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观察推拿手法结合颈部肌肉锻炼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76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采用推拿手法结合颈部肌肉锻炼治疗,对照组采用超短波和中频脉冲电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治疗一个疗程后、3个疗程后的VAS评分。结果:一个疗程及3个疗程后,治疗组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推拿手法结合颈部肌肉锻炼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显著,能明显缓解患者颈、肩、背部疼痛,提高颈椎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刺落零五穴配合龙氏正骨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颈痛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全部运用针刺"落零五"穴,同时配合龙氏正骨手法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天柱、颈夹脊、大椎等穴进行治疗.以上2组均每天治疗1次,6次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观察指标包括病例中断与脱落情况、临床疗效、治疗前后颈痛综合评定和治疗过程中患者不适的详细记录.结果:①6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无1例脱落.②治疗组治愈15例,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治愈8例,总有效率为93.33%;治疗组疗效较对照组疗效好(P<0.05).③两组患者治疗后PRI、VAS和PPI均降低(P均<0.01);治疗组治疗前后PRI和VAS差值较对照组的值大(P均<0.05).④6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接受治疗后,无特殊不适.结论:针刺落零五穴配合龙氏正骨手法能够明显缓解颈型颈椎病患者颈项痛等症状,从而有效治疗颈型颈椎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刺颈6、7椎旁压痛点对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1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以颈6、7椎旁压痛点为主穴,对照组以颈3、4、5夹脊穴为主穴,两组均采用电针治疗,于治疗前、治疗10次、治疗20次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疼痛程度进行评定,用症状、体征评价表对相关症状及体征进行综合评定。结果:治疗10次、20次后两组的VAS积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下降更显著,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的综合作用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以颈6、7椎旁压痛点为主治疗疼痛性颈椎病,疼痛的缓解和综合疗效均优于对照组,且取穴简便,对颈椎病的诊治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正骨推拿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4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5例,采用针刺、正骨推拿治疗;对照组59例,采用针刺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显效率为81.54%,明显高于对照组64.41%,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结合正骨推拿是治疗颈性眩晕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雷火灸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雷火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及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在提高临床疗效、降低VAS评分,改善临床症状、体征积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 或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配合雷火灸能明显减轻颈型颈椎病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颈椎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推拿手法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坐骨神经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腰椎牵引、超短波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结合针刺推拿治疗。应用目测类比评分法评估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的疼痛程度,对比治疗2周后各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止痛效果明显优于治疗前(P〈0.01);观察组止痛效果以及治愈率、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在腰椎牵引和超短波治疗基础上,针刺结合推拿手法治疗坐骨神经痛临床疗效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7.
李思余  吴亚军 《河南中医》2014,(10):2030-2031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选取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给予电针配合推拿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症状体征评分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电针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巨刺灵骨、大白穴缓解颈型颈椎病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巨刺灵骨、大白)和对照组(针刺夹脊穴)各40例,观察2组患者治疗1次后的临床综合疗效、治疗前后(VAS)疼痛评分。结果巨刺灵骨、大白组和针刺夹脊穴组都可以起到较好的镇痛效果(P〈0.01)。治疗组缓解颈型颈椎病急性期疼痛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巨刺灵骨、大白穴治疗颈型颈椎病急性期方法简便、疗效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安贵霞  田玲玲 《河南中医》2014,34(1):134-136
目的:观察针刺颈夹脊穴、三经奇穴结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纳入研究的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颈夹脊穴、三经奇穴结合推拿治疗,对照组常规针刺取穴结合推拿治疗,两组在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临床控制16例,显效8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临床控制10例,显效8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为80%,两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麻木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麻木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颈夹脊穴、三经奇穴结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优于常规针刺取穴结合推拿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运动针刺法结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加例采用运动针刺法结合推拿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推拿结合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1个疗程后评价临床疗效及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结果:治疗组治愈21例,好转17例,无效2例,对照组治愈16例,好转19例,无效5例,两组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数字分级法(NRS)评分均有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运动针刺法结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和止痛效果均优于推拿结合口服布络芬缓释胶囊治疗。  相似文献   

11.
大椎刺络拔罐为主治疗颈椎病93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观察大椎刺络拔罐结合针刺颈夹脊治疗各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93例颈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的颈椎病患者采用大椎刺络拔罐结合针刺颈夹脊穴治疗 ,同时结合中医辨证 ,与对照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与结论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2 .47% ,与对照组比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2 5 )。且对颈型和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更好 ;对中医分型属实证的患者疗效尤佳 ;叩刺出血量多能有效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2.
腹针配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腹针配合正骨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腹针疗法配合正骨推拿治疗,对照组采用颈椎牵引配合正骨推拿治疗。结果治疗组近、远期治愈率分别为90.0%、80.0%,对照组近、远期治愈率分别为70.0%、55.0%,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针配合正骨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近、远期疗效均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牵旋指振法结合腹针治疗单侧型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21名单侧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牵旋指振法结合腹针治疗组61例,常规推拿结合机械牵引针刺组对照组60例,分别于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7.54%和91.80%,对照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31.66%和71.67%,两组比较差异有极其显著意义(P<0.01)。结论:牵旋指振法结合腹针治疗单侧型颈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针刺"四天"穴为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观察不同穴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颈椎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采用针刺“四天”穴、列缺为主;对照组采用针刺颈夹脊穴为主,结果:治疗组在疼痛、麻木,工作生活改善及综合评分等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以颈部肌肉群,局部神经血管走行取穴,可以更好地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  相似文献   

15.
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50例对照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揭子慧  张玮 《山西中医》2007,23(4):58-59
目的:观察以针刺人迎穴为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符合诊断标准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治疗组针刺人迎穴为主并配合人中、内关、太冲;对照组针刺风池、夹脊穴。结果:治疗组治愈38例,有效1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治愈26例,有效15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8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以针刺人迎穴为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6.
挑治颈椎病49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为探讨针挑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针挑治疗颈椎病 4 9例 ,并与电针治疗颈椎病 4 4例作随机对照。结果 针挑组治愈 17例 ,有效 31例 ,无效 1例 ,总有效率为 97.96 % ;电针组治愈 10例 ,有效 30例 ,无效 4例 ,总有效率为 90 .91%。两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 ( P>0 .0 5 )。结论 针挑与电针治疗颈椎病有同样的临床疗效。而针挑的疗程较电针明显缩短 ,因此针挑是治疗颈椎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针灸配合地黄饮子加减方治疗脊髓型颈椎病30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观察针药结合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方法 采用隔姜灸颈椎夹脊 ,针刺足三里、三阴交 ,配合地黄饮子加减方治疗肝肾亏虚类脊髓型颈椎病 30例 ,并分别随机选择 30例以中、西药治疗作对照组 ,进行计分式评定。结果 观察组和中药组治疗前后不同时间治疗后改进率均比西药组有明显增高 ( P<0 .0 0 1)。结论 针灸叠加中药组方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8.
针刺结合中药热敷治疗颈椎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针刺结合中药热敷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00例颈椎病患者采用中药热敷结合针刺的方法治疗,与对照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针刺组总有效率为87.5%,中药热敷组总有效率为80%,治疗组分别与后两组比较,都有显著差异。结论 治疗组治疗颈椎病疗效显著,明显优于中药热敷组和针刺组。  相似文献   

19.
温针灸配合超短波治疗膝骨关节炎5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温针灸配合超短波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温针灸配合超短波治疗,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分别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3%,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配合超短波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针灸推拿为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以针灸推拿为主的非药物综合方案治疗颈椎病(神经根型)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五中心、单盲、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合格受试者660例按1:1比例随机纳入治疗组(符合方案者317例)和对照组(311例),分别给予以针灸推拿为主的非药物综合方案和以物理疗法为主的非药物综合方案治疗,建立证候测评表和多维的效应评价指标,评价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痊愈率42.9%,愈显率64.4%,优于对照组的16.7%、36.3%(P〈0.01);治疗后两组临床证候得到改善,颈肩肢痛、颈项僵硬、颈部前屈异常、颈部旋转异常等指标的改善程度,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两组起效时间和疗程,治疗组均短于对照组(P〈0.01);未发现所采用治疗方法的不良反应。结论:以针灸推拿为主的非药物综合方案治疗颈椎病(神经根型),安全有效;其较之以物理疗法为主的非药物综合方案具有疗效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