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病人不同气道湿化方法的效果。[方法]选择气管切开不需要机械通气治疗的病人71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可控式加温、输液泵恒速滴入、氧气雾化面罩持续气道湿化,对照组采用间断加入、持续气道湿化;评价两组气道湿化的效果:观察痰痂形成、刺激性咳嗽、气道黏膜损伤情况。[结果]观察组痰痂形成、刺激性咳嗽、气道黏膜损伤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气管切开病人用可控式加温、输液泵恒速滴入、氧气雾化面罩持续气道湿化方法效果明显优于间断加入、持续气道湿化方法。  相似文献   

2.
戴小华 《全科护理》2016,(31):3241-3243
[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索联合碳酸氢钠用于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病人气道湿化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6月—2016年5月烧伤科70例因吸入性损伤行气管切开的成人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在气管切开的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传统的糜蛋白酶、硫酸庆大霉素、地塞米松磷酸钠及生理盐水作为气道湿化液,使用持续微量注射泵滴入气道湿化法,观察组在气管切开的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盐酸氨溴索+1.25%碳酸氢钠作为湿化液,使用持续微量注射泵滴入气道湿化法。比较两组病人并发症发生情况、气道湿化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痰痂形成、呼吸道感染、刺激性咳嗽、气道黏膜损伤和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湿化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联合碳酸氢钠用于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术后病人气道湿化的效果明显,并发症发生率低,效果优于传统的糜蛋白酶、硫酸庆大霉素、地塞米松磷酸钠及生理盐水作为气道湿化液。  相似文献   

3.
景卫平 《全科护理》2012,10(26):2413-2414
[目的]观察气道开放后持续泵入湿化液后气道湿化的效果.[方法]将40例气道开放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实验组采用0.9%氯化钠50mL沐舒坦15mg配成湿化液持续泵入2mL/h~5mL/h。对照组采用相同方法配制的湿化液,每隔30min~60min沿套管或插管壁滴入2mL~5mL,时间为5min。观察两组吸出痰液及痰痂形成、刺激性咳嗽、气道黏膜出血等情况。[结果]实验组痰液黏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痰痂形成、刺激性咳嗽、气道黏膜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时照组(P〈0.05)。[结论]气道开放病人气管内持续泵入湿化液可预防气道干燥和消除痰痂形成,对改善和保持病人呼吸道通畅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改良型加温加湿器在气管切开病人气道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68例气管切开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组采用改良型加温加湿器给氧湿化气道,对照组采用常用的氧气湿化瓶湿化给氧,护士用注射器定时向气管套管内滴入气道湿化液。观察两组病人气道湿化满意度及吸痰时血氧饱和度值。[结果]观察组湿化满意、吸痰时血氧饱和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改良型加温加湿器临床应用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朱丽贞 《全科护理》2011,9(31):2847-2848
[目的]观察微量注射泵持续控制气管插管病人气道湿化量的效果。[方法]对199例气管插管病人通过评估痰液情况,采用微量注射泵控制气道湿化量。[结果]本组病人达到气道湿化满意160例,湿化过度29例,湿化不足10例;发生刺激性咳嗽40例,气道黏膜出血30例,痰痂形成10例;43例病人死亡或自动出院,经治疗基础疾病后顺利拔管156例,发生急性肺水肿5例,堵管4例,经处理后均好转。[结论]微量注射泵持续控制非机械通气气管插管病人的气道湿化液量,可提高气道湿化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王宁燕  谢莉芳  曹家燕 《家庭护士》2009,7(14):1225-1226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气管切开病人气道湿化方法.[方法]将50例重型颅脑损伤后气管切开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微泵持续滴入,湿化液为生理盐水、α-糜蛋白酶、地塞米松及庆大霉素,对照组采用气道滴注,湿化液为生理盐水、α-糜蛋白酶、地塞米松及庆大霉素,比较两组病人湿化满意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湿化满意率、并发症发生率(刺激性咳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微泵持续湿化法明显优于传统间断气道滴注湿化法,气道湿化效果好,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护士为喉部疾病患者行气道湿化护理过程的现状,探寻相关的因素,为改进现行的湿化方式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通过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调查61位喉科病房的护士在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及湿化护理的现状.结果 护士在为喉部气管切开的病人湿化过程中工作量大并且耗时长,45.9%的护士经常被痰液喷溅,73.7%的患者常因呛咳而拒绝湿化以及护士常由于患者入睡、外出等原因无法按时完成湿化操作.结论 间断性湿化作为现行喉科病人的湿化的重要手段已无法与快节奏的临床护理工作相适应.而气道持续湿化方法由于“捆绑”了喉科患者的活动性,很难在单纯的喉部疾病患者湿化中使用.因此,研究间歇性湿化操作的技巧、减少湿化对气道的刺激、减轻护士的工作负担,是喉科护理人员对气道湿化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卢美观  周亚梅 《全科护理》2013,(32):2980-2981
[目的]观察气管切开病人使用两种气道内湿化方法的效果.[方法]将80例气管切开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间断注射器滴入湿化法,观察组采用推注泵持续推注法,对两组病人的肺部感染发生率、置管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病人肺部感染率低于对照组、置管时间短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注泵持续推注法较间断注射器滴入湿化法效果好,能更有效地预防肺部感染的发生及缩短置管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42所医院全喉切除术后病人早期气道湿化的现况,为喉癌术后病人气道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问卷星软件方便抽样调查42所医院45名耳鼻咽喉科护理人员或护理管理者。[结果]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对喉癌术后早期病人进行气道湿化的占93.33%;没有对湿化液加温的占97.78%;各医院采用的湿化方式、湿化液和日湿化时间各异;雾化式湿化法应用较广泛,占73.33%;采用生理盐水的占52.23%;日湿化时间20~24 h及0~4 h居多,分别为38.00%和27.00%;各医院喉癌病人气道湿化的依从性较好;认为喉癌术后气管湿化"很重要"或"重要"的占95.55%。[结论]全国大部分地区喉癌术后早期气道湿化操作各异,没有统一的规范,建议通过循证护理等措施建立气道湿化实践指南,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人工气道病人持续气道湿化的有效方法.[方法]将一次性口含式雾化吸入器进行改良,对人工气道病人行持续气道湿化,并与人工鼻进行比较.[结果]改良式雾化吸入器湿化效果和吸痰后3 min血氧饱和度均优于人工鼻.[结论]改良式雾化吸入器湿化效果优于人工鼻.  相似文献   

11.
12.
临床护士心理压力源与工作满意度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玉芬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0):921-922,924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面临的主要心理压力源,为护理管理者有效地帮助护士减轻和消除心理压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评式问卷调查的方法 ,对内江市2所三级乙等医院287名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临床护士的心理压力源依次来源于工作强度、职业需求、工作环境、人际关系、家庭经济收入等方面。其中来源于工作强度、人际关系及家庭方面的压力源,不同年龄组护理人员在其压力程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护士存在着多种心理压力源,这些压力源是导致护士工作不满意的主要原因,也是护理的安全隐患之一,护理管理者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并定期针对不同的人群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建立有效的支持系统,及时帮助他们调整心理状态,减轻和消除压力,从而提高护士对本职工作的满意度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14.
精神疾病患者家属教育的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精神疾病患者家属教育的调查,探讨家属教育的内容和教育方式。方法:采用自拟问卷对参加系列教育的家属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患者和家属接受教育次数越多,对疾病知识了解越多;在患者的亲属中患者的父母参加教育比率较大。结论:家属教育对治疗疾病起着积极的作用,应更具有针对性,同时还应该注意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