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2 毫秒
1.
作为CDMA2000 1x现实的演进方向,EVDO系统能够更好地支持3G分组数据业务。根据3GPP2制订的协议并参考相关RFC,研究了EVDO系统中存在的接入网络和因特网对终端认证机制的具体过程。在此基础上,对EVDO系统的安全解决方案也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纳米材料对污水好氧生物处理过程的影响,将一台六联混凝搅拌仪进行重新设计和改造,模拟SBR反应器一个周期的运行,通过短时、高浓度梯度投加纳米TiO2,考察了不同浓度纳米TiO2对反应体系中DO,pH,NH+4—N,NO-3—N,PO3-4—P等指标的影响,同时,采用PCR-DGGE分析手段对群落结构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SBR反应器一个运行周期(6h)内,质量浓度分别为0,125,250,500,1 000mg/L的纳米TiO2对体系内DO,pH,NH+4—N的浓度影响不大;当纳米TiO2浓度为2 000 mg/L时,对体系内NO-3—N,PO3-4—P的浓度产生了较大影响.PCR-DGGE结果显示,短时、高浓度梯度投加纳米TiO2对SBR系统中种群多样性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针对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 EV)在参与需求响应时对用户意愿考量不足,配网与EV利益分配不公的问题,提出了考虑用户响应成本及意愿的V2G能量交互策略. 对EV用户在交互中产生的充电时间延迟和电池劣化成本进行了量化与分析,并使得EV车主能够通过指定其成本系数的方式来表达他们的互动意愿,从而获得合理的补偿.随后,建立配电系统运营商(Distribution System Operator, DSO)和集群EV之间的双层斯托伯格(Stackelberg)博弈模型,并根据Karush-Kuhn-Tucker条件,将其转换为一个单层混合整数二阶锥规划问题.基于IEEE 33节点系统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实现了EV车主和DSO之间的双赢.  相似文献   

4.
以COD/TN为2.7左右的实际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通过调整系统曝气量,研究了DO对多段式生物接触氧化法脱氮除磷系统运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设定的5组DO条件下,处理效果与前、后端DO浓度差异有关。当前段DO为3-4mg/L,后段DO为4-5mg/L时,COD、TN的去除率90%、81%,满足GB18918-2002污水排放一级A标准,装置污泥量很少,没有剩余污泥排放,TP去除效果稍差。通过对装置生物多样性和生物膜质量的分析,表明DO浓度的差异性变化,为生物膜上微生物同步硝化反硝化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5.
将模糊控制器用于温控系统的控制,克服了传统PID控制参数整定繁琐,对控制对象的参数变化缺乏自适应性的不足,提出了Fuzzy—PI复合控制算法,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复合控制的温控系统具有稳态精度高和鲁棒性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随着技术的成熟,VoIP技术以更加迅猛的势头得到发展和普及,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电不可避免的碰到一些困难和问题,VoIP应用如何穿越NAT的问题就是其中之一。VOCAL是完全摹于SIP的VoIP开放源代码方案。如何穿越NAT也是用VOCAL系统开发VoIP服务必须解决的问题。研究了NAT技术给VoIP服务带来的问题,并且就当前主流的NAT穿透方案进行探讨,然后在此基础上选择一个无须对现有设备进行任何改动的VOCAL系统穿越NAT方案——SBc。并以VO—CAL系统为对象,研究SBC在VOCAL系统中的设计。  相似文献   

7.
全球近海底层水体低氧现象日趋频繁,严重影响到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为掌握光棘球海胆Mesocentrotus nudus对低氧胁迫的耐受能力,通过室内生态模拟实验,分析3种规格的光棘球海胆,即大规格海胆平均体质量(91.41±3.31) g、中规格(60.79±3.42) g和小规格(4.15±0.18) g,在3个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DO)浓度水平(0.5 mg/L、2.0 mg/L、3.0 mg/L)胁迫下的行为、存活、半致死时间(Median Lethal Time,LT50)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力。结果表明,在DO 0.5 mg/L和DO 2.0 mg/L低氧胁迫下,海胆行为表现异常,低氧初期海胆表现为管足活力下降、吸附力降低,移动能力变弱,同时伴随棘脱落,随着低氧暴露时间延长,海胆各项活动能力进一步减弱,直至死亡;在DO 3.0 mg/L胁迫下,中、大规格海胆无死亡现象。3种规格海胆死亡率随低氧暴露时间延长都有所增加,其中在DO 0.5 mg/L胁迫下,3种规格海胆的最终死亡率都达到100%,但在DO 2.0 mg/L胁迫下,随低氧胁迫时间的延长,3种规格海胆都对低氧胁迫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适应,很少死亡。3种规格海胆的LT50在DO 0.5 mg/L和DO 2.0 mg/L两种低氧胁迫水平下存在差异,DO 0.5 mg/L胁迫下,大规格海胆的LT50为70.50 h,中规格为34.64 h,小规格为34.02 h;DO 2.0 mg/L胁迫下,中规格海胆的LT50延长至120.88 h,小规格海胆延长至107.15 h。此外,中规格海胆在两种低氧胁迫水平下,体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均发生了明显变化,说明低氧胁迫已影响到光棘球海胆的抗氧化系统。本研究初次掌握了光棘球海胆在不同环境低氧胁迫下的生存和低氧适应情况,可为低氧海域光棘球海胆种群维持以及海胆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DO和HRT对连续流MBBR亚硝酸型SND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亚硝酸型同步硝化反硝化SND过程中的生物脱氮特性,以实际生活污水为对象,通过连续运行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系统,研究了溶解氧质量浓度DO和水力停留时间HRT对亚硝酸型SND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化学需氧量COD在200 mg/L左右,HRT为14 h,水温为15~27℃,pH值为6.24~6.98的相对稳定条件下,控制DO在2.9~5.0mg/L的过程中MBBR反应器均能实现亚硝酸型SND,平均亚硝酸盐氮NO2-—N积累率为75.96%;当DO为(4.5±0.3)mg/L时,平均总氮TN去除率达62.89%,取得了最好的TN去除效果,而该条件下NO2-—N的积累率达最小值51.23%,DO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系统亚硝酸型SND的进行;当COD在220 mg/L左右,pH值为6.14~7.47,水温为26~31℃,控制溶解氧在(4.5±0.3)mg/L,随HRT的延长,氨氮NH4+—N和TN的去除率明显增大,但NO2-—N的积累率减小,系统的亚硝酸型SND效果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9.
序批式生物膜法硝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序批式生物膜法对不同溶解氧(DO)、温度和pH值条件下氨氮的硝化效果进行试验研究,对运行过程中亚硝氮的积累进行探讨.结果表明,DO(4.0时NH3—N的去除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低pH值和低温对硝化反应有着明显的抑制作用,但低pH值对硝化反应的抑制是瞬时的,而低温对硝化反应的抑制是持久性的;控制低DO实现短程硝化时,在运行初期较易实现.  相似文献   

10.
以Samsung系列S3C4510B开发板为硬件平台,通过研究uCiinux源代码体系结构,分析了uCiinux网络部分启动全过程,并对该系统中的TCP/IP协议栈做模块化改造,提高了嵌入式网络开发速度。  相似文献   

11.
CDMA EV-DO Rev.A作为CDMA EV-DO Rel.0技术之后的下一代版本极大地增强了对实时业务的支持。CDMA EV-DO Rev.A除了继续提高数据业务的带宽之外,引入了一系列关键技术,保证各种业务流获得其相应的业务质量保证。提供了一种针对CDMA EV-DO Rev.A QoS算法进行的优化设计方案,以保证更优的网络性能。  相似文献   

12.
讨论了智能天线技术及其在CDMA2000 1x EV-DO标准中的应用,否定了有关智能天线应用的传统观点:智能天线最适合用于上下行链路同频点的TDD(时分双工)系统.依据1x EV-DO标准支持上下行链路工作于FDD CDMA/TDMA模式和智能天线(SA)的定向收发信原理,对智能天线技术在CDMA2000 1x EV-DO标准中的实现提出了两种实现方案.两种方案需要估计出上行链路用户的DOA后,即可用一副SA实现单一载波上多个CDMA用户的定向接收,再将该DOA及时用于下行高速数据载波多个TDMA用户的定向发信,可大幅度提高上下行链路的频谱和功率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3.
在对RADIUS协议格式和C网A12、P1口的信令流程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Hash算法的RADIUS协议字典,将文本文件格式的字典按特定字段重新组织,以提高查询效率.针对C网RADIUS协议提出一套基于字典的解码方法,利用查询字典的方式进行字段解析.将该方法应用于信令监测系统中,结合现网数据进行测试,解码结果准确,解码速度提高了约25%,测试结果验证了该解码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WCDMA无线接入标准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移动台发功率和小区用户最大容量角度对WCDMA(宽带码分多址)标准进行了分析,并与cdm a2000或EV-DO标准的相关参数进行了比较。证明WCDMA在规定的频段及发信速率条件下移动台无法提供所需的发信功率。此外WCDMA只能提供对称的上、下行物理信道,无法满足移动因特网的需求。ITU(国际电信联盟)选择2 GHz频段作为车载移动通信频段是勉为其难的,又将其对称分配给上、下行物理信道更是不合理的。只有采用TDMA(时分多址)方式的cdm a2000 1XEV-DO或EDGE方式才能提供高速无线接入。  相似文献   

15.
WCDMA 无线接入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频率分配、频道带宽和用户数据速率调整机制等诸多方面比较了中国可能使用的3种3G移动通信主流标准,给出的结论是应暂缓使用WCDMA标准,TD-SCDMA适用于步行、静止通信环境,应选择cdma2000及1xEV-DO标准用于我国的3G网络建设.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基于CDMA2000 1x EV-DO Rev.A的手机对讲业务Qchat的系统概况及业务特点,对其系统的网络架构、技术原理以及所采用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7.
在保证用户间公平性的前提下,为尽量提高cdma2000的增强型1xEV DO系统前向链路的数据吞吐量,通过讨论现有的多种调度算法原理,分析了影响系统吞吐量和公平性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将用户平均请求传输速率、限制用户最小平均传输速率和系统最小吞吐量的影响同时引入调度算法的思想,通过在CadenceSPW软件平台上的仿真研究表明,改进后的调度算法在保持公平性的前提下,有效提高了系统前向链路吞吐量.  相似文献   

18.
证明了利用现有的CDMA基本原理无法实现1x EV-DV应该给多个用户同时提供高速数据和语音业务的应用要求.给出一种可行的利用码分多址(CDMA)和时分多址(TDMA)实现cdma2000 1x和1x EV-DO同频点兼容的方法.使用该方法可成10倍提高小区内的下行信道频谱利用率,而且只需使用最易实现的干扰抵消器,大幅提升900 MHz优质稀缺车载移动通信频段的频谱利用率.  相似文献   

19.
针对低信噪比和高频偏条件下,CDMA2000用户身份识别的问题,研究了CDMA2000 1x EV-DO反向接入信道的结构,提出了一种利用接入信道物理层分组数据进行获取的方法。首先利用滑动匹配与功率谱分析的方法对接入信道前缀进行捕获,当本地产生的同步序列与接入信号同步时,其功率谱在残余频偏位置会出现一个尖锐的谱峰;然后根据谱峰的幅度和位置获取信号的频偏并对接收信号进行频偏校正;最后根据系统特点获取接入信道物理层分组数据得到用户身份信息。通过仿真验证,该方法识别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证明了复数域上的三维不可解李三系可以写成一个2维的单纯子系和中心的直和.写出了三维不可解李三系的非零乘法表.通过计算结构常数,对三维可解李三系进行了分类,写出了它们的非零乘法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