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血小板平均体积(MPV)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S)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应用多导睡眠监测仪(PSG)记录患者相关睡眠参数,根据呼吸紊乱指数(AHI)分为轻、中、重3组,并检测外周血中性粒细胞(WBC)、淋巴细胞计数(LC)、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NLR、PLR、MPV等相关资料。比较各组上述指标之间有无差异并进行相关性分析,以ROC曲线评价各指标对OSAS患者诊断的价值。 结果 各组间BMI、TC、TG、LDL、夜间平均心率、NLR、PDW、MPV、最低氧饱和度、平均氧饱和度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均P<0.05),NLR、PDW、MPV与AHI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均P<0.05),PLR与AHI之间无明显相关性(均P>0.05),NLR预测OSAS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36,最佳截断值为1.685,灵敏度为65.5%、特异度为92.3%、阳性预测值为96.5%、阴性预测值为45.3%。 结论 NLR、PDW、MPV对OSAS患者严重程度的判断存在重要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
《延边医学院学报》2021,(2):127-130
[目的]探讨糖原蛋白125(CA125)、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和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在上皮性卵巢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128例上皮性卵巢癌和73例上皮性良性卵巢肿瘤患者的一般资料及血清CA125、血常规、临床分期和组织学类型等临床资料,同时收集52例健康女性的一般资料和血常规值,采用接受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CA125、NLR和MPV对上皮性卵巢癌的诊断价值.[结果]上皮性卵巢癌组CA125、NLR水平均显著高于上皮性良性卵巢肿瘤组(P<0.05),MPV水平显著低于上皮性良性卵巢肿瘤组(P<0.05).上皮性卵巢癌Ⅲ+Ⅳ期组NLR、CA125水平均显著高于Ⅰ+Ⅱ期组(P<0.05);上皮性卵巢癌浆液性组CA125水平显著高于上皮性卵巢癌非浆液性组(P<0.05).上皮性卵巢癌组与上皮性良性卵巢肿瘤组CA125、NLR和MPV的ROC曲线下面积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皮性卵巢癌组与健康对照组NLR和MPV的ROC曲线下面积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125、NLR及MPV可作为上皮性卵巢癌的筛查指标,且CA125和NLR可作为判断肿瘤分期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评分法联合TI-RADS分类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术后病理结果显示128个甲状腺结节中良性79个,恶性49个.以其作为金标准,绘制超声造影评分法、TI-RADS分类单独或联合应用预测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二者联合鉴别价值.结果:良性超声造影评分结果低于恶性结节(P<0.05);以超声造影评分总积分绘制ROC曲线,曲线下AUC为0.788,截点值为3分;以TI-RADS分类中2、3、4A类甲状腺结节为良性结节(n=83),4B、4C、5、6类为恶性结节(n=45),以TI-RADS分类构建ROC曲线,曲线下AUC为0.810;超声造影评分法联合TI-RADS分类诊断ROC曲线下AUC(0.910)高于二者单独诊断的AUC(超声造影评分法:AUC=0.788,TI-RADS分类AUC=0.810,P<0.05).结论:超声造影评分法联合TI-RADS分类可有效提高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超声微血流显像对甲状腺结节性质鉴别及对甲状腺癌血流情况判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12月—2022年10月本院诊查的122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超声微血流显像检查,评价结节血流分级情况及血流分布模式分型。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将所有甲状腺结节分为恶性组与良性组,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流分级与血流模式分型对甲状腺结节性质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167枚结节经手术病理检查,最终诊断为恶性结节102枚;恶性组血流检出率为97.06%,高于良性组(58.46%)(P<0.001);恶性组Alder血流分级的0级、1级占比均低于良性组(P<0.05),2级、3级占比均高于良性组(P<0.05);恶性组血流模式的Ⅰ型、Ⅱ型占比均低于良性组(P<0.05),Ⅳ型占比高于良性组(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流分级与血流模式分型联合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性质的灵敏度、特异度和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86.27%、81.54%和0.870,其灵敏度和AUC均高于二者单独诊断(P<0.05)。结论 超声微血流显像在甲状腺结节...  相似文献   

5.
孙柔柔  李雷  杨荣礼  牛培英  曹依秀  王婧欣  张丹丹 《重庆医学》2021,50(10):1697-1700,1704
目的 探讨初诊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计数(PLT)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9年1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住院的初诊UC患者130例(UC组),选择该院同期健康志愿者142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对象的NLR、PLT.根据Truelove和Witts标准将UC组患者进一步分为轻度组50例、中度组33例、重度组47例,比较3组患者NLR、PLT水平.使用ROC曲线分析NLR、PLT及NLR联合PLT预测UC的活动性及严重程度.结果 UC组NLR及PL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UC患者NLR均高于对照组,中度组、重度组UC患者PLT高于对照组,重度组UC患者PLT高于轻度组及中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NLR、PLT与UC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48、0.39,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NLR联合PLT判断UC病情活动效果较好,曲线下面积(AUC)为0.81(0.76~0.87);NLR判断UC病情活动效果优于PLT,NLR、PLT的AUC分别为0.78(0.72~0.84)、0.69(0.62~0.75).结论 初诊UC患者的NLR及PLT明显升高,且与初诊UC严重程度呈正相关,NLR及PLT水平可用于评估UC的活动性及严重程度,且二者联合评估初诊UC患者疾病活动程度更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小板参数测定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12月该院收治的103例乳腺癌患者与117例纤维腺瘤患者入院24 h内的静脉血血小板参数,包括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平均血小板内容物浓度(MPC)、平均血小板内容物含量(MPM)、血小板分布宽度(PDW),与100例同期健康体检人群作对照组进行比较,并绘制ROC曲线评价血小板各参数的诊断效能.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纤维腺瘤组和乳腺癌组的PLT、PCT显著增高(P<0.01),MPC、MPM、PDW显著降低(P<0.01),MP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纤维腺瘤组相比,乳腺癌组的MPC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PC用于诊断乳腺癌的ROC曲线下面积最高(AUC=0.841),当诊断临界值为249.5 g/L时,敏感性为82.5%,特异度为73.6%.结论 血小板参数的检测,尤其是MPC,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等炎性指标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以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分析。方法:收集90例肺癌初发初诊患者作为研究组,健康体检人群10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研究组术前以及对照组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通过计算获得NLR和PLR进行分析。同时,收集研究组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相关的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NLR、PLR水平显著升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采用ROC曲线,确定NLR和PLR的临界值(NLR=2.38,PLR=139.16)。通过曲线下面积(AUC)比较不同指标对肺癌早期的诊断价值,NLR检测的AUC为0.802,敏感度为75.6%,特异度为75.8%;PLR检测的AUC为0.818,敏感度为83.3%,特异度为73.7%;NLR、PLR联合检测的AUC为0.828,其诊断效能提高。分析NLR和PLR,鳞状细胞癌组高于腺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肺癌患者中,与小细胞肺癌相比,年龄越高越容易患鳞癌,且女性更容易患腺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8.
《川北医学院学报》2020,(2):309-312
目的:探讨血清内脂素与脂联素联合检测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甲状腺结节手术患者80例设为甲状腺结节组,4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入院后均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5 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患者血清内脂素和脂联素水平;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将甲状腺结节组分为良性结节组和恶性结节组,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清内脂素和脂联素联合检测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效能。结果:甲状腺结节组患者的血清内脂素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脂联素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结节组患者的血清内脂素水平高于良性结节组和对照组,良性结节组血清内脂素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结节组患者的血清脂联素水平低于良性结节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结节组患者的脂联素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内脂素、脂联素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最佳截值分别为29.73 ng/mL、9.42 ng/mL,二者联合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AUC显著大于内脂素单项诊断,与脂联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内脂素和脂联素可作为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的血清标志物,二者联合检测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凝血酶原时间(PT)及血小板参数在肝硬化中的诊断价值。方法以60例肝硬化患者为观察组,以同期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受试者PT及血小板相关参数,分析其诊断肝硬化的价值。结果观察组P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水平高于对照组,血小板计数(PL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PT诊断肝硬化的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特异性、最佳截断点为0.830(95%CI:0.750~0.892)、85.00%、80.00%、15.54 s;PLT诊断肝硬化的AUC、敏感度、特异性、最佳截断点为0.851、(95%CI:0.774~0.909)、100.00%、76.67%、85.38×109/L;MPV诊断肝硬化的AUC、敏感度、特异性、最佳截断点为0.832(95%CI:0.753~0.894)、85.00%、93.33%、12.37 fL;PDW诊断肝硬化的AUC、敏感度、特异性、最佳截断点为0.812(95%CI:0.731~0.878)、68.33%、90.00%、14.77 fL。PT、PLT、MPV、PDW诊断肝硬化的AUC比较无差异(P>0.05)。PT、PLT、MPV、PDW联合检测诊断肝硬化的AUC、敏感度、特异性为0.963(95%CI:0.925~0.994)、93.33%、90.00%,联合检测诊断肝硬化的AUC高于四者单独检测。结论肝硬化患者PT及血小板相关参数PLT、MPV、PDW水平均出现异常,检测四者水平有助于肝硬化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血小板参数、血小板分布宽度/血小板计数(PDW/PLT)和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计数(MPV/PLT)在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中的变化,并探讨其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2019年6月接受住院治疗的24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预后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实验室指标\[入院时初次血小板参数(PLT1,MPV1及PDW1)、出院前或者临终前最后一次的血小板参数(PLT2,MPV2及PDW2)\];根据患者病情分为重症肺炎组和非重症肺炎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小板参数;绘制PDW/PLT比值和MPV/PLT比值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ROC曲线下面积,根据ROC曲线得到PDW2/PLT2和MPV2/PLT2对应的Cut\|off值,比较不同水平PDW/PLT和MPV/PLT比值患者的炎症指标和死亡率的区别。结果(1)死亡组的PLT呈下降趋势,但MPV及PDW呈上升趋势;(2)重症肺炎组的PLT1及PLT2小于非重症组,MPV2,PDW1及PDW2均大于非重症组;(3)高MPV/PLT比值组、高PDW/PLT比值组患者的降钙素原、死亡率、CRUB\|65评分均显著高于低比值组。结论(1)临床上动态监测血小板参数,PLT呈下降趋势,PDW和MPV呈上升趋势,提示肺炎患者死亡风险增加;(2)PDW/PLT和MPV/PLT比值增大与肺炎患者死亡风险增加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任丹玉  王永红 《中国全科医学》2019,22(22):2698-2704
背景 子痫前期是一种严重的妊娠期并发症,用凝血功能指标和血小板参数的最佳截断值可以筛查子痫前期,但目前对测试结果的解释常常存在争议。目的 探讨凝血功能指标和血小板参数对子痫前期及其严重程度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8年9月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分娩的325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包括健康组100例、妊娠期高血压组46例、轻度子痫前期组48例及重度子痫前期组131例。比较四组孕妇一般临床资料、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纤维蛋白原(FIB)〕和血小板参数〔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比容(PCT)、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平均体积(PLT/MPV)〕。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凝血功能指标和血小板参数对子痫前期及其严重程度的辅助诊断价值。结果 四组孕妇间分娩孕周、孕前体质指数(BMI)、收缩压、舒张压、新生儿体质量、凝血功能指标(PT、APTT、INR、FIB)、血小板参数(PLT、MPV、PDW、PCT、PLT/MPV)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APTT、MPV、PDW对子痫前期有辅助诊断价值〔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1、0.63、0.66,P<0.05〕;APTT对子痫前期严重程度有辅助诊断价值(AUC=0.67,P<0.05);联合检测PT、APTT、INR、FIB、PLT、MPV、PDW、PCT、PLT/MPV对子痫前期及其严重程度的辅助诊断价值较高(AUC分别为0.78、0.75,P<0.05)。结论 APTT、MPV、PDW对子痫前期有辅助诊断价值,APTT对子痫前期严重程度有辅助诊断价值,联合APTT和其他凝血功能指标、血小板参数对子痫前期及其严重程度的辅助诊断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血小板体积(MPV)、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诊断和疗效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黄山市人民医院2015年1月-2019年10月SLE患者108例作为观察组,其中包括活动期51例、非活动期57例,同期健康体检者8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以及观察组治疗前后、不同疗效患者MPV、NLR水平,采用接收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及ROC下面积(AUC)分析MPV、NLR诊断SLE的截断值、敏感度、特异度,Pearson分析MPV、NLR与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相关性,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MPV、NLR与疗效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治疗前MPV、NLR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PV+NLR诊断SLE的AUC 0.853(95%CI:0.790~0.903)大于单一的MPV 0.755(95%CI:0.683~0.818)或NLR 0.717(95%CI:0.643~0.7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MPV、NLR、SLEDAI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PV、NLR与SLEDAI评分呈正相关(r=0.310、0.577,P0.05)。显效患者治疗后MPV、NLR低于有效、无效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PV、NLR与临床疗效显著相关(OR=2.259,95%CI:1.341~3.807;OR=3.293,95%CI:2.157~5.026;P0.05)。结论 MPV、NLR在SLE患者中呈高表达,可用于SLE的诊断,并与疾病活动度、临床疗效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脑梗死患者抗血小板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及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参数与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通许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一病区、二病区、三病区及脑血管科抗血小板治疗的9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3个月后随访,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预后情况,根据mRS评分情况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MPS≤2分)和预后不良组(MPS>2分)。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抗血小板治疗前后PLT、MPV、PDW等血小板参数变化,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ROC曲线分析血小板参数与脑梗死患者短期预后的关系。结果 随访结果显示,预后良好组74例,预后不良组16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中的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基础疾病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治疗后MPV、PDW水平及治疗前后MPV/PLT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治疗后的MPV水平升高(OR=1.969,95%CI:1.355~2.863)和MPV/PLT水平升高(OR=2.638×107,95%CI:5.867×103~1.187×1011)是脑梗死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MPV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12(95%CI:0.716~0.887),敏感性75.00%,特异性77.03%;MPV/PLT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08(95%CI:0.828~0.959),敏感性75.00%,特异性93.24%。结论 抗血小板治疗后MPV和MPV/PLT水平升高是脑梗死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并且具有脑梗死患者短期预后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王兴亮  余有声  陈本鑫  黄诚   《四川医学》2022,43(8):787-793
目的 分析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PLR)、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LMR)、C-反应蛋白(CRP)四种炎性标志物联合超声检查指标对甲状腺乳头状癌(PT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2017年10月至2021年11月经手术治疗105例PTC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分为转移组和未转移组,分析术前超声检查指标、外周血NLR、PLR、LMR、CRP水平与PT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根据术后病理学结果,105例患者中颈部淋巴结转移率为45.7%(48/105),转移组患者肿瘤数目多发、形态欠规则、侵犯包膜、微钙化例数所占比率明显增加,同时CRP、NLR、PLR、LMR水平明显增加,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侵犯包膜、微钙化、NLR、PLR是影响PTC有无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侵犯包膜、微钙化、NLR、PLR预测PT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48、0.612、0.768、0.801,NLR截断值为2.465,PLR截断值为174.975,联合预测的曲线下面积为0.911。将NLR≥2.465、PLR≥174.975、侵犯包膜、微钙化各赋值1分,评估为0、1、2、3、4分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0(0/18)、13.5%(5/37)、71.4%(15/21)、95.7%(22/23)、100.0%(6/6)。结论 术前高NLR、PLR及侵犯包膜、微钙化四项指标有助于预测PTC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联合评估能明显提高预测价值,术前检查显示同时具备两项及以上指标的患者建议常规行颈部淋巴结切除术,提高肿瘤根治效果。  相似文献   

15.
李杨  唐悦  邓显  李旭  郑成万  杨辉 《成都医学院学报》2021,16(6):725-729,733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术前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以及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3年7月至2019年10月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PTC根治性切除术的40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术前血常规中各血细胞成分及其他各项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确定各炎症指标如NLR、LMR及其他相关指标的最佳截断值.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患者预后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PTC患者的肿瘤大小、甲状腺肿瘤的临床病理分期系统、淋巴结转移率(ND)、甲状腺腺体外侵袭、临床分期、术前甲状腺球蛋白水平、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NLR和LMR与患者5年无复发生存时间(RFS)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LMR、NLR和ND是影响PTC患者5年RF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TC患者同时具有低LMR、高NLR和高ND特征,其远期预后更差(P<0.001).结论 高NLR、低LMR和高ND均影响PTC患者的不良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小板参数在妊娠期糖尿病(GDM)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2月在本院妇产科就诊孕妇的静脉血血小板参数,包括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和血小板压积(PCT)。随机选取定期产前检查发现的首诊GDM患者108例作为观察组(GDM组),及同期孕检的健康孕妇108例作为对照组(NGDM组),对比分析两组数据,并绘制ROC曲线评价血小板各参数的诊断效能。结果:GDM组的MPV、PDW和PCT测定值均明显高于NGD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LT测定值与NGDM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PV用于诊断GDM的ROC曲线下面积最高(AUC=0.775),当诊断切点为8.45 f L时,灵敏度为83.3%,特异性为56.5%。结论:血小板参数,尤其是MPV,对GDM的早期诊断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索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MLR)及癌胚抗原(CEA)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99例胃恶性肿瘤及101例健康对照者临床资料,对其血常规、CEA等指标进行检测分析,同时利用ROC曲线分析NLR、MLR及CEA单独或联合检测在胃癌中诊断的作用,并得出其最佳截断值.结果 胃癌组患者外周血MLR及CEA中位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NLR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85);另外,MLR、NLR、CEA及三者联合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68、0.529、0.834、0.852,其诊断最佳截点值分别为0.255、3.125、2.31 ng/ml、4.5529,敏感度分别为50.5%、23.2%、72.7%、56.6%,特异度分别为84.2%、95.0%、77.2%、98.0%.结论 外周血MLR、NLR有助于鉴别健康者与胃恶性肿瘤,MLR、NLR及血清CEA联合检测可提高对胃癌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18.
郭丽 《基层医学论坛》2016,(29):4113-4114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5年6月—2016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118例甲状腺结节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性和恶性,将超声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病理诊断结果显示,118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中的良性组以结节性甲状腺肿与滤泡型腺瘤为主,其次为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以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最为少见,恶性组以乳头状腺癌为主,其次为滤泡状腺癌与髓样癌,以未分化癌与微小癌最为少见;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为良性结节88例(74.58%)、恶性结节30例(25.42%),超声诊断准确率为96.61%,误诊率为1.69%,漏诊率为1.69%。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准确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外周血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对结肠癌化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经化疗诊治的结肠癌患者90例,采集患者一般临床病理特征,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LR、NLR对结肠癌患者化疗效果诊断价值,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参数对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预后的影响。结果:ROC曲线结果显示,当NLR≥1.987时,判断结肠癌患者化疗效果的敏感度为0.7800,特异度为0.6750,AUC为0.805,95%CI为0.717-0.893,阴性预测值为0.7105,阳性预测值为0.7500;当PLR≥153.740时,判断结肠癌患者化疗效果的敏感度为0.8600,特异度为0.5000,AUC为0.729,95%CI为0.624-0.834,阴性预测值为0.7407,阳性预测值为0.6825;高NLR组和低NLR组、高PLR组和低PLR组在化疗效果和肿瘤分期上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分期(Ⅳ期)、NLR≥1.987、PLR≥153.740是影响结肠癌患者PFS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外周血内NLR和PLR对结肠癌患者的化疗效果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临床应密切监护。  相似文献   

20.
杨晓惠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9,44(6):771-773, 777
目的评价基于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I-RADS)的超声细化计分法和血清促甲状腺素(TSH)值联合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进行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选取进行甲状腺结节手术的病人,基于TI-RADS分级系统,根据超声图像中结节边界、纵横比、回声、钙化及颈部淋巴结对甲状腺结节进行细化计分,联合病人入院血清TSH值,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超声细化计分法、血清TSH值和两者联合区分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价值。结果ROC分析显示,超声细化计分法区分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敏感度88.6%,特异度83.9%,AUC为0.779(95%CI:0.718~0.839),约登指数最大时,超声细化计计分法最佳临界值为9分,≥ 9分判定结节为恶性, < 9分判定结节为良性;血清TSH值区分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敏感度71.1%,特异度50.9%,AUC为0.703(95%CI:0.624~0.782),约登指数最大时取最佳临界值2.31 mIU/L;超声细化计分法与血清TSH值联合区分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敏感度90.1%,准确度84.5%,特异度84.3%。结论基于TI-RADS的超声细化计分法和血清TSH值联合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可使诊断符合率进一步提高,降低甲状腺结节的穿刺活检或手术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