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食管、贲门癌切除后宽边同心式套叠吻合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往食管、贲门癌切除后食管、胃吻合口易发生痿。部分原因是采用连续缝合、粘膜对接不佳,产生渗漏所致。作者改用“宽边同心式”套叠吻合法,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临床资料自1972年秋至1986年秋共手术探查食管、贲门癌201例,切除192例。其中胸顶和弓上吻合91例,弓下吻合99例,均采用“宽边同心式”套叠吻合法;颈部吻合2例采用Sweet术式。仅1例弓上吻合发生吻合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食管癌切除应用食管断端、胃舌形切口采用单层、宽边吻合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首先将中、下段食管切除,然后把胃提入胸腔并把胃固定于食管的后方,在胃顶下方3 cm处的前壁以及食管断端后壁作舌形切除造口,采用单层、宽边吻合术.结果全组病例吻合口一期全部愈合,术后进食通畅,远期吻合口无狭窄,无返流性食管炎等并发症.结论管形胃悬吊于食管吻合口的上方可避免张力性吻合口瘘.舌形切除单层、宽边吻合口的形态与传统吻合手法不同,能够减少环形狭窄,且在胃顶下方前壁处吻合具有很好的抗返流作用.  相似文献   

3.
经食管床食管胃粘膜延长不等边吻合法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经食管床食管胃粘膜延长不等边吻合法的临床效果。方法:113例食管癌患者均应用经食管床食管胃粘膜延长不等边吻合法进行吻合,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记录吻合口瘘、狭窄和反流的发生率。结果:113例中,弓下吻合16例,弓上吻合83例,颈部吻合14例,在距肿瘤5cm的切缘癌残留18.58%(21/113),再切2cm为11.50%(13/113),有3例连续4次冰冻达颈部才阴性;吻合口瘘的发生率0.88%(1/113),吻合口狭窄发生率3.95%,吻合口的反流率为9.21%。结论:经食管床食管胃粘膜延长不等边吻合法能有效减少吻合口瘘和狭窄的发生率,并且有较好的抗反流作用,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经食管床食管胃弓上器械吻合治疗食管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总结食管癌切除手术中应用吻合器行经食管床食管胃弓上器械吻合的临床经验.方法全组食管癌46例,其中食管胸中段癌32例,胸下段癌11例,胸上段癌3例.全部经左胸后外侧切口行食管癌切除,术中采用国产WGW-Ⅱ型消化道吻合器,行经食管床食管胃弓上吻合.结果全组手术吻合顺利,无术后死亡、吻合口瘘及明显吻合口狭窄.结论经食管床食管胃弓上器械吻合治疗食管癌具有扩大切除范围、降低术后并发症的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食管癌切除食管胃颈部吻合术可以增加食管切除的长度,减少食管断端癌残留,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较低,而术后胃液食管反流发生率较高.为此,2001年3月~2004年1月我们先后采用常规单层法、种植式和漏斗式食管胃吻合术行颈部吻合共126例,现特别推荐漏斗式食管胃吻合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食管癌切除术后胃代食管弓上吻合中胃经食管床上行与经胸腔上行两种术式的不同。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胸腔上行吻合 30 0例和经食管床上行吻合 2 0 1例在减轻胸胃的不适感和对心肺功能的影响 ,减少食管床渗出 ,避免吻合口成角 ,减轻反流 ,预防吻合口漏 ,及操作难度等方面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食道癌切除后经食道床主动脉弓上吻合除操作难度稍有增加外 ,其他各方面均有明显优点。可以减轻胸胃造成的不适感 ,对心肺功能干扰小 ,此术式更接近正常解剖与生理。结论 采用经食管床经路弓上吻合是食管癌切除后消化道重建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食管贲门癌手术治疗中 ,吻合器重建食管胃吻合口已渐普遍且效果较好。尤其是国产吻合器 ,可多次使用 ,因其经济有效而广泛应用。我院 1 989年 2月~ 1 999年 6月 ,应用 GF- I型吻合器行食管胃吻合术 1 0 1 7例 ,术中失误或失败 37例 (3.6% )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37例 ,男性 2 9例 ,女性 8例 ;年龄 34~ 71岁 ,中位年龄 61岁。胸中段癌 1 4例 ,下段癌 1 6例 ,贲门癌 7例。右胸顶吻合 1例 ,弓上吻合 2 1例 ,弓下吻合 1 5例。吻合器型号分别为 2 6、2 8、31号。食管癌切除采用食管和胃底后壁吻合 ,贲门癌切除采用食管胃端端或端侧吻…  相似文献   

8.
食管癌切除经食管床行弓上胃食管单层吻合术体会   总被引:2,自引:6,他引:2  
目的 探讨食管癌切除经食管床行弓上胃食管单层吻合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1997年12月-2002年12月收治的食管胸中段癌和食管胸下段癌167例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结果 根治性切除154例,姑息性切除13例,切除率100%。术后出现吻合口瘘1例,肺部感染4例,包裹性脓胸2例,返流性食管炎8例,并发症的发生率为8.9%(15/167),无吻合口狭窄及乳糜胸病例发生。结论 该术式操作方便,食管病变能得到较大范围切除,吻合口周围松弛,上下通畅,血运佳,符合生理要求,疗效好,并发症的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右胸径路与颈部食管胃单层宽边吻合术行胸上段食管癌根治术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右三切口与颈部食管胃单层宽边吻合术337例胸上段食管癌根治术的手术方法与优点.此法避开主动脉弓、弓上大血管与气管对胸上段食管的遮挡,直视下锐性切除胸上段食管癌,保存食管起端1~2cm行颈部食管胃单层宽边吻合术,可实现食管次全切除.结果本组手术死亡3例(0.9%),吻合口瘘2例(0.5%),吻合口狭窄12例(3.5%).上切端癌细胞阴性319例(94.7%),阳性18例(5.3%).生存率1年94.3%,3年58.1%,5年28.6%.结论右胸径路与颈部食管胃单层宽边吻合术可有效地实现胸上段食管切除的彻底性,使胸上段食管癌同中、下段食管癌一样可首选的根治术,且具有同样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食管、贲门癌患者大多是年老、全身情况差,食管和邻近的重要器官密切,手术涉及颈胸、腹腔等多个脏器,手术种类多,因此,术后并发症颇多。现将常见并发症分述如下: 一、吻合口瘘:是严重并发症之一,近年来对吻合方法作了改进,如套叠法,一层吻合法,机械吻合法;技术操作水平也不断提高。因此,其发生率有所下降(2~4%),死亡率为25~50%。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降低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后吻合口瘘及狭窄发生率的手术方法。方法 :对 12 0例病人采用食管胃后壁两定点前壁Gambee氏吻合法 ,并与同期采用传统双层包套式吻合法的 88例相比较。结果 :本组无吻合口瘘及狭窄发生 ,而传统吻合法颈部瘘发生率 7.4 % ( 4 / 54) ,胸内瘘发生率为 5.9% ( 2 / 34 )。吻合口狭窄 10例。结论 :食管胃后壁两定点前壁Gambee氏吻合法是一种操作简便 ,易于掌握 ,能有效防止吻合口瘘及狭窄的吻合方法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为了减少食管胃吻合口瘘的发生,我科自1995年10月至2003年6月,采用食管胃深套叠吻合法行食管、贲门癌切除后重建69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该院从1992年2月~1995年5月对15例食管胸中下段癌切除胸内食管胃吻合后,应用带蒂大网膜覆盖食管胃吻合口,预防吻合口瘘。结果术后无一例发生吻合口瘘及吻合口狭窄。无胸腔积液及感染,切口Ⅰ期愈合出院。  相似文献   

14.
我科自1984年4月~1995年12月,共应用管状消化道吻合器(以下简称吻合器)行食管胃胸内吻合724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9例(2.6%).现将其发生的原因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9例均为食管癌贲门癌患者,男性15例,女性4例;年龄54岁~71岁.中段食管癌左侧剖胸食管胃弓上吻合发生吻合口瘘者11例(2例为第一次弓下吻合失败),右侧剖胸剖腹食管胃右胸内吻合发生3例;下段食管癌贲门癌左侧剖胸弓下吻合发生5例.吻合口瘘发生时间为术后2日~17日.死亡率为36.8%(7/19),其中因吻合口主动脉瘘死亡者2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食管胃一层吻合术术后吻合口瘘及狭窄的发生率 ,探讨食管胃一层吻合术式推广的可行性。方法 对 2 2 3例食管癌行食管癌根治术时采用一层食管胃吻合术 ,统计吻合口瘘及狭窄的发生率。结果 一层吻合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为 0 8%(1 2 2 3 ) ,无一例发生吻合口狭窄 ,其吻合口瘘及狭窄的发生率均低于传统的二层吻合法。结论 食管胃一层吻合术式减少了不必要的多层套叠操作 ,减少了吻合口瘘及狭窄的发生因素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胃切除后食管癌手术方法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胃大部切除或全胃切除后再患食管癌手术治疗术式。方法 回顾分析 1990年 1月至 2 0 0 1年 12月收治胃切除术后再患食管癌 2 9例资料。食管癌切除后的消化道重建方式 :残胃代食管术 2 0例、空肠代食管术 3例、结肠代食管术 6例。结果  2 9例除 1例颈部食管结肠吻合口瘘、1例胸部食管残胃吻合口瘘、1例吻合口狭窄、3例肺部感染、其余均Ⅰ期愈合。结论 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中下段癌采用残胃代食管术 ,食管中上段癌行结肠代食管术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食管癌、贲门癌切除后行食管胃吻合术,虽然吻合方法有许多创新和改进,但是术后吻合口疼和狭窄仍难以杜绝。我院1988年1月~1996年12月行食管责门癌切除食管胃吻合196例,其中一层吻合法45例(Gambee法38例),二层吻合法32例和吻合器法119例。一层吻合法术后未发生并发症,H层吻合法和吻合器法各发生1例吻合口疼和吻合口狭窄。临床资料本组行Gambee吻合法38例中,男性28例,女性10例,年龄43~80岁。其中食管上段癌2例,中段癌20例,下段癌10例和责门癌6例。食管胃吻合术在颈部吻合6例,弓上吻合22例,弓下吻合10例。水后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18.
黄文献  洪永寿 《癌症》1993,12(1):58-59,65
本文报告117例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后应用改进的食管置入吻合法,进行食管重建术的体会,疗效满意。本组术后吻合口瘘1例(0.8%),死于术后ARDS1例(0.8%)。无吻合口狭窄及反流性食管炎现象。本术式是将食管残端从胃壁切口插入、胃壁切口缘缝合固定于食管壁外侧,吻合口在主动脉弓下的用游离后左下肺韧带包绕,而在主动脉弓上的用吻合部邻近大网膜包绕。其优点是减少或防止吻合口瘘、狭窄及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Yuan H  Guo S  Ding T 《中华肿瘤杂志》1997,19(6):457-459
目的减少食管癌术后胸胃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和其他常见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采用经食管床食管粘膜胃弓上吻合和胃斜形包套缝合治疗食管癌118例。结果全组术后无吻合口瘘和胃食管返流,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为2.5%,手术切除死亡率为0.9%,心肺并发症发生率为11.0%。结论本吻合方法比食管胃经胸内弓上吻合更符合人体的正常解剖生理功能,并且可有效地减少术后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食管癌切除术后胃代食管弓上吻合中胃经食管床与经胸腔上行两种术式的不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胸腔上行吻合300例和经食管床上行吻合201例在减轻胸胃的不适感和对心肺功能的影响,减少食管床渗出,避免吻合口成象,减轻反流,预防吻合口漏,及操作难度等方面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食道癌切除后经食道床主动脉弓上吻合除操作难操作难作难度稍有增加外,其他各方面均有明显优点,可以减轻胸胃造成的不适感,对心肺功能干扰小,此术式更接近正常解剖与生理。结论:采用经食管床经路弓上吻合是食管癌切除后消化道重建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