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3 毫秒
1.
目的:对比研究朱砂及其复方与其他含汞化合物对小鼠肾脏转运体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成年昆明种小鼠分为生理盐水、朱砂安神丸1.8 g·kg~(-1)(含汞0.17 g·kg~(-1))、朱砂0.2 g·kg~(-1)(含汞0.17 g·kg~(-1))、高剂量朱砂2g·kg~(-1)(含汞1.7 g·kg~(-1))、Hg S 0.2 g·kg~(-1)(含汞0.17 g·kg~(-1))、HgCl_20.032 g·kg~(-1)(含汞0.024 g·kg~(-1),约1/7朱砂中汞含量)、MeHg 0.026 g·kg~(-1)(含汞0.024 g·kg~(-1),约1/7朱砂中汞含量)组,每天给药1次,连续30 d。30 d后处死各组小鼠取肾脏,RT-PCR方法检测小鼠肾组织有机阴离子转运体多肽(Oatp4c1)、胆酸转运体(Ost-α、Ost-β)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HgCl_2组和MeHg组Ost-α、Ost-β基因的表达显著降低(P 0.05);朱砂安神丸组Oatp4c1基因的表达显著升高(P 0.05)。结论:HgCl_2组和MeHg组小鼠肾转运体基因表达与正常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朱砂及朱砂安神丸对肾转运体基因表达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
朱砂、朱砂安神丸与氯化汞、轻粉的急性毒性对比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对比研究朱砂、朱砂安神丸与氯化汞、轻粉对小鼠的急性毒性。方法:小鼠一次给药后,分别检测肝肾组织中汞蓄积量,肝肾功能,观察肝、肾、等主要脏器的组织形态学变化,并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的方法检测药物对MT-1,MT-2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氯化汞组小鼠肝、肾组织中汞蓄积量(13.2±7.63),(46.9±20.4)mg·kg-1远远高于朱砂低剂量组(0.18±0.35),(0.50±0.57)mg·kg-1,朱砂高剂量组(3.80±1.65),(23.9±9.95)mg·kg-1和朱砂安神丸低剂量组(0.22±0.23),(0.67±0.43)mg·kg-1,朱砂安神丸高剂量组(0.31±0.32),(0.72±0.57)mg·kg-1以及轻粉组(0.39±0.20),(0.76±0.48)mg·kg-1;朱砂高剂量组肝(863±469),(1 057±690)、肾(603±30),(3 114±313)、氯化汞组肝(1 385±364),(2 284±701)、肾(621±186),(3 162±493)组织中MT-1和MT-2 mRNA表达高于其他各组;朱砂高剂量组和氯化汞组小鼠肝肾组织中出现病理损伤。结论:小鼠一次性给药后,临床常用量的朱砂和朱砂安神丸毒性要远远小于氯化汞。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朱砂与氯化汞对大鼠肾功能及肾转运体基因表达的影响差异。方法:将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朱砂组、朱砂安神丸组、氯化汞组,分别灌胃给予等量生理盐水、0.15g·kg-1朱砂、1.4g·kg-1朱砂安神丸、0.02g·kg-1氯化汞,连续给药21d后收集大鼠24h尿液送检,断头取血、肾组织,测定大鼠尿常规、尿素、肌酐、尿酸、白蛋白含量,血肌酐、血尿素氮含量,记录大鼠肾重,计算肾脏指数,RT-PCR法测定肾组织Oat1、Oat3、Aqp1基因的表达。结果:氯化汞组大鼠肾汞蓄积量增高明显,大鼠肾重、肾脏指数、尿素、尿白蛋白含量明显增加,Oat3、Aqp1基因的表达明显降低。朱砂和复方朱砂安神丸组大鼠各项指标均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异。结论:临床短期使用朱砂及朱砂安神丸未见明显汞蓄积,大鼠肾功能正常,汞转运体基因表达未见明显改变,与氯化汞相比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朱砂、朱砂安神丸及氯化汞在小鼠体内吸收、分布对比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对比研究朱砂、朱砂安神丸及氯化汞在小鼠体内的吸收、分布规律。方法:昆明种小鼠180只,分为正常组、朱砂临床剂量组(0.2 g·kg-1,ig)、朱砂高剂量组(11.2 g·kg-1,ig)、朱砂安神丸组(2 g·kg-1,ig)、氯化汞组(0.07 g·kg-1,ig),每组小鼠在给药1,2,4,8,16,24 h后各取6只鼠的血、脑、肝、肾,原子荧光光度法检测汞含量。结果:朱砂临床剂量组和朱砂安神丸组体内最大血药浓度及各时间点血药浓度与氯化汞组相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朱砂临床剂量组与朱砂安神丸组各时间点肝、肾组织中汞含量与氯化汞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朱砂临床剂量组和朱砂高剂量组在血液和组织中汞含量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朱砂高剂量组脑中汞含量最高。结论:临床剂量的朱砂、朱砂安神丸的汞吸收及各组织的汞含量均明显低于高剂量的朱砂和氯化汞。  相似文献   

5.
朱砂及其复方对小鼠肝脏细胞色素P450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朱砂及其复方朱砂安神丸对小鼠肝脏的急性毒性,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其对肝脏细胞色素P450酶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朱砂安神丸高剂量组(20 g·kg-1ig)、朱砂安神丸低剂量组(10 g·kg-1ig)和朱砂组(0.3 g·kg-1ig),各组小鼠均早晨给药1次,8 h后断头处死小鼠,分别检测肝中汞蓄积量,肝功能,肝指数,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的方法检测其对细胞色素P450酶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朱砂和朱砂安神丸组小鼠肝脏ALT和AST均有所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给药三组小鼠肝脏中汞蓄积量均有所增高,并呈现一定的剂量相关性,但无统计学意义;在对基因表达的影响方面,单次给药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朱砂组Cyp2a4、cyp2b9、Cyp 2f2、Cyp8b的基因表达下降,cyp3a11和Cyp3a44的基因表达增高:朱砂安神丸低剂量组Cyp2b9和Cyp2f2的基因表达下降;各组对其他基因的表达情况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单次给药后,汞在小鼠肝脏中蓄积很少,对肝脏未造成明显损伤,但朱砂和朱砂安神丸对细胞色素P450酶的基因表达具有一定的诱导和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朱砂、朱砂安神丸与甲基汞、氯化汞的毒性对比研究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1  
目的:探讨朱砂与含朱砂的中药复方(朱砂安神丸)与甲基汞、氯化汞毒性的比较.方法:对比甲基汞(MeHg)、氯化汞(HgCl_2)、朱砂及朱砂安神丸对小鼠的急性、亚急性毒性及体外对人肝HL-7702细胞的毒性.结果:小鼠一次口服染毒20 g·kg~(-1)朱砂(约相当于临床剂量的250倍)未见死亡,而染毒0.1 g·kg-1 MeHg,0.15 g·kg~(-1) HgCl_2致死.体外试验表明MeHg,HgCl_2、朱砂及朱砂安神丸对人肝HL-7702细胞的半数致死剂量分别为4.4,9.2,2 460,4 050 mg·L~(-1),相差千倍.亚急性毒性实验表明HgCl_2组小鼠体重明显低于正常组,其肝、肾组织中汞(Hg)蓄积量远远大于朱砂组和朱砂安神丸组,相差上千倍.肝、肾组织中金属硫蛋白MT-2 mRNA的表达亦显著高于朱砂组和朱砂安神丸组,而朱砂组、朱砂安神丸组与正常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在总Hg含量相同情况下,朱砂及朱砂安神丸的毒性远远比MeHg,HgCl_2小.  相似文献   

7.
研究含朱砂的万胜化风丹(WSHFD)和氯化汞对SD大鼠肾汞摄取转运体(Oat1,Oct2),肾汞外排转运体(Mrp4,Mate2k)、肾汞蓄积和肾损伤分子1(Kim-1)的影响。发现含汞10倍量的万胜化风丹古方对大鼠肾汞蓄积及肾毒性远小于HgCl2,且其对肾转运体的作用小于HgCl2。而上述各指标在WSHFD0,WSHFD2和WSHFD3组无显著差异,表明在万胜化风丹中减量或去掉朱砂对其肾汞蓄积和肾毒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8.
朱砂汞在大鼠体内的蓄积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鼠长期给予朱砂后汞在血液、肝脏、肾脏和脑组织中的蓄积性,为阐明朱砂的中毒机制和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①禁食16 h后的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4只)和朱砂0.8 g·kg~(-1)组(28只).朱砂组灌胃给药1次,于给药后0.5,1,2,4,8,16,36 h时间点各取4只大鼠,取全血、肝脏、.肾脏和脑组织,测定汞含量.对照组的脏器样本一次性摘取.②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朱砂0.1,0.4,0.8 g·kg~(-1)剂量组.朱砂各剂量组每日灌胃给药1次,共给药3个月.于末次给药后16 h取血、肝、肾、脑,测定汞含量.结果:单次给予朱砂0.8 g·kg~(-1)后,大鼠血液、肝脏、'肾脏、脑组织中的汞含量均有所增高,从高至低顺序为:肝脏>血液>脑>肾脏.朱砂反复给药3个月后,大鼠肾脏和脑组织汞蓄积量较大.朱砂0.8 g·kg~(-1)组的肾脏和脑组织的汞蓄积倍数分别高达71.2,27.4倍.而肝脏汞蓄积量较少,蓄积倍数低于2倍.其中,肾脏的汞蓄积量占4种脏器汞蓄积总量的95%以上.尽管肾脏和肝脏的汞蓄积量相差悬殊,但朱砂以≥0.1 g·kg~(-1)剂量给药3个月,即可造成肾脏毒性,也可造成肝脏毒性.结果表明,朱砂的肾脏毒性与汞在肾脏的蓄积有关;而肝脏可能对汞更敏感.脑组织汞蓄积倍数高达20倍以上,但动物一般状况、外观行为以及脑组织形态学未见明显变化,表明大鼠的脑可能对汞敏感性不高.结论:朱砂的可溶性汞可吸收入体内.长期用药后,汞可在肾脏、脑、肝脏组织中蓄积,其中肾脏的汞蓄积量最大.大鼠在3个月内累积摄入可溶性汞约194μ g·kg~(-1)可能导致中毒.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雄黄、水飞雄黄、朱砂、氯化汞(Hg Cl2)对小鼠肝/肠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CYP450)及肠道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的影响。方法将120只NIH小鼠随机分为纯水组,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对照组,利福平组(40 mg·kg-1),酮康唑组(1.8 mg·kg-1),雄黄高、低剂量组(60,15 mg·kg-1),水飞雄黄高、低剂量组(60,15 mg·kg-1),朱砂高、低剂量组(120,30 mg·kg-1)和Hg Cl2高、低剂量组(0.2,0.05mg·kg-1)。小鼠每天灌胃2次,连续5 d。第6天灌胃1 h后摘取肝脏和全段小肠。用超微量ATP酶测试盒测定肠匀浆液中P-gp依赖性ATP酶的活性;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梯度离心分离的小鼠肝/肠微粒体中Cyp3a的活性;用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RT-PCR)法测定肝中Cyp3a11和肠道P-gp基因(Abcb1b)m RNA的表达。结果小鼠肠道P-gp偶联的ATP酶活性测定结果显示,雄黄、水飞雄黄、朱砂和Hg Cl2的高、低剂量组与CMC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用红霉素和氨基比林为探针药检测肝脏和小肠微粒体Cyp3a酶活性的结果显示,各供试物组的Cyp3a酶活性均显著高于CMC对照组(P0.05,P0.01),而RT-PCR结果显示各供试物均能显著诱导Cyp3a11和抑制Abcb1b的m RNA表达。结论雄黄、水飞雄黄、朱砂、Hg Cl2对小鼠肝脏和肠道中的Cyp3a均具有显著的诱导作用,而对肠道P-gp的转运活性则有显著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朱砂安神丸、万胜化风丹、朱砂和硫化汞中的汞元素在大鼠体内吸收、分布及排泄的特点。方法清洁级Wistar大鼠分别一次性灌胃给予朱砂安神丸(14 g·kg-1,汞含量1.2 g·kg-1,10倍临床剂量)、万胜化风丹(4.2 g·kg-1,汞含量1.2 g·kg-1)、朱砂(1.42 g·kg-1,汞含量1.2 g·kg-1)和硫化汞(1.4 g·kg-1,汞含量1.2 g·kg-1),并设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记录给药时间,放置于代谢笼中,分别在给药1,2,4,8,24 h剪尾取血50~100μl,2,5,8,12,24h取尿液、粪便适量。末次取血后,处死大鼠,取心、肝、脾、肺、肾、大脑、十二指肠、空肠、回肠,测各脏器汞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给药1 h后各组血液中汞含量升高,万胜化风丹和朱砂安神丸组血液中汞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各给药组在各组织中汞含量均升高,两复方组在各组织中汞含量高于其他各组,尤以万胜化风丹组更显著。朱砂组在肾组织中汞含量亦有显著升高(P0.05)。各给药组尿液中汞含量均较正常组高(P0.05),以两复方组更为显著。万胜化风丹组和朱砂安神丸组在粪便中的汞含量于8,12,24 h 3个时间点显著低于朱砂组和硫化汞组(P0.05),与空白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含朱砂复方万胜化风丹、朱砂安神丸可促进汞元素进入机体,并在短期内主要分布于肝肾组织中。  相似文献   

11.
彭芳  杨虹  吴芹  刘杰  时京珍 《中国中药杂志》2012,37(7):1017-1022
目的:比较朱砂及万胜化风丹与氯化汞、甲基汞的亚急性毒性作用。方法:健康SD大鼠连续每天分别灌胃万胜化风丹(0.42 g.kg-1)、朱砂(0.15 g.kg-1)、硫化汞(0.15 g.kg-1)、氯化汞(0.02 g.kg-1)、甲基汞(0.001 g.kg-1),以及生理盐水21 d,观察大鼠一般情况,监测体重,于末次给药后断头取血、肝脏、肾脏和脑组织,计算肝、肾指数,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尿素氮、肌酐含量,检测肝、肾、脑组织中汞蓄积量,RT-PCR法检测肝脏金属硫蛋白-1(MT-1)、细胞色素P450基因亚型(Cyp1a1,Cyp2b1,Cyp2e1,Cyp3a2,Cyp4a10)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氯化汞引起大鼠体重明显低于对照组,肝、肾汞蓄积量明显增多;甲基汞显著地引起大鼠肝、肾、脑组织中汞蓄积量增多;而万胜化风丹和朱砂组没有明显变化。然而,各组血液生化和组织病理学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氯化汞和甲基汞均明显诱导大鼠肝脏MT-1 mRNA的表达。万胜化风丹、朱砂引起肝Cyp3a2 mRNA表达增加,而氯化汞和甲基汞抑制了Cyp2e1 mRNA的表达。结论:万胜化风丹以临床等效剂量灌胃大鼠3周,对大鼠的亚急性毒性作用远低于氯化汞、甲基汞。  相似文献   

12.
朱砂、含朱砂复方对人肝细胞的毒性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研究朱砂、几种含朱砂复方与其他汞存在形式对HL-7702人肝细胞的毒性.方法:分别以朱砂、朱砂安神丸、廖元和堂化风丹、万胜化风丹、硫化汞、氯化汞、甲基汞加入已接种于96孔板的HL-7702人肝细胞后,检测各组的细胞存活率、检测各组细胞内、外的汞含量.结果:等汞含量和等汞浸出量的朱砂、朱砂安神丸、廖元和堂化风丹、万胜化风丹和硫化汞对HL-7702人肝细胞的存活率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异,与等汞含量和等汞浸出量的氯化汞和甲基汞均有明显差异(P<0.05);分别以等汞含量、等汞浸出量的朱砂、朱砂安神丸、廖元和堂化风丹、万胜化风丹和硫化汞培养的HL-7702人肝细胞内、外汞含量均低于氯化汞、甲基汞(P<0.05).结论:等汞含量、等汞浸出量的朱砂、朱砂安神丸、廖元和堂化风丹和万胜化风丹对人肝HL-7702细胞的毒性远小于对应等汞含量、等汞浸出量的氯化汞、甲基汞.  相似文献   

13.
藏药佐太(主要含β-HgS)和中药朱砂(96%HgS)是传统医药中的配伍成分,其含重金属(汞)的安全问题和中西药合用时的相互作用问题日益受到关注。本实验就其对药物代谢基因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小鼠连续7 d口服给予不同剂量佐太、HgS(10,30,100,300 mg·kg-1),或氯化汞(Hg Cl2,33.6 mg·kg-1),RT-PCR检测药物代谢酶和转运体蛋白相关基因表达。佐太和HgS对Ⅰ相(CYP1A2,CYP2B10,CYP3A11,CYP4A10)和Ⅱ相(UGT1A1,UGT2A3,SULT1A1,SULT2A1)药物代谢酶以及转运体蛋白(OATP1A1,OATP1A4,OATP1B2,OATP2B1,MRP1,MRP2,MRP3,MRP4)均无明显影响,而Hg Cl2显著上调CYP2B10,CYP4A10,UGT1A1,UGT2A3,SULT1A1,SULT2A1,OATP1A4,MRP1,MRP3,MRP4,对OATP1A1有抑制作用。综上,佐太和HgS在300 mg·kg-1的剂量下对肝脏代谢基因的表达没有产生明显的影响,而1/10等汞量的Hg Cl2则明显上调或改变Ⅰ相、Ⅱ相药物代谢基因和转运体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藜芦配伍白芍对未成熟小鼠雌激素样作用的影响,为中药十八反藜芦反白芍配伍禁忌内涵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取健康、出生21 d的昆明种雌性小鼠10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白芍高,低剂量组(4,2 g·kg-1),阳性药雌二醇(E2)组(0.1 g.kg-1),白芍高、低剂量+藜芦(0.045 g·kg-1)组,E2+藜芦组,白芍高、低剂量+雌激素受体拮抗剂ICI(0.005g·kg-1)组,E2+ICI组;给药6 d后,分别计算子宫系数、检测血清中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的水平,HE染色观察子宫和阴道的病理学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白芍给药组(4,2 g·kg-1)均能使未成熟小鼠的子宫系数显著增加(P0.01),血清中E2含量明显升高(P0.05),LH(P0.01)和FSH(P0.01)的水平显著降低,还能明显促进靶器官子宫、阴道的生长发育,与E2作用相似略弱;白芍给药组(4,2 g·kg-1)配伍藜芦后,子宫系数明显降低(P0.01),血清中E2含量明显降低(P0.01),LH(P0.01)和FSH(P0.01)水平明显升高,子宫和阴道的促生长发育作用减弱,与配伍ICI的作用趋势一致。同时,E2配伍藜芦后,子宫系数显著降低(P0.01),血清中E2含量明显降低(P0.01),LH和FSH水平明显升高(P0.01),子宫和阴道的促生长发育作用减弱,其作用与配伍ICI组相似。结论:当藜芦与白芍配伍时,可以妨害白芍的雌激素样作用;藜芦对白芍的妨害作用可能跟藜芦的雌激素受体拮抗剂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乌梅丸及其拆方的镇痛作用。 方法: 实验动物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全方组、寒热并用组、温热组、寒凉组、补益组、收敛组,各组给药依照拆方原则分别给予乌梅丸方13.3 g·kg-1,寒热并用方9.0 g·kg-1,温热方5.33 g·kg-1,苦寒方3.67 g·kg-1,收敛方2.67 g·kg-1,补益方1.67 g·kg-1水煎剂灌胃,空白组、模型组均给予生理盐水10 mL·kg-1。采用热板法和扭体法,观察乌梅丸及其拆方对小鼠的镇痛作用,三硝基苯磺酸/乙醇复制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酶联免疫法检测结肠黏膜前列腺素E2(PGE2)含量。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乌梅丸全方组、寒热并用组和温热组药物能有效延长小鼠痛阈,降低小鼠扭体次数,降低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组织PGE2含量(P<0.05),且3组间无差异;补益组药物也表现出部分抑制疼痛的作用,但效果要弱于全方组(P<0.05)。 结论: 乌梅丸方有明显的镇痛作用,温热组药物为其镇痛的主要药物,补益组药物有部分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复方蛹虫草颗粒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动物分正常组、盐酸左旋咪唑组、复方蛹虫草颗粒0.355,0.71,2.13,4.26,8.52,12.78 g·kg-1 ig给药组,采用2,4-二硝基氟苯诱导的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DTH)以及碳粒廓清实验,研究复方蛹虫草颗粒对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采用四甲基氮唑盐(MTT)比色法研究复方蛹虫草颗粒含药血清对小鼠正常以及刀豆蛋白A(ConA)、脂多糖(LPS)诱导的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复方蛹虫草颗粒0.355,2.13 g·kg-1组耳肿胀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1,P<0.05);复方蛹虫草颗粒0.355,0.71 g·kg-1组能提高小鼠碳吞噬指数(P<0.05);与空白血清组比较,复方蛹虫草颗粒含药血清显著提高正常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2.13 g·kg-1组,P<0.01,4.26,8.52,12.78 g·kg-组,P< 0.05);复方蛹虫草颗粒含药血清4.26 g·kg-1组能显著增加ConA刺激的脾淋巴细胞增殖(P<0.01);复方蛹虫草颗粒含药血清12.78 g·kg-1组能显著增加LPS刺激的脾淋巴细胞增殖(P<0.05).结论:复方蛹虫草颗粒具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