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喉鳞状细胞癌DNA含量的FCM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24 例未经治疗的喉鳞状细胞癌患者术后新鲜肿瘤标本,通过流式细胞仪(FCM)测定DNA 含量的3 个主要参数,异倍体(aneuploid)、DNA 指数(DNA Index,DI)和S期细胞比例(S-phase frac-tion,SPF),探索3 个参数与肿瘤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24 例喉鳞状细胞癌中,异倍体检出率为83.3% (20/24)。DI与肿瘤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转移无关,与肿瘤临床分期有关(P< 0.05)。SPF与肿瘤组织学分级无关,与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 0.01,P< 0.05)。提示:(1)DNA异倍体是喉鳞状细胞癌的重要特征之一;(2)DI和SPF可作为预测喉鳞状细胞癌生物学特性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流式细胞仪对涎腺肿瘤DNA倍体、DI指数及S期细胞增生率的检测,分析这些参数与肿瘤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以探讨其对涎腺肿瘤的诊断和预后评估能力。方法对156例涎腺良性肿瘤、临界瘤及恶性肿瘤新鲜组织进行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良性肿瘤组未检出异倍体;临界瘤组44例检出异倍体,S期增生率达最高,提示有恶变倾向;恶性肿瘤组异倍体的检出率最高。DI与淋巴结转移无关,与肿瘤组织学分级有关(P〈0.01)。SPF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结论DNA异倍体的检出是恶性肿瘤的重要特征之一;S期细胞增生率为恶性肿瘤增生的指标。临界瘤中检出异倍体预示有癌变倾向;SPF高揭示肿瘤增生活性强。DI可以鉴别细胞的良恶性;DI和SPF可以作为肿瘤细胞恶性程度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结直肠癌DNA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流式细胞仪(FCM)对35例结直肠癌及正常大肠粘膜的细胞DNA含量进行分析,以探讨其和病理组织学及预后的关系。结果表明,35例直肠癌中26例(74.3%)为DNA异倍体.DNA指数(DI)与病理分级及Dukes’分期相关,DNA倍体与病理类型及Dukes’分期无关。因此DNA含量与患者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肺癌DNA含量的检测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检测原发性肺癌肿瘤细胞中DNA含量,并探讨其与肺癌TNM分期、细胞分化程度、细胞增殖活性和凋亡的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DNA含量和肿瘤细胞增殖活性,TUNEL方法检测肿瘤细胞凋亡。结果:(1)DNA指数(DI)的分布范围从0.829-2.514,异倍体肿瘤41例(77.4%),DI值和异倍体肿瘤发生率与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2)DI值和异倍体肿瘤发生率与TNM分期有关,随TNM分期增加而增加(P<0.05);(3)低分化肺癌的DI值高于中分化和高分化肺癌(P<0.05和P<0.01);(4)异倍体肿瘤细胞增殖指数(PI)显著高于二倍体肿瘤(P<0.01),肿瘤细胞凋亡指数(AI)显著低于二倍体肿瘤(P<0.01)。结论:肺癌肿瘤细胞DNA含量与肺癌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肿瘤细胞增殖活性和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5.
胃癌细胞DNA含量与淋巴结转移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流式细胞术研究胃癌细胞DNA含量、S期细胞比率(SPF)和G2/M期细胞比率(G2/MPF)与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显示:异倍体胃癌淋巴结转移率及SPF显著高于二倍体胃癌(P<0.05)。淋巴结转移个数越多,转移距离越远,也常发生在异倍体瘤。而G2/MPF则与淋巴结转移无明显关系。以上结果表明:胃癌细胞DNA含量、SPF与淋巴结转移个数、转移距离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6.
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40例大肠癌新鲜标本的DNA倍体类型,发现DNA倍体类型与患者性别、年龄、大肠癌部位、组织分化及Dukes分期无关;淋巴结转移及肿瘤穿透肠壁患者癌细胞的DNA异倍体明显高于二倍体(P<0.05)。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癌细胞核DNA倍体分布与食管癌临床病理类型(特征)的关系,及癌旁细胞核DNA倍体在判断肿瘤局部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手术切除26例食管癌细胞,包括9例癌旁食管细胞核DNA倍体模式。结果 DNA指数(DI)范围为1.1~3.48。DI和病理组织分期、分级呈正相关。随着肿瘤的病理分期与分级的发展,异倍体肿瘤的检出率逐渐上升。Ⅲ~Ⅳ期食管癌其癌旁细胞核异倍体检出明显升高。结论 食管癌和癌旁细胞核DNA倍体的联合测定有利于估计食管癌进展和转移,对提高食管癌治疗及预后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蕈样肉芽肿(MF)组织的DNA含量及细胞增殖水平与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62例石蜡包埋的MF组织中DNA含量及细胞增殖水平。结果 红斑期、斑块期、肿瘤期MF患者,其DNA异倍体率及DNA指数(DI)随病情的延长而增高,红斑期与肿瘤期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同样,肿瘤期患者组织中S期细胞比率(SPF)及增殖指数(PI)均明显高于红斑期患者(P<0.05)。结论 DNA异倍体及DI、SPF、PI值的高低与蕈样肉芽肿分期有关,而且它们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DNA图像定量分析对星形细胞瘤的分级及预后判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细胞图像光度术(ICM)对70例不同级别的星形细胞瘤进行DNA定量分析研究。并将异倍体发生率、DNA指数(DI)、细胞增殖指数(PI)、生存时间和分级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不同级别的星形细胞瘤的DI、PI异倍体发生率分别为:I级1.0744、36.3、11.11%,Ⅱ级1.0244、38.2、56.63%,Ⅲ级1.7287、48.7、93.33%,Ⅳ级1.948、52.3、100%。随着星形细胞瘤的分级的增高,DI(P<0.05)、PI(P<0.05)和异倍体发生率(P<0.05)明显增高,而生存时间则明显缩短。结论:肿瘤的异倍体发生率,DI、PI值与分级呈正相关,与生存时间呈负相关。DNA图像定量分析能提高对星形细胞瘤的预后判断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胃癌及癌旁组织DNA含量,异倍体及细胞增殖活性与胃癌手术范围及临床病理资料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emetry FCM)对40例胃癌及相应癌旁组织中的细胞DNA含量(The DN Aindex DI值)、细胞增殖活性(cellular proliferation activity PI值)进行定量检测,并根据细胞DNA含量分析异倍体。结果DI值、PI值及异倍体率在胃癌和癌旁3Cm组织,要明显高于癌旁5Cm、7Cm、及最远处断端组织,以癌组织为中心三种指标由外向内呈递增趋势。DI值、PI值及异倍体率与胃癌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手术断端癌残留、TNM分期等密切相关。结论对胃癌及癌旁组织的DNA含量、细胞增殖活性及异倍体率的分析,可作为胃癌手术切除范围选择的实验依据:对胃癌及癌旁组织的DNA含量、细胞增殖活性及异倍体率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的分析,有助于对胃癌恶性程度和手术预后的评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C,VEGF-C)在头颈鳞癌(hea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4例HNSCC组织中COX-2、VEGF-C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临床病理意义。结果:104例HNSCC组织中COX-2、VEGF-C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23%、74.04%,显著高于正常头颈部粘膜组织(P<0.05)。HNSCC组织中颈淋巴结转移者的COX-2、VEGF-C表达均高于无颈部淋巴结转移者(P<0.05),且COX-2和VEGF-C的表达呈正相关(r=0.366,P<0.05)。结论:HNSCC中COX-2、VEGF-C的阳性表达明显增高并与颈部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在HNSCC的侵袭、转移过程中,COX-2和VEGF-C的表达可能具有协同作用,可望用于对HNSCC颈淋巴结侵袭、转移潜能的评估。  相似文献   

12.
林玲  王会河  罗元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21):41-43+47+169
目的观察肿瘤转移相关基因Mta1(metastasis associated gene 1)及其蛋白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86例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组织和20例头颈部正常组织用逆转录-PCR(RT-PCR)方法检测Mta1 m RNA表达,用免疫组化检测Mta1蛋白表达。结果 Mta1 m RNA在86例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平均表达水平(1.72±0.56)%与头颈部正常组织(0.93±0.68)%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Mta1蛋白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组织阳性率(65.12%,56/86)与对照组(15%,3/20)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Mta1 m RNA及其蛋白在下咽癌、鼻咽癌、颈部皮肤鳞癌、淋巴结癌、扁桃体癌中平均表达水平及阳性率分别与头颈部正常组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Mta1 m RNA及蛋白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中表达及阳性率与高分化、中分化及低分化等分化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 Mta1 m RNA及其蛋白表达与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浸润转移关系密切,提示该基因可成为预测头颈部鳞状细胞癌转移和预后有价值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DNA含量、AgNOR计数在食管癌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自动化图像分析术及银染技术测定了5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的肿瘤细胞核DNA含量及AgNOR计数,结合临床资料,探讨二者与食管癌的临床病理、预后及相互关系。结果发现,肿瘤分化越差,DNA含量和AsNOR计数越高;淋巴结转移组AgNOR计数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肿瘤DNA含量与AsNOR计数呈正相关。此项研究对揭示食管鳞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估计预后和指导治疗提供了较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癌前病变、正常黏膜p53蛋白和ki-67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5例食管鳞癌、18例轻度不典型增生、11例重度不典型增生、18例食管正常上皮p53蛋白和ki-67蛋白的表达。结果正常黏膜及轻度不典型增生与重度不典型增生、食管鳞癌p53阳性率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正常黏膜与轻度不典型增生之间、重度不典型增生与食管鳞癌p53阳性率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p53表达与鳞癌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正常黏膜与轻度不典型增生、轻度不典型增生与食管鳞癌ki-67阳性检出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轻度不典型增生与重度不典型增生ki-67阳性检出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不典型增生与食管鳞癌、中-高分化鳞癌与低分化鳞癌ki-67高表达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ki-67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p53与ki-67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p53基因的缺失或突变在食管鳞癌的早期阶段;联合检测P53与ki-67作为筛选癌前高危个体可能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淋巴管生长因子 (VEGF C)表达与舌癌颈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一期行颈淋巴清扫术的舌癌病例 74例 ,行原发灶的VEGF C免疫组化染色及颈淋巴结的细胞角蛋白 (Cytokeratin ,CK)AE1/AE3免疫组化染色 ,观察原发灶的VEGF C表达情况及颈淋巴结转移情况。结果 :74例患者中 ,VEGF C高表达 39例 (5 2 .7% ) ,VEGF C低表达 35例 (47.3% ) ,有颈淋巴结转移者 38例 (5 1.4 % )。Fisher’s精确概率检验表明T1、T2期舌癌VEGF C表达和颈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单因素Logistic回归表明T1、T2期舌癌淋巴结转移与VEGF C表达、T分期及N分期相关 ,而多因素Logistic回归表明T1、T2期舌癌淋巴结转移仅与VEGF C表达相关(P <0 .0 1)。结论 :VEGF C表达对评估早期舌癌颈淋巴结转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的表达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目的 :研究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组织 (HNSCC)中脆性组氨酸三联体 (FHIT)基因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 ,检测 80例HNSCC及 4 1例正常鳞状上皮标本中FHIT的表达。结果 :HN SCC及正常鳞状上皮组织中FHIT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5 3.75 % (4 3/80 ) ,10 0 % (4 1/4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HNSCC中 ,有淋巴结转移组与无淋巴结转移组FHIT的阳性率分别为 37.1% (13/35 )和 6 6 .7% (30 /45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结论 :HNSCC的发生、演进中FHIT起重要作用 ,FHIT的检测有助于HNSCC转移潜能的判定  相似文献   

17.
胃癌细胞DNA含量与淋巴结转移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流式细胞术研究胃癌细胞DNA含量、S期细胞比率(SPF)和G2/M期细胞比率(G2/MPF)与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显示:异倍体胃癌淋巴结转移率及SPF显著高于二倍体胃癌(p〈0.05)。淋巴结转移个数越多,转移距离越远,也常发生在异倍体癌。而G2/MPF则与淋巴结转移无明显关系。以上结果表明:胃癌细胞DNA含量、SPF与淋巴结转移个数、转移距离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