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研究RAB5A基因的高表达在乳腺癌发生发展及转移与预后中的作用。方法:对牡丹江市肿瘤医院2003-01/1246例乳腺癌术后标本,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RAB5A基因的表达。结果:RAB5A的表达在正常组织中不表达,而在乳腺癌组织中有不同程度的表达(P<0.01)。结论:RAB5A是一个可能与乳腺癌发生、转移相关的基因,并且还可能与它们的分化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RAB5A基因表达与结肠癌发生、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42例结肠癌标本RAB5A基因的表达。结果:结肠癌中RAB5A的表达与组织学分型、分化、淋巴结转移均有明显关系(X^2=3.96~6.73,P&;lt;0.05)。结论:RAB5A是一个可能与结肠癌发生、转移相关的基因,并且还可能与它们的分化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RAB5A基因表达与结肠癌发生、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42例结肠癌标本RAB5A基因的表达。结果:结肠癌中RAB5A的表达与组织学分型、分化、淋巴结转移均有明显关系(χ2=3.96~6.73,P<0.05)。结论:RAB5A是一个可能与结肠癌发生、转移相关的基因,并且还可能与它们的分化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4.
sRAB5A基因与结肠癌发生、转移的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RAB5A基因表达与结肠癌发生、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42例结肠癌标本RAB5A基因的表达.结果结肠癌中RAB5A的表达与组织学分型、分化、淋巴结转移均有明显关系(x2=3.96~6.73,P<0.05).结论RAB5A是一个可能与结肠癌发生、转移相关的基因,并且还可能与它们的分化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5.
应用体外实验对与人肺癌转移相关基因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应用体外实验研究RAB5A基因过表达与人非小细胞肺癌转移相关,进一步确认该基因在人肺腺癌细胞系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以期待此研究能对肺癌转移的预防进而减少对肺癌患者造成的肺功能损害及为有效选择有利患者生活质量的治疗手段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体外重建基底膜侵袭实验和肿瘤细胞黏附能力的测定,分析RAB5A正义真核表达载体转染后的AGZY83-a和反义RNA转染后的Anip973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的改变。结果:RAB5A正义表达载体PcDNA3.1-RAB5A转染的AGZY83q重建基底膜侵袭能力明显增强,t检验P&;lt;0.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对基底膜成分的黏附能力增大;f检验P&;lt;0.05。PcDNA3-AntiRABSA反义RNA表达载体对Anip973重建基底膜侵袭力明显下降,P&;lt;0.001;对基底膜成分黏附能力降低。结论:RAB5A在侵袭转移表型形成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反义RNA可阻断RAB5A基因的翻译过程,相关体外试验研究结果为有效治疗肿瘤转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体外实验研究RAB5A基因过表达与人非小细胞肺癌转移相关,进一步确认该基因在人肺腺癌细胞系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以期待此研究能对肺癌转移的预防进而减少对肺癌患者造成的肺功能损害及为有效选择有利患者生活质量的治疗手段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体外重建基底膜侵袭实验和肿瘤细胞黏附能力的测定,分析RAB5A正义真核表达载体转染后的AGZY83-a和反义RNA转染后的A-nip973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的改变。结果:RAB5A正义表达载体PcDNA3.1-RAB5A转染的AGZY83-a重建基底膜侵袭能力明显增强,t检验P<0.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对基底膜成分的黏附能力增大;t检验P<0.05。PcDNA3-AntiRAB5A反义RNA表达载体对Anip973重建基底膜侵袭力明显下降,P<0.001;对基底膜成分黏附能力降低。结论:RAB5A在侵袭转移表型形成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反义RNA可阻断RAB5A基因的翻译过程,相关体外试验研究结果为有效治疗肿瘤转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乳腺癌组织中p33^ING1b和p53及C-erbB-2表达对预后评估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章烨  王雅杰 《中国临床康复》2004,8(32):7212-7214,i006
目的:探讨p33^ING1b,p53,原癌基因C-erbB-2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的生物学特征及其对预后评估的意义。方法:应用EVISION免疫组化法,检测了80例乳腺癌标本中C-erbB-2,p33^ING1b,p53的表达,及13例癌旁正常组织p33^ING1b的表达。结果:乳腺癌组及对照组中p33^ING1b均阳性表达,乳腺癌组织中表达[65%(52/80)]有明显下降,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25.138,P&;lt;0.01),p33^ING1b,p53,C-erbB-2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5%,60%,61%。其中p33^ING1b的表达与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水平呈正相关(r=0.371,r=0.537,P&;lt;0.05)p33^ING1b,p53与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有无转移呈负相关(r=-2.09,r=-0.537,P&;lt;0.05)。C-erbB-2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有无转移呈正相关(r=0.371,P&;lt;0.05),与雌、孕激素受体水平呈负相关(r=-0.387,r=-0.440,P&;lt;0.05)。结论:p33^ING1b基因的表达可能需要p53基因的协同,两者共同作用于细胞的生长、凋亡和转化,保证机体发挥正常的功能,抑制肿瘤的发生。INGI是抑癌基因,其蛋白p33^ING1b在乳腺癌中低表达,对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可能起重要作用,p33^ING1b,p53,C-erbB-2可作为判断乳腺癌恶性程度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乳腺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型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Ⅰreceptor,IGF-IR)的表达与乳腺癌各种病理学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从而评价乳腺癌IGF-IR表达与乳腺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120例乳腺癌组织、29例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癌组织病理石蜡块,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测定IGF-IR的表达,将表达程度分为0,1,2,3级,2和3级定义为高表达。回顾性研究120例乳腺癌病例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病理学类型、间质反应、肿瘤分化。将IGF-IR的表达与各项病理指标比较,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①IGF-1R在乳腺癌原发灶癌组织中的高表达高于淋巴结转移癌组织(X^2=5.042,P=O.025)。②低分化乳腺癌IGF-IR高表达比高分化乳腺癌IGF-IR高表达明显减少(X^2=8.955,P=O.003)。③IGF-IR的表达与患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病理类型、间质反应无相关性。结论:IGF-IR可能在乳腺癌抗转移方面扮演了一定的角色,IGF-IR的高表达可能与乳腺癌分化状态相关,提示较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水通道蛋白5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分布及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学分级和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9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及作为对照的癌旁组织中水通道蛋白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并与淋巴结转移和组织学分级进行分析。结果:水通道蛋白5主要表达于正常乳腺和癌组织细胞膜和细胞浆中。组织学分级Ⅲ级癌组织水通道蛋白高表达率明显高于组织学分级Ⅰ级和Ⅱ级患者;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组织中水通道蛋白5高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结论:水通道蛋白5可能在乳腺癌肿瘤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有望成为预测乳腺癌转移和评估预后的重要指标和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脾酪氨酸激酶(Syk)基因在子宫内膜癌组织表达及该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52例子宫内膜癌组织及其癌周正常组织中Syk基因的表达,同时采用巢式双重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方法检测该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情况。结果Syk基因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显著低于相应的癌周正常组织(P-0.000);子宫内膜癌有淋巴结转移组Syk基因表达率显著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x^2=8.32,P〈0.01)。Sy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发生率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明显高于相应的癌周正常组织(P=0.000);子宫内膜癌有淋巴结转移组Sy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发生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x^2=8.15,P〈0.01);发生甲基化的肿瘤组织中,均无SykmRNA的表达。结论Sy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可能是导致Syk基因失活的原因之一,Sy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可能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TEN蛋白在人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VEGF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44例乳腺癌组织和10例乳腺纤维瘤石蜡切片中PTEN蛋白、VEGF蛋白的表达情况,比较PTEN蛋白表达与VEGF蛋白表达的相关性及二者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PTEN蛋白表达定位于细胞质,乳腺癌组织PTEN蛋白表达阴性者占47.7%(21/44),表达阳性者占52.3%(23/44)。PTEN在乳腺癌腋淋巴结是否转移(P〈0.01)或ER状态(P〈0.05)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TEN与VEGF蛋白表达呈副相关,但差异不显著(rH=-0.236P=0.122)。结论PTEN对乳腺癌预后判定有一定价值,乳腺癌患者PTEN蛋白低表达与预后不良有关。VEGF可能是PTEN的主要下游基因,二者对乳腺癌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以黑色素瘤抗原-A3(MAGE-A3)基因mRNA为特异性标记物,检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肿瘤细胞,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集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2-11/2003—0940例乳腺癌患者及20例非肿瘤疾病患者的外周血,用巢式RT-PCR方法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MAGE-A3基因mRNA。同时用RT-PCR方法检测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上述MAGE基因的表达。结果:18%(7/40)乳腺癌患者的PBMC中可检测到MAGE.A3基因的mRNA,而相应乳腺癌组织MAGE.A3的表达率为23%(9/40),癌旁组织、乳腺癌组织中不表达肘AGE-A3基因的病例以及20例非肿瘤疾病患者的PBMC中均未测出。MAGE-A3基因mRNA。乳腺癌患者PBMC中两种MAGE基因mRNA的检出率与肿瘤TNM分期密切相关。结论:MAGE-A3基因mRNA可作为特异性肿瘤标记物用于检测乳腺癌患者PBMC中的乳腺癌细胞,巢式RT-PCR的敏感性及特异性较高,其检测结果可能有助于判断乳腺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趋化因子受体CCR5在乳腺癌组织及其腋窝转移淋巴结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5例乳腺癌及其腋窝转移淋巴结组织、20例乳腺纤维腺瘤组织(对照组)中的CCR5.结果 乳腺癌组织CCR5阳性率为74.2%(26/35),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中未发现CCR5的表达,两种组织阳性表达率差异显著,P<0.01.腋窝淋巴结转移灶中,CCR5阳性者21例(60.0%,21/35),原发癌灶和腋窝淋巴节转移灶CCR5同时阳性者21例.结论 CCR5在乳腺癌组织及其腋窝淋巴结中有异常表达,其可能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在人乳腺癌中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88例人乳腺癌及46例癌旁组织中MMP-13的表达。结果:乳腺癌组织MMP-13阳性表达率为71.6%,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52.2%(χ^2=5.085,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1)。结论:MMP-13是判断乳腺癌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宾捷  孔屏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10):1812-1814
【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中转移相关基因(Mta-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分析其与乳腺癌临床分期、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20例乳腺癌组织和6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Mta-1及VEGF的表达;分析二者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类型、发病年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Mta-1表达与VEGF的相关性。【结果】Mta-1和VEGF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乳腺组织,两组表达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Mta-1和VEGF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病理类型无关(P〉0.05)。120例乳腺癌中伴有淋巴结转移组和临床分期Ⅲ、Ⅳ期组乳腺癌组织Mta-1与VEGF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和Ⅰ、Ⅱ期组。120例乳腺癌组织中,Mta-1的表达与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rs=0.758,P〈0.05)。【结论】Mta-1及VEGF可以作为乳腺癌预测转移和判断预后的生物学标志物,Mta-1与VEGF的表达增高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垂体肿瘤转化基因(PTTG)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乳腺癌患者手术标本72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20例。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TTG和bFGF的表达,随访观察发生转移情况及5年生存率。结果 PTTG及bFGF在正常乳腺组织中呈阴性表达,在乳腺癌组织中呈阳性表达,高表达者其发生远处转移的几率及死亡率均明显高于低表达者,且PTTG及bFGF间存在相关关系。结论 PTTG及bFGF参与乳腺癌的形成及发展,其表达高低与乳腺癌的恶性程度及预后相关。在标本中对其行半定量分析可对乳腺癌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提供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 S100A9在重庆土家族妇女子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采用免疫组化 SP 法检测32例重庆土家族妇女子宫颈癌组织中的 S100A9,同时与正常宫颈组织30例、慢性宫颈炎(3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Ⅲ期,50例)的 S100A9检测结果进行对照。结果S100A9的表达与宫颈鳞癌的组织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 <0.01),与临床分期、淋巴转移、血管侵犯无关(P >0.05)。结论S100A9在宫颈癌病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能发病机制有关,参与癌组织的发生、发展与转移过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ras同源家族成员I(ARHI)、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BECN1)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8年5月在本院确诊的82例乳腺癌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种组织中ARHI、BECN1的表达水平,分析乳腺癌组织中ARHI、BECN1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ARHI、BECN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RHI与BECN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ARHI表达与乳腺癌患者年龄、临床分期、有无脉管癌栓、月经状态、肿瘤大小、有无肿瘤家族史、有无神经侵犯无明显相关性(P>0.05),但与乳腺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情况、组织分化程度显著相关(P<0.05);BECN1表达与乳腺癌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有无肿瘤家族史、月经状态、有无神经侵犯无明显相关性(P>0.05),但与乳腺癌患者组织分化程度、是否有脉管癌栓、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显著相关(P<0.05).[结论]ARHI、BECN1在乳腺癌组织中均呈低表达,且两者均与乳腺癌患者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显著相关,提示其对乳腺癌预后判断、指导临床治疗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肿瘤抑制基因PTEN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83例乳腺癌组织PTEN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83例乳腺癌组织的PTEN阳性表达率为61.4%(51/83),PTEN阴性表达率为38.6%(32/83)。PTEN表达与乳腺癌原发肿瘤的大小(P〈0.05)、临床分期(P〈0.05)、淋巴结转移(P〈0.05)以及雌激素受体(ER)(P〈0.05)有关。PTEN高表达的乳腺癌患者5年总生存率明显高于低表达者(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中存在肿瘤抑制基因PTEN的表达缺失或减弱,可能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PTEN可以作为一个判断乳腺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PTEN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1998年1月—1999年12月间收治的120例乳腺癌组织标本中PTEN蛋白的表达。结果:在120例乳腺癌组织标本中有36例为阴性表达,正常乳腺组织、乳腺腺瘤组织均为阳性表达(P<0.01)。无论阳性面积抑或是强阳性面积,PTEN蛋白表达与乳腺癌患者年龄、肿瘤组织学分级和肿瘤大小之间无显著相关(P>0.05);而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间存在显著相关(P<0.01)。结论:PTEN抑癌基因的蛋白表达低下或丢失与乳腺癌变有关,可能是乳腺癌变过程中一种较晚发生的事件,是进展期乳腺癌的一种信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