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改良64层CT颅颈联合动脉成像技术对改善颅颈部动脉血管显示能力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临床拟诊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60例行颅颈CT血管成像(CTA)检查,随机分为两组,A组(常规组):pitch0.8,转速0.75s/r,80ml对比剂;B组(优化组):pitch1.1,转速0.5s/r,35ml对比剂+35ml生理盐水。由两名主治以上资历的影像医师采用双盲评分法及客观测量在工作站对所形成的图像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1)两名诊断医师关于评价注射侧头臂静脉对比剂伪影、颈部动脉与大脑中动脉M2段成像质量以及颅内静脉显影情况,均具有较好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824、0.887、0.831、0.785)。(2)注射侧头臂静脉对比剂伪影评分,A、B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B组颈总动脉起始部、椎动脉起始部及大脑中动脉M2的成像质量明显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客观测量B组颈动脉分叉部、椎动脉及大脑中动脉M2的CT值略低于A组,但CT值均大于200HU,且图像质量满足诊断需要。结论改良64层CT颅颈联合动脉成像技术能显著改善动脉血管图像质量,对提高颈总动脉起始段、椎动脉起始段及颅内动脉病变的显示能力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采用低管电压技术和低剂量对比剂进行256层螺旋CT头颈部动脉检查的可行性。方法将60例接受头颈部CTA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A、B、C组,管电压和对比剂用量分别为120kV、70ml,120kV、50ml,100kV、50ml,对比分析图像质量、血管增强情况、静脉伪影及辐射剂量。结果①除右侧锁骨下动脉外,各主要动脉节段影像评分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B组血管CT值最低,C组最高,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③A组静脉伪影较B组、C组明显(P均<0.05),B组与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辐射剂量高于C组(P均<0.05),A组与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采用低管电压、低剂量对比剂进行头颈部256层螺旋CTA可获得较好的图像质量,能够满足临床诊断需要。  相似文献   

3.
双源CT头颈部CTA扫描参数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双源CT头颈部联合动脉成像时调整螺距及阈值,改变触发点,对颅内血管显影的影响。方法 100例临床怀疑头颈部血管病变的患者,分为A、B两组行头颈部动脉螺旋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扫描。A组采用螺距0.9,触发点设在主动脉弓升部,阈值为50 HU;B组采用螺距0.7,触发点设在颈动脉主干,阈值为100HU,比较两组的动脉成像质量和颅内静脉显示情况。所得原始数据均行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 IP)、容积再现(VRT)重组,将图像质量分为4级。结果 A组显示双侧颈动脉、椎动脉和颅内动脉与B组图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显示颅内静脉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对防止颅内静脉的过度显影优于B组。结论双源CT头颈部联合扫描CTA选择合适的参数对获得较好的图像和降低颅内静脉显影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全程优化护理对颈部CT动脉造影(CTA)高质量成像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将60例颈部CTA扫描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照常规进行颈部CTA检查,实验组加全程优化护理,两组均采用右肘静脉留置针。患者图像质量、过敏发生率、渗漏进行分析比较,采用卡法检验。结果实验组及对照组的过敏发生率分别为2.33%及13.33%,对照组有2例发生渗漏,头臂静脉放射状伪影产生实验组少于对照组,在颈部动脉起始段及颈部动脉远侧段显示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取得优质的颈部CTA图像及成功率,除了合理设置各项扫描参数外,全程优化护理也为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Flash双源CT前瞻性心电门控螺旋扫描模式(Flash Spiral模式)心脏与头颈血管一站式联合成像的图像质量、辐射剂量。方法 选择246例连续性患者,分为3组,每组82例:A组采用Flash Spiral模式行心脏与头颈血管联合扫描;B组采用Flash Spiral模式心脏成像;C组采用双能量扫描模式行头颈部CTA。分别测量主动脉根部CT值及CNR,测量颈总动脉起始部、颈内动脉起始部、大脑中动脉M1段、椎动脉V4段CT值及图像噪声,评价图像质量、有效辐射剂量。结果 A组与B组冠状动脉平均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头颈部血管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头颈部ED显著低于C组(t=24.215,P<0.01)。结论 大螺距双源CT Flash Spiral模式心脏与头颈部血管一站式联合扫描图像质量好,成功率高,对比剂用量少,辐射剂量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高龄心律不齐患者冠状动脉与主动脉CT血管造影(CTA)的一站式检查方案的优化。方法 将60例70岁以上心率不齐患者,随机分为A(常规方案)、B(优化方案)两组各30例,分别进行动脉血管成像。测量主动脉及冠状动脉各节段的CT值及其相应平面脂肪组织的CT值以及标准差,同时计算信噪比(SNR)及对比噪声比(CNR),三维后处理图像质量由两名高年资放射医师进行主观评判,并记录对比剂用量和辐射剂量。比较和分析两组的客观图像质量(血管CT值、噪声、SNR及CNR)、主观图像质量、辐射剂量及对比剂用量等指标。结果 B组辐射剂量[(12.3±3.6)mSv]明显低于A组[(31.1±15.3)mSv](t=6.71,P<0.001)。两组冠状动脉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04,P<0.05),A组图像质量评价优良率(4~5分)占62.9%,B组占87.5%;伪影A组占27.1%,B组占12.5%;两组主动脉和股动脉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838,P>0.05)。结论 采用心电门控冠状动脉序列和主动脉大螺距扫描序列组合的一站式扫描方式能够明显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在头颈部血管CT造影(CTA)检查时利用生理盐水注射流率的变化提高图像质量的可行性。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60例行头颈部血管CT造影检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例。扫描方案:100 KV,NI12。注射方案:对照组:先注射优维显370 mg/ml 30 ml,流率3 ml/s,后生理盐水50 ml,流率3 ml/s;实验组:先注射进行优维显370 mg/ml 30 ml,流率3 ml/s,后生理盐水50 ml,流率6 ml/s。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受检者注射侧目标血管(主动脉弓、左右颈总动脉)的CT值。采用Mann-Whitney检验比较两组锁骨下静脉对比剂残留产生的伪影程度。对比两组图像质量。结果目标血管主动脉弓、右颈总动脉、左颈总动脉的CT值对照组分别为288.16±23.88、333.03±28.61、336.53±29.24,实验组分别为364.23±10.11、392.83±58.54、389.13±61.5,实验组CT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注射侧锁骨下静脉对比剂残留产生的伪影明显多于实验组。两组图像质量的主观评分结果显示对照组优秀5例,较好22例,较差3例;实验组优秀16例,较好14例,较差0例,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行头颈CTA检查时生理盐水的注射流率是对比剂注射流率2倍时能够提高目标血管的CT值,明显减少注射侧锁骨下静脉内对比剂残留产生的伪影,改善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256螺旋CT头颈动脉成像中不同触发阈值对图像质量影响。方法选择接受256层螺旋头颈动脉成像的120例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将激发层面感兴趣区均设在主动脉弓下缘降主动脉内。A、B、C组触发阈值分别设为150、120、90 HU。并测量3组图像中颈总动脉及大脑中动脉处CT值。记录3组不同触发扫描阈值的延迟时间及图像质量评价情况。结果 A组颈总动脉及大脑中动脉CT值分别为(420.28±46.02)、(421.34±45.16)HU;B组颈总动脉及大脑中动脉CT值分别为(408.83±52.84)、(413.21±58.78)HU;C组颈总动脉及大脑中动脉CT值分别为(311.22±39.22)、(339.08±33.21)HU,C组与A、B组颈总动脉及大脑中动脉CT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头颈动脉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C组与A、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从对比剂开始注射到机器自动触发扫描所用时间分别为(12.26±1.57)、(10.23±2.24)、(7.76±3.49)s,每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256层螺旋CT头颈动脉成像中将120 HU作为监测触发阈值时,可以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缩短从对比剂开始注射到触发扫描前延迟时间,并相应减少了对比剂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头颈部血管造影(CTA)检查中对比剂不同注射方案的图像质量进行评析。方法:将2018年9月~2019年9月在我院接受头颈CTA检查的11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均为55例;对照组采取双时相注射对比剂,试验组采取多时相双流混合注射对比剂,对比分析两组图像主客观质量,并掌握对比剂用量。结果:通过测定,两组颈部动脉CT值、颈部静脉CT值、头部动脉CT值无明显差异(P0.05),但颅内静脉CT值、动静脉成像对比度、管腔边缘锐利度及图像清晰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锁骨下静脉CT值、上腔静脉CT值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对比剂用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有效辐射剂量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头颈部CTA检查中采取多时相双流混合注射对比剂,能有效提升图像质量,且可减少对比剂用量,更具临床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血管造影扫描方向对图像质量影响,提高头颈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检查成功率以及重建血管的图像质量,增加病灶检出率。方法选择需要进行头颈部动脉造影的6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减影法由头侧往足侧扫描,对照组采用减影法由足侧往头侧扫描。原始数据采用容积再现、最大密度投影及多平面重组技术进行后处理,观察各部位血管CT值及血管显像质量,对比2组患者头颈部动脉血管显像质量,并采用3级评分法评估图像质量。结果观察组双侧锁骨下动脉、颈总动脉起始部、头臂干血管显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同等造影剂和辐射剂量下,通过从头侧往足侧静脉团注造影剂扫描,可取得较好血管显像质量,还能得到更多显像质量较好的血管信息,有利于及早发现相关部位的病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传统线性120 kVp、高级虚拟单能量重建技术与非线性融合技术在低剂量对比剂头颈部CTA图像质量优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例患者低流率(2.0 ml/s)、低剂量(总剂量20 ml)注射对比剂,双能量模式下行头颈部CTA检查,经后处理获得传统线性120 kVp(A组)、非线性融合(B组)及虚拟高级单能量40 keV(C组)图像。于MIP轴位图像上对大脑中动脉及颈内动脉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测量颈内动脉及大脑中动脉CT值,计算CNR;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组间大脑中动脉和颈内动脉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8.84、37.38,P均<0.001),B、C组大脑中动脉和颈内动脉评分均优于A组(P均<0.001);B、C组间颈内动脉及大脑中动脉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0.16)。3组颈内动脉及大脑中动脉CT值及CN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B、C组颈内动脉及大脑中动脉CT值及CNR均大于A组(P均<0.05);C组颈内动脉及大脑中动脉CT值明显高于B组(P均<0.05)。B、C组颈内动脉CN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3),B组大脑中动脉CNR大于C组(P=0.002)。结论 虚拟高级单能量40 keV及非线性融合技术均可提高头颈CTA的图像质量,非线性融合技术可优选用于颅内血管CTA。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采用宽体探测器CT进行心脑血管CTA"一站式"扫描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3例接受心脑血管CTA扫描患者的图像,根据扫描方法分为A组和B组。A组(n=32)注射1次对比剂行冠状动脉CTA扫描后立即行头颈部CTA扫描;B组(n=41)注射2次对比剂分别行冠状动脉CTA和头颈部CTA扫描。对2组患者的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和客观评价,比较其图像质量、辐射剂量和对比剂用量。结果 A组和B组CTA图像质量均可满足诊断要求,且冠状动脉CTA和头颈部CTA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与B组冠状动脉和头颈部CTA中,右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回旋支和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C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冠状动脉CTA的噪声和CNR、头颈部CTA的噪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和B组对比剂用量分别为(51.00±6.69)ml和(105.41±14.56)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2组CT容积剂量指数和有效剂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宽体探测器CT应用于心脑血管CTA"一站式"扫描时,图像质量可满足诊断要求,且能明显降低对比剂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可变螺距(vHP)技术对头颈部CT血管造影(CTA)辐射剂量及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纳入120例接受头颈部CTA检查的患者,并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各组以不同参数进行扫描,A组采用常规螺旋扫描,头颈部噪声指数(NI)=5;B组采用vHP技术,头部NI=5,颈部NI=10;C组采用vHP技术,头部NI=5,颈部NI=15;其余扫描参数一致。比较组间辐射剂量及主、客观图像质量评价结果差异。结果 B、C组CT容积剂量指数、剂量长度乘积及有效剂量均低于A组(P均<0.01),且C组低于B组(P均<0.01)。3组CTA图像中主动脉弓及颈总动脉分叉噪声(SD)、信噪比(SNR)及对比噪声比(CN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中A组SD值最低、而SNR及CNR最高,C组SD值最高、而SNR及CNR最低,B组各值均位于A、C组中间。3组大脑中动脉M1段CT值、SD值、SNR及CN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头颈CTA各重建图像均可满足诊断需求,主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1)。结论 vHP技术可在保证图像质量的情况下显著降低头颈部CTA检查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4.
64排CT在头颈CTA中最佳扫描时机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64排容积CT头颈联合动脉成像最佳对比剂浓度的扫描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103例头颈动脉联合成像的扫描延迟时间与靶血管中对比剂浓度之间的相互关系,重新设计扫描延迟时间公式,按新公式扫描测量52例头颈CTA靶血管中对比剂浓度。结果使用新设计的延迟时间公式扫描,测得颈总动脉和大脑中动脉对比剂浓度CT平均值为(370±51)HU,而原公式对比剂浓度CT平均值为(440±79)HU,明显高于新公式(u=6.5565,P<0.01)。结论使用新公式计算扫描延迟时间,可将头颈CTA中靶血管对比剂浓度稳定地控制在显示血管软斑块的浓度值上,避免对比剂浓度过高、静脉过度显影等造成静脉伪影。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Revolution CT用于冠状动脉联合胸腹主动脉CT血管造影(CTA)的价值。方法采用Revolution CT分别对A组、B组、C组各40例疑诊冠状动脉和/或主动脉病变患者行冠状动脉联合胸腹主动脉CTA、常规冠状动脉CTA及常规胸腹主动脉CTA。记录患者有效辐射剂量(ED),比较A组与B组、A组与C组CT值、噪声比(SNR)及对比噪声比(CNR)的差异,评价图像质量。结果A组与B组冠状动脉各目标分支血管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左回旋支SNR及CN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4、2.61,P均<0.05),其余各分支血管SNR、CN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与C组主动脉髂总动脉分叉处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3,P<0.05),膈肌水平主动脉SNR、CN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92、-2.76,P均<0.05),其余主动脉分支CT值、SNR、CN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冠状动脉CTA所致ED[(3.00±0.39)mSv]与B组[(3.03±0.42)mS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1,P>0.05);A组胸腹主动脉CTA所致ED[(4.60±1.09)mSv]低于C组[(10.88±1.15)mSv,t=-17.79,P<0.05]。结论采用Revolution CT行冠状动脉联合胸腹主动脉CTA图像质量佳,且可显著降低ED。  相似文献   

16.
低流率团注高浓度对比剂在兔脑CTA成像中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低流率团注高浓度对比剂在脑CT血管成像(CTA)中的可行性.方法 18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使用A方案(碘迈伦400 mgI/ml,流率0.5 ml/s);对照组分别使用B方案(300 mgI/ml,流率1.0 ml/s)或C方案(400 mgI/ml,流率1.0 ml/s),每次注射对比剂含碘量为0.5 g/kg体重,行脑CT同层动态扫描,获得兔大脑中动脉强化的时间-密度曲线.对比各方案兔大脑中动脉强化峰值到达时间(PT)及到达峰值时大脑中动脉的CT值.结果 大脑中动脉平均强化峰值分别为(164.67±5.16)HU、(163.00±7.13)HU、(193.50±5.13)HU,C方案高于A、B方案(P<0.01),A、B方案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3).三组方案测得大脑中动脉PT分别为5 s、5 s、4 s,C较A、B方案提前.结论 在兔脑CTA扫描中,使用高浓度对比剂,可以大大降低注射流率而对血管强化效果无明显影响;在注射流率相同情况下,应用高浓度对比剂可使血管显示更清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产前超声横断面连续扫查三血管气管上多切面诊断胎儿心血管异常的价值。方法 采用横断面连续扫查三血管气管上多切面方法,观察502胎正常胎儿和521胎异常胎儿的三血管气管上多切面声像图特点。结果 由三血管气管切面开始向胎儿头侧移动探头,依次获得三血管气管切面;头臂静脉切面可显示头臂静脉、主动脉横弓;头臂动脉起始段切面可显示头臂动脉、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起始段横断面;双侧锁骨下动静脉切面可显示双侧锁骨下动脉及双侧锁骨下静脉长轴、双侧颈总动脉起始段横断面。502胎正常胎儿三血管气管上多切面均可通过连续扫查获得显示。521胎异常胎儿中,三血管气管上多切面扫查检出头臂静脉异常236胎,头臂动脉异常277胎,心上型肺静脉异位引流7胎,颈位主动脉弓1胎。结论 三血管气管上多切面连续扫查有助于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心血管异常。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破裂与未破裂前交通动脉瘤的形态学特征,探讨影响前交通动脉瘤破裂的形态学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诊断为前交通动脉瘤的114例患者共114个前交通动脉瘤的资料,其中破裂组88个,未破裂组26个。记录CTA图像中动脉瘤的形状、长径、单发或多发、瘤颈宽度、瘤体宽度、纵横比(AR)、动脉瘤倾斜角及血流夹角、大脑前动脉A1段血管构象和动脉瘤指向,对以上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破裂组与未破裂组前交通动脉瘤单发/多发(P=0.001)、动脉瘤形状(P=0.002)、瘤颈宽度(P<0.001)、长径(P<0.001)、瘤体宽度(P<0.001)、AR值(P=0.014)、血流夹角(P<0.001)和单侧A1优势型发生率(P=0.0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中,瘤颈宽度(OR=2.950,P=0.022)、AR(OR=6.206,P=0.022)、血流夹角(OR=1.121,P<0.001)是前交通动脉瘤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对其均具有正向影响;ROC曲线分析显示敏感度(76.1%)、特异度最大时(88.5%)对应血流夹角为126.65°。结论 瘤颈宽度、AR值和血流夹角是前交通动脉瘤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瘤颈越宽、AR值越大、血流夹角越大前交通动脉瘤破裂风险越高,可将血流夹角=126.65°作为判断前交通动脉瘤破裂风险的临界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