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肺表面活性蛋白D(SP-D)、降钙素原(PCT)及C-反应蛋白(CRP)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58例AECOPD患者设为AECOPD组,3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为COPD组,32例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组,比较3组研究对象SP-D、PCT及CRP血清水平,ROC曲线研究SP-D、PCT及CRP对AECOPD的诊断价值。结果对照组、COPD组及AECOPD组血清SP-D、PCT及CRP依次升高,任意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级~4级AECOPD患者血清SP-D、PCT及CRP均高于1级~2级AECOPD患者(P0.05);利用ROC曲线分析SP-D、PCT及CRP对AECOPD的诊断效能评估,结果以SP-D的曲线下面积最大(AUC=0.828),PCT曲线下面积次之(AUC=0.695),CRP曲线下面积最小(AUC=0.573),SP-D、PCT及CRP对AECOPD的诊断切点分别为17.33 ng/ml、 52.87μg/L、10.79 mg/L。结论 SP-D、PCT及CRP在COPD发展为AECOPD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黄根牙 《实用预防医学》2014,(12):1517-1519
目的探讨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 CRP)预测细菌性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AECOPD)的价值。方法采用胶体金法测定86例老年AECOPD患者血清hs CRP水平,并对其进行痰细菌培养。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统计分析hs CRP与痰菌之间的关系。结果细菌性AECOPD患者(60例)血清hs CRP水平显著高于非细菌性AECOPD患者(26例)(t=6.898,P=0.000)。区分细菌性AECOPD和非细菌性AECOPD的hs CRP的理想阈值为29.85 mg/L(敏感性80.26%,特异性81.52%,曲线下面积0.863)。结论老年AECOPD患者血清hs CRP水平升高29.85 mg/L提示为细菌感染导致的急性加重,并且可能是一个能指导抗生素治疗该疾病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肺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血清CA19-9和D-二聚体(D-D)水平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和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本文测定了67例肺癌合并COPD患者、48例肺癌不合并COPD患者、87例COPD患者和8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CA19-9和D-D水平,并进行了对比性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预测肺癌合并COPD时血清CA19-9和D-D水平。结果血清CA19-9水平的增高中,以肺癌合并COPD患者最为明显;血清D-D水平的增高中亦以肺癌合并COPD患者最为显著。血清CA19-9和D-D水平评估预测肺癌合并COPD患者时,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724和0.713,临界值分别为35.8 U/ml和0.697 mg/L,灵敏度分别为70.32%和70.12%,特异度分别为74.67%和73.81%。结论肺癌合并COPD患者与不合并COPD患者的早期诊断时是血清CA19-9和D-D水平明显增高;而鉴别诊断时肺癌合并COPD患者较之不合并COPD患者明显增高。血清CA19-9和D-D水平具有预测肺癌合并COPD患者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白介素21(IL-21)和颗粒蛋白前体(PGRN)水平表达及临床意义,为临床诊治COPD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2月航天中心医院诊治的136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77例为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组)患者,59例为COPD稳定期(稳定期组)患者;选取50名同期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测定研究对象血清IL-21和PGRN水平,检测肺功能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试验(CAT)评分。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χ~2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IL-21和PGRN在AECOPD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3组研究对象血清IL-21、PGRN、CAT评分、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ECOPD组和稳定期组血清IL-21、PGRN水平和CAT评分高于对照组,AECOPD组血清IL-21、PGRN水平和CAT评分高于稳定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ECOPD组和稳定期组FEV1%和FEV1/FVC水平低于对照组,AECOPD组FEV_1%和FEV_1/FVC水平低于稳定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IL-21、PGRN水平与FEV1%和FEV1/FVC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615,-0.669,-0.598和-0.606),与CAT评分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15和0.564),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IL-21、PGRN诊断AECOPD患者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6、0.823,临界值为382.71 pg/ml、202.52 ng/ml时,灵敏度分别为70.1%、79.2%,特异度分别为79.7%、76.3%。结论 COPD患者血清IL-21、PGRN水平明显上升,血清IL-21、PGRN水平与肺功能和CAT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可作为诊断AECOPD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估血清尿酸(UA)联合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对预测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ECOPD)患者死亡风险的意义,为临床早期识别干预死亡高危患者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5年6月至2015年8月在该院呼吸内科住院的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190例作为研究对象,检测其血清UA、Hcy水平,取检测值的中位数为界将所有患者分为UA、Hcy高水平组和低水平组,对所有患者随访24个月,统计各组研究期间的急性加重发生率、死亡率等,并采用ROC曲线研究血UA、Hcy对预测AECOPD死亡的最佳阈值,以及相应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血清UA、Hcy高水平组COPD患者急性加重发生率、死亡率较低水平组明显升高,高水平组患者因COPD急性加重的住院时间明显延长(P<005)、更多的需要机械通气治疗。血清UA预测2年内死亡事件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98(0798~0999),取最佳截断值4070umol/L时的敏感性88%,特异性92%;血清Hcy预测2年内死亡事件的曲线下面积:0944(0912~0976),取最佳截断值261umol/L时的敏感性96%,特异性91%。结论 血清UA、Hcy水平可以作为AECOPD患者死亡风险预测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患者血清生物标志物白介素-6(IL-6)、高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和D二聚体(D-D)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和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等进行测定115例ARDS患者和8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IL-6、hs-CRP、PCT和D-D水平,并进行对比性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转化成ARDS时血清IL-6、hs-CRP、PCT和D-D水平的临床意义。结果 115例ARDS患者血清IL-6、hs-CRP、PCT和D-D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OC曲线表明,血清IL-6、hs-CRP、PCT和D-D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4.35 pg/ml、7.51 mg/L、0.59 ng/ml和0.55 mg/L。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rve,AUC)、敏感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依次为IL-6、hs-CRP、PCT和D-D。结论血清IL-6、hs-CRP、PCT和D-D水平具有ARDS患者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是评价ARDS转化的有价值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99m)Tc-MDP全身骨显像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并与生物标志物检测鉴别良恶性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恶性肿瘤患者135例(肺癌45例、前列腺癌36例和乳腺癌54例)进行了~(99m)Tc-MDP SPECT全身骨显像。本文测定135例恶性肿瘤、75例良性肿瘤患者及80例正常对照组的血清ALP、CA19-9、APOA1、APOB和D-D水平,并进行了对比研究。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 curve)评估生物标志物水平预测恶性肿瘤向骨转移的临床价值。结果 135例~(99m)Tc-MDP骨显像患者诊断脊柱转移瘤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54.81%、62.58%和63.79%。135例恶性肿瘤患者较之8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ALP水平显著增高,CA19-9水平显著增高,APOA1水平降低,APOB水平明显增高,D-D水平显著增高。74例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较之61例未骨转移患者血清ALP水平显著增高、CA19-9和APOB水平增高、APOA1水平降低和D-D水平显著增高。ROC曲线预测恶性肿瘤向骨转移时,在确定血清ALP和D-D的临界值为1.26 U/L和1.16μg/ml,AUC分别为0.896和0.853,敏感度分别为86.32%和84.3%,特异度分别为92.34%和90.14%。结论 ~(99m)Tc-MDP全身骨显像与生物标志物水平联检具有鉴别良恶性疾病的临床意义,血清ALP和D-D水平是评估恶性肿瘤未骨转移向骨转移转化的有价值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感染患者炎症因子与D-二聚体(D-D)和CD64及纤维蛋白原(FIB)对病情严重程度评估及预后价值,为糖尿病足感染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8年7月天津市天津医院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126例为研究对象,将其中感染患者61例作为感染组,未感染患者65例作为未感染组;检测并比较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D-D、FIB以及CD64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感染患者中轻度感染28例、中度感染20例及重度感染13例。预后有效103例、无效23例。61例糖尿病足感染患者共培养分离病原菌7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45株占57.69%,革兰阳性菌30株占38.46%、真菌3株占3.85%。感染组患者CRP、PCT、D-D、FIB及CD64分别为(41.28±7.83)mg/L、(0.51±0.11)ng/ml、(2.23±0.56)mg/L、(7.64±1.31)g/L及(2.85±0.81)均高于非感染组(P<0.05),不同程度感染组CRP、PCT、D-D、FIB及CD64均高于未感染组(P<0.05),且随着感染严重程度的增加,CRP、PCT、D-D、FIB及CD64水平增加(P<0.05)。治疗无效患者CRP、PCT、D-D、FIB及CD64分别为(53.82±12.28)mg/L、(0.74±0.28)ng/ml、(2.85±0.84)mg/L、(6.95±1.26)g/L及(4.12±1.68)均高于治疗有效组(P<0.05)。采用ROC曲线分析CRP、PCT、D-D、FIB及CD64对糖尿病足治疗无效预测价值,CRP、PCT、D-D以及CD64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7、0.799、0.837、0.831。结论 CRP、PCT、D-D、FIB及CD64水平与糖尿病足感染患者感染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且对糖尿病足患者治疗预后具有着良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析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对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的诊断效果,为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早期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9月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特色医学中心收治的疑似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328例,根据患者MP-DNA检测结果,将MP-DNA>1×10~4copies/ml作为MP阳性组71例,将MP-DNA≤1×10~4 copies/ml作为MP阴性组257例,再随机抽取医院同期健康体检的儿童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受试者WBC、CRP、D-D及FIB水平,并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各指标及各指标联合对MP感染诊断价值。结果MP阴性组与MP阳性组患者外周血WBC、CRP、D-D及FIB水平分别为(8.89±1.25)×10~9/L、(10.21±2.54)mg/L、(1.64±0.73)mg/L及(3.26±1.24)g/L与(10.95±1.31)×10~9/L、(13.92±3.47)mg/L、(2.96±1.21)mg/L及(4.15±1.04)g/L均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MP阳性组患者外周血WBC、CRP、D-D及FIB水平高于MP阴性组(P<0.05)。WBC、CRP、D-D及FIB对MP诊断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2、0.817、0.841、0.680;WBC、CRP、D-D及FIB最佳临界值分别为:9.26×10~9/L、12.19 mg/L、2.20 mg/L、3.85 g/L。采用ROC曲线分析四项指标联合对MP诊断价值,诊断曲线下面积为0.938。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外周血WBC、CRP、D-D及FIB水平升高,各指标对肺炎支原体感染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联合运用有助于肺炎支原体的临床筛查及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合并代谢综合征(MS)患者血清铁蛋白(Fer)、C-反应蛋白(CRP)和脑钠肽前体(pro-BNP)水平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和评估的重要性。方法检测了95例AP合并MS、88例AP不合并MS患者和100例正常对照组的血清Fer、CRP和pro-BNP水平,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AP合并MS特征的重要性。结果 AP合并MS患者血清Fer、CRP和pro-BNP水平较之AP不合并MS患者明显增高。ROC曲线表明,血清Fer、CRP和pro-BNP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873、0.852和0.762;临界值分别为717.3 ng/ml、136.6 mg/L和230.7 pg/ml;敏感度分别为82.1%、80.3%和66.7%;特异度分别为92.0%、88.4%和72.1%。结论血清Fer、CRP和pro-BNP水平具有鉴别AP合并MS与AP不合并MS的临床价值,是评估AP不合并MS、AP合并MS患者特征的有价值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D-D)水平与危重症感染患者感染可能性评分(IPS)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7月医院危重症感染患者139例为试验组,另选取同期120例危重症非感染患者为对照组。于研究开始24h内收集和记录两组危重症患者感染、病原菌情况和血清PCT、CRP、D-D水平及IPS评分,且于正规治疗、临床表现消失,再次复查血清PCT、CRP、D-D水平及IPS评分。结果抗感染治疗前,试验组PCT、CRP、D-D水平与IPS评分分别为(25.12±4.10)ng/ml、(19.48±2.00)mg/L、(450.00±31.40)ng/ml、(17.51±3.64)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抗感染治疗后,试验组PCT、CRP、D-D水平与IPS评分分别为(7.90±3.80)ng/ml、(8.90±1.70)mg/L、(248.50±24.10)ng/ml、(10.83±2.93)分均低于抗感染治疗前且高于对照组(P0.05)。IPS评分曲线下面积(AUC)为0.940高于PCT、CRP、D-D,PCT的AUC为0.842高于CRP、D-D;IPS评分、PCT水平评价感染病情特异性为91.67%、91.67%,敏感度为93.88%、87.76%和阳性预测值为93.62%、91.67%均高于CRP、D-D,IPS评分敏感度93.88%和阳性预测值93.62%高于PCT的87.76%、91.67%。IPS评分与PCT、CRP和D-D水平分别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 IPS评分可作为危重症感染患者病情分级、抗感染治疗效果评价、预后判断的有效、动态工具,优于血清PCT、CRP、D-D指标的单一监测,且具有较强的临床可操作性,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指标与肺功能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本院接受诊治的102例AECOPD患者(AECOPD组),另选择同期101例缓解期患者为COPD缓解期组,选择103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比3组人员的血清CRP表达水平、肺功能情况,分析血清CRP与AECOPD组患者肺功能的相关性。结果AECOPD组患者的血清CRP表达水平显著高于COPD缓解期组、对照组(P<0.05),且COPD缓解期组高于对照组(P<0.05);AECOPD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AECOPD组患者的血清CRP与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均呈负性相关(r值分别为-0.387、-0.398,P<0.05)。结论AECOPD患者血清CRP指标与肺功能(PEF、FEV1、FEV1/FVC)存在相关性,能反映COP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故血清CRP指标检测能为诊断AECOPD患者的肺功能、评估预后效果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回顾性分析本院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中C-反应蛋白(CRP)、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血清降钙素原(PCT)的检测结果。方法 收集本院2017年8月-2019年2月呼吸科确诊的65例CAP住院患者和同时段本院健康体检的正常人群为对照组,CRP、SAA检测采用免疫比浊法,PCT检测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数据分析采用SPSS 20. 0软件,比较不同组别间CRP、SAA、PCT水平是否存在差异,同时建立ROC曲线,计算最佳临界值。结果 CAP组CRP、SAA、PC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0. 05)。CRP在检测CAP时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 899,最佳临界值为4. 01 mg/L,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2. 3%、98. 5%; SAA在检测CAP时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 812,最佳临界值为7. 0 mg/L,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9. 7%、89. 4%; PCT在检测CAP时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 784,最佳临界值为0. 05 ng/ml,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1. 5%、89. 2%。结论 在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诊断及感染状况评估中,CRP、SAA、PCT作为新的炎症标志物可以为临床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有效的辅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支原体感染盆腔炎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histone B1,HMGB1)水平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安吉县人民医院妇产科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支原体感染盆腔炎患者110例作为盆腔炎组,同期健康体检女性110名作为对照组,盆腔炎组根据感染严重程度分为轻度感染29例,中度感染48例,重度感染33例。测定治疗前后血清HMGB1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盆腔炎组患者治疗前血清HMGB1和CRP分别为(14.36±1.64)μg/L和(12.14±1.03)mg/L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中度感染患者和重度感染患者血清HMGB1、CRP分别为(14.63±1.57)μg/L、(11.54±1.21)mg/L和(19.54±1.71)μg/L、(16.37±1.12)mg/L高于轻度感染组(P<0.05),重度感染组血清HMGB1和CRP水平高于中度感染组(P<0.05)。盆腔炎患者治疗后血清HMGB1和CRP低于治疗前(P<0.05)。支原体感染盆腔炎患者血清HMGB1和CRP水平呈正相关(r=0.594,P<0.001)。血清HMGB1诊断支原体感染盆腔炎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17,灵敏度为89.54%,特异度为82.13%;血清CRP诊断支原体感染盆腔炎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78,灵敏度为92.14%,特异度为86.25%。结论支原体感染盆腔炎患者血清HMGB1升高,HMGB1水平在支原体感染盆腔炎的诊断、治疗效果及病情严重程度评估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C反应蛋白测定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CRP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2组患者分别在就诊或收住院当日抽取静脉血3m l,提取血清送检,CRP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并进行组间及加重期组内CRP水平的分析。结果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CRP水平显著高于COPD稳定期患者(P<0.01),而在AECOPD患者中死亡组血清CRP水平又显著高于存活组(P<0.001)。结论CRP升高不仅可以提示COPD的急性加重,极度升高又提示COPD患者病情严重并且可能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清淀粉样物质A(SAA)在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07年6月至2008年12月AECOPD患者8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缓解期患者46例.采用ELISA法测定SAA,对AECOPD与COPD缓解期患者进行比较,并比较AECOPD患者治疗前后SAA、WBC、中性粒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结果 AECOPD患者SAA水平较COPD缓解期患者明显升高[分别为(182.33±50.12)、(6.24±3.05)mg/L,P<0.05].AECOPD患者随着抗生素治疗的起效,SAA、CRP逐渐下降,WBC、中性粒细胞计数也有下降趋势.SAA对诊断AECOPD患者肺功能严重程度较CRP敏感.结论 SAA对AECOPD的诊断及评价其肺功能严重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彩色超声与血清D-二聚体(D-dimer,D-D)、白蛋白(Albumin,ALB)和总胆红素(TBil)水平评价肝硬化严重程度和向原发性肝癌转化时的临床价值。方法 189例肝硬化(LC)患者(A级组67例、B级组56例和C级组66例)和76例原发性肝癌(PLC)患者进行了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并与120例正常对照组测定了血清D-D、ALB和TBil水平,并进行了对比性研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晚期LC向PLC患者转化时的临床价值。结果在彩色超声上,肝纤维化(liver fibrosis,LF)、LC和PLC之间具有明显差异。189例LC患者和76例PLC患者血清D-D水平较之120例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01),血清ALB和TBil水平均降低(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清D-D、ALB和TBil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24、0.751和0.748,临界值分别为1.28 mg/L、23.69 g/L和8.39μmol/ml,敏感度分别为92.38%、70.57%和69.32%,特异度分别为96.12%、80.46%和79.35%。结论 B超与血清D-D、ALB和TBil水平具有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LF、LC和PLC的临床价值。血清D-D、ALB和TBil水平是晚期LC向PLC转化时的有价值指标,以D-D为最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血清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D-二聚体(D-D)、人基质裂解素(human matrix lysin,ST2)水平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简称呼衰)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7月本院112例COPD合并Ⅱ型呼衰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30 d内预后情况分为死亡组(预后不良组)及生存组(预后良好组),并纳入同期健康体检者56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3组性别、年龄、入院时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COPD评估测试(CAT)等基线资料及血清NT-proBNP、D-D、ST2水平差异,并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入院时血清NT-proBNP、D-D、ST2水平对COPD合并Ⅱ型呼衰患者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112例COPD合并Ⅱ型呼衰患者入院后30 d死亡31例(27.68%),纳入预后不良组;生存81例(72.32%),纳入预后良好组。3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年龄、Pa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年龄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PaO2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3组PaCO2及血清NT-proBNP、D-D、ST2水平比较,为预后不良组>预后良好组>健康对照组(P<0.05);且预后不良组CAT评分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经ROC曲线分析,发现血清NT-proBNP、D-D、ST2水平均对COPD合并Ⅱ型呼衰患者不良预后具有较高预测价值(AUC=0.955、0.931、0.946,P<0.05),其cut-off值分别为709.66 pg/L、532.47 ng/L、463.48 ng/L。结论血清NT-proBNP、D-D、ST2对COPD合并Ⅱ型呼衰预后预测价值较高,有助于临床诊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不同病程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已经确诊的COPD患者81例和正常对照者73人进行分析。病例组患者分别于急性发作期和治疗稳定期抽取空腹静脉血和动脉血,对照者于体检日抽取空腹静脉血,分别检测CRP、CK-MB或动脉血氧分压。结果 稳定期COPD病人的血清CRP和CK-MB平均值分别为(7.18±5.62)、(10.92±5.33)mg/L,对照组分别为(3.00±0.91)、(3.11±1.46)mg/L,稳定期患者均高于对照组;而处于急性期时,CRP和CK-MB浓度都进一步增加,分别为(51.22±24.53)、(30.06±16.68)mg/L;当COPD患者的病情由急性发作经治疗而趋于稳定时,PaO2上升。在COPD急性发作期,CK-MB与CRP之间存在正相关,而PaO2与CRP、CK-MB与PaO2之间均存在负相关。结论 CRP和CK-MB是COPD病人病情变化的一个敏感指标,且与PaO2水平呈负相关。在临床上可用来评估COPD患者的病情程度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脂蛋白(a)[Lp(a)]、总胆固醇(TC)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值在冠心病检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分别检测176例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其中急性心肌梗死56例,稳定型心绞痛5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62例)以及60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血清hs-CRP、Lp(a)水平和TC/HDL-C.结果 冠心病组血清hs-CRP、Lp (a)和TC/HDL-C分别为(34.51±9.65) mg/L、(295.16±104.57) mg/L和4.23±0.91,而对照组分别为( 1.26±0.69) mg/L、(145.26±42.19) mg/L和2.54±0.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hs-CRP、Lp(a)和TC/HDL-C明显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和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 0.05);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hs-CRP、Lp(a)和TC/HDL-C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 0.05).结论血清hs-CRP、Lp(a)和TC/HDL-C在冠心病患者中明显升高,可以反映冠心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