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柴达木盆地油气资源丰富,但是恶劣地震地质条件严重制约了油气勘探进程。通过多年攻关试验证明,高密度、高覆盖和宽方位是提高资料品质的有效方法。但是该方法是通过大量增加炮点及检波点来提高炮道密度,同时增加勘探成本和野外施工难度。山前戈壁区地势比较平坦,比较适合可控震源施工。可控震源滑动扫描高效采集技术的应用,有效的解决高密度、高覆盖、宽方位采集技术与勘探成本大幅增加之间的矛盾。本文将阐述滑动扫描高效采集技术设计及施工配套技术应用,通过滑动扫描采集技术在柴达木盆地平台、牛东和英西地区的实施,该技术不仅大幅度提高地震资料的品质,同时极大地提高采集效率,缩短采集时间和降低了野外勘探成本。  相似文献   

2.
由于可控震源安全、环保、频率和能量可控等作业特点,获得业界的广泛重视和推广应用。给出了一种面向地质目标的可控震源优质、高效地震勘探技术方法,即可控震源时变滑动扫描(VSTS)方法和低频能量补偿的宽频勘探技术。针对勘探目的层埋深跨度大、地质构造和地表复杂勘探区的特殊条件,提出了以可控震源间特征噪声干扰水平、地表条件为依据,以目的层反射资料高质量成像为目的,合理设计可控震源作业面上的分布和工作方法,实现了可控震源优质、高效地震施工,在中国西部多个盆地复杂地质目标勘探中应用获得很好的资料效果。  相似文献   

3.
针对准噶尔盆地腹部巨厚沙漠覆盖区特殊的地震地质条件及侏罗系和白垩系岩性油气藏勘探需求,进行了可控震源高密度采集试验,通过采用炮点预设计、可控震源低频设计、可控震源滑动扫描、地震资料快速检查评价等技术,实现了沙漠区可控震源高效高密度三维地震采集,资料品质得到明显改善.试验证明,在准噶尔盆地腹部巨厚沙漠区采用可控震源高密度采集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滑动扫描技术是一项成熟的、高效的可控震源野外采集方法。滑动扫描技术通过可控震源组在达到滑动时间后,不必等待前一组震源扫描完全结束,即可开始另一组的新的振动扫描,通过这种方法来实现不间断扫描,地震仪器同时进行不间断的记录,同时适时对母记录进行切割,形成独立的单炮记录来实现高效采集。利用滑动扫描方法施工可以节省野外采集时间和项目成本,但滑动扫描施工方法对工作地的地表条件、野外采集设备有较高的要求。阿尔及利亚的EHJ三维地震采集项目的地表较为平坦,表层多为戈壁、小沙丘地貌且障碍物少,符合进行滑动扫描的初步条件。对交替扫描、滑动扫描所获得试验剖面进行对比,确定滑动扫描施工参数。EHJ三维项目成功实现了滑动扫描技术的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讨论了目前国内外成熟的交替扫描激发、滑动扫描激发、滑动扫描同步激发和独立同步扫描激发这4种可控震源高效采集技术方法以及国外应用进展,深入分析了我国陆上可控震源常规采集现状;针对目前国内陆上地震采集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难点,从采集效率、采集成本、地震资料效果等方面对已经实施的交替扫描、滑动扫描等高效采集技术应用进行了剖析,对今后我国陆上不同地表、不同地下地质条件区域如何应用高效采集技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在国际油公司追求高效地震勘探及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推动下,滑动扫描(SlipSweep)、滑动扫描同步激发(DSSSplusSlipSweep)等可控震源高效采集技术获到快速发展,并在中东、非洲等地区得到了广泛应用。文章介绍了滑动扫描、距离分离同步激发(DSSS)、滑动扫描同步激发、独立同步扫描(ISS)等可控震源高效采集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观测系统设计、无桩号测量、现场质量控制、数据存储与转换、滑动扫描谐波压制和独立同步扫描邻炮干扰压制等可控震源高效采集关键配套技术,并且展示了这些技术在公司国际地震勘探项目中的应用情况及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7.
可控震源高效地震采集技术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控震源同步滑动扫描方法是将滑动扫描技术、同步扫描技术和交替扫描技术相结合,以提高地震成像质量和采集施工效率为目的的一种高效地震采集方法。为了更好地应用这项技术,2013年在我国西部HS地区开展了观测系统设计、高效采集方法试验、高效采集特征噪声压制等几个方面的应用研究,取得国内最高日产、最高时效、最高平均日产3项记录。将该方法应用于HS地区复杂山前带三维地震勘探,有效提高了该地区地震剖面的成像质量。  相似文献   

8.
VE464可控震源控制系统的功能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VE464可控震源控制系统的推出,有效地解决了可控震源高效采集的施工瓶颈,提高了可控震源的施工效率和地震资料的品质。本文分析了VE464的工作特点,详细介绍了VE464可控震源控制系统支持超大组滑动扫描和高效震源采集、高保真可控震源采集、单台震源独立扫描以及同步采集的功能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苏丹某三维复杂探区位于中非裂谷带-苏丹裂谷盆地,地表为干燥松散巨厚的风化层,深层火成岩巨厚、不稳定、断层比较发育,断块破碎严重。常规地震勘探的深层资料品质很低并缺失高频和低频信息,导致该探区断层和构造解释存在多解性,影响了该区勘探潜力的评价及下一步井位的部署。采用低频可控震源激发减少了地表及地下火成岩对能量的屏蔽,增加了下传能量,提高了深层成像效果。该探区首次采用东方地球物理公司自主研制的BV-620LF低频可控震源在苏丹非洲草原和灌木丛地区进行应用,通过采用一系列的技术措施和合理的生产组织方式,解决了采集设备丢失严重的问题。同时,实现高效采集,又获得较好的资料,提高了深层成像效果。说明BV-620LF可控震源具有在该类地区作业的能力,值得在类似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可控震源高效采集技术通过多组震源不间断扫描提高地震数据采集作业效率,但同时带来了更多的谐波噪声及震源移动产生的机械噪声(以下统称为高效采集噪声)。高效采集噪声的强弱与震源组数、组间距离、激发时间间隔及生产组织方式等因素密切相关。如何在有限的设备投入和保持采集效率的情况下消除或者减弱高效采集噪声是高效采集作业需要解决的问题。从弱信号可记录性的角度确定震源组间距,可以在动态滑动扫描采集作业中通过对震源分组和摆放方式的优化,最大限度地减弱高效采集噪声的影响。通过提取原始资料中不同炮检距弱信号振幅计算相对于高效采集噪声的信噪比,然后以检波器动态范围为阈值,将信噪比大于阈值的炮检距范围作为最大组间距进行震源摆放和野外作业。实际资料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大幅降低可控震源高效采集噪声的能量,在对动态滑动扫描地震采集野外作业的可控震源分组、组间距设置和摆放等方面具有定量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针对库车东三维探区地震资料采集单炮能量差异大,信噪比不高,野外地震资料采集质量难以满足逆掩推覆构造解释的需要等难题,开展了地震采集技术攻关,研究出不同地表类型激发分区的界定方法;并通过论证、对比和系统试验,优选出各激发区的最佳激发参数以及井震衔接方式,形成了一套炸药震源与可控震源联合三维采集的技术方法。新采集的地震资料与以往地震资料相比,采集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大吨位可控震源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曾鸾  李志勇  高凤珍 《石油物探》2002,41(3):327-329,333
中小型可控震源的应用,弥补了炸药震源在地表条件差及城市环保区无法施工的缺陷,在中浅层勘探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对于目的层埋藏较深的地区和反射品质较差的戈壁砾石区,则效果不是太好。从可控震源与炸药震源的原理及优势对比入手,分析和比较大、中、小可控震源的技术方法,并在新疆焉耆盆地二维采集中使用这三种震源进行试验,结果说明在目的层埋藏较深的地区和反射品质较差的戈壁砾石区,只有使用大吨位可控震源才能取得高品质的地震资料。  相似文献   

13.
高密度宽方位三维勘探在成为主流地震勘探技术的同时,也带来激发成本的大幅度提高。应用滑动扫描能有效降低激发成本,提高施工效率。但可控震源激发本身存在的谐波因采用滑动而不可避免地干扰了相邻炮记录,因此压制谐波成为确保滑动扫描采集地震资料品质的前提。本文从可控震源激发的基本原理出发,分析了谐波产生的机理、谐波干扰的能量级别,并有针对性地设计滑动扫描相关参数,侧重压制滑动扫描产生的能量较强的二、三次谐波。试验及滑动扫描实际采集的地震资料显示本文的谐波压制方法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地震资料采集以"两宽一高"技术、高效采集技术的应用为主要发展趋势。主要特点是人员设备投入大、项目运行成本高,效率估算及项目的施工模拟对投标报价及后续的项目生产组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针对复杂区高效采集模拟效率估计需要考虑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不同的可控震源施工模式混合运用;二是不同的工区地形、障碍物的存在。本文提出一种统一考虑不同施工模式和地形障碍物影响的高效采集模拟方法,解决复杂地表的施工模拟问题。模拟结果表明:复杂区高效采集可控震源施工模拟方法能够估算项目生产效率,对生产组织方式、影响生产要素能够进行量化分析,对高效采集可控震源施工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随着高密度采集需求日趋增加, 出现了高效、高保真、环保的可控震源勘探技术。滑动扫描采集虽然缩短了相邻两炮的滑动时间,采集效率得到很大提高,但也使后一炮中的谐波畸变对前一炮的基波产生影响,降低了地震资料的质量。通过分析可控震源谐波的产生机理,提出一种基于能量差异分频谐波压制方法。地震资料处理和叠加成像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有效压制谐波噪声的同时,能够较好地保护有效信号,提高资料信噪比。  相似文献   

16.
随着长庆探区三维地震采集项目规模越来越大,滑动扫描等震源激发新方法的推广应用,对可控震源作业系统要求较高,特别是地势平坦区域,排列道数大。滑动距离和滑动时间的确定直接影响到施工质量和效率。本文介绍了一种动态滑动扫描的施工方法,可以实现震源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17.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地表及地下条件异常复杂,以往地震资料难以满足油气勘探的需要。全面总结归纳库车坳陷复杂山地地震勘探近年的技术进展及实际应用效果:一是形成基于复杂构造深度域成像的三维观测系统设计技术,明确参数设计时应优先选择较小线距,其次是较宽方位,最后是适中面元;二是形成基于激光雷达数据的物理点布设及变观设计技术,实现按设计精准施工,保证三维属性的均匀性;三是形成井炮与高精度可控震源联合激发及配套技术,实现在提高资料品质的基础上高效采集施工;四是形成基于节点仪器的因地制宜现场接收技术,极大地提高了采集技术及施工方案应用的灵活性;五是形成基于多信息的“两步法”野外表层建模技术,相对准确地建立山地、山前带近地表结构模型。这些系列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构造落实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二连探区主要凹陷勘探程度较高,构造油气藏大多已经发现并落实。随着油气勘探的深入,目前已进入隐蔽性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阶段,要求地震资料具有较高的信噪比、分辨率、主频和频宽。二连探区勘探目的层相对较浅,但地表类型复杂,大部分地区沙化,激发接收条件差,高频信号衰减严重,提高资料的频宽和主频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极大的难度。自2003年起在二连探区开始探索应用可控震源模拟变频扫描技术和基于高密度空间采样的可控震源震次拆分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新采集资料的主频和频宽,尤其中深层和层间弱反射成像得到了很大改善,取得了较为满意的地质效果。依据新资料已发现多个隐蔽性岩性油气藏,也为有利区块的二次采集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可控震源滑动扫描是高密度地震勘探中的一种高效采集技术,但它在大幅度提高野外地震数据采集作业效率的同时,其固有的谐波干扰也严重地影响了地震资料品质。目前常用的滑动扫描谐波干扰压制方法是模型法,即基于震源力信号设计谐波预测算子,求取相关后记录中的谐波干扰,将求得的谐波干扰从被干扰区域中剔除。然而在实际地震数据采集中由于设备等原因往往缺失震源力信号,因此无法应用模型法压制谐波。本文基于准噶尔西北缘玛西1井三维震源力信号的实际数据,尝试应用独立同步扫描邻炮干扰压制方法滤除滑动扫描资料上的谐波干扰,取得了令人满意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20.
CL-FCZ三维地表条件复杂,工区内有大运河、GY城区、高铁及燃气管道。地震采集中应用了多种激发方式联合施工,地震资料的一致性存在差异;运河区的复杂近地表条件产生了静校正问题,使地震成像更加困难。在资料处理过程中,通过可控震源资料最小相位化、层析静校正和匹配滤波等处理方法,较有效地解决了井炮和可控震源采集数据的一致性差异及近地表速度变化所引起的静校正问题,改善了剖面的成像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