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胃-空肠"0"点吻合方式配合中药鼻饲防治胃大部切除术后并发症的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胃-空肠"0"点吻合及中药参与治疗,对照1组采用胃-空肠-结肠后吻合,对照2组采用胃-空肠-结肠前吻合,观察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排便时间、术后出血、近侧襻淤积、输出襻梗阻、肠粘连及综合评分情况.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对照1组与对照2组无差异.结论:采用胃-空肠"0"点吻合及中药参与治疗有利胃肠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在德国针灸治抑郁症12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以"太冲、丘墟、间使、神门、人中."为主穴,应用辨证施治以观察针刺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毫针并施以相应的针刺手法治疗不同证型抑郁症患者128例.结果:针刺治疗抑郁症的总有效率为91.41%.针刺治疗肝郁气滞型和气郁化火型-"实证"的总有效率为95.59%,治疗心脾两虚型、忧郁伤神型和阴虚火旺型-"虚证"的总有效率为86.67%.结论:针刺对抑郁症有肯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总结刘志顺应用电针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低下性不孕的临床经验.认为本病病位在胞宫,主要涉及肾和冲任.临床倡导采取"病-症-位"结合组方选穴,选取关元、子宫、天枢、三阴交、次髎和中髎为主穴的"补肾调冲助孕"穴方进行电针治疗.施术要领为定位准确,深刺达病所;神安手定,得气为要;电针治疗,低频刺激;久病缓治.  相似文献   

4.
心身疾病是当今医学亟待解决的课题.临床上大量月经后期的患者其发病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属心身疾病的范畴.据此,笔者提出了月经调节的中医"心脑-肾气-天癸-冲任-胞宫轴"的新模式,并认为它与现代医学"大脑皮层-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生殖轴"的神经内分泌调节系统极为相似.在此基础上创立了一套安神调经疗法.通过调整心脑功能,从而调节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促进卵泡发育,治疗月经后期.并以此为突破点,为心身疾病引起的各种妇科病的针灸治疗提供了一种新方法、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冯薇  王长华 《河北中医》2012,34(2):195-196
黄褐斑是皮肤科常见疾病之一,在中年女性中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发生在面部的黄褐斑,属于面部黑变病的一种,与中医学文献记载的"面尘"、"黧黑斑"相似.2006 -04-2010 - 10,我们采用中医辨证治疗伴月经不调黄褐斑38例,并与维生素C片、维生素E软胶囊、六味地黄丸治疗22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人参-鹿茸"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主要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TCMSP和TCM筛选并建立"人参-鹿茸"有效成分数据库;通过Swiss Target Prediction和TTD数据库分别预测有效成分和阿尔茨海默症的相关靶点并使其映射;对映射所得靶点进行GO功能分析和KEGG信号通路分析;利用Cytoscape(3.7.1)软件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网络;根据贡献指数分析确定"人参-鹿茸"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物质基础.结果 "人参-鹿茸"共筛选出29个重要潜在活性成分,与其相关的阿尔茨海默症的靶点40个,9条KEGG信号通路和12条生物过程注释.结论 "人参-鹿茸"药对以Retinol、17-Beta-Estradiol、Panaxadiol、Ginsenoside Rbl、Kaempferol和Adenosine Triphosphate构成主要物质基础,通过调节PTGS2、DRD2、ACHE、BACE1和TRPV1等靶点并作用到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血清素能突触、cAMP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和癌症途径等信号通路中,进而发挥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作用.本研究揭示了"人参-鹿茸"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方式调控阿尔茨海默症的主要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为进一步开发"人参-鹿茸"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郭红健  刘红  马琴 《北京中医药》2009,28(8):625-626
目的 通过以经颅多普勒仪测定"通督止晕法"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血流量的改善情况,试图寻找一种简单易行且疗效快速的治疗新途径.方法 以98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人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治疗前后均以经颅多普勒测定椎-基底动脉的血流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通督止晕法"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与传统针刺疗法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改善椎-基底动脉的血流量方面,"通督止晕法"明显优于传统针剌疗法.  相似文献   

8.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以体质为导向的"个体化"养生、诊断、治疗逐步成为医学发展的重要趋势.而"方"则是一切调治手段的落脚点,这就要求养生、诊断、治疗都应以个体体质特性为出发点,即"辨体用方".现以人群中颇具代表性的阴虚体质调护为例,谈谈辨体用方,旨在促进其更好地服务于临床保健和治疗.  相似文献   

9.
带状疱疹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沿周围神经分布的群集疱疹和以神经痛为特征的病毒性皮肤病.中医称之为"缠腰火丹"、"蛇串疮".目前中医、西医治疗此病方法颇多.笔者2004年3月-2009年9月采用自拟蓝青败毒汤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针灸对肥胖2型糖尿病“脂肪-胰岛”轴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肥胖2型糖尿病(T2DM)瘦素与胰岛素的关系并观察针灸对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机体"脂肪-胰岛"轴的影响.方法 选取35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予针灸治疗3个疗程;检测治疗前后患者的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瘦素(FLP)水平,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AI)和Homa-IR指数.结果 治疗前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显著的高血糖、高胰岛素血症、高瘦素血症,治疗后患者的FBS、FINS、FLP水平均明显下降.结论 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脂肪-胰岛"轴功能紊乱,针灸可以调节肥胖2型糖尿病机体紊乱的"脂肪-胰岛"轴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分析《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心悸处方的用药规律.方法:将《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收录的有关治疗心悸的处方录入古今医案云平台,并进行频数、聚类和关联分析.结果:《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心悸以人参、远志、甘草、茯神、当归等药物应用较多,常用药对组合有"人参-远志""茯神-人参""茯神-远志"等.聚类处方...  相似文献   

12.
周福生教授临床运用"心-肝-肾"三脏模式辨治更年期综合征.认为更年期综合征辨治应强调证、病、症三者结合,需从"心-肝-肾"模式着眼,注重"交通心肾,滋水清肝,三脏同治".以"滋阴降火、宁心安神、清肝补肾"为治疗大法,调畅气机、活血化瘀贯穿始终,使凝血化散,血脉流畅.同时重视调理七情、理气开郁并结合思想开导,体现了圆融活变、三脏同治,衷中参西、病证结合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系统评价中医"益气养阴"法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方法:选取Pub Med,EMBase,CNKI和万方医学等数据库,搜集中医"益气养阴"法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采用STATA12. 0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3项研究,共888例患者。与对照组比较,中医"益气养阴"法可显著降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FPG)(WMD=-0. 84,95%CI(-0. 97,-0. 71),P=0. 000)、餐后血糖(PPG)(WMD=-0. 73,95%CI(-1. 16,-0. 30),P=0. 001)和糖化血红蛋白(Hb A1c)(WMD=-0. 17,95%CI(-0. 32,-0. 02),P=0. 001)水平。三酰甘油(TG)和总胆固醇(TC)水平因研究间的高度异质性,仅进行描述分析。结论:中医"益气养阴"法有助于降低T2DM患者血糖和Hb A1c水平。  相似文献   

14.
刘强  张开伟 《湖南中医杂志》2021,37(11):184-191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分析技术探寻清痹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GA)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采用TCMSP平台挑选出清痹汤主要活性化合物及靶点;利用五大疾病数据库查找GA的对应靶点;借助韦恩图工具构建"药物-疾病靶点"交集图;将交集靶点导入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PPI)图;通过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功能GO分析、KEGG通路富集分析;依托Cytoscape 3.7.2绘制"中药-活性成分-靶点""活性成分-交集靶点""核心靶点-KEGG通路"网络图.结果:清痹汤有效活性化合物共133个,潜在对应作用靶点125个;GA疾病相关靶点823个;疾病-药物共同靶点41个.通过蛋白互作网络图提示IL-6、VEGFA、CASP3、RELA、MYC、PPARG等可能是清痹汤治疗GA的核心靶基因.GO富集分析共237个,其中生物过程(BP) 174条、细胞组成(CC)20条、分子功能(MF) 73条.KEGG通路富集分析共73条.结论:清痹汤主要通过调节细胞增殖和凋亡、控制炎症、抑制血管生成等多途径发挥治疗GA的作用,与"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治疗疾病的特点相契合.  相似文献   

15.
高铸烨  高双 《中医研究》2005,18(11):39-40
2004-07-20-2005-08-20,笔者运用自拟"解表化湿汤"治疗夏季感冒33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运用林天东教授经验方"消抗丸"治疗免疫性男性不育4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显勋 《中医研究》2005,18(1):47-48
林天东教授、主任医师,全国第3批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导师,从医四十余年,在治疗男性不育症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疗效显著.余随师临诊,每睹其验.对于免疫性不育,林老认为,中医辨证多属阴虚(肾阴)湿热、精道瘀阻,治疗应滋阴清热解毒、化瘀通络,据此自拟消抗丸方进行治疗,疗效显著.我们于2002-10-2004-02对"消抗丸"疗效进行了临床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南征运用药对治疗慢性肾脏病,认为"毒损肾络、命门火衰"为本病的病机关键,确立益肾解毒通络的治疗方法,临证常用补气益肾药对黄芪-黄精、黄芪-党参,清热解毒药对土茯苓-白茅根、土茯苓-酒大黄、蚤休-爵床,祛风通络药对全蝎-核桃、蝉蜕-僵蚕,活血化瘀通络药对穿山甲-血竭、桃仁-红花、益母草-丹参.从各药的功效以及现代药理学研...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风湿性心脏病中药复方专利的用药规律,为中医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提供依据。方法登录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专利公布公告网站(http://epub.sipo.gov.cn/),检索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的中药复方专利,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对专利数据的主治证型、频数、配伍规律、核心药物及新处方进行挖掘分析。结果纳入1996年1月-2019年7月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的中药复方专利105项,涉及药物373味,最常见证型为心脉瘀阻证(28次,26.67%);常用药物为桂枝(50次,47.62%),常用药对为白术-茯苓(31次,29.52%),常用角药为黄芪-白术-茯苓(19次,18.10%);置信度较高的关联规则有"当归,五味子→麦冬"等;核心药物为桂枝、茯苓、黄芪等;核心组合有"白术-茯苓-生姜"等;新处方有"白术-生姜-细辛-丹参-制附子"等。结论中医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应注重辨证论治与用药规律,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9.
寻常痤疮是青春期常见、多发的皮肤疾患,中医称之为"肺风粉刺"、"面粉渣"等.2006年10月-2008年10月,笔者采用消痤汤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基于"阳黄-阴阳黄-阴黄"辨证论治联合西药治疗方案对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短期生存率的影响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于2012年5月至2016年7月在全国12个临床试验中心共纳入病例41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37例和对照组176例。对照组采用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基于"阳黄-阴阳黄-阴黄"辨证论治模式。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生存情况,采用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筛选影响患者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治疗组8周平均生存时间长于对照组(P=0. 023); 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年龄56岁及以上、疾病分期晚期、有肝性脑病是短期内增加患者死亡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相对危险度[Exp (β)]分别为4. 045、4. 279和4. 313;治疗组的中西医结合治疗[Exp (β)为0. 493]、凝血酶原活动度(PTA) 40%[Exp (β)为0. 146]是降低患者短期病死率的保护因素。结论基于"阳黄-阴阳黄-阴黄"辨证论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可以提高乙型肝炎相关ACLF患者的短期生存率,年龄、疾病分期、肝性脑病是影响患者短期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