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探讨朱砂安神丸、朱砂、硫化汞(Hg S)、氯化汞(Hg Cl2)和甲基汞(Me Hg)对小鼠肾转运体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健康雄性小鼠分别ig等量生理盐水、朱砂安神丸1.8 g·kg-1(含汞0.17 g·kg-1)、朱砂0.2 g·kg-1(含汞0.17 g·kg-1)、高剂量朱砂2 g·kg-1(含汞1.7 g·kg-1)、Hg S 0.2 g·kg-1(含汞0.17 g·kg-1)、Hg Cl20.032 g·kg-1(含汞0.024 g·kg-1)、Me Hg 0.026 g·kg-1(含汞0.024 g·kg-1),每天1次,连续30 d,记录小鼠体重变化。30 d后处死取肾脏,双道原子荧光光度法检测小鼠肾组织汞蓄积量,RT-PCR方法检测小鼠肾组织有机阴离子转运体基因(Oat1,Oat3,Oat2)、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基因(Mrp2,Mrp4)、尿酸转运体基因(Urat1)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Hg Cl2组和Me Hg组小鼠肾汞蓄积量显著升高(P<0.05),其余各组肾汞蓄积量与正常组无显著差异;Hg Cl2组和Me Hg组Oat1,Oat2表达显著降低(P<0.05);Me Hg组Mrp2基因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Hg Cl2组和Me Hg组Mrp4基因表达显著升高(P<0.05);Me Hg组Urat1基因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Hg Cl2组和Me Hg组小鼠肾汞蓄积量、肾转运体基因表达与正常组有显著差异,其余各组各项检测指标与正常组小鼠相比无显著差异。与Hg Cl2和Me Hg相比,朱砂及其复方对小鼠造成的肾毒性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2.
朱砂、朱砂安神丸及氯化汞在小鼠体内吸收、分布对比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对比研究朱砂、朱砂安神丸及氯化汞在小鼠体内的吸收、分布规律。方法:昆明种小鼠180只,分为正常组、朱砂临床剂量组(0.2 g·kg-1,ig)、朱砂高剂量组(11.2 g·kg-1,ig)、朱砂安神丸组(2 g·kg-1,ig)、氯化汞组(0.07 g·kg-1,ig),每组小鼠在给药1,2,4,8,16,24 h后各取6只鼠的血、脑、肝、肾,原子荧光光度法检测汞含量。结果:朱砂临床剂量组和朱砂安神丸组体内最大血药浓度及各时间点血药浓度与氯化汞组相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朱砂临床剂量组与朱砂安神丸组各时间点肝、肾组织中汞含量与氯化汞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朱砂临床剂量组和朱砂高剂量组在血液和组织中汞含量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朱砂高剂量组脑中汞含量最高。结论:临床剂量的朱砂、朱砂安神丸的汞吸收及各组织的汞含量均明显低于高剂量的朱砂和氯化汞。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研究朱砂及其复方与其他含汞化合物对小鼠肾脏转运体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成年昆明种小鼠分为生理盐水、朱砂安神丸1.8 g·kg~(-1)(含汞0.17 g·kg~(-1))、朱砂0.2 g·kg~(-1)(含汞0.17 g·kg~(-1))、高剂量朱砂2g·kg~(-1)(含汞1.7 g·kg~(-1))、Hg S 0.2 g·kg~(-1)(含汞0.17 g·kg~(-1))、HgCl_20.032 g·kg~(-1)(含汞0.024 g·kg~(-1),约1/7朱砂中汞含量)、MeHg 0.026 g·kg~(-1)(含汞0.024 g·kg~(-1),约1/7朱砂中汞含量)组,每天给药1次,连续30 d。30 d后处死各组小鼠取肾脏,RT-PCR方法检测小鼠肾组织有机阴离子转运体多肽(Oatp4c1)、胆酸转运体(Ost-α、Ost-β)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HgCl_2组和MeHg组Ost-α、Ost-β基因的表达显著降低(P 0.05);朱砂安神丸组Oatp4c1基因的表达显著升高(P 0.05)。结论:HgCl_2组和MeHg组小鼠肾转运体基因表达与正常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朱砂及朱砂安神丸对肾转运体基因表达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4.
朱砂、朱砂安神丸与氯化汞、轻粉的急性毒性对比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对比研究朱砂、朱砂安神丸与氯化汞、轻粉对小鼠的急性毒性。方法:小鼠一次给药后,分别检测肝肾组织中汞蓄积量,肝肾功能,观察肝、肾、等主要脏器的组织形态学变化,并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的方法检测药物对MT-1,MT-2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氯化汞组小鼠肝、肾组织中汞蓄积量(13.2±7.63),(46.9±20.4)mg·kg-1远远高于朱砂低剂量组(0.18±0.35),(0.50±0.57)mg·kg-1,朱砂高剂量组(3.80±1.65),(23.9±9.95)mg·kg-1和朱砂安神丸低剂量组(0.22±0.23),(0.67±0.43)mg·kg-1,朱砂安神丸高剂量组(0.31±0.32),(0.72±0.57)mg·kg-1以及轻粉组(0.39±0.20),(0.76±0.48)mg·kg-1;朱砂高剂量组肝(863±469),(1 057±690)、肾(603±30),(3 114±313)、氯化汞组肝(1 385±364),(2 284±701)、肾(621±186),(3 162±493)组织中MT-1和MT-2 mRNA表达高于其他各组;朱砂高剂量组和氯化汞组小鼠肝肾组织中出现病理损伤。结论:小鼠一次性给药后,临床常用量的朱砂和朱砂安神丸毒性要远远小于氯化汞。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朱砂安神丸、万胜化风丹、朱砂和硫化汞中的汞元素在大鼠体内吸收、分布及排泄的特点。方法清洁级Wistar大鼠分别一次性灌胃给予朱砂安神丸(14 g·kg-1,汞含量1.2 g·kg-1,10倍临床剂量)、万胜化风丹(4.2 g·kg-1,汞含量1.2 g·kg-1)、朱砂(1.42 g·kg-1,汞含量1.2 g·kg-1)和硫化汞(1.4 g·kg-1,汞含量1.2 g·kg-1),并设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记录给药时间,放置于代谢笼中,分别在给药1,2,4,8,24 h剪尾取血50~100μl,2,5,8,12,24h取尿液、粪便适量。末次取血后,处死大鼠,取心、肝、脾、肺、肾、大脑、十二指肠、空肠、回肠,测各脏器汞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给药1 h后各组血液中汞含量升高,万胜化风丹和朱砂安神丸组血液中汞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各给药组在各组织中汞含量均升高,两复方组在各组织中汞含量高于其他各组,尤以万胜化风丹组更显著。朱砂组在肾组织中汞含量亦有显著升高(P0.05)。各给药组尿液中汞含量均较正常组高(P0.05),以两复方组更为显著。万胜化风丹组和朱砂安神丸组在粪便中的汞含量于8,12,24 h 3个时间点显著低于朱砂组和硫化汞组(P0.05),与空白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含朱砂复方万胜化风丹、朱砂安神丸可促进汞元素进入机体,并在短期内主要分布于肝肾组织中。  相似文献   

6.
朱砂、朱砂安神丸与甲基汞、氯化汞的毒性对比研究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1  
目的:探讨朱砂与含朱砂的中药复方(朱砂安神丸)与甲基汞、氯化汞毒性的比较.方法:对比甲基汞(MeHg)、氯化汞(HgCl_2)、朱砂及朱砂安神丸对小鼠的急性、亚急性毒性及体外对人肝HL-7702细胞的毒性.结果:小鼠一次口服染毒20 g·kg~(-1)朱砂(约相当于临床剂量的250倍)未见死亡,而染毒0.1 g·kg-1 MeHg,0.15 g·kg~(-1) HgCl_2致死.体外试验表明MeHg,HgCl_2、朱砂及朱砂安神丸对人肝HL-7702细胞的半数致死剂量分别为4.4,9.2,2 460,4 050 mg·L~(-1),相差千倍.亚急性毒性实验表明HgCl_2组小鼠体重明显低于正常组,其肝、肾组织中汞(Hg)蓄积量远远大于朱砂组和朱砂安神丸组,相差上千倍.肝、肾组织中金属硫蛋白MT-2 mRNA的表达亦显著高于朱砂组和朱砂安神丸组,而朱砂组、朱砂安神丸组与正常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在总Hg含量相同情况下,朱砂及朱砂安神丸的毒性远远比MeHg,HgCl_2小.  相似文献   

7.
朱砂及其复方对小鼠肝脏细胞色素P450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朱砂及其复方朱砂安神丸对小鼠肝脏的急性毒性,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其对肝脏细胞色素P450酶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朱砂安神丸高剂量组(20 g·kg-1ig)、朱砂安神丸低剂量组(10 g·kg-1ig)和朱砂组(0.3 g·kg-1ig),各组小鼠均早晨给药1次,8 h后断头处死小鼠,分别检测肝中汞蓄积量,肝功能,肝指数,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的方法检测其对细胞色素P450酶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朱砂和朱砂安神丸组小鼠肝脏ALT和AST均有所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给药三组小鼠肝脏中汞蓄积量均有所增高,并呈现一定的剂量相关性,但无统计学意义;在对基因表达的影响方面,单次给药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朱砂组Cyp2a4、cyp2b9、Cyp 2f2、Cyp8b的基因表达下降,cyp3a11和Cyp3a44的基因表达增高:朱砂安神丸低剂量组Cyp2b9和Cyp2f2的基因表达下降;各组对其他基因的表达情况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单次给药后,汞在小鼠肝脏中蓄积很少,对肝脏未造成明显损伤,但朱砂和朱砂安神丸对细胞色素P450酶的基因表达具有一定的诱导和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彭芳  杨虹  吴芹  刘杰  时京珍 《中国中药杂志》2012,37(7):1017-1022
目的:比较朱砂及万胜化风丹与氯化汞、甲基汞的亚急性毒性作用。方法:健康SD大鼠连续每天分别灌胃万胜化风丹(0.42 g.kg-1)、朱砂(0.15 g.kg-1)、硫化汞(0.15 g.kg-1)、氯化汞(0.02 g.kg-1)、甲基汞(0.001 g.kg-1),以及生理盐水21 d,观察大鼠一般情况,监测体重,于末次给药后断头取血、肝脏、肾脏和脑组织,计算肝、肾指数,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尿素氮、肌酐含量,检测肝、肾、脑组织中汞蓄积量,RT-PCR法检测肝脏金属硫蛋白-1(MT-1)、细胞色素P450基因亚型(Cyp1a1,Cyp2b1,Cyp2e1,Cyp3a2,Cyp4a10)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氯化汞引起大鼠体重明显低于对照组,肝、肾汞蓄积量明显增多;甲基汞显著地引起大鼠肝、肾、脑组织中汞蓄积量增多;而万胜化风丹和朱砂组没有明显变化。然而,各组血液生化和组织病理学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氯化汞和甲基汞均明显诱导大鼠肝脏MT-1 mRNA的表达。万胜化风丹、朱砂引起肝Cyp3a2 mRNA表达增加,而氯化汞和甲基汞抑制了Cyp2e1 mRNA的表达。结论:万胜化风丹以临床等效剂量灌胃大鼠3周,对大鼠的亚急性毒性作用远低于氯化汞、甲基汞。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孟根乌苏(水银)-18味丸对大鼠肾脏功能的影响,探讨其肾毒性。方法将Wistar雄性大鼠根据体质量随机分为8组:正常对照组,孟根乌苏-18味丸低、中、高剂量组,孟根乌苏炮制品组,硫化汞组,氯化汞组,氯化亚汞组,每组10只。各组大鼠给予相应药物灌胃,连续15 d。分别检测大鼠血清尿素(UREA)、肌酐(CREA)水平,观察肾组织形态学变化,并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检测肾汞蓄积量,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肾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检测肾Ⅲ型胶原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肾脏金属硫蛋白(MT)-1、MT-2基因表达。结果氯化汞、氯化亚汞大鼠肾脏指数比正常对照组和孟根乌苏炮制品组显著升高(P0.01);各组大鼠血清CREA和UREA含量无显著差异。肾脏病理观查结果表明,孟根乌苏-18味丸低剂量组(临床常用剂量)大鼠肾脏出现一定的病理损伤,表现为肾小球轻度肥大、肾小管上皮中度肿胀变性,孟根乌苏-18味丸中、高剂量组肾脏也出现一定损伤,硫化汞组、氯化汞组、氯化亚汞组大鼠肾病理变化更显著。与正常对照组和孟根乌苏炮制品组比较,氯化汞组和氯化亚汞组大鼠肾汞蓄积量显著升高(P0.01),氯化汞组、氯化亚汞组大鼠肾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1),硫化汞组、氯化汞组、氯化亚汞组大鼠肾脏Ⅲ型胶原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氯化亚汞组大鼠肾组织中MT-1 m 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氯化汞组、氯化亚汞组大鼠肾组织中MT-2 m 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P0.01);与孟根乌苏炮制品组比较,氯化亚汞组大鼠肾组织中MT-1 m 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临床常用剂量孟根乌苏-18味丸在15 d用药过程中未对大鼠肾脏功能造成明显的损伤。  相似文献   

10.
研究含朱砂的万胜化风丹(WSHFD)和氯化汞对SD大鼠肾汞摄取转运体(Oat1,Oct2),肾汞外排转运体(Mrp4,Mate2k)、肾汞蓄积和肾损伤分子1(Kim-1)的影响。发现含汞10倍量的万胜化风丹古方对大鼠肾汞蓄积及肾毒性远小于HgCl2,且其对肾转运体的作用小于HgCl2。而上述各指标在WSHFD0,WSHFD2和WSHFD3组无显著差异,表明在万胜化风丹中减量或去掉朱砂对其肾汞蓄积和肾毒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研究孟根乌苏(水银)炮制品、孟根乌苏(水银)-18味丸与硫化汞、氯化汞、氯化亚汞对大鼠单次给药后的急性毒性。方法:将Wistar雄性大鼠,根据体重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孟根乌苏(水银)炮制品低、高剂量组(0.033,0.33 g·kg-1·d-1)、孟根乌苏-18味丸低、高剂量组(0.29,2.9 g·kg-1·d-1)、孟根乌苏-18味丸简化方组(0.26 g·kg-1·d-1)、硫化汞组(17.39 mg·kg-1·d-1)、氯化汞组(4.06 mg·kg-1·d-1)、氯化亚汞组(35.3 mg·kg-1·d-1)共9组,每组6只。各组大鼠适应1周后,灌胃给药1次,24 h后取材,分别检测肝肾功能,肝肾组织形态学变化;并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法测肾汞蓄积量;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测肾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法测肾Ⅲ型胶原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PCR)法检测肾脏MT-1、MT-2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各组大鼠血清ALT、AST检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氯化亚汞组大鼠血清CREA和UREA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孟根乌苏炮制品低剂量组(P<0.01)。肝脏和肾脏病理检查结果表明,孟根乌苏炮制品和孟根乌苏-18味丸低剂量组肝细胞肿胀变性程度较轻,肾小球病变不明显,孟根乌苏炮制品和孟根乌苏-18味丸高剂量组以及硫化汞组大鼠肝脏、肾脏均出现了一定的病理变化,而氯化汞、氯化亚汞组大鼠肝肾病理变化更显著。与正常对照组和孟根乌苏炮制品低剂量组相比,氯化汞和氯化亚汞组大鼠肾汞蓄积量显著升高(P<0.01);硫化汞、氯化汞、氯化亚汞组大鼠肾细胞凋亡率和Ⅲ型胶原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氯化汞、氯化亚汞组大鼠肾组织中MT-1和MT-2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结论:大鼠单次给药后,临床常用量的孟根乌苏炮制品和孟根乌苏-18味丸毒性要远远小于氯化汞、氯化亚汞。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古方化风丹、万胜化风丹、廖元和堂化风丹、去朱砂雄黄化风丹以及氯化汞(HgCl2)、亚砷酸钠(NaAsO2)对大鼠肝肾组织的亚慢性毒性作用。方法:清洁级SD大鼠每天分别灌胃古方化风丹(420mg·kg-1,含朱砂10%、雄黄10%)、万胜化风丹(420mg·kg-1,含朱砂3%、雄黄3%)、廖元和堂化风丹(420mg·kg-1,含朱砂3%、雄黄3%)、去朱砂雄黄化风丹(420mg·kg-1,含朱砂0%、雄黄0%)、HgCl2(5mg·kg-1)和NaAsO2(25mg·kg-1),连续喂食60天,并设正常对照组,观察大鼠一般情况及体重,于末次给药后断头取血、肝脏及肾脏,计算肝脏指数和肾脏指数,检测大鼠血清谷丙转氨酶、乳酸脱氢酶、尿素氮、肌酐含量,检测肝、肾组织中汞砷蓄积量,RT-PCR法检测肾蛋白激酶1(Kim-1)、金属硫蛋白-1(MT-1)、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肝组织金属硫蛋白-2(MT-2)、蛋白激酶1(Kim-1)及细胞色素P450酶(CYP2B1、CYP2E1、CYP3A1)水平变化。结果:氯化汞组、亚砷酸钠组大鼠在各时间段体重增长均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古方化风丹组大鼠在60d时体重低于正常(P0.05),其他化风丹各组大鼠体重、一般情况与正常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与正常组比较,氯化汞组大鼠血清谷丙转氨酶、乳酸脱氢酶、尿素氮、肌酐含量以及肝肾指数均明显增高(P0.05),亚砷酸钠组亦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化风丹各组则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异;氯化汞组(亚砷酸钠组)在大鼠肝肾组织的汞(砷)蓄积量明显升高(P0.05),含朱砂(雄黄)的各组化风丹在肝肾组织的汞(砷)蓄积量仅为其1/5~1/10,且古方化风丹与现代方化风丹在肝肾组织的汞(砷)蓄积量与其所含朱砂(雄黄)的含量无明显倍数关系;氯化汞组及亚砷酸钠组对大鼠肝脏Kim-1、MT-2mRNA相对表达量均有显著的升高,且氯化汞组显著高于亚砷酸钠组(P0.05)。古方化风丹组及万胜化风丹组可轻度诱导大鼠肝脏MT-2mRNA的相对表达,但化风丹各组方对大鼠肝脏Kim-1 mRNA相对表达量无明显诱导作用。化风丹各组方可显著增加肝脏CYP2B1mRNA的相对表达量(P0.05),而对肝脏CYP2E1、CYP2A1mRNA的相对表达量呈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对CYP3A1mRNA相对表达量抑制作用较为显著(P0.05)。氯化汞组及亚砷酸钠组对CYP2B1mRNA的相对表达量无明显影响,对CYP2E1mRNA的相对表达量有显著的增加作用(P0.05)。而氯化汞组对CYP2A1mRNA的相对表达量有显著的增加作用(P0.05)。同时,与正常组比较,氯化汞组及亚砷酸钠组对大鼠肾Kim-1、MT-1和MMP-7mRNA相对表达量均呈显著的诱导作用(P0.05)。化风丹各组方(除外去朱砂雄黄组)对MT-1mRNA相对表达量亦有轻度诱导作用。病理学检查显示,正常组及化风丹各组肝组织中存在较多的脂肪空泡,未见其他显著的病理损伤,化风丹各组肾组织病理切片与正常组比较无明显差异,而氯化汞及亚砷酸钠两组镜下可见较多的肝肾损伤表现,且氯化汞组相对较重。结论:给予大鼠化风丹60d并未引发机体肝肾组织的明显毒性反应,通过减少化风丹中朱砂、雄黄含量来降低化风丹毒性无确切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朱砂、含朱砂复方对人肝细胞的毒性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研究朱砂、几种含朱砂复方与其他汞存在形式对HL-7702人肝细胞的毒性.方法:分别以朱砂、朱砂安神丸、廖元和堂化风丹、万胜化风丹、硫化汞、氯化汞、甲基汞加入已接种于96孔板的HL-7702人肝细胞后,检测各组的细胞存活率、检测各组细胞内、外的汞含量.结果:等汞含量和等汞浸出量的朱砂、朱砂安神丸、廖元和堂化风丹、万胜化风丹和硫化汞对HL-7702人肝细胞的存活率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异,与等汞含量和等汞浸出量的氯化汞和甲基汞均有明显差异(P<0.05);分别以等汞含量、等汞浸出量的朱砂、朱砂安神丸、廖元和堂化风丹、万胜化风丹和硫化汞培养的HL-7702人肝细胞内、外汞含量均低于氯化汞、甲基汞(P<0.05).结论:等汞含量、等汞浸出量的朱砂、朱砂安神丸、廖元和堂化风丹和万胜化风丹对人肝HL-7702细胞的毒性远小于对应等汞含量、等汞浸出量的氯化汞、甲基汞.  相似文献   

14.
朱砂汞在大鼠体内的蓄积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鼠长期给予朱砂后汞在血液、肝脏、肾脏和脑组织中的蓄积性,为阐明朱砂的中毒机制和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①禁食16 h后的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4只)和朱砂0.8 g·kg~(-1)组(28只).朱砂组灌胃给药1次,于给药后0.5,1,2,4,8,16,36 h时间点各取4只大鼠,取全血、肝脏、.肾脏和脑组织,测定汞含量.对照组的脏器样本一次性摘取.②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朱砂0.1,0.4,0.8 g·kg~(-1)剂量组.朱砂各剂量组每日灌胃给药1次,共给药3个月.于末次给药后16 h取血、肝、肾、脑,测定汞含量.结果:单次给予朱砂0.8 g·kg~(-1)后,大鼠血液、肝脏、'肾脏、脑组织中的汞含量均有所增高,从高至低顺序为:肝脏>血液>脑>肾脏.朱砂反复给药3个月后,大鼠肾脏和脑组织汞蓄积量较大.朱砂0.8 g·kg~(-1)组的肾脏和脑组织的汞蓄积倍数分别高达71.2,27.4倍.而肝脏汞蓄积量较少,蓄积倍数低于2倍.其中,肾脏的汞蓄积量占4种脏器汞蓄积总量的95%以上.尽管肾脏和肝脏的汞蓄积量相差悬殊,但朱砂以≥0.1 g·kg~(-1)剂量给药3个月,即可造成肾脏毒性,也可造成肝脏毒性.结果表明,朱砂的肾脏毒性与汞在肾脏的蓄积有关;而肝脏可能对汞更敏感.脑组织汞蓄积倍数高达20倍以上,但动物一般状况、外观行为以及脑组织形态学未见明显变化,表明大鼠的脑可能对汞敏感性不高.结论:朱砂的可溶性汞可吸收入体内.长期用药后,汞可在肾脏、脑、肝脏组织中蓄积,其中肾脏的汞蓄积量最大.大鼠在3个月内累积摄入可溶性汞约194μ g·kg~(-1)可能导致中毒.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荞麦黄酮复方制剂(FBC)对糖尿病大鼠肾脏损伤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用高脂饲料和STZ建立大鼠2型糖尿病模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蒸馏水10 ml.kg-1.d-1),阳性药物组(消渴丸0.83 g.kg-1),FBC低、高剂量组(FBC 0.6,1.2 g.kg-1);另取正常鼠为正常对照组(蒸馏水10 ml.kg-1.d-1),各组大鼠灌胃给药连续8周。观察大鼠一般状况,用血糖仪测空腹血糖(FBG)、24 h尿蛋白定量、血和尿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双肾指数、血和肾组织内皮素(ET-1)及糖基化终产物(AGEs)、肾组织病理改变。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模型组FBG明显升高,肾重指数和24h尿蛋白排泄量明显升高,而内生肌酐清除率却明显降低,血和肾组织ET-1、AGEs升高及肾组织形态结构有明显改变;高、低剂量FBC能不同程度的改善上述指标的变化,明显降低血糖,增加肾肌酐清除率,肾组织ET-1、AGEs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FBC可使肾损伤明显减轻,且高剂量作用更明显,与消渴丸组相近。结论 FBC对STZ所致糖尿病大鼠肾损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血糖,抑制AGEs、ET-1形成从而减少肾损伤。  相似文献   

16.
朱砂与万氏牛黄清心丸致大鼠亚急性肝毒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海  高鑫  周颖  高显会  王莹 《中草药》2017,48(9):1825-1828
目的比较朱砂和万氏牛黄清心丸(含朱砂的成方制剂)对大鼠的亚急性肝毒性。方法分别以溶剂(0.5%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液)、1.0 g/(kg·d)朱砂、9.83 g/(kg·d)万氏牛黄清心丸[全方,含朱砂1.0 g/kg]、8.83 g/(kg·d)去朱砂的万氏牛黄清心丸(去朱砂方)对健康SD大鼠ig给药,每天1次,连续28 d。给药结束后次日取血液和肝脏,检测血汞、肝汞水平,检测血清肝功能指标,进行肝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朱砂组血汞、肝汞和血清总蛋白(TP)水平高于对照(溶剂)组、全方组和去朱砂方组(P0.05);光镜下,朱砂组可见轻度的肝细胞肿胀、空泡变性、炎症细胞浸润等病理改变,全方组和去朱砂方组可见色素沉积,病变轻微,偶见肝细胞肿胀、空泡变性。结论短期过量使用朱砂可引起肝汞蓄积和轻微肝损伤,万氏牛黄清心丸引起的肝汞蓄积量和亚急性肝损伤轻于单味朱砂,方中其他中药可能对朱砂起到减毒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反复灌胃给予雄黄后,大鼠肾脏毒性的病理形态学特征,为临床安全、有效地使用雄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将大鼠分为对照组和雄黄0.01,0.04,0.17 g·kg-1剂量组.各剂量组均每日灌胃给药1次,对照组给予高纯水,连续3个月.于给药后1,2,3个月和停药1,2个月后,计算肾脏指数,测定血清葡萄糖(GLU)、肌酐(Cr)、尿素氮(BUN)及尿蛋白等,并观察肾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连续灌服雄黄≥≥0.01 g·kg-13个月或0.17g·kg-1 2个月,肾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的细胞肿胀,胞浆空泡变性,核固缩、溶解及血管扩张、充血等病变,近曲小管较肾小球损伤严重,病变呈现明显的量-时-毒关系,血BUN、GLU、尿蛋白也相应增高.停药1个月后,除0.17 g·kg-1剂量组有66.7%的肾小管轻度水肿、变性外,其余各组未见明显病变.结论:大鼠连续灌服雄黄≥0.01 g·kg-1 3个月或0.17 g·kg-1 2个月对大鼠肾脏病理学产生明显影响,尤其对肾脏近曲小管的损伤作用较为明显,停药后肾脏病变逐渐恢复至正常.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耳聋左慈丸对庆大霉素所致大鼠肾毒性和耳毒性的防治作用。方法将21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庆大霉素组、中药防治组,每组7只。庆大霉素组和中药防治组均肌肉注射庆大霉素(80μg·g-1·d-1),每日2次,持续14天;中药防治组同时灌胃给予耳聋左慈丸(6 g·kg-1·d-1),每日1次,持续14天。对照组通过肌肉注射和灌胃给予等剂量的0.9%NaCl溶液,持续14天。采用听性脑干反应(ABR)检测听力水平,测定肾系数、血肌酐(Scr)和血尿素氮(BUN),光镜下观察肾组织的形态学改变。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庆大霉素组大鼠各频率ABR值显著增高(P0.01),肾系数、血肌酐、血尿素氮升高(P0.01)。与庆大霉素组比较,中药防治组大鼠各频率ABR值显著降低(P0.01),肾系数显著下降(P0.01),血肌酐、血尿素氮下降(P0.05)。光镜下显示,庆大霉素组大鼠肾小管扩张、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肾小管腔内有蛋白管型和细胞管型,而中药防治组肾小管结构基本正常。结论耳聋左慈丸可同时减缓庆大霉素引起的肾毒性和耳毒性。  相似文献   

19.
朱砂对大鼠的肝肾毒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研究朱砂的肝、肾毒性特点,提出朱砂安全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建议,为朱砂的临床安全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小鼠单次灌胃给药,测定最大耐受量.采用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朱砂0.025,0.05,0.1,0.4,0.8 g·kg-1·d~(-1)(相当于《中国药典》剂量高限的1/2,1,2,8,16倍)剂量组.各剂量组均每日灌胃给药1次,连续3个月,于给药后1,2,3个月和停药1个月,测定尿液定性、血常规以及血清生化指标,并观察肝、肾、心、脑等主要脏器的组织形态学变化,确定无明显不良作用水平(NOAEL).结果:朱砂在HgS为98%、可溶性汞为21.5μg·g~(-1)情况下,给小鼠单次灌胃给药最大耐受量达到24g·kg~(-1)(等于摄入可溶性汞516μg·kg~(-1)),相当于人日用量约3 000倍,未见明显毒性反应.朱砂超过一定剂量用药达到1个月以上,肾脏和肝脏均可见与朱砂毒性有关的病理改变,其中,肾脏对朱砂更为敏感.大鼠灌胃朱砂1个月和3个月的无明显毒性剂量分别为0.1,0.05 g·kg~(-1)·d~(-1)(累积摄入可溶性汞64.5,96μg·kg~(-1)).按照安全系数为60计算出人服用朱砂的日允许摄入量(acceptable daily intake,ADI)约为0.000 9~0.001 7 g·kg~(-1)·d~(-1),相当于60 kg人日用剂量为0.05~0.1 g.结论:反复使用朱砂时,建议在可溶性汞含量≤21 μg·g~(-1)的条件下,朱砂的用药剂量不宜超过0.05~0.1 g,用药时间不宜超过2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复方鱼腥草提取物(牛蒡子及鱼腥草的挥发油、水提物、醇提物的混合物)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组织中Sirt1/PGC-1α通路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罗格列酮组(0.3 mg·kg-1)、白藜芦醇组(0.12 g·kg-1)及复方鱼腥草提取物组(4.5 g·kg-1),每组10只。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4周联合小剂量腹腔注射1%链脲佐菌素(STZ,30 mg·kg-1)复制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检测各组大鼠24 h尿蛋白、24 h尿白蛋白、尿肌酐以及血清肌酐水平,计算肌酐清除率、肾脏指数。采用HE染色法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肾脏组织中Sirt1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肾皮质中Sirt1、PGC-1α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给药4、8周后,模型组大鼠的24 h尿蛋白及尿白蛋白水平、肌酐清除率、肾脏指数均明显升高(P<0.05);肾小球体积明显增大,可见肾间质伴有炎性细胞浸润,系膜区可见明显扩张;免疫组化显示肾脏组织中的S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