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9 毫秒
1.
卜贤翠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0):125-126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1型糖尿病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也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第三大并发症。20%~30%的1型或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DN,其中一部分进展为终末期肾病(ESRD)[1]。近期研究表明[2],早期发现微量蛋白尿(MA),早期诊断DN,进而采取综合干预保护可以延缓和改善肾脏病变的进展,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命质量和延长寿命。  相似文献   

2.
成玉斌  罗仁等 《新中医》2003,35(1):36-37
目的:探讨I型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GT1R)基因多态性与肾虚型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将240例2型糖尿病分为糖尿病肾病(DN)组和非DN组,进一步分为肾阳虚证、肾阴虚证及非肾虚证,用PCR-RFLP方法检测AGT1B基因型。结果:2组肾阳虚、肾阴虚型AGT1R-A1166C的AC型频率和C等位基因的携带率明显高于非肾虚型,非DN组非肾虚型AC型占3.4%,而DN组肾阳虚型为8.4%、肾阴虚型为10.8%(均P<0.05);非DN组非肾虚型C等位基因占1.7%,而DN组肾阳虚型为4.2%、肾阴虚型为5.4%(均P<0.05);但肾阳虚型与肾阴虚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A1166-C多态与肾虚型DN的发生显著相关,提示AGT1R基因的不同基因型与等位基因可能是DN患者肾虚证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3.
李敏娟 《河北中医》2011,33(3):470-471
脂联素(adiponectin,ADPN)是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内源性生物活性多肽或蛋白质。近年来研究发现,脂联素与能量代谢紊乱相关疾病如肥胖、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以及心血管疾病等都有密切关系。笔者观察了2型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患者血清脂ADPN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胰岛素抵抗之间的关系,为2型糖尿病、2型DN等与胰岛素抵抗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流行病学调查表明,1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肾病发生率为33%~40%,2型糖尿病患者为20%左右。糖尿病肾病已成为导致终末期肾病(ESRD)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及血脂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将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并发糖尿病肾病分为糖尿病肾病(DN)27例和非糖尿病肾病(DN)组33例,另选取3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各组尿微量白蛋白(mALB)、糖化血红蛋白(HbAI)及血脂(TG、TC、LDL—C、HDL—C)的水平。结果:糖尿病组、DN组TG、TC、LDL—C、mALB、HbAlc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组、DN组HDL—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DN组TG、mALB、HbAlc均明显高于糖尿病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尿微量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及血脂联合检测对糖尿病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和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出现持续性蛋白尿提示病情不可逆转,直至终末期肾病(ESRD)。因此早期控制、减少尿蛋白,对延缓DN的发生、发展,提高生存率有着重要的意义。近来研究认为足细胞及其裂孔隔膜上的蛋白分子nephrin、podocin、CD2相关蛋白(CD2AP)等是肾小球滤过屏障选择性功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中医证型的分布特点及其与实验室检查的关系,为今后中西医结合诊治本病的客观化提供依据。方法对155例DN患者的人口学、中医证候学及实验室检查的相关资料进行流行病学的统计和分析。结果 155例患者中医证型本证以肝肾阴虚证最多(34.2%),其次为气阴两虚证(21.3%),脾肾阳虚证最少(13.5%),标证中血瘀证出现频次居首(36.1%);本证证型分布与血清肌酐、尿β2微球蛋白、尿免疫球蛋白(尿IgG)水平均具有相关性。结论患者肾衰竭的程度与DN的中医证型具有相关性,可作为中医辨证客观化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指标的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05年1月-2009年1月60例2型糖尿病患者,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的诊断标准,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非糖尿病肾病组(NDN)30例,糖尿病肾病组(DN)30例,以及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清晨抽取静脉血3ml,离心取血清检测。采用美国BACKMANLX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BUN、SCr、mALB测定采用速率法,试剂由美国贝克曼公司提供,以贝克曼公司提供的原装配套校准品校准。结果:糖尿病肾病组(DN)血清Scr和mALB、BUN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NDN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cr和尿微量白蛋白可作为早期诊断DN较敏感的指标之一,可以准确、直观地反映出GFR的变化,对于监测早期糖尿病的发生和病情发展程度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自拟芪贞六味益肾饮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坤英 《北京中医》2006,25(8):480-481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指糖尿病所致的肾脏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蛋白尿。1型和2型糖尿病(在我国主要是2型糖尿病)均可发生DN,其发病率为糖尿病患者的30%~40%。笔者自2000年6月-2005年6月用自拟芪贞六味益肾饮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分析导致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方法:随机选择2型糖尿病216例,分析患病年龄及病程与糖尿病并发症的关系。结果:2型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其次为高血压,糖尿病肾病(DN);糖尿病患者的年龄、病程与糖尿病并发症呈正相关。结论:血糖、血压的不良控制导致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糖尿病患者保持接近正常范围的血糖水平对于预防糖尿病并发症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82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糖尿病肾病(DN)组43例、无肾病组39例,正常对照组为44例健康体检者。检测分析各组的血清Hcy含量。结果:糖尿病肾病组、无肾病组和正常对照组的血清Hcy含量分别为14.79±5.08μmol/L、11.18±2.39μmol/L、10.85±2.21μmol/L。经统计学处理,糖尿病肾病组血清Hcy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无肾病组(P〈0.05),糖尿病无肾病组的血清Hcy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Hcy含量增高,血Hcy水平与早期糖尿病肾脏病变之间存在相关性,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DN的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12.
正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终末期肾衰的最常见原因~([1])。2型糖尿病肾病Ⅳ期又称为临床糖尿病肾病期,此阶段部分患者可表现为肾病综合征,极大的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因此,笔者通过研究2型糖尿病肾病Ⅳ期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分析2型糖尿病肾病Ⅳ期的临床相关危险因素,探索证型与相关指标的关系,将中医辨病、辨证思维与临床指标相结合,为糖尿病肾病Ⅳ期中西医治疗提供客观的依据,并对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和尿β2微球蛋白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49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对照组19名健康者血清和尿β2MG,在49例糖尿病患者中早期糖尿病肾病25例(DN组),糖尿病未出现肾损害24例(NDN组)。结果糖尿病肾病组血清和尿β2MG与对照组之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尿病未出现肾损害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β2微球蛋白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β2微球蛋白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血清和尿β2微球蛋白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有良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三七、黄芪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MMP-9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主要病理改变是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和以肾小球系膜区为主的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Matrlx,ECM)沉积,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能特异性降解明胶,在肾脏主要由系膜细胞分泌,与DN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肾病( Diabetic Nephropathy ,DN)是糖尿病( Diabetes Mellitus ,DM)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终末期肾衰竭( ESRD )的重要病因之一。随着DM发病率的迅速上升和严重低龄化,DN的发病率亦随之逐渐增加。调查显示[1],我国1型糖尿病患者DN患病率约为30%~40%,2型糖尿病约为15%~20%。早期DN常因自觉症状不明显而被DM患者忽视,一旦出现双下肢水肿等明显症状时,极可能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所以, DN治疗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肾病的炎症致病机制与中药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患者的重要慢性并发症之一,其最主要的特征是糖尿病肾小球细胞的硬化,1型和2型糖尿病均有一定概率并发糖尿病肾病,发展到最后导致肾脏坏死。糖尿病患者的生命健康直接受到糖尿病肾病的严重威胁,由于现代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治疗手段的出现使糖尿病患者死于酮症酸中毒的情况越来越少,目前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糖尿病的各种并发症,例如糖尿病肾病及糖尿病引起的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患者微血管慢性并发症中最重要的是DN,DN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死的重要因素之一。炎症反应过程在DN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糖尿病肾病与其炎症反应机制关系十分密切。目前,糖尿病肾病的相关综述已有部分报道,有研究发现糖尿病肾病的相关炎症因子主要有C-反应蛋白,转化生长因子-β等,DN的炎症信号通路有核转录因子(NF)-κB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转导通路等,中药对于DN的防治有着较好的防治作用。但是缺乏关于DN炎症致病机制与中药防治详细且系统的总结。本文就DN的炎症致病机制与中药防治方面的内容进行整理后做一综述,以期为DN的早期预防及后期干预治疗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特点,分析影响糖尿病肾病发展的危险因素。方法:观察选取的52例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表现及实验检查情况,并分为正常蛋白尿组(36例)、临床蛋白尿组(16例)。结果:本研究选取两组患者在有无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病史、合并糖尿病眼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N患者同时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的发病率比较高,而高血压、高血脂亦是促使血管硬化、影响肾脏功能的重要因素,两者互为因果。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造成患者出现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重要原因。研究发现,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miRNA)与DN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MiR-571、miR-152、miR-1303、miR-192、miR-200、miR-21、miR-146、miR-23、miR-145、miR-126、miR-377等多种miRNAs均参与了DN的发生发展过程。基于文献和课题组前期高通量测序筛选,对其中的差异miRNAs进行聚类分析与靶基因预测,结果发现miR-27和miR-29两种miRNA表达有显著差异,现就这两种miRNA参与调控糖尿病肾病关系、下游信号通路及相关中药研究应用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9.
血栓通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是糖尿病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预后和生存。DN患者多伴有明显的高黏血症,血液呈高凝状态。血液高凝状态是糖尿病患者引起DN,同时也是其进行性恶化的主要因素。我院于2000~2004年开展了血栓通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从其临床表现来看属于中医学“消渴”、“水肿”等范畴。瘀血内阻是DM的发病基础,而瘀血的本质在于气虚,气虚血瘀贯穿于DM及其并发症病程的早、中、晚各期。DN多发生在DM病程的中晚期,气虚血瘀是其发病的病机关键,益气活血是DN的基本治法。笔者着重从气虚血瘀与DN发生发展的关系入手,结合现代研究探讨益气活血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理论依据,以期对临床辨证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