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尾磨简写为"T"、是专门处理小麸片、连麸颗粒等灰份较高物料的系统,其来料为心筛、渣筛中分级筛的筛上物,以及清粉机中筛出的连麸颗粒、碎麸屑等.  相似文献   

2.
研究探索不同出粉部位面粉的品质特征,进行馒头粉在线优化调整,结果表明要想获得好的馒头粉,首先要考虑各系统粉路面粉的色泽,前路心磨和心磨重筛面粉是首选;其次要考虑成品特性,若要求馒头挺立度较好,可选择心磨面粉,若要求比容较大、色泽较白,可适当添加皮磨或皮磨重筛中B2及D2中色泽较白的面粉;同时也要考虑面团的操作性,面团揉制过程最好能够软硬、筋力适中,有一定弹性,因此选定色泽好的皮磨或皮磨重筛物料与心磨面粉混合;设置了RED系统,提取一部分介于心磨和渣磨之间的物料,导致渣磨系统面粉操作性和色泽相对较差,而RED面粉质量较好,所制馒头较白,操作性好。  相似文献   

3.
在磨制高等级面粉时,每道前路皮磨研磨的物料,经高方筛筛理,从上层粗筛分出麸片,进入打麸机;穿过粗筛的筛下物再经筛理,分出麦渣、麦心,分别进入渣磨系统和心磨系统.该筛路因分级多,粉筛少,有面粉不曾筛出,故设置重筛.一般日处理小麦100T/D的面粉厂,仅仅在1 B后配置1仓重筛.使用重筛目的:一是处理高方筛皮磨穿过54W的筛下物;二是利用2B和3B的筛上物,具备良好散落性,流量偏大,面粉不易筛净,往往进入重筛,筛净面粉,完成筛理分级.  相似文献   

4.
谈现代制粉工艺中的"四宽"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现代制粉工艺中的"四宽"理论.前路批磨系统中的筛理面积要宽,以保证被分级的物料能充分筛透;清粉系统筛理面积和清粉范围要宽,有利于提取大量低灰分物料进入前路心磨:中路皮磨系统磨辊接触长度要宽,有利于减少皮磨粉的出粉率,产生更多的渣心;前路心磨系统磨辊接触长度宽,有效防止前路心磨系统物料后推.  相似文献   

5.
《西部粮油科技》2009,34(3):15-15
在磨制高等级面粉时,每道皮磨研磨的物料,经高方筛筛理,从上层粗筛分出麸片,进入打麸机;穿过粗筛的筛下物再经筛理,分出麦渣、麦心,分别进入渣磨系统和心磨系统。该筛路因分级多,粉筛少,有面粉不曾筛出,故设置分级筛(重筛)。分级筛应用目的有2个:①处理高方筛皮磨穿过CQ23的筛下物;②利用ⅣB粗和ⅢB细筛上物,具备良好散落性,与粘性大吸风粉混合,一块进入分级筛,筛净面粉,完成筛理分级。  相似文献   

6.
正渣磨系统的任务是研磨从皮磨或清粉机得来的和麸皮相粘连的小块状胚乳颗粒,目的是通过适当的研磨和筛理,将麸皮从胚乳颗粒上轻轻的剥去送往响应清粉机处理,从而制造优质的麦心去心磨研磨,制造优质低灰分面粉。现代制粉在操作方法上要求渣磨尽量少出面粉、麸皮少破碎以得更多的小胚乳颗粒。但在实际工作中,有的企业渣磨系统作用没有发挥最佳,工艺设计上还有调整空间。实际的生产中看到这样的一种情况,原先的工  相似文献   

7.
从皮磨、重筛、渣磨、清粉及心磨和尾磨系统对粉路进行了解读,并对皮磨、渣磨、心磨和清粉系统的操作要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从皮磨、重筛、渣磨、清粉及心磨和尾磨系统对粉路进行了解读,并对皮磨、渣磨、心磨和清粉系统的操作要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从实际出发,根据皮磨系统的研磨物料特点,在ⅠB后配置重筛。为解决重筛堵塞和管道破损的问题可以用调整筛路和修补管道的方法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10.
介绍1957年进行技术改造的汉口福新面粉厂等级粉生产工艺,并进行分析,该等级粉生产工艺具有强化皮磨系统造渣、加强渣磨系统精选优等粗粉、大量使用清粉机分级提纯、选择适合的磨辊技术特性、增加后路皮磨系统道数和改进平筛的筛路设计等技术特点。这些仍具有的参考价值,可供现代面粉加工企业借鉴,以不断创新制粉技术,努力将中国制粉大国转变为制粉强国。  相似文献   

11.
清粉系统是现代制粉工艺的核心,是生产高等级小麦粉的关键,其操作管理、运行的科学合理与否,直接关系着小麦粉的成品质量和优质粉比例。介绍了清粉机的作用,清粉机操作管理与调控,清粉机常见故障分析处理,清粉机维护保养的内容及方法。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豆渣的营养价值及食用作用,对豆渣面包的配方和工艺进行了试验和探讨,确定了制作豆渣面包的最佳比例。  相似文献   

13.
以药渣种植的姬菇废料为原料,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法,研究热水浸提法提取姬菇废料中粗多糖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粗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30,提取时间30min,提取温度80℃,在此最佳提取条件下,粗多糖的提取率为8.32%,含量为10.27%。方法简单,操作方便,无污染。  相似文献   

14.
连续带渣浸提法提取天然烟碱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边续带渣浸提法从烟草中获取烟碱,通过研究烟碱在溶剂相、水相和烟叶渣之间的分配特征,确立了浸提过程听关键控制因素。在控制烟叶初始含水量30%~50%、原料超声波处理、调整无机碱添加量为烟叶量的3%~5%等的基础上,将烟叶浸泡和液液萃取两步同时进行。确定萃取时间、级数、溶剂比后,在日处理20kg烟叶的中试装置进行4级边续逆流放大实验,平均萃取率超过90%。整个过程基本无废水排放,工艺过程缩短。采用富含正已烷的6号溶剂油也是本工艺的一大特点,萃取效果好,毒性低,操作实现了连续化。  相似文献   

15.
大豆膳食纤维分离提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大豆与现代大豆加工过程中的副产物—豆渣占原料量的30%以上。膳食纤维对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是十分有益的。豆渣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开发利用豆渣已成为大豆深加工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对大豆膳食纤维的分离提取进行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新型天然产物有效成分提取设备的设计和开发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提取是天然产物深加工的重要工序,它是通过提取设备来完成的。提取设备对提取物的质量、得率和生产效率都有巨大的影响。文中根据物料提取的基本原理,结合现代提取工艺和技术要求,提出了动态逆流加微波辅助提取的新思路,并进行了结构设计。该设备的突出优点是提取物料出液系数小、提取效率高、有效成分得率高和适用性广。  相似文献   

17.
不同方法提取大豆多糖的工艺优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挤压豆渣为原料,采用热水浸提、超声波和微波辅助提取豆渣中水溶性大豆多糖。结果表明:热水浸提、超声波和微波辅助提取大豆多糖得率分别为3.45%、8.67%、11.60%。与传统热水浸提法相比较,采用超声波和微波辅助提取大豆多糖具有安全、节能、快速、得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茶渣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本研究旨在利用废弃茶渣,开发一种新型、绿色、天然的抗氧化剂。方法:利用碱溶酸沉法提取茶渣蛋白,酶法水解后对茶渣蛋白多肽复合物的体外抗氧化性进行研究,并与传统的合成抗氧化剂VC、BHT进行抗氧化效果的比较。结果:茶渣蛋白提取的最佳工艺为固液比1:40(W/V),提取时间60min,碱浓度0.1mol/L,提取温度90℃,最佳提取次数1次,最佳沉淀pH范围3.0~4.0,在以上条件下茶渣蛋白的提取率达76%;复合蛋白酶水解茶渣蛋白的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50℃、最适pH7.0、酶/底物6000U/g、底物质量分数1.5%、水解时间20min;有限酶解所得酶解度为9%。0.1mg/mL多肽复合物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90.30%,1.0mg/mL多肽复合物羟自由基(·OH)清除率为65.18%。在亚油酸体系中,多肽复合物的抗氧化性高于维生素C,略低于BHT。结论:茶渣蛋白多肽复合物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及抗氧化性,有取代合成抗氧化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19.
以冷榨核桃粕为原料,研究核桃粕中蛋白提取工艺及优化。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核桃粕中蛋白,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及Box-Behnken试验设计,通过比较、分析确定核桃粕蛋白最佳提取工艺及其优化方法。结果表明,响应面法较正交试验更好的对核桃粕中蛋白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各因素对蛋白提取率的影响次序为碱溶pH值>液料比>超声温度>超声时间,超声功率150 W时,核桃粕蛋白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时间60 min、超声温度48 ℃、液料比25∶1(mL/g)、碱溶pH 8.7,pH 5.0时进行沉淀,此条件下核桃粕蛋白质的提取率达69.62%。  相似文献   

20.
碱酶两步法提取米渣中蛋白质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47,自引:0,他引:47  
先用碱溶法从大米渣中提取蛋白质,然后用碱性蛋白酶对碱提残渣水解,进一步提取蛋白质,两步提取使米渣蛋白质提取率达到78.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