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基于红外成像技术的电气设备外部热故障在线检测与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基于红外成像技术电气设备外部热故障在线检测和故障诊断技术。设备故障时主要产生3种发热源:电阻损耗发热、介质损耗发热、铁损发热。采用热检测可以有效判断设备故障。与传统热故障方法相比,红外成像技术能够实现非接触式、远距离、不停电、大面积快速在线检测电气设备的温度变化。结合具体的实测电气设备外部热故障热成像图形,通过合理选择绝对温差法,相对温差法,档案分析法,及时准确地对电气设备进行故障诊断,实现了电气设备安全可靠地运行。  相似文献   

2.
李成霞 《煤》2014,(4):28-29
采用必要的监测监控手段、利用传感器技术检测设备的状态进行诊断分析和故障预测,可以避免电气设备事故的发生。文章以五阳热电厂安装的红外测温仪检测诊断设备热故障为例,进一步阐述了红外线诊断技术在电气设备故障检测诊断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胡进 《煤炭技术》2014,(7):179-181
对红外热成像技术的特点、原理进行了阐述,提供了电气设备内外部热故障诊断的理论方法,提出了检测时注意要求,保证检测工作安全有效地进行。通过对井下电气设备检测的实际应用,验证了红外热成像技术的高效性、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变电站设备安全运行一体化检测技术中信息管理系统与运维业务之间数据融合度低,严重影响检测过程中故障定位精度,对此设计一种基于数据融合的变电站电气设备安全运行一体化检测技术。对采集到的电气设备运行数据中的缺失数据和异变的数据进行处理,完成数据融合前的预处理,建立数据融合故障诊断模型,结合最短距离法聚类树确定故障存在情况,通过计算明氏距离划分变电站电气设备安全运行扰动区域,根据故障扰动区域划分结果,检测故障,从而完成变电站电气设备安全运行中故障的精准定位。在实验中设计无NLOS传播和有NLOS传播2种场景下检测技术的定位精度,实验结果表明,与无NLOS传播相比,在有NLOS传播情况下定位精度稍差,但是2种场景下的定位误差均在合理范围内。  相似文献   

5.
马娜  张洪潮  周新 《煤炭技术》2021,40(2):130-132
近年来我国煤矿安全事故频发,为了有效减少煤矿生产事故的发生,总结了国内红外热成像技术在煤矿生产中的应用,并提出当前红外热成像技术检测的不足和展望了未来的应用前景。重点阐述了红外热成像技术在电气设备检测、煤炭自燃检测、煤与瓦斯突出检测和井下人员搜救等方面的研究及应用,期望借助该技术,更加有效地降低煤矿事故发生的频率,保证煤矿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6.
对矿井机械部件和设备进行频繁、准确的检查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故障可能导致计划外停机、大量材料损失和经济损失,甚至危及工人的生命安全.在采矿业中,胶带托辊或滚筒是关键部件.分析了现有的滚筒检测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热成像相机的滚筒检测方法.工程实验初步结果表明,使用信号处理技术能够自动识别滚筒故障.同时还提出并实现了一个后端...  相似文献   

7.
华冬 《煤矿机械》2023,(3):169-172
针对煤矿井下电气设备产生的时变谐波问题,设计了分段快速傅里叶变换(FFT)方法对时变谐波进行分析检测,利用检测的谐波数据进行电气设备故障诊断。通过硬件和软件设计研发了电能质量分析装置。利用电气设备产生的谐波进行故障诊断,实现了电气设备故障在线检测,避免了停机造成的经济损失,节省了大量劳动力投入,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8.
针对煤矸石山频发自燃现象而表面温度场难以监测的实际情况,利用热红外成像技术监测表面温度场,研究探测距离对矸石山温度场红外探测精度的影响。在野外实测和验证的基础上,根据红外测温数据与温度场表面真实数据间的定量关系,建立分段距离-温度补偿数学模型对红外探测值进行补偿。结果表明:经补偿后的红外探测值相对误差最大为0.609,补偿值的相对误差最大仅为0.081,经数学模型改正后的红外温度探测值更接近真实温度。同时,分析了表面温度场探测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提高测温精度、减小测温误差的相应措施,这对于基于热红外成像技术监测矸石山表面温度场具有实践参考价值,同时为深部温度探测和治理提供基础参考。  相似文献   

9.
随着煤矿井下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由电气设备故障引起的灾害越来越多,温度作为火灾预警的主要参数,对其准确、快速检测尤为重要。采用分布式光纤测温技术,实现了对矿井温度场无盲区的测量;针对主流厂家的测温主机,设计并实现了具有统一的监控解决方案、标准的驱动接口、实时监测、预警等功能的测温系统软件。现场应用验证,系统可以定位与预警引发火灾的热源。  相似文献   

10.
邵健 《中州煤炭》2022,(8):251-256
为掌握建筑电气设备运行状态以及时发现并解决故障,设计了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建筑电气设备自动监测系统。利用系统数据层中无线传感网络的无线传感器节点采集建筑电气设备信号数据,使用中心节点汇聚并整合采集的数据,采用通信层的ZigBee无线网络将中心节点整合的数据汇聚到内部网关,通过该网关将数据上传到应用层的应用基础平台。应用层的建筑电气设备故障自动诊断模块根据接收的数据,运用基于压缩感知理论的建筑电气设备故障自动诊断方法,实现建筑电气设备自动监测。实验结果表明,将无线传感网络簇首数量设置为15,可以获得较理想的网络节点生命期;该系统在精准诊断故障类型的同时,还可以辨别故障位置,并能有效节省建筑电气设备能耗。  相似文献   

11.
张栋 《陕西煤炭》2020,39(2):162-164
焦化厂电气设备更新迅速、功能多样,设备结构和功能趋于复杂化,对故障诊断的精准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保障焦化厂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对电气设备常见故障及影响因素展开分析,探讨了电气设备故障诊断的作用和方法,并对设备维护的要点进行了论述。分析认为,电气设备运行时受诸多因素影响,为保证设备正常使用、延长使用年限,需要以理论为指导,科学制定检修计划,结合设备实际情况合理应用诊断技术。  相似文献   

12.
遥感-岩石力学的试验研究表明,岩石在受力与灾变过程中存在特征性的红外辐射变化,利用红外手段可以监测岩石应力与灾变问题。在过去遥感-岩石力学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矿山与岩石破裂失稳有关的安全隐患问题,利用红外热像仪对河北省峪耳崖金矿和辽宁省齐大山铁矿进行了现场检测,结果表明,利用热像仪可以检测井下高矿压部位、冒落和片帮等危险性的部位、渗水部位以及露天矿中断层和滑坡危险区,这些区域在热像中呈现不同于周围正常岩石的温度色调。如果结合长时间动态观测,可以对这些矿山灾害进行预测预警。研究结果为矿山安全及防灾减灾提供了新的监测预警手段。  相似文献   

13.
秦汝祥  陶远  唐明云  陈凯 《煤炭学报》2014,39(Z1):112-116
为准确检测、判定近巷煤体高温点或火源,实现矿井快速防灭火,利用高温点的热效应,依据传热学相关理论,建立了近巷煤体内部高温点反演算法。利用红外热像仪探测了某矿巷道壁面温度场,结合测试地点风流温度,推算了煤体内部高温点深度和温度。结果表明,探测的近巷高温点主要在距离巷道表面约0.09~0.15 m深度以内的范围,煤体内部最高温度达到了70℃左右。根据这一结果,采取了针对性的防灭火措施,气体观测结果显示,高温点的CO气体浓度由最初的100×10-6~160×10-6快速降至了10×10-6左右。可见,红外热像反演方法可以确定近巷煤体的高温点。  相似文献   

14.
陈宜华  孙浩 《金属矿山》2011,40(3):132-135
分析高温矿井的热源和产热量计算方法,以冬瓜山为例,对其井下的热源(围岩散热、机电设备放热、矿岩氧化热、热水放热、人体散热等)及其热量分析计算,说明分析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钟家洪  夏勇 《煤炭技术》2012,31(9):228-230
电气工程融合了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电机电器技术等多项内容,工程项目实施的作业难度相当大,一旦出现失误则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电厂是把各种原始能转化为电能的动力厂,其在生产作业期间需用到多种电气设备,电气工程是电厂综合规划的主要项目。机组脱硫安装工程是电厂电气自动化的重点内容,在机组脱硫安装期间开展自动化实验,可正确引导机组安装作业,结合某一案例分析了电气工程自动化实验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6.
针对配有大型称重设备的各企业在物资过磅中出现的种种人为差错和内外部人员作弊的现象,提出了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视频与图像监控技术和红外对射对位技术的防作弊地磅称重系统。通过该系统的实时视频播放录制和图像抓拍、自动红外定位,可有效杜绝在称重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漏洞,由此确保称重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