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陈亮 《海峡药学》2006,18(4):179-180
目的合理使用脑神经细胞营养药,提高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法对我院2003年10月至2005年10月脑出血病人随机抽取160例,静滴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组肌力增加一级占53.33%、总肌力增加一级及一级以上占88.89%;对照组肌力增加一级占17.14%、总肌力增加一级及一级以上占44.28%、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组显著效率26.66%、总有效率72.22%;对照组显效率10.00%、总有效率41.13%,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根据G las-gow昏迷评分法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前轻度病人占35.36%、中度病人占31.33%、重度病人占33.33%;治疗后轻度病人占54.05%、中度病人占35.12%、重度病人占10.83%,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轻度病人占40.00%、中度病人占37.14%、重度病人占22.86%;治疗后轻度病人占52.00%、中度病人占32.00%、重度病人占16.00%,两者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对脑出血病人功能恢复有明显效果,可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神经外科高渗高血糖非酮症性昏迷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2例HHNC病人进行临床研究,认为神经外科病人并发HHNC,主要是丘脑下部损害和较长时间大量脱水剂使用引起的,不同于糖尿病引起的HNDC。根据血糖、血清钠增高情况分为高糖型、高钠型、高糖高钠型和普通型四种临床类型,提出在中心静脉压(CVP)监测下按上述分型确定合理的治疗计划,取得了较好的疗效。8例病人纠正了高渗状态。已有5例痊愈出院。并对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有关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转化糖注射液对各种疾病病人血糖水平的影响 ,评价转化糖注射液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多中心临床试验设计 ,选用 18~ 6 5α病人共 139例 ,试验组 (70例 )静脉输注转化糖注射液 5 0 0mL·d- 1,对照组 (6 4例 )静脉输注葡萄糖注射液 5 0 0mL·d- 1,疗程皆为 3~ 5d(在此期间 ,2组病人皆不输注其他含糖制剂 )。结果 :转化糖组血糖波动小于葡萄糖组 (P <0 .0 5 )。 2组病人输液前后、输液后 2h血糖水平P >0 .0 5 ,试验前后血、尿常规 ,肝、肾功能 ,血尿酸均未出现与药物相关变化。结论 :转化糖注射液具有与葡萄糖注射液相当的安全性 ,且对血糖的影响小于葡萄糖注射液  相似文献   

4.
α-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的临床药理作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阿卡波糖的降血糖作用 ,已经得到认可。长期服用阿卡波糖在血糖尤其是餐后血糖得到有效控制后 ,还观察到对糖尿病病人的血脂代谢 ,血压的控制以及胃肠道功能的改善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作用。此外 ,其继发的饱食作用可以明显改善病人的饥饿感  相似文献   

5.
在糖尿病普查、筛选和评价糖尿病控制程度及指导用药过程中,常以尿糖多少来初步筛选和评价糖尿病控制的好坏。应用尿糖试纸来评价血糖控制程度和指导用药还是一种简单普遍应用的手段。然而我们在糖尿病临床诊疗中发现,大多数病人的肾糖阈各不相同,且差异较大。在这种情况下,评价糖尿病控制好坏以尿糖“加号”的多少指导用药是不可靠的,甚至是危险的。此时医生的思路是以正常人肾糖阈来估计尿糖和血糖关系的。对一个肾糖阈低的病人,用药后可造成低血糖,对一个肾糖阈高的病人,又往往造成降糖药物用量不足而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且可使糖尿病慢性血管并发症发病率增加或进展较快,使病人过早地丧失劳动能力,或过早地死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甘糖酯和胰岛素对体外孵育红细胞变形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甘糖酯及胰岛素对体外孵育红细胞变形性(ED)的影响。方法:对12例II型糖尿病(NIDDM)病人(男性6例,女性6例,年龄60±s10a)取血观察其ED,并与正常人比较。将红细胞分别与甘糖酯和胰岛素共同孵育24h观察ED变化。结果:病人的ED明显低于正常人。孵育24h后,ED进一步降低。但与甘糖酯孵育后ED较孵育前改善。与胰岛素共同孵育后,ED较孵育前降低,但较不加药物孵育者降低程度小。结论:甘糖酯在体外可使NIDDM病人ED改善。胰岛素的作用较弱。  相似文献   

7.
甘糖酯和胰岛素和体外孵育红细胞变形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察甘糖酯及胰岛素对体外孵育红细胞变形性的影响。方法:对12例II型糖尿病病人(男性6例,女性6例,年龄60±s10a)取血观察其ED,并与正常人比较。将红细胞分别与甘糖酯和胰岛素共同孵育24h观察ED变化。结果:病人的ED明显低于正常人。孵育24h后,ED进一步降低,但与甘糖酯孵育后ED较孵育前改善。  相似文献   

8.
阿卡波糖治疗1型和2型糖尿病的安全性及耐受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伟 《中国药师》2007,10(2):197-197
本文使用阿卡波糖治疗1型或2型糖尿病1年,每天3次,每次用50~300mg,考察其安全性。将病人随机按2:1的比例分为阿卡波糖组和安慰剂组,进行为期56周的多中  相似文献   

9.
优选目的: 肝炎病人由于肝功能不好,需要高糖量,以前我们采用25%g.s静滴,发现浓度大,对血管壁刺激大,部分病人叫疼痛,很快出现脉管炎,血管硬化。浓度小输液时间长,达不到治疗作用,故进行优选。优选方法:对10—25%葡萄糖浓度,用瞎子爬山法进行优选。优选结果:  相似文献   

10.
阿卡波糖的不良反应及耐受性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观察病人服用阿卡波糖后的不良反应及耐受性。方法:70例糖尿病人随机分为加用阿卡波糖治疗组46例和常规对照组24例(其中IDDM12例,NIDDM58例,男性38例,女性32例,年龄40±s18a)。阿卡波糖治疗组在常规治疗下加用阿卡波糖50~150mg/d,治疗2~3mo。常规治疗对照组为饮食控制、磺脲类口服降糖药物和胰岛素治疗。结果:阿卡波糖治疗组的67%病人均有程度不同的胃肠道及非胃肠道不良反应,6例不能耐受胃肠道反应而停用;87%继续服用30±12d后不良反应渐消失;常规对照组仅5例发生腹胀。结论:应用阿卡波糖应注意病人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及对本药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11.
硒对糖尿病小鼠肝脏损伤改善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是一种以糖代谢紊乱为主体,多种物质代谢系统紊乱并伴有多脏器损伤的全身性疾病,其长期的高糖、高脂血症是造成机体脏器损伤的重要原因。国内外研究表明硒具有一定的降糖、降脂功效,对糖尿病病人的多脏器损伤有一定的改善作用。本实验从形态学的角度对糖尿病小鼠的肝脏损害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以期揭示硒元素对糖尿病小鼠肝脏损害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手术创伤对老年人糖代谢的影响。方法:测定青年和老年两组病人行胆囊切除术前后的血糖和血浆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及皮质醇等理糖激素水平。结果:术后5小时病人血糖升高,但老年组比青年组低20.4%,两组理糖激素水平无显著差异。术后21小时两组血糖持平,胰岛素升高,但老年组胰岛素水平比青年组低28.8%。结论:手术创伤后血糖代偿性升高,老年人的这种代偿能力下降,可能通过胰岛素升高幅度的减少进行代偿。  相似文献   

13.
梁伯平  梁春卉 《天津医药》1999,27(8):482-484
为研究血浆内皮素对高血压患者糖、脂代谢等方面的影响,对58例高血压病人进行了血浆内皮素测定。内皮素水平〉50pg/L定为观察组,≤50pg/L为对照组。结果高内皮素组与对照组在Lp(a),TC,TG、LDL,血糖,胰岛素水平及心肌肥厚等方面都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提示内皮素水平与高血压病人的糖,脂代谢异常,心肌肥厚有关,是靶器官损害的危险因素。早期采取措施改善内皮功能,是高血  相似文献   

14.
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8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富晓 《天津医药》2002,30(3):140-142
目的:对患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老年病人进行分析,探讨糖尿病对老年人心脏的影响。方法:总结我院ICU病房收治的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8例(糖梗组),并以同期收治的老年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86例(对照组)作为对照,观察其临床表现、并发症及预后。结果:糖梗组的发病年龄略高于对照组(P>0.05),经多年随诊糖梗组再梗率为27.3%,也高于对照组的10.5%(P<0.01),糖梗组的临床表现多元胸痛,症状、体征多样化,并发症多,与对照组比较,并发泵衰竭者多且差异有显著性,但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频率无显著性差异。糖梗组病死率为对照组的2.07倍。结论:糖尿病对老年心脏的影响主要是对血管的影响,导致心肌梗死发病较早,病死率高。其次,糖尿病死亡病人的血糖峰值明显高于存活者,提示血糖浓度高低也是影响其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治疗中应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15.
Alglucerase是从人体胎盘中制备的糖蛋白酶糖脑甙酶(glucocerebrosidase)的一种改变形式。最近美国FDA批准此药用于治疗患有高歇氏病(Ⅰ型)非神经型病人。高歇氏病患高歇氏病的病人有先天性糖脑甙酶活性缺乏和糖基神经酰胺(glucosylceramide)的聚积,这是鞘脂类的最终代谢产物,在网状内皮细胞的溶酶体中,尤其在巨噬细胞内更为明显。这些被塞满脂类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甘糖酯对高血压病人血液流变学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49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男性26例,女性23例;年龄58±s5a)先用降压药物,如硝苯地平10mg,po,tid和(或)复方降压片,1片,po,tid,连用4wk,作为降压药组;然后在保持降压药物基础上,加用甘糖酯0.1g,po,tid同样应用4wk,为甘糖酯组。结果:降压药组用药后血压有明显降低,血液流变学及血脂差别无显著意义(P>0.05);加用甘糖酯组治疗后血压无明显变化,血液流变学指标及总胆固醇(TC)及三酰甘油(TG)降低,差别均有显著意义(P<0.05或<0.01)。结论:甘糖酯可显著降低高血压病人血液流变学及TC,TG水平,但对血压无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7.
对41例NIDDM病人和30例正常人作OGTT—胰岛素释放试验研究,NIDDM病人空腹胰岛素高于正常.服糖后NIDDM族岛素分泌高峰延迟。快速分泌相缺如,说明β细胞对葡萄糖的反应性降低,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  相似文献   

18.
骨科糖尿病患者的程序化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闵燕 《江西医药》2005,40(10):679-679,678
目的 总结骨科糖尿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 分析48例骨科糖尿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48例骨科糖尿病病人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骨科糖病病人围手术期程序化护理,是减少并发症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9.
危重型流行性出血热(EHF)常有明显的低血压休克期,其期的长短严重影响病人的预后,我们的探讨缩短该期时间,对已确诊为本病者,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分别采用了股动脉注射高渗糖液和静脉椎注大剂量地塞米松两种方法,对休克期的病人治病,分别进行临床观察,收到良好的效果,现预以介绍。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对228例糖尿病病人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和视网膜血流超声检测。结果表明:荧光眼底血管造影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能提供可靠的依据。应用多普勒超声检测视网膜血管的血流速度对研究和判断糖网的发展过程和预后具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