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高莹  李德富  胡捷 《热加工工艺》2007,36(15):22-24
分别研究了四种银基钎料,参照有关国家标准,评价了其钎焊TB2/不锈钢的钎焊工艺性能.优选出一种钎料并确定了最佳的钎焊工艺参数,同时研究了其钎焊工艺与TB2合金热处理的匹配性。  相似文献   

2.
高温钎焊金刚石工具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概述了高温钎焊金刚石工具的发展起源,介绍了高温钎焊金刚石工具的制作工艺及方法。并与电镀工具进行了对比,其性能比电镀工具优异得多。在总结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今后研究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展望了高温钎焊金刚石工具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铝基复合材料的钎焊连接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铝基复合材料的各种钎焊连接技术(真空钎焊,电阻钎焊,扩散钎焊,火焰钎焊,保护气氛炉中钎焊,无钎剂加压钎焊)的现状和水平,并提出要解决的问题,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李玉龙  冯吉才  何鹏  曹健 《焊接》2007,(12):13-18
TiAl基合金具有质量轻、耐高温等优点,在航空航天、军用战车和民用汽车的高温部件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TiAl基合金实用化要求解决其连接问题,而其本质脆性使得钎焊技术成为实现TiAl基合金连接,特别是与其他材料连接的重要方法,综述了TiAl基合金钎焊技术研究现状,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而对钎焊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无腐蚀、不溶性钎剂的新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综合了铝及其合金钎焊的研究发展概况,介绍了近年来无腐蚀,不溶性钎剂(Nocolok)方法应用于铝钎焊的工艺,Nocolok钎剂由KF-AlF,系中的两上中间化合物NAlF4-K3AlF6间的共晶点组成,其主要作用为去除铝表面的氧化膜,使铝件钎焊且焊缝美观。但由于钎剂的成分要求准确,否则熔点偏高,限制了钎焊铝合金的工艺的应用,因此国内外近年对Nocolok方法进行了改进探讨,并对Nocolok的发展动态进行了研究,Nocolok方法具有很大潜力,但其作用机理还有待更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6.
郝晨生  齐海群  齐晓杰 《焊接学报》2004,25(2):123-124,128
研究了沥青砼路面铣刨刀具的钎焊工艺,对铣刨刀具的钎焊接头进行了金相组织的分析和抗剪强度的试验,并在现场通过使用考核。其结果表明,选用国产化的材料,及采用所制定的钎焊工艺,钎接后的沥青砼路面铣刨刀具完全能够满足使用性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复合陶瓷挺柱的钎焊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复合陶瓷挺柱由于其优越的耐磨与减磨性能而成为取代现有金属合挺柱的最佳材料,尤其是在使用条件苛刻的发动机中,钎焊质量是影响复合陶瓷挺柱使用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如何保证与控制钎焊质量是复合陶瓷挺柱进入实际应用的前提。而影响插柱而使用性能并与钎焊相关的是钎经和钎焊引起的变形。本文从控制复合陶瓷挺柱的钎焊质量出发,试验研究了影响钎焊着率和焊后变形的各种因素和规律,得到了有实际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从钎料金属对金刚石润湿性研究、单层钎焊金刚石砂轮磨粒排布、钎焊方法及工艺和钎焊性能考核等几个方面,详细分析了提高单层金刚石钎焊砂轮综合性能的途径,并提出了合理可行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9.
林三宝  宋建岭 《焊接》2007,(4):19-21,36
阐述了TIG钎焊和MIG钎焊两种方法的工作原理及特点,比较了这两种焊接方法的异同,介绍了其焊接工艺过程和注意事项;详细介绍了电弧钎焊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历史,许多国家都已经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焊接工作者已经研制成功了电弧钎焊专用焊丝、焊机等;针对电弧钎焊具有硬钎焊和熔化焊的双重特点,对比分析了电弧钎焊与电弧焊和钎焊的异同,探讨了其应用领域和发展前景,在汽车业镀锌钢板连接、薄壁件生产以及异种材料连接上得到了广泛应用.电弧钎焊技术已经成为一种高效实用的焊接技术,将会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薛松柏  杜东 《焊接》1995,(4):17-19
针对引进600MW汽轮发电机定子引线水管接头不锈钢-紫铜结构件的钎焊工艺进行了研究,采用了国产钎焊材料及中频钎焊设备,确定了合适的钎焊工艺参数。钎焊质量达到了美国西屋公司的技术标准要求。目前已生产的四台发电机组均运转正常。  相似文献   

11.
采用Al-28Cu-5Si-2Mg钎料,在真空高频感应条件下对SiCp/LY12复合材料进行了钎焊连接。试验结果表明:钎焊温度、保温时间、SiC颗粒的体积分数以及焊后时效处理均会影响SiCp/2024Al复合材料钎焊接头的连接强度:钎缝中有少量SiC颗粒存在,且分布不均匀。在靠近母材处出现贫化区,在钎缝中心两侧有较小的集聚区。SiCp/LY12复合材料钎焊接头的断裂是由于钎缝金属中的SiC颗粒成为裂源,裂纹沿钎缝作低能量撕裂所致。  相似文献   

12.
聂小武 《铸造工程》2011,(4):4-6,23
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既保持了金属特有的良好延展性、传热等特点,又具有陶瓷的耐高温性、耐磨损的要求。综述了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物理及力学性能,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强化的物理模型主要有两种,即剪切滞后模型与Eshelby理论。  相似文献   

13.
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连接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牛济泰  程东锋  高增  王鹏 《焊接学报》2019,40(3):155-160
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因其具有成本低、耐磨性好、高比强度和比刚度、高谐振频率等优良的性能受到关注,但由于难于机械加工,特别是焊接性较差制约其在工程中的应用推广. 文中通过对国内外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连接现状(焊接方法主要集中于熔化焊、扩散焊、搅拌摩擦焊和钎焊等)进行综述和评价. 结果表明,SiC颗粒和Al基体的较大物理化学性能差异是影响该种复合材料焊接性的主要因素;当SiC颗粒体积分数低于35%时,目前已取得令人基本满意的焊接效果,已具有小批量生产的趋势;但当SiC颗粒体积分数大于35%时,特别是针对高体积分数(55% ~ 75%)的复合材料而言,传统的熔化焊方法很难获得高质量的接头,因此选择合适的连接方法和特殊的焊料成分则成为该种材料的重要创新方向.  相似文献   

14.
涂益民  李杏瑞 《焊接学报》2006,27(11):106-108
研究了用闪光对焊方法对SiCp/3003Al复合材料的焊接问题,在合适的工艺条件下,使用闪光对焊方法可以对SiCp/3003Al复合材料进行有效的焊接,其接头质量良好借助于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等微观分析手段,对闪光对焊接头的形成机理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对接头中的显微组织、SiC颗粒的分布状态以及SiC-Al间的界面反应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结果表明.在闪光对焊过程中发生的金属过梁爆破和接头端部塑性变形有助于清除接头中的气、固态杂质,形成无气孔、杂质和裂纹等缺陷,组织致密,结合良好的焊接接头;SiC颗粒在接头区域中的相对富集有利于接头强度的提高;同时闪光对焊时焊接温度低,焊接时间短.有利于减小SiC-Al间界面反应对接头质量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5.
(TiB2+SiC)/ZL109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力学性能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赵德刚  刘相法  边秀房 《铸造》2004,53(2):97-100
采用搅拌铸造和原位反应合成相结合的方法制备出(TiB2 SiC)/ZL109复合材料.对该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观测表明,SiC颗粒与TiB2颗粒分布较均匀.通过对材料的室温拉伸性能及硬度测试,发现TiB2、SiC两相颗粒增强AlSi基复合材料的硬度明显比单一颗粒增强复合材料提高,而其拉伸强度也略有提高,弥补了单一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UTS降低的不足.(TiB2 SiC)/ZL109复合材料较基体合金ZL109硬度提高了34.8%.  相似文献   

16.
颗粒增强铸造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探讨了用搅拌铸造法,采用常规的熔炼加工设备和工艺,制造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可行性;研究了不同SiC含量的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试验表明:复合材料中SiC颗粒分布较为均匀,其力学性能均优越于基体合金,弥散分布的SiC颗粒是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优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是当前研究较多、比较成熟、应用较广泛的金属基复合材料,SiCp/Al是其中的一类。本文综述了SiCp/Al复合材料的发展状况、制备方法、存在的技术难题,提出了今后需要完善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The vacuum induction brazing of SiC paniculate reinforced LY12 alloy matrix composite using Al-28Cu-SSi-2Mg filler metal hus been carried out. The micrograph of the joint integrace was observ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The joint strength was determined by shear tes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brazing temperature, holding time, SiC particle volume percentage and post heat treatment influence joint strength. SiC particles happen in the brazing seam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SiC particles in the joint is not uniform. Particle-poor zones in the joint exist near the base metal, and particle concentrate zones exist in the center of the brazing seam. In addition, the failure of the composite is predominantly initiated by the rooting of SiC particle in the brazing seam and the micro-crack expanded along the brazing seam with low energy.  相似文献   

19.
1 INTRODUCTIONTheimportanceofparticulatereinforcedmetalmatrixcomposites(PMMCs)duetohighspecificstrength ,highspecificmodulus ,betterresistancetowearandthermalsteadinesshasattractedmuchinterestinthedevelopmentofthemanufacturingprocessforsuchcomposites .Th…  相似文献   

20.
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了SiC颗粒增强纯镁基复合材料,研究了它的力学性能与阻尼性能。SiC颗粒的加入显著提高了纯镁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阻尼性能。其中,10μm SiCp/Mg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最好;室温下复合材料的阻尼性能优于纯镁的;纯镁及其SiC颗粒增强复合材料的内耗-温度曲线在100℃~150℃的温度范围内均出现与位错有关的内耗峰,随后随温度的升高内耗值继续增加,20μm SiCp/Mg基复合材料在200℃~250℃的温度范围内出现与界面滑移有关的内耗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