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温暖、潮温的贮藏环境有利于谷物霉菌生长繁殖,其中有些霉菌会产生有损猪的生长和繁殖性能的真菌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和脱氧瓜萎镰菌烯醇。饲料生产商可通过测试饲料原料并选用合适的贮藏技术来减少真菌毒素问题。至今,尚无破坏或去除饲料或原料中的真菌毒素的商用方法。 密西根州立大学K.A.Howard及其同事研究了水合铝硅酸钠钙(HSCAS)结合、钝化猪饲料中的真菌毒素的可能性(密西根州立大学养猪研究报告,1990年,P.18) 研究人员给32头4周龄仔猪饲喂4种试  相似文献   

2.
真菌毒素是真菌的次级代谢产物,具有极强的毒性,对环境和农作物等均有一定污染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为防止其污染的扩大和生物体内富集,对真菌毒素实现实时监测、灵敏检测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纳米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结合了纳米材料、核酸适配体的新型电化学传感器具有非常显著的高特异性、高选择性、简便等优点,对真菌毒素的检测在方法建立和提高灵敏度等方面均有突飞猛进的进展.本文简述了新型电化学传感器对常见真菌毒素检测的研究进展,希望为今后发展更为有效、简便、灵敏的新型电化学传感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真菌毒素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较为经典的真菌毒素检测技术进行了综述,并对近些年研究开发的一些新技术和新动态作了简要介绍,总结了真菌毒素检测领域的发展趋势和方向,为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研究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玉米赤霉烯酮是一种由镰刀菌分泌、广泛污染谷物类粮食作物的真菌毒素,其化学性质稳定,高温下难分解,且具有肝毒性和免疫毒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因此,建立快速、灵敏、准确的玉米赤霉烯酮检测方法对食品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国内外的研究进展,简述了玉米赤霉烯酮的检测方法,简要介绍了各种检测方法的原理及其在实际样品检测中的应用,为玉米赤霉烯酮的检测方法的探索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真菌毒素系生长于潮湿或贮藏不当的饲料和谷物上的霉菌所产生的,畜禽饲料被真菌毒素污染会对动物产生野响。然而,科学家还刚刚开始对真菌毒素对畜禽生产性能的影响进行定量研究。 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研究人员M.A.Qureshi.J.T.Brake和P.B.Hamilton最近完成了一个由美国东南部家禽与蛋品协会资助的研究项目,研究了真菌毒素对肉用种鸡的影响。根据该研究《肉用种鸡采食黄曲霉毒素和蛇形菌素污染的日粮:对胚胎发育、肉雏鸡质量和长期免疫力的影响》结果:饲喂母鸡时黄曲霉毒素和更低水平的另一种真菌毒素、蛇形菌素会提高早期和后期胚胎死亡率。降低雏鸡生长率。与来源于对照组母鸡的雏鸡相比,来源于摄食黄曲霉毒素的母鸡的雏鸡的16日龄死亡率要高。  相似文献   

6.
发酵被认为是简单且经济的开发谷物饮料的技术方法之一.开菲尔粒是一种复杂的益生菌载体,其中含有丰富的益生菌、胞外多糖和蛋白质复合体.开菲尔粒可适应不同的原料基质,因此,可生产新型功能性谷物发酵饮料.本文首先概述了开菲尔谷物发酵饮料目前取得成果和技术发展,以及在促健康特性和食品工业中的潜在应用;然后介绍了该饮料在调节肠道菌群、抗癌、抗氧化、降压和治疗糖尿病等方面的功能.最后讨论了开菲尔谷物产品的开发趋势,为开菲尔谷物发酵饮料产业的研究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真菌毒素污染是当前国际食品安全问题的一个重要议题,简要回顾了人类历史上由真菌毒素污染产生的食品安全事件,介绍了真菌毒素污染对于人类健康的危害;并对真菌毒素防毒去毒技术现状进行介绍,概述食品产业各环节应对真菌毒素污染的基本方案.  相似文献   

8.
禽类真菌感染及其毒素中毒后免疫反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禽类抗真菌感染中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及细胞因子的作用.真菌毒素通过抑制免疫球蛋白合成、效应细胞活力及抑制DNA和蛋白质合成来影响免疫机能,且免疫抑制作用与真菌毒素种类和剂量有关.最后探讨了血清学诊断技术的应用和疫苗的研发前景.  相似文献   

9.
真菌毒素与食物中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真菌毒素的产生具有一定的生物学特性,不同基质的温度、湿度等可以使真菌产生不同类别的毒素,因此,了解和研究真菌毒素的产生条件、特点,真菌毒素的危害性以及真菌毒素在食品中的带染情况、真菌毒素去除方法,以便引起人们重视真菌毒素引起的慢性中毒,确保食品安分和人类健康  相似文献   

10.
农产品和饲料中常见真菌毒素的种类和危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伏马菌素、玉米赤霉烯酮、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展青霉素等常见真菌毒素的来源、种类、特点、毒性等进行了介绍,并进一步阐述真菌毒素对人类和动物健康的影响及国内外对农产品及饲料中真菌毒素控制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相似文献   

11.
Fumonisins ar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groups of mycotoxins in agriculture and the food industry. They are produced by several widespread fungal pathogens of corn. Fumonisin contamination in maize?derived food and feeds causes several fatal diseases in livestock and poses a significant cancer risk to humans (Group 2B carcinogen). In the recent years, fumonisins have become a hot area in mycotoxin research. This review attempts to highlight the progress in the studies of molecular mechanisms for fumonisin biosynthesis and mode of action. The current understandings in the molecular basis for the cellular effects induced by fumonisins are discussed. Special attentions are paid to introduce the progress in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individual genes and enzymes involved in the biosynthesis of fumonisins.  相似文献   

12.
基于抗体的小麦赤霉病抗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镰刀菌引起的小麦赤霉病,不仅降低产量和品质,所形成的真菌毒素还会影响食品安全。植物缺乏高抗小麦赤霉病的资源,因此从动物中筛选、分离抗病抗体及其基因,可为培育植物抗病品种提供新种质,也拓展了开发研究新抗源的渠道。抗病抗体能特异靶向真菌蛋白、抑制抗原的功能;抗体与抗菌肽和顺式表达调控元件结合,使病菌能诱导抗体融合蛋白在镰刀菌侵染小麦的颖壳高效表达,从而有效抑制病菌侵入、扩展及毒素积累。本文综述抗病抗体的抗原类型、抗病抗体及其融合蛋白在体外和植物中的表达以功能、抗原基因结构与功能、抗体抗病机理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伏马菌素的毒害及脱毒防控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伏马菌素是由玉米串珠镰刀菌产生的一组有毒害和致癌性的真菌毒素。伏马菌素FBl能引起动物各种疾病,如马脑白质软化症和猪肺水肿,严重威胁动物的健康,影响畜牧业的发展。对于已经被伏马菌素污染的粮食作物,人们采取了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对其进行脱毒研究。本文报道了伏马菌素的毒害及其脱毒防控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桥梁的损伤识别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现在很多桥梁都安装了监测系统 ,自动损伤识别是桥梁健康监测系统的核心技术和热点研究问题。文章介绍了几种桥梁损伤的识别方法 ,包括动态法、静态法、有模型法、无模型法、位移法、应变法以及 BP和 RBF神经网络法的比较。目前健康监测系统尚不具备损伤识别能力。如何设计一个高效的用于结构损伤识别的自动损伤识别系统 ,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智能合约是区块链三大特点之一,也是区块链具有应用价值和灵活性的领域.本质上,智能合约是一段用特定脚本语言实现的代码,不可避免地存在安全漏洞风险.如何及时准确地检查出各种智能合约的漏洞,就成为区块链安全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为了检测智能合约漏洞,研究者提出了各种分析方法,包括符号执行、形式化验证和模糊测试等.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被提出,并且在多个研究领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目前,针对基于深度学习的智能合约漏洞检测方法并没有被详细地调查和分析.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智能合约的概念以及智能合约漏洞相关的安全事件;然后对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中常用的智能合约特征进行分析;同时对智能合约漏洞检测中常用的深度学习模型进行描述.此外,为了进一步推动基于深度学习的智能合约漏洞检测方法的研究,本文将近年来基于深度学习的智能合约漏洞检测方法根据其特征提取形式进行了总结分类,从文本处理、静态分析和图像处理3个角度进行了分析介绍;最后,总结了该领域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单增李斯特菌的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单增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是全世界普遍公认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食源性致病菌,其广泛存在于各种乳制品、蔬菜、肉类等食品中,对人的健康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因此,如何有效地检测出单增李斯特菌的存在是食源性疾病预防与控制的关键环节.介绍了单增李斯特菌的传统检测方法以及各种快速检测方法(免疫学方法、生物传感器、基于噬菌体检测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  相似文献   

17.
针对生物学检测真菌霉素的过程比较复杂、成本高、不易操作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真菌霉素类物质溶液颜色直接测量溶液浓度的快速检测方法,设计了一个双颜色传感器检测系统.通过颜色传感器测得溶液颜色信息来快速确定被检测物质的质量分数并实现颜色信息采集过程中的动态白平衡,使颜色检测对环境光的变化具有自适应性.最后建立样品溶液颜色的三原色(RGB)值与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实验结果表明,样品数据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低于5%,利用该快速检测方法建立的线性关系计算得到的溶液浓度与样品实际浓度的相对误差(RE)低于7%,满足实验室精密度和准确度的要求.同时,与传统检测方法相比,该方法快速、方便,并降低了检测成本.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匹配模块和层次知识库的IDSPMHKR系统模型,在其中加入历史规则和方法,根据最近访问出现次数较多的规则在不久的将来出现的频度也会较高的特点,设计了EDSPMHKR的层次知识库用来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现入侵规则,以提高入侵检测系统的实时性;采用KMP算法进行入侵规则的模式匹配,可以降低查找时间,提高系统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