS)进行方法对照试验,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n=6)为2.8%~4.3%,回收率在96%~106%之间;利用t检验法比较实验方法和AFS的测定结果,结果表明,在置信度为95%时,t为0.33,小于t(2.776),说明这两种方法测得值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9.
陈敏  朱子平 《冶金分析》2020,40(3):79-83
采用Ruthner法盐酸再生工艺对酸洗液进行再生处理时,需要及时测定其游离盐酸浓度。当采用通过电位滴定法测定酸洗液中游离H+浓度得到游离盐酸浓度的方法时,酸洗液中Fe2+和Fe3+的存在会干扰测定。实验利用Ca-CaY(0.1mol/L EDTA-0.150mol/L CaCl2溶液)作为掩蔽剂消除了酸洗液中大量Fe2+和少量Fe3+的干扰,实现了电位滴定法对Ruthner法盐酸再生工艺流程酸洗液中游离盐酸浓度的测定。试验结果表明,Ca-CaY掩蔽剂的加入不仅对游离酸的测定无影响,且可使pH值的突跃范围变窄;在采用电位滴定法时,设定终点判断阈值为10、终点判断范围pH=7~10、终点识别为最大,可避免pH=6附近的突跃对终点的影响从而获得准确的滴定终点。优化后确定Ca-CaY掩蔽剂用量为10mL。从Ruthner法盐酸再生工艺不同流程中各取1个酸洗液样品,按实验方法测定游离盐酸浓度,并采用间接法进行方法对比。结果表明,采用t检验验证,t为0.51~1.18,小于t(0.05,9)=2.26,说明实验方法和间接法测定结果无系统差。实验方法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10)在1.5%~2.6%之间。选取Ruthner法盐酸再生工艺流程中的不同酸洗液样品,按照实验方法进行测定,并加入一定量0.1mol/L盐酸标准滴定溶液进行加标回收试验,回收率在96%~103%之间。  相似文献   

20.
张晓  徐青  于磊  陈雄飞  王立  吴月茜 《冶金分析》2022,42(12):66-71
银钨合金是制备微电子元件和耐高温元件的关键材料,准确测定其中银的含量对于把控产品质量、银钨合金废料回收利用具有重要意义。采用硫酸-硫酸铵溶解样品,可以有效提高消解体系的温度,同时铵根离子的存在可以络合溶液中的钨离子,促进样品的消解,在酸性条件下,用氯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电位突跃,记为终点,建立了电位滴定法测定银钨合金中银含量的分析方法。研究表明,产品中存在的其他元素钨、铝、钴、铬、铜、铁、锰、镁、镍、锡对银量的测定无干扰。按照实验方法测定4个银钨合金样品中银,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11)为0.14%~0.53%,加标回收率为99%~102%。选取Ag20W和Ag80W两个样品,按照实验方法对其中银含量进行测定,并采用标准方法JB/T 4107.4—2014进行验证,经F检验和t检验分析,证明两种方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