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蒋晓东  邹建纲  周忠兴 《江苏医药》2006,32(12):1169-1169
双J输尿管内支架管广泛应用于各种上尿路手术中,术后能起到很好的内支架和内引流作用,有效的解除上尿路梗阻,并一定程度上预防了术后上尿路的狭窄,且膀胱镜下即能拔管、换管。但如放置不当或长时间留置会造成输尿管内支架管滞留,以至拔管困难。1996年10月-2006年3月,我院收治双J输尿管内支架管滞留患者16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双J管内引流在上尿路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双J管在上尿路手术中的适应证、留置方法、留置时间及并发症。方法对60例上尿路手术需留置双J管患者行双J管作内支撑、引流。结果 60例患者均置入双J管,术后留置时间为1周~3个月,平均1个月。其中有11例患者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腰背酸痛、血尿、尿急等尿路刺激症,拔管后症状有所缓解。术后1周行泌尿系彩超检查,证实无肾盂和输尿管积水。拔管时复查泌尿系彩超,在膀胱充盈时可见轻度肾盂积水,膀胱排空后肾盂积水消失。发热病例,仅1例双J管脱落,无双J管向上移位、断裂等病例。结论双J管具有内支架及内引流作用,合理应用可减少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后留置双J管的并发症分析,探究对患者予以临床护理干预的作用。方法重点筛选2015年11月至2016年8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后留置双J管患者64例,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处理,探究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同时予以临床护理干预,对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方法进行探讨。结果术后留置双J管的并发症主要为腰部隐痛不适、尿液反流、双J管移位以及血尿等并发症,出现上述并发症的原因为:(1)双J管长度过长,在26 cm以上;(2)双J管留置时间过久;(3)每日饮水过低,在1200 m L以下;(4)没有使用抗感染药物。结论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后留置双J管会引发多种并发症,在治疗的同时需对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干预,可有效帮助患者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2种材质的双J管临床应用的效果,为经济、合理地选用不同材质的双J管提供依据,减少双J管留置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某院及协作医院需留置双J管的患者60例并随机分为A、B二组。在手术结束前经输尿管镜逆行置入双J管。根据组别分别留置普通聚氨酯双J管(A组)和聚乙二醇水凝胶涂层双J管(B组),留置28d后经膀胱镜拔除双J管。观察记录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1)聚乙二醇水凝胶涂层组(B组)尿沉渣白细胞情况好于普通聚氨酯组(A组),另外随着天数增加,两组尿沉渣白细胞情况均变差;(2)普通聚氨酯双J管和聚乙二醇水凝胶覆盖的聚氨酯双J管在人体留置后均发生相关并发症,聚乙二醇水凝胶涂层组(B组)并发症情况明显好于普通聚氨酯组(A组),且随着双J管留置时间延长相关并发症均明显升高;(3)A、B两组双J管结垢分度情况分别为1度46.7%和66.7%、2度33.3%和23.3%、3度20.0%和10.0%,且聚乙二醇水凝胶涂层组(B组)双J管结垢情况明显好于普通聚氨酯组(A组)。结论:与普通聚氨酯双J管相比,聚乙二醇水凝胶覆盖的聚氨酯双J管有效的减少了术后感染的发生率,有效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减轻并发症的程度,能一定程度上减少双J管结垢情况的发生率,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适于广泛应用于临床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手术后。  相似文献   

5.
双J输尿管支架管的术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玲 《临床医药实践》2004,13(6):456-457
目的 :探讨各种输尿管内置入双J管引流尿液手术的术后护理措施。方法 :总结我院 1998年~ 2 0 0 3年 6 1例输尿管内置入双J管作支架引流的多种手术的术后护理经验。结果 :1例并发急性膀胱炎 ,1例并发急性肾盂肾炎 ,提前拔管 ;3例体内留置 3个月后双J管表面形成水垢样结石。 6 1例均经膀胱镜顺利拔出 ,无 1例体内滞留。结论 :合理的饮食、科学的排尿习惯和体位 ,以及对双J管的正确认识是避免术后并发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膀胱镜下输尿管扩张法治疗输尿管末端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膀胱镜直视下输尿管扩张导管置入输尿管内扩张并留置双J管3个月。结果11例均成功扩张并留置双J管,手术后1~3月复查。肾积水及输尿管中上段扩张明显缓解或消失。结论膀胱镜下输尿管扩张法治疗输尿管末端狭窄并长期留置双J管可以有效治疗狭窄引起的肾积水及腰部症状,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患者肾输尿管结石术后留置双J管的并发症护理及出院健康指导。方法采用手术方法置入双J管,密切观察和护理术后留置双J管可能出现并发症的患者,调查其疼痛、血尿、膀胱刺激症、尿路感染、双J管反流、移位、引流不畅、结石等情况,同时,对患者进行出院后的生活起居、饮食及活动等健康指导。结果肾输尿管结石术后留置双J管的患者及时得到了并发症护理和出院健康指导,双J管耐受性较好,生活质量较高。结论对肾输尿管结石术后留置双J管的患者进行并发症护理与出院健康指导,患者康复较快,防止了并发症的发生,护患关系也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双J管支架内置人应用于输尿管狭窄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6月于我院就诊需行双J管支架置人手术的20例输尿管狭窄患者,所有患者于输尿管镜下行逆向双J管置人手术,跟踪随访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肾积水肾功能及治疗效果。结果20例患者治疗后肾积水情况均无较治疗前加重现象,其中显著减轻10例;治疗后患者的尿素氮及肌酐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的有效率为80%,其中治愈35%,好转45%。结论双J管支架内置入应用于输尿管狭窄治疗的安全性高,并发症少,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正>双J管因其内引流及支架的双重作用,已在上尿路结石及成形手术中普遍应用。长期滞留双J管多伴附壁结石形成,部分可能出现双J管断裂,导致单纯膀胱镜下取管困难且极易引起严重医源性损伤。2010年3月—2015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长期留置双J管伴附壁结石患者8例,灵活应用膀胱镜、输尿管镜(URS)、经皮肾镜(PCN)等内镜联合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钬激光行内镜下治疗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钬激光内切开并留置双根双J管治疗输尿管狭窄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28例29处输尿管狭窄患者采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切开狭窄段并留置双根双J管进行治疗。结果 28例均获成功,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发生,术后均行随访36个月,有效26例,好转1例,无效1例;有效率92.9%。结论输尿管镜钬激光切开并留置双根双J管是治疗良性输尿管狭窄的有效方法,狭窄复发率低,并发症少,手术创伤小。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留置双J导管在泌尿外科手术后内引流中并发症的原凶及提高护理人员对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意识。方法对留置双J导管发生并发症的128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128例并发症有腰痛54例、肉眼血尿32例,管腔梗阻17例,膀胱刺激症状18例,双J导管移位3例及尿路感染4例。结论留置双J导管作为泌尿外科手术后输尿管内支架引流效果好,但存在一定并发症,通过采取正确的排尿体位、符合置管特性的排尿行为指导,适宜活动强度的调整,培养多饮水的良好习惯,实施特殊并发症时期个性心理护理,其并发症完全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软性膀胱镜在拔除男性输尿管支架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9年1—12月该院收治的留置输尿管支架管的男性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膀胱镜操作下拔除输尿管支架管,试验组采用软性膀胱镜操作下拔除输尿管支架管.比较两组操作中及操作后30分钟疼痛情况,以及操作前与输尿管支架管取出后第1天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儿输尿管留置双J管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13例输尿管留置双J管的患儿的护理情况。结果 113例输尿管留置双J管的患儿中,有31例出现了不同的并发症,经过积极的护理全部痊愈。结论对输尿管留置双J管的患儿要从留置前,留置后,并发症,出院指导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护理。  相似文献   

14.
双J管具有良好的内引流和支架作用,广泛应用于输尿管、肾盂的各种开放手术及输尿管镜手术中,留置双J管后,需要定时更换或者在一定时间内拔除,如果长期滞留则可引起双J管表面结石,致拔管困难。我科收治的2例双J管长期滞留引起表面结石导致拔管困难患者,行体外冲击波(EsWL)治疗双J管表面结石,再拔除双J管。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褚静 《医药论坛杂志》2011,(11):130-131
目的探讨双J管留置后各种并发症及发生的原因和处理方式。方法总结2008—2010年间行经输尿管镜下手术后植入双J管患者126例,术后随访2~12周,统计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血尿及尿路刺激症49例;膀胱肾盂返流症15例;输尿管双J管移位1例;输尿管附壁结石形成12例。结论双J管留置后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多能耐受。术中合理正确的置管及术后密切随访,适时处理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6.
马忠平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0):175-176
目的:分析研究输尿管支架在泌尿系统中的临床运用及其并发症。方法:选取本院2007年10月~2010年11月泌尿外科需要放置输尿管支架的患者126例,对输尿管支架管的临床运用及并发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输尿管支架管内引流效果与支撑效果良好,放置管后主要的并发症有血尿、管周及管腔结石生成、膀胱刺激征等,尤其是出现管壁和管腔的结石并发症治疗困难。结论:输尿管支架管在泌尿系统的应用广泛,效果好,而正确规范的手术操作与合理的术后护理可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坦洛新联合托特罗定治疗留置双J管后相关症状的效果。方法输尿管镜碎石术后留置双J管患者106例,随机分为2组, A组(坦洛新组):接受坦洛新(0.2mg 1次/d)治疗;B组(联合用药组):接受坦洛新(0.2mg 1次/d)和托特罗定(2mg 2次/d)治疗。106例患者随访4周,术前1d及术后4周拔双J管时填写IPSS评分表、膀胱过度活动症症状评分(OABSS)及生活质量评分(QOL)量表。结果106例患者均完成研究。两组术后4周尿急症状评分分别为(3.3±0.9)分与(0.9±0.2)分;IPSS评分分别为(11.5±1.8)分与(8.9±1.3)分;OABSS评分分别为(8.3±1.8)分与(3.7±1.6)分;QOL评分分别为(39.7±13.2)分与(18.2±10.6)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留置双J输尿管支架管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坦洛新联合托特罗定能明显改善留置输尿管支架管后相关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泌尿外科手术留置双J导管内引流的疗效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采用双J管支架治疗输尿管狭窄合并肾积水患者36例的资料,比较治疗前后的肾功能,对出现的并发症给予护理干预。结果 36例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进行比较,患者肾功能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6例出现并发症的患者积极进行护理干预,不适症状均消失。结论泌尿外科患者应用双J导管作内引流,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肾功能,采取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减轻术后并发症的症状。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治疗碎石术后双J管留置时间与并发症关系。方法将该院从2011—2013年收入的90例肾结石患者(结石〈2.0 cm)随机分成2组均行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治疗碎石术。术后观察分析2组留置双J管时间(留置2周和4周)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关系。所有患者记录在其拔除双J管前并发症的发生;分别于拔除双J管后1周和1月复查尿常规;拔管后1个月复查彩超、腹部平片检查残石率,并行99Tcm-DTPA核素肾图检查,记录患侧肾脏肾小球滤过率(GFR)。结果 2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拔除双J管前2组患者出现下尿路刺激症状(LUTS)分别为33例(70.2%)和40例(93.0%),腰腹痛分别为13例(27.7%)和21例(48.8%),肉眼血尿分别为36例(76.6%)和42例(97.7%),双J管上移分别为0例(0.0%)和2例(4.7%),拔管管壁钙盐沉积或拔管困难分别为4例(8.5%)和11例(25.6%)。并发症的发生率随留置时间延长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除双J管1个月后复查彩超及腹部平片,提示无泌尿系结石残留,或残留结石直径〈3 mm,2组的结石残石率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拔管后1周及1个月复查尿常规大致正常。2组比较,患侧肾脏的肾小球滤过率(GFR)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碎石术后留置双J管时间2周较安全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同时不影响残石清除及肾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下逆行同侧留置两条双J管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71例因各种原因所致的输尿管狭窄病例,行同侧留置两条双J管术,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手术过程顺利,疗效满意,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该治疗方法具有安全可靠,易操作,引流效果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