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 毫秒
1.
目的:了解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学习性投入的现状和影响因素,比较普通专科、专升本、社会扩招三类学生的差异,并探讨其原因及改进策略.方法:对21名高职护生进行无结构式访谈,在扎根理论指导下,运用NVivo11软件对资料进行登录分析.结果:高职护生的学习性投入包含:学生努力程度、主动合作学习水平、师生互动、学业挑战度和学习者支持度五个方面,受外在和内在因素影响,不同学制类型学生学习性投入及其影响因素存在差异.结论:基于学情分析,应优化不同学制类型学生的学习性投入,改善高职护生学习性投入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西北医学教育》2019,(6):989-993
目的了解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的职业认同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编制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职业认同问卷,分层随机抽取广东省某高校343名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职业认同得分为(3.732±1.021),不同性别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职业认同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生源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在角色归属上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高考志愿、不同年级的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职业认同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职业认同处于中等或以上水平,生源、高考志愿、年级对职业认同有影响,提高职业认同需要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加大医疗卫生投入。  相似文献   

3.
医科院校大学生营养教育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医学生对营养教育的需求和途径,营养知识状况,饮食行为及其相互关系,为相关干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南方医科大学550名大学生,采用PRECEDE-PROCEED模式设计问卷调查学生现时营养状况,对营养知识了解及饮食行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所有年级学生都希望能通过选修课形式学习营养教育,不同层次生源对营养知识认知水平不一,地域及性别差异对饮食习惯有所影响。结论:医学生有较强的健康意识,营养知识处于良好水平,但仍然存在诸多不良饮食行为。营养知识、营养状况、饮食行为之间存在较强的关联。  相似文献   

4.
臧爽  计永利 《现代医学》2011,39(1):85-86
目的:调查护理大专生的学习投入情况,分析影响护理大专生学习投入程度的因素.方法:使用学习投入量表对581名护理大专生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护理大专生的学习投入程度处于中等水平,一年级和二年级护理大专生的学习投入程度不存在显著差异.结论:护理教育者和管理者应加强对护理大专生学习投入情况及学生心理状况的重视,采...  相似文献   

5.
加强高职医学生教育管理是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和实现高职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高职医学生教育管理面临学生入学基础薄弱,生源素质参差不齐,学生自我约束力不强,学习动力不足,学习专业倾向明显等难点。提高高职医学生素质应实行目标引导,发挥“三自”作用;严格学生管理,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加强文化建设,拓展高职医学生人文素质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医学生正负情绪与心理弹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心理弹性量表、正负情绪量表对徐州某医科大学361名医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正性情绪与心理弹性及其3个维度呈显著正相关,负性情绪与心理弹性及其3个维度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医学生的心理弹性处于中等水平,正负情绪与心理弹性有着显著相关性。应该引导医学生运用正性情绪来提高心理弹性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高职院校男护生心理弹性及应对方式现状,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为提高高职院校男护生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河南省4所高职院校男护生134名,采用一般自制问卷、Connor-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及简易应对方式量表进行调查。结果男护生心理弹性平均分为(63.87±16.05)分,处于中等水平。家庭住址类型、学习成绩、是否担任学生干部、是否喜欢护理专业、是否打算长期从事护理工作是其影响因素;男护生心理弹性坚韧维度与应对方式消极应对呈负相关(r=-o.189,P<0.05),力量与消极应对呈负相关(r=-o.244,P<0.01)。结论心理弹性得分越高的男护生其应对方式越积极,可以通过指导男护生采用更多的积极应对方式来处理压力和挫折。  相似文献   

8.
为全面了解湘潭卫校中专医学生思想观念与学习心理状态的现状,对影响湘潭卫校学生的学习心理状态的有关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其社会环境、就业前途、教师等因素对中专医学生学习心理状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医学生心理焦虑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医学生群体的心理焦虑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医学院校的大学生心理卫生工作和心理咨询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用Zung氏1971年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调查宁夏某医科大学一~五年级本科生967名,分析医学生群体的心理焦虑水平及影响因素.结果 医学生中存在心理焦虑问题的学生占28.54%;男女生心理焦虑检出率分别是32.262%和5.52%(x2=8.51,P<0.05);回族和汉族学生心理焦虑检出率分别是36.32%和26.36%(x2=8.69,P<0.05);大一、大三、大五学生心理焦虑检出率分别为30.73%、21.61%、36.46%,不同年级医学生焦虑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51,P<0.05);来自农村和城市生源的学生心理焦虑检出率分别是31.69%和22.71%(x2=9.44,P<0.05).结论 医学生心理焦虑状况高于一般人群,心理焦虑检出与性别、民族、年级、生源情况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广东省高职医学生信息素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填补国内高职医学院校信息素养教育研究空白。方法 从信息素养的4个维度对广东省6所高职医学院校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学生信息道德水平较高,信息知识、信息能力水平不高;信息素养处于中上水平,总体呈现随学习年限增长而升高的趋势。结论 高职医学生已意识到信息素养的重要性,但信息知识和信息能力水平仍有待提高,学校应从信息技术课程入手,明确医学生信息社会责任;通过解决现实任务,提升医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把握信息素养大赛契机,多措并举提升学生信息素养水平;明确信息素养教育的地位,提高图书馆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11.
医学生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研究医学生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应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对436名医学生进行生活质量观察。结果 医学生在生理、心理领域和总的生存质量及健康状况得分低于常模;医学生的生活质量受诸多因素影响,影响医学生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包括人际关系、充足的精力、自信、睡眠、学习压力、消极的感受、青春期的适应、家庭摩擦、学生来源、性别等。结论 应采取必要的措施改善和提高医学生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学生专业满意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学生的满意度状况,分析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编问卷对广东省内5所医学院校及哈尔滨1所医学院校430名非医学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非医学生的专业满意度较低,满意度在年级与生源上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医学院校应加大对非医学专业的建设力度、改善教学质量等,提高非医学生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医学生学习投入与学习动机、心理资本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学习动机问卷》《学习投入量表》和《积极心理资本问卷》对蚌埠医学院1610名医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分析医学生学习投入与学习动机、心理资本的相关性.结果 学习动机和心理资本高分组医学生学习投入得分均高于中分组和低分组医学生(P<0.05),学习动机和心理资本中分组医学生学习投入均高于低分组医学生(P<0.05);学习投入及各因子与学习动机及求知进取、社会取向、个人成就、小群体取向、心理资本及自我效能、希望、乐观呈正相关(P<0.05);希望、求知进取、自我效能、小群体取向均进入以学习投入、活力、奉献和专注为因变量的回归方程.结论 希望、求知进取、自我效能、小群体取向与学习投入相关性显著,是学习投入正向预测源.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医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取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大学生幸福感影响因素调查表(AFW-US)对200名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医学生总体幸福感水平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0.01),不同生源地医学生之间总体幸福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总体幸福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城乡及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等不同群体之间在自我意识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城镇与农村生源地、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医学生在家庭环境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不同性别之间在工作与社会适应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医学生主观幸福感与自我意识、人际交往、学校学习、家庭环境、工作与社会适应、恋爱、休闲活动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P0.01),回归分析显示学校学习、自我意识对医学生总体幸福感有预测作用。结论:医学生总体幸福感水平较高,自我意识、学校学习是影响医学生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高职医学生学习心理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关继国 《卫生职业教育》2007,25(19):126-127
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研究高职医学生的学习效果、学习影响因素、学习心理、学习能力等,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讨论,以了解其学习现状,有目的地进行引导和心理疏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牧区、农村与城市不同生源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影响因素,探讨如何开展针对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方法应用心理卫生自评量表(SCL-90),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对509名大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和分析比较。结果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正常占75.3%,有轻度心理问题占18.3%,心理问题严重占6.5%;心理健康水平牧区生源低于农村生源,农村生源低于城市生源。结论不同生源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差别较大,应根据不同的心理特点,做到“四个到位”,积极开展“五位一体”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探讨医学生社会支持、生活事件与心理弹性的相关性,并为进一步改善高校学生心理弹性提供相关的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方便取样,对1335名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心理弹性量表(CD-RISC-C)]。结果:相关分析显示,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心理弹性呈显著正相关(r=0.44,P<0.01),生活事件与心理弹性呈显著负相关(r=-0.23,P<0.01)。经过数据统计分析,发现影响大学生心理弹性的因素有:社会支持、生活事件、性别、家庭属性。结论:可以通过改变影响心理弹性的因素来改善高校学生的心理弹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高职医学生职业素质现状、存在问题与相关因素,提高高职医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实效性.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随机选取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506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 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被调查学生的各项素质总体情况较好,但人际交往、人生追求、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细心耐心等方面存在不足.学生的职业素质与父母对学习期望值、与学生的道德认识和评价水平、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人生追求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激发学习热情和进取精神是提高高职医学生素质的重要保障,诚实守信、吃苦耐劳是高职医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医学院校学生(以下简称医学生)学习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医学教育提出建议.方法 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以我校医学生为调查对象,对其学习现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医学生存在学习兴趣低、学习时间投入不足、学习被动等问题.结论 医学生学习自主性不够,影响因素包括学习方法 、家庭教育、学校引导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贵州某医学院校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学习适应状况及特点,为有效提高其学习适应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采用大学生学习适应量表,从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能力、教学模式、环境因素5个维度对602名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数据统计、聚类分析。 结果 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学习适应总分值为3.26±0.46,高于中等临界值。学习适应总分值及学习态度、教学模式、环境因素维度上女生分值高于男生(P<0.05);环境因素维度上城市生源学生分值高于农村生源学生,独生子女学生高于非独生子女学生(P<0.05);学习态度维度上非独生子女学生分值高于独生子女学生(P<0.05);学习适应总分值及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教学模式维度上分值无不及格记录学生高于有不及格记录学生(P<0.05)。按年级分组,学习适应总分值及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维度上1、2、3年级学生分值高于4年级学生(P<0.05),其中3年级学生最高。 结论 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学习适应总体上表现良好,不同年级、性别、家庭环境及有无不及格记录的学生在学习适应上存在差异,医学院校应针对不同年级学生制定相应的辅导计划,针对不同性别、不同家庭环境及有无不及格记录的学生给予相应的学习指导和生活帮助,有效提高学生学习适应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