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Vitadur α饰面瓷与GI—Ⅱ型渗透陶瓷底层的颜色匹配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GI-Ⅱ渗透陶瓷底层材料是以Vitadur α作为饰面瓷材料,因此二者必须具有良好的颜色匹配性。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不同的上瓷阶段底层瓷-饰面瓷复合体颜色的变化规律,为修复体的制作和颜色匹配奠定基础。方法:制作直径为12.5mm,厚度为0.5mm的GI-Ⅱ(IG2色)及Vita In-Ceram Alumina(A2色)底层瓷试件各21个。先烧结0.2mm的不透明牙本质瓷,然后按瓷层厚度分为0.2、0.4、0.6、0.8、1.0mm五个牙本质瓷厚度组及0.2、0.4mm两个牙釉质瓷厚度组,涂塑Vitadur α饰面瓷(A2色)并烧结。用TC-PⅡG全自动测色色差仪测定不同上瓷阶段及不同饰面瓷瓷层厚度组的颜色参数L*、a*、b*(CIE1976L* a* b*系统),计算色相值(hab)及色饱和度值(C*ab)。结果:不透明牙本质瓷涂塑烧结后,样本的明度值降低,色相向黄色方向偏移(P<0.05),饱和度值变化不大(P>0.05);随牙本质瓷或牙釉质瓷厚度的增加,明度值和饱和度值降低,色相向红色方向偏移(P<0.05);在涂塑烧结0.2mm的不透明牙本质瓷及0.4mm的牙本质瓷后,以两种材料为底层的样本的色差值就达到临床可接受的色差范围。结论:底层瓷-饰面瓷复合体的颜色采瓷层厚度的影响,在临床牙体预备量容许的范围内,GI-Ⅱ渗透陶瓷底层材料和Vitadur α饰面瓷可以达到相互间颜色匹配。  相似文献   

2.
反复烧烤对渗透陶瓷-面瓷复合体颜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反复烧烤后渗透陶瓷 饰面瓷复合体的颜色变化规律。方法 :制作直径为 12 .5mm ,厚度为 0 .5mm的VitaIn CeramAlumina和GI Ⅱ型渗透陶瓷片状样本 ,表面烧结 0 .2mm的Vitaduralpha不透明牙本质瓷 ,0 .6mm的牙本质瓷 ,0 .2mm的牙釉质瓷 ,表面打磨后 ,按饰面瓷烧结程序反复烧烤 2、4、6、8、10次 ,用TC PⅡG全自动测色色差仪测量不同烧烤次数以后样品的颜色参数 ( 1976CIEL a b ) ,计算色相值 (hab)、色饱和度 (C ab)参数和色差值 (ΔE)。结果 :反复烧烤以后 ,GI Ⅱ样本的明度值降低 (P <0 .0 5 ) ,色相值和彩度无明显变化 (P >0 .0 5 ) ;VitaIn CeramAlumina样本颜色变化不明显 (P >0 .0 5 )。 10次反复烧烤所引起的颜色变化 (ΔE)最大值为 2 .2 798(GI Ⅱ样本 )和 1.3894(VitaIn CeramAlumina样本 )。两种材料样本 10次以后的色差值最大为 2 .2 95 6。结论 :VitaIn CeramAlumina和GI Ⅱ型渗透陶瓷 饰面瓷复合体在反复烧烤以后 ,具有较好的颜色稳定性 ,10次反复烧烤以后颜色的变化程度处于临床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3.
Vitadur α饰面瓷与GⅠ-Ⅱ型渗透陶瓷底层的颜色匹配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GⅠ-Ⅱ渗透陶瓷底层材料是以Vitadur α作为饰面瓷材料,因此二者必须具有良好的颜色匹配性.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不同的上瓷阶段底层瓷-饰面瓷复合体颜色的变化规律,为修复体的制作和颜色匹配奠定基础.方法:制作直径为12.5mm,厚度为0.5mm的GⅠ-Ⅱ(IG2色)及Vita In-Ceram Alumina (A2色)底层瓷试件各21个.先烧结0.2mm的不透明牙本质瓷,然后按瓷层厚度分为0.2、0.4、0.6、0.8、1.0mm 五个牙本质瓷厚度组及0.2、0.4mm两个牙釉质瓷厚度组,涂塑Vitadur α饰面瓷(A2色)并烧结.用TC-PⅡG全自动测色色差仪测定不同上瓷阶段及不同饰面瓷瓷层厚度组的颜色参数L*、a*、b*(CIE1976 L*a*b*系统),计算色相值(hab)及色饱和度值(C*ab).结果:不透明牙本质瓷涂塑烧结后,样本的明度值降低,色相向黄色方向偏移(P<0.05),饱和度值变化不大(P>0.05);随牙本质瓷或牙釉质瓷厚度的增加,明度值和饱和度值降低,色相向红色方向偏移(P<0.05);在涂塑烧结0.2mm的不透明牙本质瓷及0.4mm的牙本质瓷后,以两种材料为底层的样本的色差值就达到临床可接受的色差范围.结论:底层瓷-饰面瓷复合体的颜色受瓷层厚度的影响,在临床牙体预备量容许的范围内,GⅠ-Ⅱ渗透陶瓷底层材料和Vitadur α饰面瓷可以达到相互间颜色匹配.  相似文献   

4.
GI-Ⅱ型渗透陶瓷全瓷底层材料透射率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GI-Ò型渗透陶瓷底层材料的透光率及材料颜色、厚度、不同玻璃渗透烧烤工艺对透光率的影响规律。方法:制作直径为1215 mm,厚度分别为015、110、115 mm的GI-Ò渗透陶瓷及Vita In-CeramAlumina样本;另制作015 mm厚的样本,按5个不同的渗透时间和3个不同的渗透温度分组,以上每组的样本数目均为3个。用分光光度计测量各组的可见光积分透射率(标准A光源,光束直径5 mm,波长范围380~780 nm)。结果:GI-Ò型渗透陶瓷材料的透射率范围为217%~415%,Vita In-CeramAlumina材料为214%~512%;随样本颜色饱和度值的增加及明度值降低,透射率也降低;同种颜色样本随厚度增加透射率下降;透射率随渗透烧烤时间的延长呈增大趋势,6 h以后则下降;随渗透温度升高,Vita In-Ceram Alumina的透射率下降,GI-Ò渗透陶瓷材料则增加。结论:GI-Ò渗透陶瓷底层材料具有较好的透光性能。因渗透烧烤工艺、颜色及厚度对透射率有影响,临床应用时应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测不同配方的玻璃着色剂对可切削渗透陶瓷(MIC)复合体颜色的影响。方法 确定渗透玻璃基本组分。测定其光学指数:色散值0.068 41(435.8-656.3 nm),折射率1.596 91(587.6 nm波长)。以基本配方为核心调整形成5种着色剂配方的渗透玻璃。将它们渗透到氧化铝圆片状试件中,TC-PIIG型色差计分别测量5种MIC复合体的L*、a*、b*值并与Vita In-ceram陶瓷颜色系数比较。结果 不同着色剂配方的MIC颜色体系的的主要区别在L*值,其次是a*值,b*值变化较小。MIC颜色体系L*值为64.55-71.46,a*值为3.35-7.38,b*值为10.00-12.41,Ca*b*11.38-13.95,ha*b*54.07-73.00。与Vita In-ceram陶瓷色系颜色参数接近。结论 渗透玻璃着色剂配方的改变主要影响渗透陶瓷复合体颜色表达的明度和色相,对彩度的影响相对较小,其颜色表达符合临床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6.
目的:测量和评价氧化铝渗透陶瓷全冠临床色差的可接受性。方法:收集10个氧化铝渗透陶瓷全冠修复病例,应用CIE1976L*a*b*颜色系统,采用数码摄影和Photoshop软件电脑处理技术,在自然光线下,对各全瓷冠及其相对称的天然牙测量、分析,计算L*、a*、b*、C、H和△E各参数值。所得数据运用SAS6.12软件包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在颈1/3区域,氧化铝渗透陶瓷全冠和天然牙在明度、a*色品值、色相角上有显著差异;在中1/3区域,参数a*、b*色品值和饱和度有显著差异;在切1/3区域,各参数值均无显著差异。参数△E值在各区域都有显著差异,但其差异值在患者可接受范围内。结论:氧化铝渗透陶瓷全冠色差可接受性约为6个△E单位。可以利用中切牙的对称性,在临床上直接进行修复体色差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7.
In-Ceram渗透陶瓷技工比色板的色度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Vita In—Ceram渗透陶瓷技工比色板颜色分布的规律性。方法:采用Minolta CM-2600d分光测色计、国际照明委员会(CIE)推荐的CIE-1976-Lab色度系统对Vita In—Ceram渗透陶瓷技工比色板进行颜色测定和分析。结果:Vita In—Ceram渗透陶瓷技工比色板分别对应玻璃渗透尖晶石、氧化铝和氧化锆陶瓷三种材料系列,各有4个比色片,总体明度范围为81.40~67.68,按比色片序号增大而明度递减,饱和度递增,色相角递减,其中渗透铝瓷组的AL3饱和度为该组中饱和度最大。结论:In-Ceram渗透陶瓷技工比色板三种材料系列的颜色分布有共同的规律性,渗透陶瓷的颜色作为Vitaalpha饰面瓷的背景色,可以使最终修复体颜色与Vita临床比色板的颜色具有良好的匹配性。  相似文献   

8.
两种VITA比色板的色度学比较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目的:对两种VITA比色板的色度范围进行比较分析,并与中国人牙色度范围相比较,以便为临床选色和瓷粉的使用提供指导。方法:选用CIEl976—L^*a^*b^*色度系统,用Minolta CM—2600d分光测色计对两种VITA比色板的色度佰进行测定,对二者的色度范围做了比较分析。结果:与Vita C1assical比色板相比,Vita 3D Master比色片明度值在较低的区域也有分布,a^*增大,使颜色向黄红色调方向移动;b^*也增大,使颜色的饱和度增大。Vita 3D—Master比色板几乎全部涵盖了Vita Classical比色板的明度和饱和度范围。二者与中国人牙色度范围相比较,部缺乏明度较高的色片,Vita 3D Master比色板较Vita C1assical比色板能够更好的覆盖中国人牙色范围,二者的色度范围相加则更有代表性。结论:Vita 3D—Master比色板较Vita Classical比色板颜色分布的范围更符合中国人牙色度范围、排列更合理,为临床准确地选色、配色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分析临床上金属烤瓷冠修复体与医生所选比色板色样间的颜色差异。方法:随机选取216例已完成的镍铬金属烤瓷冠,应用Shade-Eye NCC电脑比色仪测定该烤瓷冠及其对应的Vita比色板色样的色彩值与色度值,测量结果用孟塞尔(Munsell AM)颜色三属性(即色相、明度、饱和度)表色系统及CIE1976 L*a*b*表色系统表示。结果:烤瓷冠平均明度比所对应色样偏亮,平均红绿色品比对应色样偏红,平均黄兰色品比对应色样偏黄。烤瓷冠与所选色样间的色差平均为6.177,属于可识别范围。烤瓷冠平均彩度比对应色样偏浓,平均明度比对应色样偏亮,平均色相比对应色样偏红。结论:技工加工完成的烤瓷冠颜色与医生所选比色板色样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0.
前牙修复材料与比色板颜色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作为前牙美容修复的金瓷、全瓷、树脂材料的颜色和光学特性是否与Vita比色板一致、具有相同的比色参照性:方法:对Vita比色板,及同色系相同部位定制的VITA VMK95金-瓷修复材料、Artglass树脂修复材料、全瓷(In—Ceram)修复材料的颜色样本进行了色度值测量与色差分析。结果:Vita比色板与全瓷修复材料、Artgalss修复材料的颜色样本平均色差△E均小于3 NBS单位;与金-瓷修复材料颜色样本的色差均值为△E=13.78,大于人眼可接受的范围,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Vita比色板与金-瓷修复材料的颜色属性存在较大的偏差,而与全瓷修复材料、Artgalss树脂修复材料偏差较小。因此其比色参照性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改进。  相似文献   

11.
12.
A model describ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reported quality of restorative dentistry and dentist characteristics for 119 Montana general dentists is presented. The best predictors formed a significant model explaining 22% of the variance of the quality measure. Results are contrasted with a previous estimation of the model for 102 Washington general practitioners. Evidence for the external validity of the model is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3.
14.
15.
口底癌3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口底癌的临床特性、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对我院自1992—2002年住院治疗的34例口底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4例口底癌患者中,男28例(82.4%),女6例(17.6%),男女比为4.7∶1,平均发病年龄58岁。发病部位:前口底22例(64.7%),后口底12例(35.3%)。淋巴结转移率41.2%。单纯手术组、化疗加手术组、放疗加手术组、化疗加手术加放疗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45.5%、60.0%、50.0%、62.5%。结论口底癌以中老年患者好发,男性居多。易发生淋巴结转移,综合疗法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比较不同剂型玻璃离子水门汀的溶解性和表面微观形态改变,为临床使用提供依据.方法:将3M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水粉剂型)、GC玻璃离子水门汀(水粉剂型)及GC玻璃离子水门汀(双糊剂型)分别在人工唾液中浸泡30 d,冷热循环15000次,烘干测重,比较前后质量变化,计算溶解率,并用扫描电镜观察表面微观改变.结果:不同剂型的玻璃离子水门汀溶解率由高到低分别为3M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水粉剂型)、GC玻璃离子水门汀(水粉剂型)、GC玻璃离子水门汀(双糊剂型).3种玻璃离子水门汀经浸泡溶解后,SEM扫描表面微观形态可观察到GE玻璃离子水门汀(双糊剂型)表面形态改变较少,其他2组玻璃离子水门汀表面微观改变较多.结论:双糊剂型玻璃离子水门汀理化性能及溶解率均低于传统水粉剂型,是未来临床修复治疗的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17.
A study was carried out in Sancti Spiritus Province in the 1984-1986 period about the results of the treatment of lip cancer. Male patients were the most affected by lip cancer (CIE 8-140) in our series. The place of the tumor was predominantly the lower lip (p less than or equal to 0.001). Surgical treatment was used in 96.8% of the cases and the cuneiform (wedge-shaped) exeresis was the most commonly used method in the early stages of the disease (T1 y T2). Casta?ón keloplasty was the reconstructive procedure used in 18.7% of the patients. Local sepsis was present in 31.2% of the patients undergoing surgery, occurring most frequently in upper lip tumors.  相似文献   

18.
19.
20.
目的:探讨平阳霉素损伤血管内皮细胞的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组织学依据。方法:选用成年Wistar大白鼠42只(其中6只为正常对照),经肠系膜静脉分别注入平骒霉素(24只)或鱼肝油酸钠(12只)后,分别于注药后0.5,1,2,4,8,24h,切取肝脏组织,通过酶组化染色法测定肝窦内皮细胞的5’-核苷酸酶,肝细胞的琥珀酸脱氢酶(SDH)及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结果:注入药液后,肝窦内皮细胞的5’-核苷酸酶,肝细胞的SDH和LDH活性随时间逐渐下降,其中平阳霉素组下降较轻微,结论:平阳霉素和鱼肝油酸钠都可对血管内皮细胞产生损伤,损伤的性质一样,均为非特异性,但平阳霉素损伤程度轻微,而鱼肝油酸钠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