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物理精炼毛油适宜预处理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介绍一种简单工艺,应用多级酸脱胶制取葵花籽油,作为单独预处理工序。应用非晶形硅胶——水凝胶取代脱色的处理,得到结果表明,压榨毛葵花籽油和浸出毛葵花籽油中磷脂含量和组成明显不同,这对预处理非常重要的,适当选择毛油和应用多级酸脱胶对葵花籽油物理精炼可产生有效的预处理。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精炼工艺对葵花籽油品质的影响。系统分析了葵花籽毛油、脱胶油、脱酸油、脱蜡油、脱色油、脱臭油的常规指标、微量成分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精炼使葵花籽油色泽变浅,酸值、过氧化值显著降低;葵花籽油中脂肪酸和甘油三酯组成变化不大;生育酚、角鲨烯、甾醇含量显著降低,损失率分别为11.43%、48.82%、32.52%,反式脂肪酸含量增加,增长率为576.92%。  相似文献   

3.
Atha.  A 郭达 《中国油脂》1990,(5):14-18
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葵花籽油物理精炼的工艺流程,重点提到了选用柠檬酸作为脱胶剂、“干法预处理”、“超级脱胶法”,以及“MTD”脱臭装置的一些情况,二种精炼方法的结果进行了具体比较,结果表明,物理精炼是颇受欢迎的。  相似文献   

4.
米糠油草酸脱胶工艺介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米糠浸出毛油所含的胶杂种类多,组分复杂,对精炼效果影响大,必须选择合适的脱胶方法加以脱除.通过对多种脱胶方法的试用和比对,发现草酸脱胶法对米糠浸出毛油脱胶效果比较理想.介绍了草酸脱胶的工艺流程、生产效果及对后续精炼工序的影响;米糠浸出毛油经过草酸脱胶,再结合脱色、脱蜡和物理脱酸等过程,可以生产出质量稳定、色泽清淡的米糠成品油.  相似文献   

5.
米糠一次浸出及米糠油物理精炼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钟科贤 《中国油脂》2004,29(4):56-60
米糠作为中低含油量的一种特殊油料,很适于通过一次浸出提取毛糠油.米糠一次浸出需经历米糠预处理和米糠浸出两个阶段,米糠预处理的方法有3种:蒸炒、造粒、膨化,其中膨化又分为千式膨化和湿式膨化两种方式;米糠的浸出制油工艺过程具有与其他大宗油料不尽相同的工艺、设备要求,主要体现在物料浸出与湿粕脱溶两道工序上.米糠浸出所得到的毛糠油为一种高酸值毛油,采用物理精炼工艺在提高油脂精炼率和经济效益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米糠油物理精炼工艺过程包括脱胶、脱色、脱酸、脱蜡、脱脂,关键工序是蒸馏脱酸,脱胶、脱色是其至关重要的前处理工序.米糠油物理精炼工艺在实际生产应用中可根据毛糠油的原料情况和精糠油的成品质量等级要求,结合化学精炼工艺进行综合精炼或进行各种档次成品油的生产调节,取得物尽其用的效益.  相似文献   

6.
王志荣 《中国油脂》2020,45(11):138-140
稻米油因其丰富的营养成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米糠极易酸败造成稻米毛油酸价高、精炼难和得率低,制约了稻米油产业发展。高效去除稻米油中杂质的同时,最大程度保留谷维素、植物甾醇等营养成分,是稻米油精炼加工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传统稻米油加工一般采用碱炼脱酸工艺,近年来稻米油超级脱胶物理精炼、酶法脱胶物理精炼等技术在实践中得到运用。对稻米油精炼的传统化学精炼工艺和现代物理精炼工艺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稻米油的精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柠檬酸、磷酸对冷榨油茶籽毛油酸法脱胶效果,活性白土和活性白土与活性炭复合吸附剂对冷榨油茶籽毛油脱色脱胶的效果。方法 从酸种类、酸添加量、加水量、温度、时间、搅拌转速方面考察了冷榨油茶籽毛油酸法脱胶效果;从吸附剂种类、吸附剂添加量、温度、时间、搅拌转速方面考察了冷榨油茶籽毛油吸附脱色脱胶效果;此外分别从2个工艺考察了上述参数变化对冷榨油茶籽毛油的酸价、过氧化值的变化情况。结果 酸法脱胶柠檬酸添加量为油重的0.5%,温度为90 ℃,时间为30 min,加水量为油重的3%,搅拌转速为60 r/min时,油茶籽毛油脱胶率为49.39%;吸附脱色脱胶活性白土添加量为油重的2%,温度45 ℃,时间10 min,搅拌转速100 r/min时,油茶籽油脱胶率为51.39%,脱色率为95.74%,2种工艺对油茶籽油酸价均无显著影响,酸法脱胶由于高温操作使得过氧化值升高,吸附脱色脱胶能够降低过氧化值。结论 添加少量活性白土吸附脱色的同时能够达到与酸法脱胶相当的脱胶效果,同时能够改善油茶籽毛油的色泽、透明度和过氧化值,且工艺无需使用酸和水,故油茶籽毛油精炼工艺中可以考虑省去酸法脱胶工序。  相似文献   

8.
低温压榨葵花籽得到的葵花籽油产品具有色泽浅、磷脂含量低等特点,但葵花籽毛油含蜡量较高、低温出现轻微浑浊。通过低温压榨葵花籽获得毛油,并在一定条件下对毛油进行脱胶、干燥和脱蜡处理,重点研究了低温压榨葵花籽油的脱蜡工艺条件,采用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确定了其最佳脱蜡工艺条件为养晶温度10℃、养晶时间16 h、搅拌速度12 r/min,在此最佳条件下获得的低温压榨精炼葵花籽油中含蜡量为27.8 mg/kg,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到90.26%。  相似文献   

9.
降低大豆油物理精炼含磷量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预处理脱胶中,主要是含磷量对保证达到物理精炼大豆油品质量要求的重要性,大豆油中胶质的特性及对生产工艺和油品质的影响。介绍了包括直接对大豆和对毛豆油在内的酶法、ALCON法、Special和超级脱胶法等多种预处理方法及有关工艺操作条件,提出了在目前大豆油物理精炼方法较多的情况下,如何结合国情进行合理选择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Gain  HL 萧黎 《中国油脂》1992,(4):49-57
棕榈油和它的分提物的物理精炼,是目前马来西亚广泛采用的精炼方法。在同时进行水蒸汽脱酸和脱臭过程之前,通常先有一个预处理工段,包括酸的调节,活性白土的吸附和过滤。在预处理工段除去胶质和微量金属杂质的效率,对于水蒸汽精炼后的油的质量有重大的影响。本文将讨论一些可采用的预处理方法,着重评价它们在改进物理精炼棕榈油产品质量方面的效果和提高物理精炼过程的效率。这些方法包括用酸和用水脱胶,分步白土脱色,用活性炭吸附和湿法脱色。也将谈及在水蒸汽蒸馏方面已经达到工厂实际应用规模的其他改进方法,包括增添筛板塔或填料塔做为脱酸的预蒸馏塔。  相似文献   

11.
植物油脂中磷脂的脱除(亦称脱胶)是食用油精炼的极其重要部分。脱胶方法因脱胶油的用途不同可分为水化脱胶和化学睨胶两大类。水化脱胶只能脱除油中可水化磷脂部分,因而不可水化磷脂(NHPL)仍留于油中,脱胶油含磷高,通常多用于制二级油。若要用于制一级油、精制油或更高级油脂,此脱胶油还必需通过化学脱胶及碱炼等方法将磷含量进一步降至许可水平。若采用物理精炼油脂,毛油采用化学脱胶是必需过程。另一方面,若考虑脱胶副  相似文献   

12.
米糠油酶法脱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自制的磷脂酶A2(PLA2)对米糠毛油进行脱胶工艺研究,采用单因素实验及正交实验对PLA2脱胶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加入2.5 mol/L柠檬酸0.066%处理米糠毛油30min后,再加入5 mol/L的NaOH 0.07%3、%蒸馏水0、.015%PLA2,高速搅拌后,将反应体系静置于45℃下反应2 h,最终脱胶后米糠油中磷含量为9.15 mg/kg,对物理精炼米糠油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3.
菜籽油脱胶的实践张杰(宝鸡市油脂厂721001)1引言脱胶是菜籽油精炼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合理的脱胶方法,对提高精炼率和油品质量是至关重要的。在毛油质量、精炼工艺相同情况下,若脱胶处理操作方法不当,其效果也会不一样,脱胶不好,可使油脚中所含数量可观...  相似文献   

14.
毛糠油中富含天然抗氧化成分——维生素E和谷维素及其抗氧化增效成分——磷脂.毛糠油经过脱胶、脱酸、脱色、脱臭等精炼过程,V_E和谷维素含量降低,而且不同的精炼过程,V_E与谷维素损失比例差别很大,分别考察毛油、脱胶油、脱酸油、脱色和脱臭油在贮存期间的抗氧化稳定性,结果表明:在精炼过程中V_E与谷维素含量降低越多,其氧化稳定性越差.这几种油的氧化稳定性顺序如下:毛油≥脱胶油>脱色油=脱臭油>脱酸油、本文简要介绍国外油脂工作者对不同精炼阶段的米糠油V_E和谷维素含量测定结果,  相似文献   

15.
全自动连续精炼工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超级湿式脱胶和化学精炼的两用色拉油生产工艺,关键设备进口,全电脑显示自动控制,精炼进口毛大豆油和毛菜籽油,其精炼率达97%以上,精炼国产毛油的精炼率可达96.5%,经济技术指标接近和达到国外先进水平,而工程的总造价仅为进口同类型的40%-50%。  相似文献   

16.
为确保后续精炼的顺利进行,大豆毛油需先进行脱胶处理将含磷量降至10 mg/kg以下。就磷脂酶A1(PLA1,Lecitase Ultra)对22种不同来源大豆毛油的深度脱胶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豆毛油的磷脂组成对PLA1深度脱胶效果存在一定影响; PA占比与PLA1深度脱胶油含磷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 0. 01),PC占比与PLA1深度脱胶油含磷量呈显著负相关(p 0. 05),PA与PC的比例与PLA1深度脱胶油含磷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 0. 01); PA含量较高、PC含量较低的大豆毛油PLA1深度脱胶效果相对较差;但大多数情况下,PLA1深度脱胶能够使大豆毛油的含磷量降至10 mg/kg以下,满足后续精炼要求。  相似文献   

17.
植物油物理精炼中多种脱胶方法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杨博  王旋 《中国油脂》2004,29(12):18-21
良好的脱胶是植物油物理精炼的前提,经过几十年努力,人们在简单的酸法脱胶的基础上,发展了超级脱胶、Top脱胶、IMPAC脱胶、S.O.F.T脱胶和酶法脱胶等多种脱胶方法.对植物油物理精炼中的多种脱胶方法进行综述,对比分析了多种脱胶方法的特点,总结了它们的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金黄色葡萄球菌磷脂酶C克隆表达及其脱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实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磷脂酶C(phospholipase C,PLC)基因在大肠杆菌(E.coil BL21(DE3))中进行重组表达。通过发酵优化,最终在30℃条件下,利用0.001 mmol/L IPTG诱导表达10 h,重组酶活达到47.4 U/mL。利用该重组PLC对大豆毛油进行脱胶处理,确定了最佳脱胶条件为:50℃、1 200 U/kg油、pH 4.7,反应时间2 h,最终可使大豆毛油中磷含量从266 mg/kg降低至3.5 mg/kg,能够完全满足物理精炼要求。金黄色葡萄球菌磷脂酶C的重组表达及其在大豆毛油的脱胶应用为酶法脱胶技术的开发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9.
本文阐明了葵花籽油进行物理精炼前的预处理方法的一些观点.根据感官特性评定和对其它有关质量指标分析,表明用物理精炼获得的葵花籽油样,并不逊于碱炼和脱臭处理的油样.采用葵花籽油物理精炼工艺,可以降低油脂的炼耗指数,提高精炼油的总得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酸种类、酸添加量、加水量、脱胶温度、搅拌时间对山毛豆毛油脱胶率的影响。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山毛豆毛油脱胶工艺进行优化。结果:得到山毛豆酸辅助脱胶最佳工艺条件为磷酸添加量2.47g/kg、加水量4.1%、脱胶温度62℃、搅拌时间45min。该条件下山毛豆毛油脱胶率为92.48%,与模型预测值91.5256%接近,脱胶山毛豆油中磷脂含量为0.095%。结论:磷酸辅助脱胶技术可对山毛豆毛油中的磷脂进行有效脱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