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苯那普利与缬沙坦联合治疗舒张期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120例舒张期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3组,A组在口服利尿剂的同时加用苯那普利5mg,每天1次,如效果不好,可将剂量依次加至10mg、15mg、20mg。B组在口利尿剂的同时加用缬沙坦80mg,每天1次,如效果不好,可将剂量改为160mg、240mg。C组在口服利尿剂的同时加用苯那普利5mg,每天1次,缬沙坦80mg,每天1次。1周后如效果不好,则可按A组、B组方法中一起加重。在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分别做好临床资料记录,以便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组治疗后患者自觉症状(呼吸困难)、血压、心率、肺罗音,胸部X线片,心电图V1导联P波终末电位,彩色超声多普勒心动图所示的左室舒张功能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1)。C组与A、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苯那普利与缬沙坦联合治疗舒张期心力衰竭的疗效优于单用苯那普利或缬沙坦。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苯那普利与螺内酯合用治疗高血压性心脏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高血压性心脏病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9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苯那普利10nag,1次/d;治疗组4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螺内酯20mg,1次/d。疗程均为12周。观察左心房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心室舒张末期内经、左心室射血分数和血浆氨基酸末端脑钠素前体(NT-ProBNP)等指标。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但是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组内及治疗后组间比较,上述指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苯那普利与螺内酯合用可改善心功能Ⅲ-Ⅳ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重构和心功能,降低血浆Nt-ProBNP。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贝那普利分别联合吲达帕胺与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并心力衰竭的降压效果。方法将224例高血压并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12例。研究组采用贝那普利联合吲达帕胺治疗,对照组采用贝那普利联合氢氧噻嗪进行治疗,治疗周期均为12周。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2组舒张压、收缩压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那普利联合吲达帕胺治疗高血压并心力衰竭疗效优于贝那普利联合氢氯噻嗪,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张晓琴  于海霞 《中国医药》2010,5(4):298-299
目的观察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脑钠肽的变化。方法132例年龄60~77(平均68)岁、心功能分级Ⅱ、Ⅲ级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完全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予以常规强心(地高辛0.125—0.25mg/d)、利尿(螺内酯20mg/d、间断加用呋塞米10~60mg/d)、硝酸酯类药物(单硝酸异山梨酯20—40mg,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缬沙坦20—160mg,2次/d;美托洛尔6.25—50mg,2次/d,随访180d,检测治疗前后血清脑钠肽的水平,以超声心动图所示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评估心力衰竭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66例,显效42例(63.6%),有效19例(29.5%),总有效61例(93.2%)。对照组66例,显效27例(40.9%),有效17例(25.0%),总有效44例(65.9%)。180d时治疗组由的(8.80±4.99)ng/L降低到(6.39±4.01)ng/L,对照组的脑钠肽由治疗前的(8.33±4.16)ng/L降低到治疗后的(7.60±3.86)ng/L,2组治疗前后及2组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刘献  李丙鑫 《淮海医药》2002,20(4):342-343
目的 探讨卡托普利对舒张性心力衰竭(DHF)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9例DHF患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及对照组26例,两组患均给予抗DHF的常规治疗,治疗组患加用卡托普利37.5-75.0mg/d,疗程4-6个月,对比两组患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左心室超声舒张功能指标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较对照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有明显差异(P<0.01),左心室舒张功能指标也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改善(P<0.05-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卡托普利可以用于治疗DHF。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芪苈强心胶囊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 CHF)的疗效分析。方法选择120例CHF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给予环磷腺苷葡胺12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治疗14 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芪苈强心胶囊1.2 g,3次/d。2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每分心输出量(CO)、6 min步行试验(6 MWT)、血浆脑钠肽(BNP)。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总有效率83.3%,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2组治疗后LVEF、CO、6MWT、BNP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芪苈强心胶囊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可以更好改善心脏收缩功能,缓解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培哚普利(perindopril)单用和与格列齐特联用对治疗Ⅱ型糖尿病(DM)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肾病(DN)病人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1例病人,男34例,女27例。随机分为两组,培哚普利组31例,培哚普利4mg,1次/d;格列齐特80mg,2次/d。硝苯地平组30例,硝苯地平缓释片10mg,1次/d;格列齐特80mg,2次/d。以治疗3mon为统计界限。结果:两组治疗前后比较,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GHb)明显降低(P<0.05),培哚普利组尿微量白蛋白(UMA)显下降(P<0.01),硝苯地平组UMA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PLG)、糖化血红蛋白(GHb)比较无显性差异(P>0.05)。培哚普利组尿微量蛋白(UMA)较硝苯地平组明显下降(P<0.01)。两组治疗前后及治疗后比较,WBC、RBC、PLT、血清尿素、Cr及K^ 均无显变化(P>0.05)。结论:培哚普利是治疗Ⅱ型DM伴高血压合并DN保护肾功能安全有效的药物;培哚普利和格列齐特联合应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氯沙坦和贝那普利联合用药对高血压性心衰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把91例高血压伴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61)和对照组(n=30)。治疗组患者口服氯沙坦50~100mg/d+贝那普利10mg/d+地高辛0.125~0.25mg/d+阿司匹林100mg/d+氢氯噻嗪25mg/d或呋塞米20mg/d;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方案除无氯沙坦外,其余与治疗组相同。6个月为一个疗程。治疗前后检测患者的心脏舒张功能指标(E峰、A峰、E/A比值)。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的左室舒张功能同治疗前比较具有极显著性差异,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对照组治疗3个月时上述指标无明显改变(P〉0.05)。临床疗效评定:治疗组患者心功能改善的总有效率为95.0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氯沙坦和贝那普利联合用药可改善高血压伴心衰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贝那普利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临床及血浆脑钠素水平的影响。方法118例CH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8例患者给予抗心力衰竭的常规治疗。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贝那普利2.5mg/d,1周后增加至5~10mg/d。两组均治疗3个月。同时观察临床症状及体征及药物不良反应。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血浆脑钠素水平。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LVEF较对照组增加更显著(P〈0.01);治疗组血浆BNP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1)。结论CHF患者在常规治疗同时加用贝那普利治疗,可以显著降低血浆脑钠素水平,增加LVEF,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选择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23.75mg、1/d,每2周剂量加倍,逐渐增至95mg、1/d。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比较治疗前后两组心功能指标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勾90.O%,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P〈0.05);治疗后心功能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心力衰竭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缓释片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心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大剂量贝那普利治疗慢性肾病蛋白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79例慢性肾病患者采用完全随机单盲法分成2组,贝那普利组完成观察35例,对照组完成观察32例,2组患者均给予激素或激素加环磷酰胺,或仅用潘生丁、保肾康等一般治疗。贝那普利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贝那普利,开始以10mg/d,1周后加至20mg/d,2周后加至30~40mg/d,分2次口服,疗程24周。结果贝那普利组完全缓解19例,部分缓解10例,部分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3%;对照组完全缓解14例,部分缓解9例,部分有效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7.5%,2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贝那普利组治疗前24h尿蛋白定量(2.67±1.32)g,治疗后为(0.67±0.58)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24h尿蛋白定量(2.74±1.29)g,治疗后为(0.94±0.73)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后尿蛋白定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贝那普利组与对照组血压、血肌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大剂量贝那普利治疗慢性肾病有降低尿蛋白的作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苯那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的疗效。方法对照组50例在原发病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苯那普利。治疗组50例在原发病治疗的基础上同时应用苯那普利和缬沙坦。观察两组心功能改善情况、心房颤动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心房颤动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功能改善、心率及血压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苯那普利联合缬沙坦作为干预药物,不仅改善了心功能,降低了心房颤动的复发率,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陈涛  陈丽华 《安徽医药》2015,(2):384-386
目的:探讨环磷腺苷葡胺联合培哚普利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267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B组、C组,每组89例。 A组给予常规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B组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应用培哚普利2~8 mg· d-1;C组在B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注射用环磷腺苷葡胺90~180 mg· d-1;疗程均为14 d。对比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半径及血浆氨基末端B型钠利尿肽前体( NT-proBNP)水平。结果三组患者间治疗前的NYHA心功能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伴随着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分级的增加,其NT-pmBNP水平也逐渐上升,三组患者中NYHA心功能Ⅱ、Ⅲ、Ⅳ级每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A组相比,B、C两组治疗之后NT-proBNP和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半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间治疗之后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半径和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C组比B组治疗之后的NT-proBNP浓度显著降低(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NT-proBNP水平与NYHA心功能分级与左室舒张半径呈正相关关系(r=0.625,0.417;P>0.01),和左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关系(r=-0.361,P>0.01)。结论 NT-proBNP水平与心力衰竭患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对于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起到了重要的参考作用。培哚普利能够使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浆NT-proBNP水平并明显改善心功能分级,环磷腺苷葡胺联合培哚普利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时虽不能进一步改善左室射血分数,却能够使NT-proBNP水平降低,并且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苯那普利、地高辛联用治疗老年顽固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中,利尿药继续使用,停用扩血管药3d后,口服苯那普利(瑞士诺华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分装),首次剂量2.5~5mg/d,3d后无不良反应加量至5~10mg/d,最大剂量15mg/d,平均剂量(10±5)mg/d。同时口服地高辛0.125~0.25mg/d。服药前常规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脂,摄x线胸片。结果36例心功能Ⅳ级14例中显效5例,有效6例,无效3例;心功能Ⅲ级22例中,显效10例,有效1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88.89%。结论应用苯那普利联合小剂量地高辛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具有疗效较好、服药方便、用药依从性好、无明显毒副作用的优点,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盐酸苯那普利与甲钴铵合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疗效。方法 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84例,在血糖控制正常的基础上随机分成两组。在常规用药的基础上,治疗组42例应用盐酸苯那普利,疗程12周,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痛觉过敏与感觉减退有效率达到65%与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4%与37%(P〈0.05),神经传导速度(SVC)改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盐酸苯那普利联合甲钴铵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理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贝那普利、氯沙坦及两药联合对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和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探讨贝那普利与氯沙坦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2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成贝那普利组、氯沙坦组和联用组,每组34例。贝那普利组患者服用贝那普利10 mg/d;氯沙坦组患者服用50 mg/d;联用组患者服用贝那普利10 mg/d、氯沙坦50 mg/d。三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各组治疗前后血压、尿蛋白变化。结果贝那普利联用氯沙坦治疗后收缩压为(127.3±5.4)mmHg,舒张压为(70.0±6.1)mmHg,显著低于单用药物组(t=3.1、5.3、4.6、2.5,均P<0.05),总有效率为94.12%,显著高于单用药物组(χ^2=2.34、2.79,均P<0.05);治疗后的尿微量白蛋白为(67.33±34.62)μg/min,显著低于单用药物组(t=5.43、6.76,均P<0.05)。结论贝那普利联用氯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较单用贝那普利或氯沙坦在降低血压和尿微量白蛋白方面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7.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治疗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韩文忠  郭华  杨宝刚 《中国医药》2006,1(3):138-139
目的观察小剂量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9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平行分为3组。对照组给予利尿剂和地高辛、卡托普利治疗;阿司匹林组加服阿司匹林75mg/d;氯吡格雷组加服氯吡格雷75mg/d。分别于入选时、入选后1月、6月、1年在静息状态下,利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早、晚期充盈速度之比(E/A)。结果氯吡格雷组可明显改善左心室的收缩功能,并存在一定的时一效关系,优于其它组(P〈0.01),而阿司匹林组疗效差;各组舒张功能的改善作用不明显(P〉0.05)。结论冠心病心力衰竭治疗加用抗血小板药物有意义,但应选氯吡格雷,尽量避免使用阿司匹林。  相似文献   

18.
静滴尼莫地平与多巴酚丁胺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丽霞  刘金平 《安徽医药》2001,5(3):187-188
目的 探讨静滴尼莫地平与多巴酚丁胺联用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对80例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患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尼莫地平4mg加多巴酚丁胺40mg静滴,每天2次;对照组40例,多巴酚丁胺40mg静滴,每天2次,疗程7d。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7.50%对55.00%和97.50%对75.00%,差异有显性(P<0.05和P<0.01)。两组治疗结束时每搏输出量、左室射血分数均有显提高(P<0.01);但治疗组更显(P<0.01和P<0.05);心胸比率均有显缩小(P<0.01),且治疗组更显(P<0.05);治疗后对舒张压有轻度降低但差异无显性(P>0.05);治疗组对心率和收缩压降低明显(P<0.01);对照组对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有轻度,降低差异无显性(P>0.05)。副作用发生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性(P>0.05)。结论 静滴尼莫地平与多巴酚丁胺联用较单用多巴酚丁胺更有效地改善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心功能状态,且逆转扩大的心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伊贝沙坦对舒张性心力衰竭(DHF)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72例DHF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6例及对照组3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抗DHF的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加用伊贝沙坦150mg/d,疗程6个月。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对比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左心室超声舒张功能指标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改善,但治疗组改善较对照组更明显(75.0%比44.4%,P<0.05),治疗组左心室舒张功能指标优于治疗前(P<0.05-0.01)。结论 伊贝沙坦不仅能明显改善DHF的临床症状,且能显著改善心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20.
李刚  王晓丽  祝秀珍  魏徽 《中国药师》2008,11(3):272-274
目的:对培哚普利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和安全性作出评价。方法:108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4例(常规治疗)及治疗组54例(培哚普利+常规治疗),疗程6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心功能及生化指标SV、CO、LVEF、LVMI、UAER、BUN、SCr的变化情况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9.63%,对照组总有效率38.89%(P〈0.01)。两组SV、CO、LVEF、UAER、BUN、SCr治疗前后都呈统计学差异(P〈0.01,P〈0.05),LVMI也有轻度改善(P〈0.05)。结论:培哚普利是一高效,安全的治疗心力衰竭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