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解护理本科生对护理专业信息需求,把握其专业思想情况,通过对我校142名护理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当前在校护理本科生普遍存在专业思想不稳定、对护理专业缺乏了解及对护理专业信息教育需求迫切的情况。对此,本文提出从开展护理专业信息教育、加强护本生自身信息素质的培养等方面促使护理本科生加深对护理专业的了解,满足对护理专业信息的迫切需求,树立稳固的专业思想。  相似文献   

2.
加强护理本科生专业思想教育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通过对42名护理本科生的专业观进行调查分析,探讨护理本科生这一较为特殊的护理专业群体的专业思想及其可能的个人、社会和专业本身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选择护理专业并非出于个人志愿,带有很大盲目性;影响学生专业思想最主要的因素是毕业后用人单位无相应用人体制和工作太辛苦、专业缺乏独立性;其次是社会地位低下,专业与自己兴趣爱好不符.由此可见,应重视学生专业思想教育,积极探讨对策,加强专业思想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以利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为国家培养和造就高级护理人才.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参加临床见习护理本科生对护理专业的选择及对首次临床实践的感受。方法对参加首次临床实践的59名护理本科生采用自行设计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结果:从专业选择上第一志愿报考护理专业仅为27.12%;喜欢护士工作仅占了10.7%;带教满意度为86.44%。结论:护理专业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定,对护理专业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教育...  相似文献   

4.
高等护理教育是护理专业发展、培养高层次护理人才的关键。欧美甚至亚洲的韩国、日本、泰国都形成了从本科到硕士、博士完整的护理教育体系。我国恢复高等护理教育近20年,培养了部分高层次的护理人才,但与国际普遍水平仍存在差距。在诸如课程设置重复、不能体现护理专业特色等问题之外。学生重理论、轻实践,实践能力欠缺是我国高等护理教育中较突出的问题。我校护理学院2000年招收了第一届护理专业本科生,开始了我校的高等护理教育,我院作为护生的临床教学基地,为拟订即将到临床实习的首届护理专业本科生的实习计划,培养出既具有扎实的护理专业知识有又有实践技能的高素质护理人才。加快我校护理专业教学的步伐,缩短与外校的差距,建立一个科学符合专业教育思想的、富有专业特色的临床教学方案,护理部对2002年护理专科生的带教工作进行了改革,为制定本科生临床带教计划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护理本科生的专业认知及影响因素,为教育教学,制定相应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自行设计与护理本科生专业观相关的问卷,采用不记名方式,整群抽样调查某院校护理本科生162名,分析不同学制护理本科生专业认知度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护理本科生多数认为择业的首要因素是工作稳定性,择读护理专业的主要原因是易就业,较有前途;多数学生认为护理社会地位不高,工作强度大,辛苦,薪酬低,毕业后会设法换岗。想换岗的百分比五年制护理本科生(58.82%)高于四年制护理本科生(41.56%)。认为学制合适的比例,四年制护理本科生(70.13%)高于五年制护理本科生(32.94%),差异有高度显著性(χ2=51.09,P<0.001),而将来的就业方向选择出国或考研的比例五年制护理本科生(27.06%)高于四年制护理本科生(6.49%),差异有高度显著性(χ2=23.27,P<0.001)。结论学生对专业认知度仍存在一定差距,护理本科生的专业认知还受历史、社会、家庭等因素的影响。专业观教育任重而道远,学校应加强专业认知的教育,正确引导学生具有正确的专业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在护理本科教育后期培养ICU专业护士的途径和模式,缩短ICU专业护士培养周期,为临床培养符合ICU工作要求的护理人员。方法选拔护理专业本科生作为培养对象,自第七学期开始,限定选修ICU护理专业课程。通过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资料库建设和实践教学体系优化,进行教学改革实践。结果确定了IcU护理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制定了较为完善的本科生选修IcU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毕业生100%在三甲医院ICU病房就业。结论护理本科生通过ICU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培养,毕业后即可胜任ICU护理工作,缩短了毕业生入职ICU护理工作的适应期,表明本科教育后期选修ICU专业课程培养ICU专业护士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我国护理本科教育的目标是把学员造就成为具有护理教育、临床护理和管理能力的高级护理人才[1]。依照这一培养目标,结合近年来我们对护理本科生临床带教的实践,谈几点体会。1明确护理本科生实习大纲的要求,是做好临床带教工作的基础在护理本科生进入临床实习之前,带教教师要全面熟悉本科生实习大纲的内容和学生评价内容与实施细则,重点掌握对本专业的要求,就有关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进行系统的学习和整理,做好带教教师自身的思想与理论准备。并结合本专业特点,制定“护理本科生实习教学计划”,报护理部审核后,编印成册,向科室全体护理…  相似文献   

8.
我国中医院校高等护理教育刚刚起步,本科生专业思想相对西医院校护生更为不稳定,中医院校护生的专业思想教育对促进中医护理事业的发展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高等护理教育中加强专业思想教育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高等护理教育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开展至今,在二十多年的教学探索和实践中办学体制日臻成熟,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但目前高等护理毕业生主动从事临床护理、科研工作的人数不多.通过对本院2000级护理本科55名毕业生和2001级正在临床实习的44名护理本科生的调查,主动参与者也比较少,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很大程度还是存在于护理本科生的专业思想问题上.本文就高等护理教育中加强专业思想教育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0.
我国高等护理教育自20世纪80年代重启后,专科、本科学历护士相继进入临床,为护理队伍输注了新的活力,极大地促进了护理事业的发展,但与此同时,高学历本科护士的流失问题一直备受关注[1]。究其原因,与学生的专业认同感不强有很大关系。专业认同感,即护生承认自己是护理专业的学生以及将来的护士身份,认可专业的价值,从心底接受这个专业,并对这个专业的各个方面做出积极的感知和正面的评价[2]。本研究以未进入临床实习的在校护理本科生为研究对象,探讨在校护理本科生的专业认同感与专业选择动机、职业展望、学校专业思想教育三个因素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护理本科生职业生涯规划与专业认同之间的关系,为更好的开展护理本科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高他们的专业认同程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调查问卷对护理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护理本科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与专业认同得分呈正向相关(r〉0,P〈0.05)。结论:护理本科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状况和专业认同存在正向相关关系,学校可以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专业认同教育有效的结合起来,让二者彼此促进,达到相辅相成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随着护理教育改革的深入以及护理本科教育的普及,护理本科生逐渐成为护理行业的主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临床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育、护理研究的重任,而临床带教的观察和相关专业调查都表明,护理本科毕业生专业思想不稳固是普遍存在的客观事实[1-2].  相似文献   

13.
本科生思政教育理念是近年来医学本科教育探索中较为重要的部分.由于医学专业教育的复杂性与长期性特征,如何将思政教育与专业各论学习相结合,将影响医学本科生思想政治纲领的领悟与德育思想的思考.以骨科专业教育中的运动系统慢性损伤课程为具体实施基点,将家国情怀作为桥梁,连接起本科生思政教育的教学思想与理念,提出了一系列课程设计的结构与关键节点,以期获得实际可行的思政教育结合专业教育的操作规范.结果显示,本科生骨科专业教育不仅能够完美融合思政教育,而且二者亦能相互促进,使本科生教学获得思政专业教育双赢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本科生思政教育理念是近年来医学本科教育探索中较为重要的部分.由于医学专业教育的复杂性与长期性特征,如何将思政教育与专业各论学习相结合,将影响医学本科生思想政治纲领的领悟与德育思想的思考.以骨科专业教育中的运动系统慢性损伤课程为具体实施基点,将家国情怀作为桥梁,连接起本科生思政教育的教学思想与理念,提出了一系列课程设计的结构与关键节点,以期获得实际可行的思政教育结合专业教育的操作规范.结果显示,本科生骨科专业教育不仅能够完美融合思政教育,而且二者亦能相互促进,使本科生教学获得思政专业教育双赢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本科生临床技能培养的途径。方法:找寻目前护理本科生临床技能相对薄弱的原因,采取综合性措施,培养护理本科生的临床技能。结果:护理本科生的临床技能得到明显提高。结论:通过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就业指导,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是提高护理本科生临床技能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为提高护理本科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稳定专业思想,培养积极的职业情感和职业素养,从实践教学中总结出适合护理本科生教育的早期接触临床的教学模式.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昆明医科大学已接受过早期临床教育的护理本科生212人作为实验组,以海源学院405人未接受过早期接触临床的护理本科生作为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对护理相关知识的认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本科生早期接触临床实践是非常有必要的,但在临床带教过程中应加强护理本科生与患者沟通能力的培养以及加深护理本科生对危重病人抢救程序的了解.  相似文献   

17.
护理本科生专业观及影响因素调查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了解护理本科生专业观现状,分析影响专业观的因素,为稳定护理队伍,促进学科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我院2001级54名护理本科学生进行了专业观及影响因素调查。[结果]78%学生入学志愿选择了护理专业,但主要选择原因是朋友意见、大众传媒和家长意见(占64%);学生对专业地位的理解较消极,72%学生认为专业的社会地位低;专业思想稳定和不稳定的学生分别占学生总数的44%和26%。专业思想不够稳定的中间型占30%;大部分学生(占87%)表示毕业后如有适合自己从事本专业的工作,愿意留在所学专业。[结论]要重视学生专业思想教育,学校和工作单位只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大部分学生将会安于护理专业的工作,自觉为护理专业的发展而献身。  相似文献   

18.
目的:在我校护理本科生中实施专业导师制度并评价其效果,以提升护理本科生职业胜任力和教育教学质量。方法:在我校护理本科生中建立专业导师制度,并对实行了专业导师制度的2014级~2017级护理本科生1136人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问卷调查显示97.3%的学生对专业导师整体感到满意,91.5%的学生认为专业导师对稳定专业思想,提高职业认同感非常有帮助,89%的学生认为专业导师在实习、就业、考研等方面给予的指导非常有帮助。结论:专业导师制有助于巩固护生的专业思想,有助于加强对其进行专业指导和职业规划指导,有助于改善学风,提升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和职业胜任力,但专业导师制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进一步完善,如实施过程中要建立有效的监督评价机制,对护理专业导师也需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以服务学习为指导理念的社区慢性病调查对护理本科生的影响,为未来护理专业本科生开展服务学习项目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定性资料分析法对学生的反思日志进行资料分析,了解8名护理本科生对社区慢性病调查的感受与收获。结果:学生对社区护理服务学习项目持积极的态度;社区护理服务能促进个人发展,对未来从事护理工作有积极影响。结论:护理实践教育应注重引入新的教学理念,并结合健康教育、心理护理、人际沟通等相关知识,以此建立学生的护理专业认同感。  相似文献   

20.
李丹 《中国医药导报》2011,8(28):122-123,128
临床护理教学是护理本科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护理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实现知识向实践转换的重要环节,是护理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护理专业本科生理论基础扎实,学习能力和自我意识较强,给临床护理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结合本科生临床实习带教的经验,对护理本科生临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提高护理本科生临床教学质量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