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体外腺病毒介导的HSV-tk/GCV对产生AFP的人肝癌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腺病毒介导的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HSV-tk)/丙氧鸟苷(GCV)自杀基因系统在体外对人肝癌细胞的选择性杀伤效应。方法 采用含有甲胎蛋白基因启动子、增强子和HSV-tk基因的嵌合基因,插入腺病毒中形成重组腺病毒(AdrAFPTK),将该重组腺病毒分别感染体外培养的甲胎蛋白阳性人肝癌细胞BEL-7402和甲胎蛋白阴性人肝癌细胞SMMC-7721,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HSV-tk基因的转录表达,观察GCV对人肝癌细胞的选择性杀伤作用。结果GCV在体外对重组腺病毒转染的甲胎蛋白阳性的人肝癌细胞BEL-7402有明显的杀伤作用和“旁观者效应”,而对重组腺病毒转染的甲胎蛋白阴性的人肝癌细胞SMMC-7721无明显作用。结论 在体外,表达HSV-tk基因的甲胎蛋白的人肝癌细胞可被受甲胎蛋白基因表达调控序列控制的自杀基因HSV-tk特异性杀伤,表现出极高的细胞专一性。重组腺病毒AdrAFPTK可望用于肝癌的特异性基因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腺病毒介导的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HSV-tk)/丙氧鸟苷(GCV)自杀基因系统在体外对人肝癌细胞的选择性杀伤效应。方法 采用含有甲胎蛋白基因启动子,增强子和HSV-tk基因的嵌合基因,插入腺病毒中形成重组腺病毒(AdrAFPTK),将该重组腺病毒分别感染体外培养的甲胎蛋白阳性人肝癌细胞BEL-7402和甲胎蛋白阴性人肝癌细胞SMMC-7721,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HSV-tk基因的转录表达,观察GCV对人肝癌细胞的选择性杀伤作用。结果 GCV在体外对重组腺病毒转染的甲胎蛋白阳性的人肝癌细胞BEL-7402有明显的杀伤作用和“旁观效应”,而对重组腺病毒转染的甲胎蛋白阴性的人肝癌细胞SMMC-7721无明显作用。结论 在体外,表达HSV-tk基因的甲胎蛋白的人肝癌细胞可被受甲胎蛋白基因表达调控序列控制的自杀基因HSV-tk特异性杀伤,表现出极高的细胞专一性,重组腺病毒AdrAFPTK可望用于肝癌的特异性基因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更昔洛韦(HSV-tk/GCV)系统杀伤膀胱癌细胞的作用。方法;采用人巨细胞病毒早期蛋白启动子驱动HSV-tk基因重组腺病毒(Ad)载体,体外转染HTB9和Scan BER细胞,MTT法测定杀伤率,PCR检测Ad-tk转染细胞中tk基因及腺病毒E1区基因。结果:GCV对转染的癌细胞有杀伤作用,感染复数(MOI)100时,10mg/L GCV杀伤80%的tk^ 细胞,而对未转染的细胞无杀伤作用。不同MOI的Ad-tk转染两种细胞,其毒性与Ad-tk MOI正相关,MOI100时,15mg/L GCV杀伤100%的细胞,无GCV组未受到抑制。PCR证实Ad-tk转染细胞有tk基因,腺病毒E1区基因阴性。Annexin V法证实杀伤效应与凋亡有关。结论:HSV-tk/GCV系统是一种有效,安全治疗膀胱癌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腺病毒介导自杀基因对消化系统肿瘤的杀伤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腺病毒介导的自杀基因对消化系肿瘤的杀伤作用。方法腺病毒介导的自杀基因HSV-TK分别转染结肠癌LOVO细胞、胃癌MGL-803细胞和肝癌BEL-7402细胞,比较腺病毒载体对不同肿瘤细胞的转染效率。加入前药丙氧鸟苷(GCV),通过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观察单纯疱疹病毒1型胸苷激酶/丙氧鸟苷(HSV-TK/GCV)系统对不同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和旁观者效应。结果在GCV浓度100mg/L以上时,3种转基因肿瘤细胞均可被HSV-TK/GCV系统完全杀伤;旁观者效应以MGL-803细胞最为明显,与LOVO细胞和BEL-7402细胞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腺病毒对肿瘤细胞的转染效率强弱依次为BEL-7402细胞、MGL-803细胞和LOVO细胞。结论重组腺病毒可以作为消化系肿瘤基因治疗的高效载体。HSV-TK/GCV系统对胃癌MGL-803细胞的作用最佳。  相似文献   

5.
TK自杀基因对甲胎蛋白阳性肝癌的特异性杀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腺病毒介导的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HSV-tk)/丙氧鸟苷(GCV)自杀基因系统在体内外对人肝癌细胞的杀伤效应.方法在体外按MOI值为100、10、1、0用重组腺病毒转染人肝癌细胞BEL-7402和SMMC-7721,48 h后用噻唑蓝(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在两种肝癌裸鼠模型上,瘤体内注射重组腺病毒(1×1012 pfu/L)0.1 ml,GCV作用后观察抑瘤效果.结果体外MOI为100时,可杀死99.8%的BEL-7402细胞和17.8%的SMMC-7721细胞,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体内BEL-7402组肿瘤生长明显受到抑制.结论在体内外,腺病毒介导的含AFP调控序列的HSV-tk/GCV自杀基因系统对甲胎蛋白(AFP)阳性肝癌细胞具有特异性杀伤作用,该系统可望用于肝癌的特异性基因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阳离子脂质体介导的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HSV-TK)、野生型P53基因(wt-p53)联合治疗裸鼠肝癌的作用。方法:用6μl Dosper脂质体介导将1.5μgHSV-TK基因、1.5μg野生型p53基因转染人肝癌细胞系SMMC-7721,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基因表达,四唑蓝比色(MTT)法测定其对肝癌细胞的杀伤作用。在0.8cm裸鼠肝癌模型单独或联合导入5μg基因后,结合应用前药无氧鸟苷(GCV)100mg/kg体重7-10d,分别观察肿瘤的生长情况。结果:单独导入wt-p53对肝癌细胞的抑制率为15%,与HSV-TK基因联用后,在GCV10μmol/L时,杀伤效率明显强于单用HSV-TK,但在GCV1000μmol/L时,两者间杀伤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鼠实验性肝癌,导入wt-p53后,肿瘤的生长受到抑制;wt-p53与HSV-TK/GCV联用后,在治疗的第8天就有4只(80%)裸鼠肿瘤完全消退,与HSV-TK/GCV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HSV-TK基因、wt-p53基因联合应用对裸鼠肝癌有显著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瘤体内直接注射或经肝动脉注射载有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 (HSV TK)基因的EB病毒表达质粒 pDR2 /TK、丙氧鸟苷 (GCV )对原位兔肝癌的治疗效果。 方法 制作兔原位肝癌模型 (VX2 ) ,瘤体注射或经肝动脉注射质粒 pDR2 /TK ,腹腔注射GCV连续 10d。RT PCR检测肝癌HSV TK表达 ;螺旋CT监测肝癌大小 ,并观察兔存活时间。结果TK基因导入 10d后 ,直接注射组TK在肝癌组织强表达 ,癌旁组织弱表达 ,正常肝组织不表达 ;肝动脉注射组TK基因在肝癌表达稍强于癌旁及正常肝组织。直接注射组肿瘤大小 ( 3 .5 5± 0 .3 9)cm ,与经肝动脉注射+肝动脉结扎组肿瘤大小 ( 3 .70± 0 .3 7)cm无明显差别 (P >0 .0 5 ) ,但均明显小于对照组。瘤体直接注射TK基因 +GCV治疗组动物平均存活时间 ( 5 9.8± 3 .3 )d、肝动脉注射组 +肝动脉结扎组( 5 4.8± 4.5 )d明显长于各对照组 (P均 <0 .0 1)。结论 对实验性兔肝癌 ,瘤体内直接注射或经肝动脉注射导入治疗基因后 ,HSV TK/GCV系统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肾癌是常见的泌尿系肿瘤,发病率仅次于膀胱肿瘤.自杀基因治疗在晚期肿瘤的综合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HSV-TK)基因/无环鸟昔(GCV)及大肠杆菌胞嘧啶脱胺酶(CD)基因/5-氟胞嘧啶(5-FC)系统治疗机制不同,联合可产生协同效应.本研究旨在探讨联合TK/GCV、ClD/5-FC系统在肾癌治疗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含胸苷激酶(tk)自杀基因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ADV-tk),为进一步研究tk自杀基因对肿瘤的抑制作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细胞内同源重组法构建携带tk基因的ADV-tk,经PCR鉴定正确后进行扩增、纯化和滴度测定。重组腺病毒ADV-tk体外转染人肝癌SMMC-7721细胞,RT-PCR检测tk基因的整合和表达。建立裸鼠人肝癌动物模型,腹腔注射ADV-tk,荧光显微技术观察ADV-tk基因在肝脏的转染情况和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构建的重组腺病毒中带有tk基因,经扩增、纯化后测得重组腺病毒滴度为1.4&#215;10^10pfu/ml。ADV-tk体外转染SMMC-7721细胞后,RT-PCR检测显示tk基因在细胞中整合并且有效表达。体内检测结果发现ADV-tk在肝脏有明显转染,肿瘤组织中凋亡细胞明显增多。结论本研究构建的携带tk基因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获得成功,可用于下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腺病毒介导的胞嘧啶脱氨酶/单纯疱疹病毒-1-胸苷激酶(CD/TK)双自杀基因对人胆管癌细胞 QBC939的体外杀伤作用。方法 CD/TK 克隆入穿梭载体成为 pAdtrack-CMV-CD/TK,与骨架载体 pAdeasy-1在细菌内同源重组为 pAd-CD/TK,经 PacⅠ酶切,293细胞包装、扩增、纯化后,体外转染人胆管癌细胞 QBC939,并给予前药5-FC 或 GCV,观察其体外杀伤效果。结果含 CD/TK 基因的重组腺病毒鉴定正确,扩增纯化后,病毒滴度为1×10~(11)颗粒/ml。重组腺病毒对 QBC939细胞在感染倍数(m.o.i)为100时的转染效率为90%,在 m.o.i50感染时,0.1mmool/L的5-FC 及10 μmol/L 的 GCV 对 QBC939细胞的杀伤率为80%,明显高于单用5-FC 与 GCV 的效应。结论双自杀基因以腺病毒为载体对人胆管癌细胞转染效率高,体外杀伤效应明显。腺病毒介导的双自杀基因治疗有望成为治疗胆管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腺病毒介导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丙氧鸟苷(HSV-TK/GCV)自杀基因系统在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启动子调控下对人前列腺癌细胞的靶向性体外杀伤效应。方珐利用不同感染复数(MOI)的重组腺病毒携带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感染前列腺癌细胞LNCaP和人成纤维细胞MRC-5,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其感染效率;利用携带不同启动子的重组腺病毒Ad-hTERT-HSV/TK以及Ad-CMV-HSV/TK感染LNCaP和MRC-5细胞,加入不同浓度GCV,MTT法观察受转染细胞的存活率。结杲重组腺病毒Ad-hTERT-EGFP能特异地转染LNCaP,其转染效率随重组病毒的MOI增加而升高(P〈0.01),MOI为1时转染率为8.3%,MOI为1000时转染率达100%;应用GCV处理后,Ad-CMV-HSV/TK对LNCaP和MRC-5细胞均有杀伤作用,而Ad-hTERTp-HsV/TK只杀伤LNcaP(P〈0.001),随着MOI和GCV浓度的增加,LNCaP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P〈0.01),MOI为1和GCV浓度为1μmol/L时存活率为95.4%,MOI为100和GCV浓度为1000μmol/L时存活率仅为6.1%,并有旁观者效应。结论重组腺病毒携带EGFP报告基因可准确、简便地确定转染效率;hTERT启动子调控的重组腺病毒介导的HSV-TK/GCV自杀基因系统对人前列腺癌细胞有靶向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肝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都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而术后的复发与转移被认为是导致肝癌患者死亡的主因。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CTC)作为近年来肝癌研究热点,它能实时、无创的监测肝癌患者病情变化,并较好的评估肝癌术后预后及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本文就循环肿瘤细胞在近年来肝癌中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携带甲胎蛋白(AFP)启动子的酵母菌胞嘧啶脱氨酶胸苷激酶(yCDglyTK)双自杀基因体内靶向性治疗肝癌的效果和机制。方法构建携带AFP启动子的yCDglyTK双自杀基因表达质粒,通过阳离子脂质体将携带AFP启动子的yCDglyTK双自杀基因转染HepG2和SMMC7721肝癌细胞的裸鼠肝癌皮下种植瘤,观察自杀基因体内杀瘤效果以及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成功构建携带AFP启动子的yCDglyTK双自杀基因,其靶向性地在AFP阳性的HepG2细胞种植瘤上表达,而AFP阴性的SMMC7721细胞种植瘤上无表达,氟胞嘧啶(5-FC)、更昔洛韦(GCV)及两者联合可有效抑制HepG2细胞种植瘤的生长,抑瘤效果GCV+5-FC〉5-FC〉GCV,而SMMC7721细胞种植瘤的生长未受影响。HepG2细胞种植瘤治疗后有明显的细胞凋亡,而SMMC7721细胞种植瘤内极少凋亡细胞。结论携带AFP启动子的yCDglyTK双自杀基因能有效地靶向性地杀伤AFP阳性的肝癌细胞,细胞凋亡可能是其杀伤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肝癌由于缺乏特异性和灵敏度均高的标志物,确诊时已多属中、晚期,又由于缺乏有效治疗,因而预后差。近年来,肝癌相关基因和蛋白标志物大量涌现,本文就AFP—L3、GP73及抑癌基因DLC-1(deleted in liver cancer-1)与肝癌发生发展的关系进行阐述,为肝癌的早期诊断和判定预后提供一些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RFA治疗转移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收治的87例行RFA治疗的消化系统肿瘤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结肠癌肝转移34例,直肠癌肝转移33例,胰腺癌肝转移12例,胃癌肝转移8例。采用生命质量评分和KPS评分分析患者情况。采用电话和门诊随访。术后6个月每月行超声造影或CT检查、复查肝功能和肿瘤标志物等。6个月后每2个月复查1次。随访时间截至2013年11月。计数资料采用矿检验或秩和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生存率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87例患者中84例成功施行RFA治疗,3例因患者无法耐受疼痛放弃RFA治疗,其中结肠癌2例、胃癌1例。84例患者中,共存在129个转移癌;经过RFA治疗后,107个转移癌经1次RFA后超声造影显示完全无强化,转移瘤1次完全毁损率达82.95%(107/129);另22个转移癌因第1次RFA后有残留,均接受2次RFA治疗后被完全毁损。患者住院时间为(10.7±2.3)d(4~29d)。治疗前生命质量评分:60.7%(51/84)良好,22.6%(19/84)较好,10.7%(9/84)一般,6.0%(5/84)差;KPS评分:63.1%(53/84)改善,29.8%(25/84)稳定,7.1%(6/84)下降。治疗6个月生命质量评分(排除15例死亡患者):78.2%(54/69)良好,11.6%(8/69)较好,5.8%(4/69)一般,4.4%(3/69)差。KPS评分:73.9%(51/69)的患者改善,21.7%(15/69)稳定,4.4%(3/69)下降。治疗前后患者生命质量及KP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9.760,17.140,P〈0.05)。全部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60个月。结肠癌肝转移患者进行RFA治疗后1、3、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68.8%、21.9%、6.3%,中位生存时间为21.5个月;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进行RFA治疗后1、3、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66.7%、27.3%、12.1%,中位生存时间为19.5个月;胰腺癌肝转移患者进行RFA治疗后1、3、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41.7%、0和0,中位生存时间为8.5个月;胃癌肝转移患者进行RFA治疗后1、3、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71.4%、14.3%和0,中位生存时间为16.5个月。胰腺癌肝转移与胃癌肝转移患者接受RFA治疗后生存率显著低于结直肠癌患者(X2=9.169,P〈0.05)。结论对无法手术切除或者肝转移癌较小的患者,RFA是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案,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改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应用三氧化二砷(As2O3)治疗人结肠腺癌肝转移后对荷瘤裸鼠血清、腹水及癌组织中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CEA)水平的影响。方法:在建立人结肠腺癌裸鼠肝转移模型后15min(早期治疗组)、10d(中期治疗组)、20d(晚期治疗组)经尾静脉注射As2O3(5mg/kg·d);并以模型建立后10d经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于接种癌细胞4周后,采集血、腹水和癌结节,分别检测其CEA含量。结果:早期治疗组的血、腹水和癌结节中的CEA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晚期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As2O3能有效刚氐荷瘤裸鼠的血清、腹水和癌结节中CEA水平。  相似文献   

17.
肝内胆管癌(ICC)是发病率仅次于肝细胞癌的原发性肝脏恶性肿瘤。近年来ICC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显著升高。该病发病隐匿,初始时无明显临床症状,诊断依赖于血清学、影像学和或病理学,且中央型或伴肝硬化者还须同肝门部胆管癌、混合型肝癌和转移性肝癌等鉴别。肝切除术目前仍是ICC病人获得长期生存的惟一治疗方式,但仅有少部分能够获得根治性切除机会。ICC容易出现淋巴结转移和血管侵犯,术前准确诊断及评估是精准外科治疗的基础,但术中是否常规行区域性淋巴结清扫以及清扫范围尚无定论。肝移植在ICC中的治疗价值亦存在争议。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ICC的远期效果尚缺乏强有力的临床证据。由于ICC术后的高复发率,对于高危复发病人的辅助性治疗也备受关注。全身化疗和靶向药物治疗为不可手术的中晚期ICC提供了治疗选择,但疗效仍需更多确切性证据。近来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治疗为ICC的系统性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大肠癌同时伴肝转移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67例大肠癌伴肝转移经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13例全肝多个转移灶病人行原发病灶切除加门静脉化疗泵植入术,余54例行原发灶和肝转移灶同期切除。本组术后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1.0%(61/67)、71.6%(48/67)和40.3%(27/67)。生存时间最短为8个月,最长为57个月,中位生存期为30.2个月。结论大肠癌肝转移病人行原发灶和肝转移灶同期切除辅以局部及全身化疗,亦可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9.
Background/Purpose: Suicide gene therapy based on the delivery of the herpes simplex virus thymidine kinase gene combined with ganciclovir (HSV-tk/GCV) is a promising approach for cancer treatment. Adenoviral (Ad) vectors are useful gene delivery vehicles for this approach; however, because these agents possess a high natural tropism for the liver, systems must be designed to avoid potential hepatotoxicity induced by expression of the therapeutic gene in this organ. It has been reported that Wilms' tumors or neuroblastomas express a high level of midkine (MK), a heparin-binding growth factor. In addition, no MK expression is observed in mouse or human liver. The authors investigated the application of MK promoter-based adenoviral gene therapy for MK-positive tumors, especially Wilms' tumors or neuroblastomas, and have shown that the MK promoter retains its fidelity in the adenoviral context, having low activity in liver and high activity in MK-positive tumor cells. We present herein the efficacy of in vivo tumor regression as well as prevention of lethal hepatic toxicity by using the MK promoter in an Ad vector[ndash ]based HSV-tk/GCV treatment approach. Methods: Ad vectors, AdMKTK or AdCMVTK, encoding HSV-tk under the control of the MK or cytomegalovirus promoters, respectively, were injected systemically into mice, then hepatotoxicity and survival was monitored after GCV administration. In concurrent studies, the therapeutic impact of AdMKTK/GCV versus AdCMVTK/GCV on subcutaneous G-401 Wilms' tumors in nude mice was assessed. Results: By day 8 of systemic viral treatment, 4 of 5 mice treated with AdCMVTK/GCV had died, whereas all mice treated with AdMKTK/GCV survived at least 10 days. In the subcutaneous tumor study, equivalent regression of tumor was seen in the group that received AdMKTK as the group that received AdCMVTK intratumoral injection. Conclusion: These data indicate that the MK promoter[ndash ]based adenoviral suicide gene therapy is a unique therapeutic candidate for MK-positive tumors, Wilms' tumors, or neuroblastomas, by virtue of its mild hepatotoxicity and high efficacy against MK-positive tumors.  相似文献   

20.
肝脏是结直肠癌转移最常见的靶器官。因此,结直肠癌肝转移(CRLM)的治疗引起国际医疗界广泛关注.并成立了专门的学术组织、制定了诊治共识。我国于2008年和2010年也先后制订了《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断和综合治疗指南(草案)》和《结直肠癌诊疗规范》,以指导我国CRLM的诊断与治疗。但笔者发现.我国医生目前对指南的相关建议的认识尚不够充分.执行过程中易出现偏差。对此,笔者有如下几点思考:(1)积极推广CRLM核心治疗理念,即手术是CRLM唯一有可能治愈的手段;(2)辩证看待新辅助化疗在可切除CRLM治疗中的地位;(3)重视多学科专家组模式(MDT):MDT是CRLM科学规范治疗的基础:(4)扭转CRLM原发癌治疗观念.即对可切除CRLM的原发癌要遵循根治原则:(5)重视CRLM合并肺转移的手术治疗;(6)推崇手术作为CRLM首选治疗方法的同时,不可忽视患者的安全性。国内外CRLM治疗指南的推行势必使更多的CRLM患者受益.但在日常诊疗过程中,我们需要对以上几点引起重视,以确保CRLM治疗科学化和规范化地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