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子宫及卵巢局部均存在独立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其主要活性成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可通过调节血管张力、参与新血管生成及细胞的增生与凋亡,影响子宫及卵巢的生理功能.AngⅡ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发病存在密切关系.拟介绍AngⅡ对正常卵巢生理功能的调节,以及AngⅡ与PCOS的发病的关系,旨在为PCOS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子宫及卵巢局部均存在独立的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其主要活性成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可通过调节血管张力、参与新血管生成及细胞的增生与凋亡,影响子宫及卵巢的生理功能。AngⅡ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发病存在密切关系。拟介绍AngⅡ对正常卵巢生理功能的调节,以及AngⅡ与PCOS的发病的关系,旨在为PCOS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子宫及卵巢局部均存在独立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其主要活性成分血管紧张素I(IAngII)可通过调节血管张力、参与新血管生成及细胞的增生与凋亡,影响子宫及卵巢的生理功能。AngII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发病存在密切关系。拟介绍AngII对正常卵巢生理功能的调节,以及AngII与PCOS的发病的关系,旨在为PCOS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子痫前期是妊娠期特有疾病,目前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妊娠激活了循环和子宫胎盘单位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许多组分.研究正常妊娠和子痫前期循环及子宫胎盘单位中RAS调节的差异有助于探讨子痫前期的发病机制.就子痫前期循环和子宫胎盘RAS的变化进行综述.与正常妊娠者不同,子痫前期患者循环RAS的许多组分包括Ang Ⅰ、AngⅡ、Ang-( 1-7)及血浆肾素活性下调,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增加,血清中AT1自身抗体(ATl-AA)增高.胎盘中的总肾素和活性肾素浓度显著升高,AT1受体mRNA、蛋白的表达上调.子宫胎盘床中AngⅡ水平及肾素、ACE mRNA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5.
人卵巢组织内存在一个完整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对性激素生成、卵细胞成熟、排卵及黄体形成等卵巢生物学行为起重要的调节作用.而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亢进,可能与PCOS的发病有关,研究PCOS患者RAS系统的改变,对探讨PCOS的发病机理及研究新的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人卵巢组织内存在一个完整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对性激素生成、卵细胞成熟、排卵及黄体形成等卵巢生物学行为起重要的调节作用.而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亢进,可能与PCOS的发病有关,研究PCOS患者RAS系统的改变,对探讨PCOS的发病机理及研究新的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蛋白尿是慢性肾小球肾炎(CGN)的常见临床表现.目前已经证实,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可以降低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蛋白尿及肾保护[1].它是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阻止血管紧张素Ⅰ(Ang Ⅰ)向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转化,以减少AngⅡ形成,从而阻断AngⅡ致病作用,降低血压.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高血压又称高血压病,患者出现与高血压本身有关的症状。长期高血压的患者易患多种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影响人体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的生理功能[1-2]。厄贝沙坦为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抑制剂,它的药理学机制为通过拮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1受体及抑制AngⅠ转化为AngⅡ,  相似文献   

9.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Renin-Angiotensin System,RAS)对血压、血流和机体内环境的调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RAS主要由肾素(Renin)、血管紧张素原(Angiotensinogen,AO)、血管紧张素Ⅰ(Angiotensin Ⅰ,Ang Ⅰ)、血管紧张素Ⅱ( AngiotensinⅡ,AngⅡ)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ACE)组成.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对心血管系统疾病和内分泌系统疾病的发生有一定影响[1],同时与肺部疾病的发生有关[2].  相似文献   

10.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RAS)对心血管系统、水盐平衡、细胞功能等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其中血管紧张素(Ang)Ⅱ研究最多,已知其在高血压、肾功衰竭、心肌肥厚、充血性心衰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由此而引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AngⅡ受体拮抗剂的研究,并已取得较好疗效.但对RAS的深入研究发现,AngⅠ的代谢过程中,可产生许多Ang家族肽,有些起到与AngⅡ不同甚至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1.
人卵巢组织内存在一个完整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对性激素生成,卵细胞成熟,排卵及黄体形成等卵巢生物学行为起重要的调节作用。而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亢进,可能与PCOS的发病有关,研究PCOS患者RAS系统的改变,对探讨PCOS的发病机理及研究新的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瘦素及脂联素水平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的相关性,探讨血清瘦素及脂联素在原发性高血压发病中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原发性高血压组90例,其中24例为原发性高血压Ⅰ级,32例原发性高血压Ⅱ级,34例原发性高血压Ⅲ级,对照组56例,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血清瘦素、脂联素、血浆肾素(PRA)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浓度。结果:高血压组瘦素、PRA、AngⅡ均高于对照组(P0.05),瘦素与PRA、AngⅡ正相关(P0.01),而脂联素低于对照组(P0.05),与PRA、AngⅡ负相关(P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与血清瘦素、脂联素及肾素-血管紧张素水平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3.
肾素 -血管紧张素系统 (renin -angiotensinsystem ,RAS)对心血管系统、水盐平衡、细胞功能等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其中血管紧张素 (Ang)Ⅱ研究最多 ,已知其在高血压、肾功衰竭、心肌肥厚、充血性心衰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由此而引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ACEI)、AngⅡ受体拮抗剂的研究 ,并已取得较好疗效。但对RAS的深入研究发现 ,AngⅠ的代谢过程中 ,可产生许多Ang家族肽 ,有些起到与AngⅡ不同甚至拮抗作用。Ang -( 1-7)是近年发现的一种与AngⅡ相关但作用明显不同的Ang肽 ,对心血管系统、肾脏、水盐平衡等均有调节作用 ,在…  相似文献   

14.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常见的严重危害母婴健康的妊娠并发症,目前其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近年,许多学者提出子宫螺旋动脉的重铸不良导致胎盘形成异常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关系密切.血管紧张素Ⅱ及血管紧张素Ⅱ的Ⅰ型受体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重要生物活性物质,其在胎盘局部活性的改变被认为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有关.该文就血管紧张素Ⅱ及血管紧张素Ⅱ的Ⅰ型受体的生物学特性、与正常妊娠的关系及它们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常见的严重危害母婴健康的妊娠并发症,目前其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近年,许多学者提出子宫螺旋动脉的重铸不良导致胎盘形成异常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关系密切.血管紧张素Ⅱ及血管紧张素Ⅱ的Ⅰ型受体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重要生物活性物质,其在胎盘局部活性的改变被认为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有关.该文就血管紧张素Ⅱ及血管紧张素Ⅱ的Ⅰ型受体的生物学特性、与正常妊娠的关系及它们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可反映子宫内膜血流的变化,了解子宫内膜的发育情况及功能变化.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胰岛素、黄体生成激素和雄激素增高;肥胖及高脂血症,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亢进等因素可以影响子宫内膜血流,使子宫内膜功能受损,容受性下降,经药物治疗后子宫内膜的功能可以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7.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n RAS)包括从血管紧张素原(AGT)生成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一系列酶促反应。近年来,随着组织局部RAS的发现和对其深入研究,证实局部AngⅡ作为组织局部重要的生物活性介质,在冠状动脉粥样  相似文献   

18.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是存在于机体内的一组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在调解血压和水电解质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主要有效成分是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后者主要通过与 AngⅡ受体结合而发挥收缩血管、升高血压、促进醛固酮和儿茶酚胺释放、刺激平滑肌细胞增殖、水钠潴留等作用。因此,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的开发及临床应用,在阻断RAS 的活性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对此类药物的研究也日益受到关注。  相似文献   

19.
内皮素(ET)、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是体内具有强烈收缩血管作用的生物活性多肽.我们检测81例毛细支气管炎住院患儿血浆ET和AngⅡ的水平,旨在探讨它们在毛细支气管炎中的变化及相关关系,现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蒙古族人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活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在现况调查的基础上,分别征集高血压者和血压正常者.先按高血压家系、非高血压家系和家系不清分组,再进一步将人群分为3种家系中的高血压组和血压正常组.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管紧张素Ⅰ(Ang Ⅰ)、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血浆肾素活性(PRA).结果 Ang Ⅰ、AngⅡ和PRA在3种家系中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Ang Ⅰ和AngⅡ不仅在3种家系的两组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在高血压家系中的高血压组和非高血压家系中的正常组、家系不清中的正常组间比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RA仅在高血压家系的两组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蒙古族人群中,Ang Ⅰ、AngⅡ和PRA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可能有关.PRA与高血压家族遗传史可能有一定的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