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肩袖损伤是临床常见的肩关节疾病,目前肩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已广泛用于肩袖损伤治疗,但术后再撕裂率仍较高,部分患者再次出现肩关节持续疼痛、活动受限,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肩袖再撕裂主要发生在关节镜修复术后6~26周,高龄、骨质疏松、糖尿病、原始撕裂大小、肌肉脂肪浸润程度、修复强度不足及过度术后康复等为其危险因素。本文对肩袖修复术后腱骨愈合机制、术后再撕裂的诊断及影响因素(内在因素、外在因素、康复因素)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作者对 16 7例原发性外伤性肩关节脱位患者进行了早期超声检查以评估肩袖撕裂伤的前瞻性对照研究 ,发现有5 3例 (31.7% )出现肩袖完全撕裂。与 93例健康志愿者相对照 ,年龄在 6 0岁以下的患者更易发生肩袖撕裂 ,且有统计学意义。女性比男性更常见。如果在肩关节脱位 2周后 ,患者上臂上举低于 90℃ ,应高度怀疑有肩袖撕裂 (76 .7% )。为了对肩袖撕裂进行早期诊断 ,作者建议对上述年龄组的外伤性肩关节脱位的患者均应进行肩关节超声波检查和主动上举测量初发肩关节前脱位和肩袖撕裂@夏春明 @朱庆生…  相似文献   

3.
文题释义:肩袖:是覆盖于肩关节前方的肩胛下肌、上方的冈上肌和后方的冈下肌及小圆肌等肌腱组织的总称。肩袖位于肩峰及三角肌的下方,与关节囊紧密相连,其不仅可以维持肩关节的旋转和上举活动,还可将肱骨头稳定于关节盂上,对肩关节的活动和维持肩关节的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 肩袖损伤:因创伤或退行性病变导致部分或全层肩袖肌肉的撕裂,从而引起肩关节功能的减弱或消失,严重影响上肢的活动功能。 背景:目前对于肩袖损伤的治疗仍然是骨科临床研究中讨论的重点和热点,尽管肩袖损伤的治疗方式在不断创新和完善,但仍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认识,且每种治疗方式存在不同的优缺点和适应证。 目的:总结归纳肩袖损伤不同治疗方式的适应证,旨在为骨科临床对于肩袖损伤治疗策略的选择提供更多的思路。 方法:以“rotator cuff tear,rotator cuff injury,therapeutic,treatment,therapies”等为检索词,检索1990至2019年在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linicalKey数据库中发表的相关文献,剔除过于陈旧、不具有代表性以及与纳入标准不相符的文献,最终共纳入77篇文献进行分析总结。 结果与结论:①肩袖损伤的治疗大致可分为保守与手术治疗,其中手术治疗主要包括肩袖清创修补、上关节囊重建、肌腱移位、反肩置换、肩峰下球囊间隔术等,不同类型肩袖损伤在治疗方式的选择上有不同的适应证;②巨大肩袖损伤由于较高的手术失败率和术后再撕裂率,在临床的治疗上依旧是一个挑战,不过随着材料科学和组织工程学的迅猛发展,新的辅助治疗技术已经逐步应用于临床,并且已经成为肩袖损伤领域研究的热点。 ORCID: 0000-0002-4325-0064(赵第)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肩关节镜下双滑轮结合缝线桥技术与传统缝线桥技术固定修复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诊断为中型、大型肩袖损伤的患者,按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关节镜下双滑轮结合缝线桥技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缝线桥技术治疗。记录2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2组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点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Constant评分、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系统(UCLA)评分、美国肩与肘协会评分系统(ASES)评分,比较2组患者术后6个月、12个月肩关节前屈、外旋活动度和术后12个月肩关节再撕裂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中及术后均无血管神经损伤、锚钉拔出、深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2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 0.05),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Constant评分、UCLA评分、ASE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P 0.05);观察组术后3 d、3个月、6个月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术后3个月、6个月Constant评分、UCLA评分、ASE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2组患者术后6个月、12个月肩关节前屈、外旋活动度均较术前明显增加(P 0.05),且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肩关节前屈、外旋活动度大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2个月未见修复肩袖再撕裂,对照组再撕裂发生率为1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关节镜下双滑轮结合缝线桥技术与传统缝线桥技术修复中型、大型肩袖损伤都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较好恢复肩关节功能,但双滑轮结合缝线桥技术更能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促进肩关节功能尽快恢复,明显降低术后肩袖再撕裂的发生率,安全性更好,患者预后更佳。  相似文献   

5.
文题释义:肩袖:由起自肩胛骨的冈上肌、冈下肌、肩胛下肌、小圆肌包绕肱骨头形成一个袖套样结构。外伤和退行性变时,组成肩袖的肌腱会发生水肿、炎性病变甚至撕裂,是引起肩部疼痛和功能障碍的重要因素。 临界肩关节角:肩关节X射线片上肩胛盂上下骨边缘的连线与来自肩峰外下侧边缘的另一条线在肩胛盂下缘构成的夹角。临界肩关节角近年来成为研究的热点。背景:肩胛骨的解剖结构被发现与肩袖撕裂的发生有关,临界肩关节角可以反映肩胛骨的个体解剖学差异,近年来有研究发现临界肩关节角为肩袖撕裂的一项危险因素,但其在国人中对预测肩袖撕裂的诊断价值仍需进一步研究。 目的:分析临界肩关节角(CSA)在国人中是否也是肩袖撕裂的一项危险因素,临界肩关节角与肩峰指数和肩胛盂倾斜度相比较在退行性肩袖撕裂的风险水平。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诊断为肩袖撕裂的患者32例作为肩袖撕裂组,其中男17例,女15例,年龄37-75岁,平均(54.7±9.2)岁;同时选取非肩袖撕裂患者34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9例,女15例,年龄35-91岁,平均(53.6±11.8)。分别比较两组肩关节X射线片的临界肩关节角值、肩峰系数值以及关节盂倾角β角,并进行各参数相关性分析以及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以确定截断值和曲线下面积。结果与结论:①肩袖撕裂组的临界肩关节角均值明显大于对照组(37.4° vs. 34.1°,P < 0.001);肩袖撕裂组肩峰系数值也明显大于对照组(0.72 vs. 0.68,P=0.007);但关节盂倾角β角和年龄在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②相关性分析中,各参数中仅有临界肩关节角与肩峰系数呈较高度正相关(r=0.848,P < 0.001),其余各参数两两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P > 0.05);③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中,临界肩关节角和肩峰系数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2和0.663,截止值分别为37.5和0.72。提示:在国人中临界肩关节角可能是退行性肩袖撕裂危险因素,且较肩峰指数有更高的退行性肩袖撕裂风险水平。 ORCID: 0000-0001-8369-4770(霍彦旭)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6.
背景:肱二头肌长头腱转位是治疗巨大肩袖撕裂的常用手术方式,目前对于肱二头肌长头腱转位的临床疗效报道较少且转位后肩袖再撕裂的相关因素尚无定论。目的:观察肩关节镜下肱二头肌长头腱转位加强缝合治疗巨大肩袖撕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2年5月江苏省中医院收治的28例巨大肩袖撕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61.79±10.50)岁,均在关节镜下行肱二头肌长头腱转位加强缝合进行修复。术前及术后1年,评估患者目测类比评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评分、美国肩肘外科协会(ASES)评分、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及肩关节活动度;术后1年,利用肩关节MRI检查修复结构的完整性。根据术后1年的Sugaya分型将23例(28例失访5例)患者分为肌腱完整组(n=18)、肌腱撕裂组(n=5),根据术中肱二头肌长头腱质量分为正常组(n=8)、退变组(n=9)、部分撕裂组(n=6),对比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与结论:(1)与术前比较,23例患者术后1年的目测类比评分、UCLA评分、ASES评分、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及肩关节活动度均明显改善(P &l...  相似文献   

7.
文题释义:肩袖:又称旋转袖,肩袖是由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及肩胛下肌的肌腱所组成的,是包绕在肱骨头周围的一组肌腱复合体,这些肌腱的运动导致肩关节旋内,旋外和上举活动。 肩袖损伤Patte分级:第一级冈上肌肌腱撕裂伴少许回缩,第二级撕裂伴回缩至肱骨头切迹内侧,但没到关节窝,三级撕裂伴回缩至关节窝水平。 背景:肩袖损伤是肩关节损伤的最常见类型,国内迄今鲜有对肱骨大结节局部骨质疏松与肩袖损伤关系的研究,足印区骨质是影响术中锚钉置入的关键因素,术后的骨密度恢复情况值得进一步研究。 目的:比较患者术前、术后的双侧肱骨大结节骨密度差异程度,分析关节镜下缝合肩袖损伤术后的骨密度改善情况。 方法:回顾性分析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关节外科接受关节镜下缝合的37例单侧肩袖损伤患者资料。男16例,女21例;年龄35-73岁,平均55.8岁;肩袖损伤按照Patte的肌腱回缩程度分类标准:轻度回缩17例(其中急性13例),中重度回缩20例(其中慢性12例)。收集双能X射线吸收仪(DXA)测量的双侧肱骨大结节骨矿物质密度,分析病程长度、肌腱的回缩程度与术前、术后1年双侧骨密度差值之间的关系。 结果与结论:①术前轻度回缩组肱骨大结节骨密度差值显著低于中、重度回缩组患者(P < 0.05),且急性轻度回缩组骨密度差值显著低于慢性中、重度回缩组(P < 0.05),表明慢性中、重度回缩肩袖撕裂的患者大结节局部骨质疏松更为明显;②术后1年随访,37例患者肱骨大结节骨密度差值较术前明显降低(P < 0.05);轻度回缩组术前、术后无明显差别;而中、重度回缩组术后骨密度差值显著低于术前(P < 0.05);慢性中、重度回缩组术后骨密度差值显著低于术前(P < 0.05);③末次随访影像学检查所有参试者均未检及再次撕裂影像出现;④结果说明,慢性且中、重度肌腱回缩的肩袖撕裂患者大结节区域局部骨质疏松最为明显;肩关节镜下修复肩袖损伤可以一定程度上恢复局部骨质,与病程长短无关。 ORCID: 0000-0002-4940-0051(齐禹森)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8.
肩袖间隙的解剖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研究肩袖间隙的组成部分和解剖学特点,及其在肩关节运动中的稳定机制。方法:在12具成人尸体24例肩关节标本上,解剖观察肩袖间隙的位置、组成和形态学特点,以及在肩关节活动中的稳定作用。结果:肩袖间隙是冈上肌腱与肩胛下肌腱之间的三角形区域,主要由喙肱韧带和盂肱上韧带组成;在肩内收位时有限制肩关节外旋和肱骨头下移的作用。结论:①肩袖间隙结构的研究对于RI病变的临床诊治具有重要意义;②肩袖间隙损伤后的修补对于维持肩关节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陈秋明  李清 《医学信息》2018,(11):159-160
目的 探讨MR间接关节造影对肩关节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0月在玉山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72例肩关节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实施MR影像诊断,观察各种肩关节损伤的形态结构以及软组织的信号特征;将MR影像诊断结果与手术或关节镜准确诊断相对比。结果 通过关节镜诊断出68例肩袖撕裂患者,MR影像诊断出65例,准确率为95.59%;关节镜诊断出16例盂唇损伤患者,MR影像诊断出14例,准确率为87.50%。结论 MR影像在肩关节损失的诊断中,对肩关节组织的形态结构有较好效果的呈现,对于肩袖撕裂、盂唇损伤等症状有较高的诊断率,能够为肩关节损伤患者的临床诊疗提供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10.
关节镜下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合并肩袖撕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报道肩峰下撞击综合征合并肩袖撕裂关节镜下肩峰减压成形术及肩袖修复的临床效果。 方法 自2007年始,对20例肩峰撞击征合并肩袖撕裂行关节镜下肩峰减压成形术及肩袖修复术,20例其中男8例,女12例,年龄25~72岁,16例无外伤史,4例有外伤史,均有肩关节疼痛伴有夜间痛、活动受限,Neer征阳性,疼痛反射弧阳性、撞击诱发试验阳性,术前MRI扫描示肩袖损伤,关节镜检查可见肩袖大撕裂10例,中撕裂6例,小撕裂4例,均行关节镜下肩峰下减压成形术,其中13例行缝合锚钉肩袖修复术,分别在术前及术后最终随访时采用ASES和Constant-Murley评分进行功能评估。 结果 术后随访24个月(10~32个月),ASES评分优良率为85%,Constant-Murley评分优良率为90%,术后各项评分均存在显著性差异(ASES:P<0.001,Constant-Murley:P<0.001)。 结论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合并肩袖撕裂是肩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的常见原因,关节镜下肩峰减压成形术及肩袖修复是治疗的有效方法,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1.
文题释义:细胞外基质材料:是指将移植材料经过特殊处理,去除材料中免疫成分但保留原有三维结构及胶原蛋白的一种材料。细胞外基质材料修复肩袖撕裂的作用主要是可以充填肩袖缺损,增强肌腱的强度,还能促进新的腱骨界面形成,促进腱骨界面愈合,降低再撕裂率。 肩袖损伤:肩袖是覆盖于肩关节前、上、后方之肩胛下肌、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等肌腱组织的总称。其位于肩峰和三角肌下方,与关节囊紧密相连。肩袖的功能是上臂外展过程中使肱骨头向关节盂方向拉近,维持肱骨头与关节盂的正常支点关节。肩袖损伤将减弱甚至丧失这一功能,严重影响上肢外展功能。   摘要背景:肩袖损伤是导致成人肩部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单纯手术缝合后的再撕裂率非常高,而生物材料修复可增加肩袖损伤术后的生物力学性能。 目的:阐述肩袖损伤生物修复材料的最新研究及临床应用现状。 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关于肩袖损伤修复材料的最新研究,检索词为“Rotator Cuff Injuries;Biological materials;autograft;Extracellular matrix materials;Synthetic materials;biological scaffold;Biological patch;augmentation”。对纳入的57篇文献进行分类比较,探讨各类修复材料的优缺点。结果与结论:目前肩袖损伤的生物修复材料大体可分为未经处理的人体自身组织移植材料、细胞外基质材料和人工合成材料3大类。对于未经处理的人体自身组织移植材料,最新的临床报道显示该种材料常常出现不同的临床效果;细胞外基质材料中,来源于同种异体人源性真皮材料目前报道的效果尚可,大多学者不建议使用猪的小肠黏膜下层补片,同种异体移植物的结果可能优于异种移植物;最新的三维胶原支架和人工合成可吸收材料因其较好的孔隙率及可诱导腱骨组织的愈合,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但大多仍停留在动物实验阶段,需要更多的临床试验来证实其安全性及有效性。目前尚无一种十分安全有效的生物修复材料来治疗肩袖撕裂。随着组织工程技术和材料学的发展,利用生物支架或合成材料的宏观性能结合干细胞或细胞因子的微观性能,有望在未来找到一种令人满意的材料。ORCID: 0000-0002-4570-842X(辛鹏飞);0000-0001-8935-5374(孙友强)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关节镜辅助小切口及全关节镜肩袖修补术对肩袖损伤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骨科收治的72例肩袖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36例)进行关节镜下小切口肩袖修补术治疗,研究组(36例)进行全关节镜肩袖修补术治疗。对比归纳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情况、住院时间、关节功能恢复等。结果两组手术前后加州大学肩关节(UCLA)评分、美国肩与肘协会(ASES)评分、关节活动度、肌力等比较,0.05,无明显差异;研究组术后视觉疼痛量表(VAS)评分、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0.05,差异显著;组内比较:两组术后VAS评分、UCLA评分、ASES评分、关节活动度、肌力等均优于术前,差异明显(0.05)。结论全关节镜与关节镜辅助小切口肩袖修补对肩袖损伤的治疗近期疗效相当,患者术后肩关节肌力、功能恢复佳;但全关节镜治疗患者术后疼痛轻,恢复迅速,具有较高的临床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13.
背景:磷酸钙人工骨与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在实验中均有成骨诱导作用,有修复腱骨界面损伤的可能。 目的:评估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Ⅱ(含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修复兔肩袖腱-骨界面损伤后的生物力学变化。 方法:取27只成年健康家兔,其中3只直接取双侧肩关节腱-骨界面标本作为正常组,余下的24只家兔双侧肩关节接受兔肩袖急性断裂腱-骨止点重建手术,术中实验组12只填塞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Ⅱ,对照组12只不填塞任何药物。分别于术后2,4,8周采集标本行生物力学测试。 结果与结论:实验组各时间点肩袖腱-骨界面最大抗拉强度均高于对照组(P < 0.001),但低于正常组(P < 0.001);实验组术后8周肩袖腱-骨界面刚度高于对照组(P < 0.001),但低于正常组(P < 0.001)。表明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Ⅱ可以在术后早期提高兔腱-骨界面的最大抗拉强度和刚度,增强腱-骨界面结合力,促进腱骨界面愈合。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14.
The rat shoulder animal model has been used previously to study the role of intrinsic injury (modeled as an acute insult to the tendon), extrinsic injury (modeled as external subacromial impingement), and overuse factors on rotator cuff tendinosis. These studies demonstrated that it is possible to produce rotator cuff tendinosis with any one of these factors in isolation. The current study uses the rat shoulder model to study the roles of extrinsic compression, overuse, and overuse in combination with extrinsic compress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rotator cuff tendinosi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demonstrate that the injury created by overuse plus extrinsic compression is greater than the injuries created by overuse or extrinsic compression alone, particularly when important biomechanical variables are considered. While ineffective in causing a change in supraspinatus tendon properties in animals with normal cage activity, extrinsic compression had a significant and dramatic effect when it was combined with overuse activity. Without an additional factor, such as overhead activity, the extrinsic compression alone may be insufficient to cause tendinosis. The results of the present study support the role of multiple factors in the etiology of some rotator cuff injuries. © 2002 Biomedical Engineering Society. PAC2002: 8719Rr, 8719St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关节镜下全关节镜肩袖修补术与小切口肩袖修补术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56例肩袖损伤患者,分为观察组(27例)与对照组(29例),观察组行关节镜下全关节镜肩袖修补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关节镜辅助下小切口肩袖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肘外科医师(ASES)及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肩关节功能评分、肩关节活动度、肩关节肌力分级等情况。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VAS(1.14±0.28)分、ASES(91±5)分、UCLA(34.8±2.7)分,优于对照组的VAS(1.36±0.43)分、ASES(88±5)分、UCLA(32.5±3.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50、2.544、2.956,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内旋(67±6)°、外旋(65±8)°、外展(138±14)°,高于对照组内旋(64±5)°、外旋(62±6)°、外展(133±12)°,t=2.040、2.027、2.064,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内旋(4.62±0.64)级、外旋(4.81±0.62)级、外展(4.87±0.56)级,优于对照组内旋(4.26±0.67)级、外旋(4.47±0.60)级、外展(4.51±0.62)级,t=2.053、2.085、2.274,均P<0.05。 结论 关节镜下全关节镜肩袖修补术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更显著,术后恢复快,推广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关节镜下全关节镜肩袖修补术与小切口肩袖修补术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56例肩袖损伤患者,分为观察组(27例)与对照组(29例),观察组行关节镜下全关节镜肩袖修补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关节镜辅助下小切口肩袖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肘外科医师(ASES)及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肩关节功能评分、肩关节活动度、肩关节肌力分级等情况。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VAS(1.14±0.28)分、ASES(91±5)分、UCLA(34.8±2.7)分,优于对照组的VAS(1.36±0.43)分、ASES(88±5)分、UCLA(32.5±3.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50、2.544、2.956,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内旋(67±6)°、外旋(65±8)°、外展(138±14)°,高于对照组内旋(64±5)°、外旋(62±6)°、外展(133±12)°,t=2.040、2.027、2.064,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内旋(4.62±0.64)级、外旋(4.81±0.62)级、外展(4.87±0.56)级,优于对照组内旋(4.26±0.67)级、外旋(4.47±0.60)级、外展(4.51±0.62)级,t=2.053、2.085、2.274,均P<0.05。 结论 关节镜下全关节镜肩袖修补术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更显著,术后恢复快,推广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应力刺激对肩袖腱-骨修复的促进作用。 方法 选取26只成年雄性新西兰白兔,术前随机选取2只白兔行MRI检查,检查后处死,以熟悉解剖结构及正常对照用,余24只白兔建造兔肩袖腱-骨急性断裂止点重建术后动物模型。随机分为2组:应力负荷组与非应力负荷组。非应力负荷组正常笼养,应力负荷组术后2周进行双侧肩关节被动活动训练。分别于术后第2、4、6、8周训练结束后随机选取各组中3只白兔行肩关节MRI检查。 结果 术后2周,T2WI相可见所有兔冈上肌腱止点重建处呈现高信号。术后4周,T2WI相应力负荷组止点重建处低信号显示面积较非应力负荷组稍大。术后6周,T2WI相应力负荷组肌腱止点处腱样组织信号区域稍显宽大,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术后8周,T2WI相显示腱-骨断裂高信号,但高信号较前明显减少。组间比较,应力负荷组愈合肌腱中低信号面积稍显宽大,滑囊液性信号已无明星差别。 结论 MRI对肩袖断裂诊断及其修复过程中的监测敏感性相对较高,且一定的应力刺激在兔肩袖急性断裂术后腱-骨修复过程中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易化(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PNF)训练对运动性肩袖损伤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 将46名运动性肩袖损伤大学生按性别分层,并随机分为弹力带抗阻+被动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训练组(对照组)与PNF训练组(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