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随着知识产权的负价值功能日益突显及其为公众所普通认识,知识产权危机出现迫使人们对知识产权权正当性问题进行反思。从知识产权的起源入手,基于哲学理论追溯其正当性。不难发现,知识产权需要权衡私权与公权并确立其人权价值基础,才能具有实质正当性。这就必须有一定的法律限制,即在个人利益、他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进行一种利益的平衡。  相似文献   

2.
私权神圣不可侵犯,而且,可以这样说,私权保护得如何,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那么,何谓私权?就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享有的私人权益。私权不仅包括公民的生命权、住宅安宁权、名誉权、隐私权,还包括企业的财产权、经营权等等。从法理上讲,凡是法律没有禁止的,公民和私权个体就可以为。这种权利始以出生,终于死亡。  相似文献   

3.
论我国商誉权法律保护的立法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发桂 《桂海论丛》2003,19(5):89-91
我国目前商誉权法律保护的立法存在重大缺陷。为了完善我国商誉权法律保护的立法 ,文章提出 :整合我国目前商誉权的法律保护方式 ,即不再适用名誉权条款对一部分商誉利益进行保护 ,以突破反不正当竞争法在不正当竞争行为上设置的竞争关系为前提 ,将侵害商誉权行为作为具有一般侵权行为性质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统一适用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的商誉权条款 ,规制各种侵害商誉利益的行为。  相似文献   

4.
张雪莲  龚向和 《求索》2008,(11):123-125
通过司法方式保护社会权已经成为社会权保护的重要途径。对各国社会权司法实践的研究表明,对政府尊重、保护、实现社会权的义务的审查已经在不同程度上引起了各国司法机关的关注。其中不乏成功和有影响的案例,表明社会权司法保护的巨大潜力。同时,由于法律资源的缺乏和法官通常所持的保守立场,导致社会权司法审查的范围受到很大限制,政府执行法院判决的程度也十分有限。  相似文献   

5.
学界大多主张公众人物的隐私权应当受到更多的限制,理论依据主要有公共利益说、满足公众合理兴趣说、利益衡量分析说、舆论监督权说(知情权说)、自我牺牲说(同意说)。这些学说都无法为限制公众人物的隐私权提供周全的解释。从自然人人格平等、人的尊严平等、私权保护平等的角度出发,应当取消公众人物与非公众人物的区分,他们的隐私权应当受到法律同样的保护或限制。  相似文献   

6.
商鞅把防范官吏犯罪作为建构法治社会的核心问题,主张充分发挥法律的防范功能。他对于制度防范、刑罚规诫、利益杠杆等在防范官吏犯罪中的作用进行了多方面的深刻思考和实践探索。有些思想对于当代防范官员犯罪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王黎黎 《求索》2011,(11):146-148
私权的体系划分对于隐私权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私权体系以罗马法之原权一救济权(原权一诉权)为基础,融入请求权制度,最后形成新的私权立体层次性,即私权由原权、辅助性请求权与救济权所组成。本文以这种私权体系为法理基础,为隐私权的保护与完善提出制度上的建议:首先将隐私权规定在我国未来的民法典之中,确立隐私权为原权;其次确认人格权请求权的独立性,使得隐私权的保护,不再以诉讼为中心,而是以人格权请求权为媒介,形成私权体系内的自我保护。  相似文献   

8.
民族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自然资源输出地,《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赋予少数民族地区居民自然资源开发中的优先就业权和优先受惠权。现行法律亦通过各种规定保护资源开发地居民的现有利益和预期利益,但是目前的法律对于资源地居民群体利益的保护仍有所欠缺,在征地补偿、环境侵权赔偿、环境损害赔偿和优先就业权的落实等方面存在不足。未来法律应更加关注资源地居民利益的保护,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上述问题做出更加完善的规定。  相似文献   

9.
我国民法学界对亲属身份权理解的不科学,造成了对亲属一方死亡后生存一方的利益保护的分析违背常识。只有从亲属权的本质属性入手,解读亲属利益共享的法律特征,才能科学构建死者人身权法律保护的基本理论,使死者生前人格利益保护的立法和司法解释真正符合社会实况。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现有自然生态资源法律规范和生态补偿制度主要体现为公法性质,存在结构性缺陷,亟需利用公益性私权解决生态保护中存在的自然资源产权私权性与用途管制公权性的冲突问题,创新生态补偿银行、碳汇交易、自然资源保护地役权、生态产品认证等私法途径,健全社会团体和公众参与机制等重构系统化的自然生态资源法律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现有自然生态资源法律规范和生态补偿制度主要体现为公法性质,存在结构性缺陷,亟需利用公益性私权解决生态保护中存在的自然资源产权私权性与用途管制公权性的冲突问题,创新生态补偿银行、碳汇交易、自然资源保护地役权、生态产品认证等私法途径,健全社会团体和公众参与机制等重构系统化的自然生态资源法律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2.
警察权作为一种国家权力,其配置是由这个国家进行社会控制时的价值取向所决定的。国家进行社会控制最直接涉及的就是自由与秩序的问题,而自由与秩序的价值选择又与人们对公权与私权基本理念的认识密切相关,是国家如何保障公民的各项基本权利的体现。认为警察权作为特殊的公共权力,其配置和运行中限制公民权利是必要的,但对私权的尊重和保护与公权力出于维护公共利益而对私权的限制并不矛盾,特别是当今中国,各种矛盾冲突较为突出的情况下,和谐社会的建立需要警察对私权给予一定的尊重的同时,恰当地履行保护私权则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3.
立法动议是向有立法权限的立法主体提出有关制定、修改或废止某项立法性文件的立法申请,立法动议权是立法权范围内的权利,是不特定主体的权利,是不一定产生对应后果的权利,是受法律保护的权利。立法动议权是立法模式转换、经济利益多元化、民主参与以及公众社会利益实现的必然。从主体、范围、实体规则、程序规则以及权利的具体实施几个角度探讨立法动议权的范畴与法律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城市拆迁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房屋拆迁过程中因利益冲突引发的各种矛盾和冲突,使得以法律的方式保护当事人的私权问题逐渐浮出水面。然而,面对实践中的新情况,现行法律的粗糙和缺位对私权保护非常不利。本文主要围绕上述核心议题展开深入的社会调查, 指出立法领域的不足和权利保护的不周。  相似文献   

15.
传统知识(TK)的知识产权保护是一个全球性的新课题,在现行的知识产权法律体制下,传统知识的知识产权遭受不当侵害也成了一个全球性的突出问题。作为“传统知识”的侗族大歌由于没有有效法律机制的保护同样不可避免地遭受了不当的侵害。本文提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的趋势下,侗族大歌知识产权保护当务之急应在署名权、改编权、演唱权、演唱者权、传播权、经济利益分享权等几个方面来进行立法保护。  相似文献   

16.
曾斯平 《求索》2013,(12):210-212
在知识产权保护的各种学说中.存在着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的冲突与争论。个人本位论认为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设计应当优先考虑个人的利益.社会本位论认为应当优先考虑社会公共利益。两种“本位论”的对立一方面体现了知识产权私权性与知识产品公共性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从理论上讲,二者具有同等的合理性和局限性.在实际中必须将二者放在特定的、具体的历史条件下去考察。  相似文献   

17.
评价城市化进程中法律制度的优劣有两个参数,一是城市发展的最终结果,一是私权保护的价值。单纯强调私权绝对只能是理想的乌托邦。只有反思既有的研究路径,走出法律思维上的误区,认识到权利保护与社会发展相一致原则,才能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学习权具有自由权属性与社会权属性。从应然的角度讲,具备独立法律人格的大学生具有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以及要求司法救济的权利。大学生的学习权利属于大学自治权属范围,就是依据学术共同体的自律作为营造大学法制秩序,保护大学生学习权的拥有、行使与受益。但是,由于大学内部利益预设的多元化并存,单纯的大学自治无法有效保护大学生学习权益。所以,有必要拓展大学生学习权司法救济的空间,让司法的阳光照进大学校园。  相似文献   

19.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商标权与域名权之间的冲突可谓愈演愈烈。从法律给予商标权人更大的保护力度以有效遏制域名抢注等现象发生,到商标权人滥用权利进行反向域名侵夺,背后透露着限制商标权利相关规定的缺失。然而反向域名侵夺亦形态多样,应当分别从不同类型入手,建立有针对性的权利限制规则,以保护合法竞争,维护各方利益。  相似文献   

20.
私权是公权的来源,公权是私权的保障,二者在冲突中走向均衡,在对立中趋于统一。虚拟社会治理是当代中国社会治理创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网络语境下公权与私权冲突的异化,客观阻碍了虚拟社会治理乃至现实社会治理的绩效彰显。公权与私权在虚拟社会治理实践中的冲突形式,可以总结为相互质疑、相互侵扰、相互博弈、相互制衡,营造出了一种有别现实社会的共存图景。应通过培育公权与私权的现代治理意识,完善公权与私权的法治保障体系,建立公权与私权的冲突缓冲机制,规范公权与私权的网络监督行为等途径,合理调适两权关系,促使公权与私权在冲突中均衡发展、走向和谐,推动虚拟社会朝着现代化治理目标加速前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