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诊断药物流产后宫内残留物的价值,并分析不同类型残留物的声像特点,提高诊断水平。方法选取2013~2014年我院收治的宫内孕、选择药物流产并复查的患者50例,均选择经阴道超声检查,追踪临床处理方式及疗效,对照超声诊断与临床处理结果,分析经阴道超声诊断宫内残留物的准确性及可靠性。结果 50例患者中经阴道超声诊断宫内残留物38例,经治疗及手术后,证实积血3例;经阴道超声诊断宫内积血12例,最终证实为蜕膜3例,误诊6例,积血3例。经阴道超声对宫内残留物检出率为100%,临床符合率为88%。结论经阴道超声能检出宫内残留物,并能反映残留物的性质及范围,指导临床采取下一步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2.
生化汤缩短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观察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1  
目的观察生化汤在缩短药物终止孕10~16周妊娠后的阴道出血情况.方法对98例孕10~16周要求药物流产的健康妇女根据药物流产成功率及药物流产后B超情况进行分组,药物流产后做B超示宫内未见残留物为对照组,有少量残留物为治疗组,较多残留物及药物流产失败为清宫组,对治疗组流产后加服生化汤,与对照组、清宫组比较,现察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量及时间.结果治疗组服用生化汤后阴道出血时间与清宫组接近,与对照组相比平均缩短约4天左右,有显著性差异(P<0.001).出血量也较治疗组少,但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生化汤在药物终止孕10~16周妊娠中对缩短流产后阴道出血时间上有一定的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96例流产后顽固性阴道流血的临床床资料。方法96例妊娠早期流产后反复发作的持续性或不规则阴道流血长达1~3个月或久治不愈。均行B超及动态监测血或尿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变化,宫腔镜下观察及诊刮病理检查,并加强子宫收缩等治疗无效,经性激素调经治疗止血。结果65例(67.71%)诊断为不全流产后出血,宫腔内残留物多为退变绒毛组织或变性坏死机化的蜕膜组织;31例(32.29%)宫内未见残留绒毛或蜕膜组织,只见到增生期或混合期子宫内膜和并发炎性细胞浸润,或部分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黏膜下小肌瘤等宫内病变。结论病因主要是孕产物排出不全及蜕膜变性退化不全,其次是子宫内膜感染或宫内病变引起宫内膜脱落不全,因长时间阴道反复流血导致卵巢功能失调,激素分泌不平衡,加重子宫出血。经诊刮及性激素周期治疗可达到止血并治愈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药物流产后出血原因与卵巢功能状态的关系。方法 :阴道超声观察受试妇女 56例子宫、卵巢形态 ,结合内膜病理与外周血E2 、P水平 ,分析出血原因 ,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不全流产后出血 35例 (62 5 % ) ,宫内残留物多为机化坏死蜕膜组织 ;完全流产后出血 2 1例 (37 5 % ) ,其中 9例卵巢内见液性暗区 ,其血中雌孕激素水平较高 ,1 2例卵巢内无液性暗区者血中雌孕激素水平过低。结论 :初步认为 ,药物流产后卵巢功能失常是药物流产后子宫出血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及临床观察指标探讨药物流产后清宫的时机。方法选择药物流产后,阴道超声检查宫腔内残留物厚度≥1.0cm的患者153例,接受清宫术的94例作为研究组,其余59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临床结局。结果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诊断不全流产准确率95.7%,研究组阴道出血时间、出血量、尿HCG转阴率、月经复潮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药物流产后宫内残留有重要的诊断价值,药物流产后宫内残留组织厚度≥1cm、有丰富血流信号者应尽早清宫,以减少药物流产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缩宫素对缩短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时间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治疗缩短药物流产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缩宫素(肌肉注射,10 U/次,2次/d,共3天)治疗,对照组不给予缩宫素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阴道出血天数和药物流产当日及14天时行B超检查宫腔回声不均区的厚度。结果观察组阴道出血情况优于对照组(30例≤14天,20例14天vs19例≤14天,31例14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药物流产当日行B超检查宫腔回声不均区的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4天时行B超检查宫腔回声不均区的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缩宫素对缩短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情况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应用经阴道超声观察药物流产(简称药流)正常过程及药流后出血延长、子宫血流变化。方法 对两组进行观察并对出血时间〉15天者进行追踪检测。结果 微绒毛缺损、蜕膜组织的残留以及用药后子宫肌壁血管扩张均可能是药流后出血延长的原因。结论 测到滋养层丰富血流对识别宫内残留具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药物流产后持续阴道流血清宫时机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药物流产后持续阴道流血清宫的时机.方法选择药物流产后阴道流血≥10天,腹部B超示宫腔内膜未见异常回声者110例,愿意接受清宫术的56例作为研究组,不愿意接受清宫术的54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治疗结局.结果研究组阴道流血量、流血时间、尿HCG转阴时间、月经复潮时间及子宫内膜炎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全流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药物流产后出血时间≥10天者尽早行清宫术,可减少药物流产并发症,有助于患者的迅速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显像(CDFI)对宫内残留物的检测方法与临床价值研究。方法对151例应用经腹、经阴道超声诊断出宫内残留物的病例,将其超声诊断结果与清官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在151例超声诊断出宫内残留物的病例中,经病理检查证实残留绒毛、蜕膜或同时残留者为146例,占总病例数的97%(146/151),其中约95%(138/146)的病例在超声检查时见到子宫肌壁近内膜处有丰富的局灶性血流信号,仅有约5%(8/146)的病例未见到血流信号。结论药物流产后,CDFI对近子宫内膜处血流的探测结果,是诊断宫内残留物的关键依据,它为临床提供了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0.
对米非司酮合并前列腺素终止早孕监护措施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我们对129例早孕患者应用米非司酮合并前列腺素终止妊娠并采用尿hCG 半定量测定,B 型超声检查及绒毛、蜕膜组织病理检查作为监护方法。结果表明在药流d15,出血在15d 内完全流产者中有70%尿hCG 滴度呈正常水平(<312mIU/ml)。而药流d15尿hCG 滴度≥1250mIU/ml 者,可能为不完全流产或完全流产但出血时间延长。B 型超声检查对诊断子宫出血时间长短有一定价值。绒毛蜕膜组织坏死程度则并非确定出血时间长短的唯一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药物流产后蜕膜残留的效果。方法2003年6月一2006年6月在永胜县计划生育服务站行药物流产后10天,经超声证实蜕膜残留,自愿接受中西药结合治疗者45例,为观察组,予121服安宫黄体酮10mg,每日1次,配伍121服新生化冲剂12mg,每日3次,两药同服10天;同期同条件下行清宫术者45例,为对照组,观察阴道流血停止时间,撤退性出血后复查超声观察宫内异常回声消失情况为治愈率。结果观察组阴道流血停止时间为3—5天,对照组阴道流血停止时间为2—4天(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宫内异常回声消失的例数均为44例(P〉0.05)。结论安宫黄体酮配伍新生化冲剂能有效地促进宫腔内残留的蜕膜组织排出,避免了清宫手术,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也减少了人为的感染和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甲基睾丸素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31例分析   总被引:40,自引:1,他引:39  
根据雄激素的抗生育作用 ,我们用甲基睾丸素 (甲睾 )治疗顽固性药物流产 (药流 )后出血 ,并与常规方法作自身对照观察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研究对象  1997年 1月至 1998年 10月在门诊实施药流 1周后 ,B超检查发现宫腔内有残留物 ,经常规治疗无效者 31例作为观察对象。年龄 2 2~ 39岁 ,出血时间 15~5 0天 ,平均 (2 3 1± 8 4)天。1 2 方法 药流排出完整孕囊 1周后做B超检查 ,凡发现宫腔仍有粗光带或光团回声图像 ,确定为蜕膜残留 ,并继续常规使用宫缩药和止血药。对其进行跟踪随访 ,对仍出血不止超过15天者做B超检查 ,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全流产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声像图表现,以及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不全流产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0例早孕流产后阴道持续出血患者进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进行声像图分析。结果:60例患者超声显示宫腔内不规则斑片状、团块状的低回声、高回声或混合性回声。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56例宫腔内残留物内探及点状、短棒状血流信号或近宫腔处肌层局限性血流信号增多,脉冲多普勒为低阻血流信号,RI≤0.6。4例未探及血流信号的低回声团为血凝块。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有助于判断宫内残留物的性质,为流产不全的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预测药物流产后是否需清宫的超声诊断血流指标。方法:因非意愿妊娠自愿要求药物流产的早孕妇女孕囊排出后,行直肠超声检查,根据底蜕膜部位血流分成3种类型,Ⅰ型:无血流信号;Ⅱ型:星点状或短棒状血流信号,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0.6;Ⅲ型,火球状血流信号,RI≤0.6。比较3种类型患者药物流产后的转归情况,主要评价指标有流产后出血天数、出血量、是否施行清宫手术和清宫组织病理结果。结果:Ⅰ型20例,其中18例(90.0%)出血天数≤7 d,20例流产后出血量均<月经量,均未行清宫术;Ⅱ型64例,其中40例(62.5%)流血天数≤7 d,22例(34.4%)经宫缩剂及止血剂治疗后出血逐渐停止,仅2例(3.1%)出血时间>15 d,施行清宫术;Ⅲ型10例,流血天数均>15 d,流产后出血量均>月经量,全部予以清宫(100.0%)。结论:药物流产后底蜕膜部位血流状态可应用经直肠彩色超声将其分为3种类型,Ⅰ型预示流产完全;Ⅱ型预示大多数能流产完全(96.9%),仅少数病例需要清宫处理;Ⅲ型预示不全流产。  相似文献   

15.
<正>1临床资料1.1患者张XX,女,48岁,住院号31211。因"药物流产术后3天,腹痛伴眩晕、心慌6小时"入院。患者13年前行右侧输卵管妊娠切除术,既往诊断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携带者。患者末次月经2010-11-20,停经45天在当地医院B超诊断"宫内早孕",给予药物流产术。服药第三天见阴道排出完整绒毛组织。约24小时后突出现左下腹持续性绞痛,伴头晕、心慌,测血压80/50mmHg,给予补液、升压及抗休克治疗,复查B超:①盆腔积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妇产科医师、遗传学家、胚胎学家对早期妊娠的病史极为关心。早在1980年,人们就可以通过测定血中极微量的hCG水平来监测临床可认识的流产率以及临床不可认识的流产率(hCG表现为少量,暂时性增高),既往也有作者利用腹部B超来监测妊娠的流产率,但由于初次B超检查的时间以及适应症不同,各作者的结果变化很大。而且既往的结果不是与解剖或胚胎结构出现的时间相比较,而是以停经时间为依据。为探讨利用阴道超声对达到解剖和胚胎性标志后的妊娠流产方式,选择尿hCG单抗阳性而无阴道出血史同时又要求继续妊娠至分娩的孕妇,其中包括在妊娠过程中自然流产者以及  相似文献   

17.
患者33岁,孕4产1,因清宫术后阴道血性分泌物19d,加重5d于2003年6月19日就诊。既往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03年3月14日,停经42d确诊为宫内妊娠,在外院服用米非司酮150mg、米索前列醇0.6mg行药物流产,自述排出肉样组织2块,之后阴道出血淋漓不尽。于5月24日在外院行B超检查示,宫内妊娠物残留,即行清宫术,清宫术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宫腔镜诊断治疗药物流产不全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7例药物流产不全的患者进行宫腔镜检查和宫腔镜下钳取或电切宫内残留胚物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宫腔镜诊断药流不全准确率为100%,治疗成功率100%。B超诊断的准确率33.33%,诊断准确率与宫腔内残留物的大小有关。结论 在药流不全的诊治中宫腔镜的准确率高达100%,应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药物流产宫腔残留采用中药治疗与刮宫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药物流产后发生宫腔残留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自拟中药方药口服,对照组行清宫术。比较两组出血时间及出血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出血时间及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腹部彩超检查,显示均无残留,子宫恢复情况良好。结论对于药物流产后宫腔残留者给予我院自拟的中药方药口服治疗的疗效优于刮宫治疗,可明显缩短出血时间及减少出血量,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20.
何茶英 《生殖与避孕》2006,26(7):438-439
目的:总结B超诊断对进行环孕情普查时发现重复置器情况的作用。方法:对27717例已婚育龄妇女应用B超进行盆腔检查,所发现的异常病例再进行X线检查。结果:27717例被调查者中发现17例为宫内节育器(IUD)重复置器。其中14例宫内双器者,宫内、外各见1IUD者3例。B超诊断符合率为94.12%(16/17)。结论:应用B超检查诊断IUD重复置器简便,易行,无损伤,便于普及是理想首选方法。对可疑重复置器及IUD外游者,宜进一步检查确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