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提高鲍鱼内脏的利用率,以鲍鱼内脏粗脂肪为原料提取粗磷脂,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优化乙醇纯化粗磷脂的工艺条件,通过体外试验研究磷脂的抗氧化性。结果表明:在粗磷脂制备过程中丙酮与鲍鱼内脏粗脂肪的液料比9∶1(mL/g),提取3次,丙酮提取时间40 min;磷脂纯化过程中乙醇体积分数92%,提取时间41 min,乙醇与粗磷脂的液料比10∶1(mL/g),在以上条件下,磷脂得率可达(28.72±0.68)%。磷脂的抗氧化性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及还原力均随磷脂浓度提高而增强;在大豆油和菜籽油中鲍鱼内脏磷脂均可以发挥一定的抗氧化作用,且添加量0.5%时其抗氧化效果与0.02%TBHQ相似。综上所述,鲍鱼内脏磷脂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可为鲍鱼内脏的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橙皮、柚皮、桔皮抗氧化活性物质的提取与保存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提取了橙皮、柚皮和桔皮中的活性物质,以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羟基自由基抑制能力为考察指标,分析比较了三者的抗氧化能力,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其提取工艺和保存温度.结果表明,3种果皮中桔皮在pH值为3的70%乙醇的溶液中,以料液比为1∶20的条件下提取,提取物保存于25℃,清除DPPH自由基和抑制羟基自由基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从银杏外种皮中提取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并测定提取物总抗氧化能力(TAC)、DPPH·自由基清除率、亚硝酸盐清除率及其对亚硝胺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从银杏外种皮中提取总黄酮的最佳条件为:浸提温度80℃,浸提2 h,乙醇浓度60%,物料比1∶20(V:W);在此条件下,测得总黄酮含量为16.98 mg/g,提取率为66.35%;提取物的总抗氧化能力强,对DPPH·自由基有很好的清除能力,在一定范围内,清除能力和提取物浓度呈正比;提取物可以很好地清除亚硝酸盐并抑制亚硝胺的合成.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长白红景天的抗氧化活性,采用正交方法确定了长白红景天的最佳提取条件,在最佳条件下提取物的总黄酮含量为3.74%.对提取物进行DPPH、超氧负离子和羟基自由基清除测试显示,长白红景天提取物对DPPH、超氧负离子和羟基自由基均有较好的清除能力,并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其清除效果优于Vc、TBHQ 和BHT; 因此,长白红景天是一种天然的优良抗氧化植物.  相似文献   

5.
桂花中总黄酮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乙醇回流法提取桂花中总黄酮类物质,并通过单因素实验以及正交实验确定桂花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70%,提取温度50℃,料液比1∶50(W∶V),提取时间2h。采用DPPH法测定了桂花总黄酮提取液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结果显示,在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黄酮提取液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达到96.8%,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6.
以DPPH·清除能力作为考察指标,通过正交实验确定铃兰抗氧化物质的最佳提取方案,并测定铃兰提取物清除羟自由基(·OH)和过氧化氢(H2O2)的能力及还原力.结果表明:提取铃兰抗氧化物质的最优方案是用蒸馏水在75℃下提取30min,其对DPPH·的清除率达96.1%,且对DPPH·的清除能力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铃兰水提取物对·OH和H2O2表现出较强的清除能力及还原力,这说明铃兰水提物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  相似文献   

7.
采用DPPH法及三价铁还原法研究了杨木、玉米秸秆乙醇发酵残渣、芦苇和麦草等4种木素的抗氧化性及还原力,并分析了木素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原料的乙醇法木素,抗氧化性不同。质量浓度为0.025~0.400mg/mL时,随着质量浓度增加,4种木素的抗氧化能力和还原能力分别不断增强;0.200mg/mL时杨木木素自由基的清除率达70%;0.400mg/mL时玉米秸秆乙醇发酵残渣木素、麦草木素和芦苇木素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分别为71.5%、68.6%、60.7%。  相似文献   

8.
利用体积浓度为70%的乙醇提取裂蹄木层孔菌中的黄酮类物质,以芦丁为对照品,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裂蹄木层孔菌中的总黄酮含量,并研究了裂蹄木层孔菌中黄酮类化合物对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基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在510 nm处,芦丁浓度在0.002~0.040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8 5),裂蹄木层孔菌中总黄酮含量为38.2 mg/g; 裂蹄木层孔菌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对清除自由基有一定的作用,其清除效果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总黄酮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9.
响应面法优化沙棘黄酮的提取和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沙棘黄酮的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以自培育17 a命名为中华长白山27号新品种的沙棘果实为研究对象,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分别对料液比、提取次数、乙醇体积分数和温度4个因素进行研究,通过响应面优化沙棘黄酮的提取工艺得到最佳提取条件:乙醇体积分数90%,提取3次,料液比(g/m L)1∶60,提取温度80℃,在该条件下黄酮提取率为2.665 0%。体外抗氧化能力主要是通过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还原能力的测定等方法进行评价,用最佳工艺条件下提取的沙棘黄酮进行抗氧化试验,质量浓度在0.001~0.005 mg/m L之间的沙棘黄酮清除羟基自由基IC50=0.001 5 mg/m L,Vc的IC50=0.005 6 mg/m L,该条件下沙棘黄酮清除羟基自由基的能力强于Vc。同时沙棘黄酮的总还原力IC50=0.197 0 mg/m L,Vc的IC50=0.083 9mg/m L;沙棘黄酮DPPH清除力的IC50=0.089 7 mg/m L,Vc的IC50=0.031 3 mg/m L;沙棘黄酮的总还原力和DPPH自由基清除力小于Vc,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大,抗氧化活性均呈上升趋势。证实沙棘黄酮具有一定抗氧化作用,为新品种沙棘综合开发利用和相关基础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羊栖菜提取物体外自由基清除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通过不同溶剂对羊栖菜有效成分进行提取,并采用DPPH(二苯代苦味酰自由基)体系、羟基自由基体系、烷基自由基引发的亚油酸氧化体系、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体系对各提取物的抗氧化性进行研究,并同VE、TBHQ(特丁基对苯二酚)、茶多酚进行了比较,结果得出羊栖菜粗提物只在DPPH体系和烷基自由基引发的亚油酸氧化体系中具有清除作用,其中以0.5%Na2CO3(W/V)为溶剂的提取物抗氧化能力最好,而以DPPH体系作为检测系统最为稳定,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玉竹多糖的抗氧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玉竹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和清除自由基作用,采用体外化学体系研究玉竹多糖对超氧阴离子(O2-·)、羟自由基(·OH)、1,1-二苯基_2苦苯肼自由基(DPPH·)和过氧化氢(H2O2)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玉竹多糖对超氧阴离子(O2-·)、过氧化氢(H2O2)和1,1-二苯基-2-苦苯肼自由基(DPPH·)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其EC50值分别为0.38mg/mL(Vc为O.09mg/mL)、0.65mg/mL(Vc为0.70mg/mL)和0.43mg/mL(Vc为0.06mg/mL);但对羟自由基(·OH)的清除能力较弱,其EC50值为14.7mg/mL(Vc为0.34mg/mL)。玉竹多糖具有较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2.
利用水提醇沉法提取石花菜多糖(GAP),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考察了温度、时间、料液比和提取次数等因素对GAP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GAP的最适宜提取工艺条件是:料液比为1g∶30mL,温度75℃,时间2h,提取3次。GAP对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实验表明,GAP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而且对2种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强弱顺序是.OH〉O2-.。  相似文献   

13.
对沙棘叶及其制品红茶进行化学成分的研究,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方法:利用福林酚比色法、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显色法、苯酚硫酸法和国家标准方法《茶咖啡碱测定》,对沙棘茶中茶多酚、黄酮、多糖和咖啡碱含量进行分析;采用DPPH?、ABTS+、OH?和还原力4种方法进行抗氧化评价。结果:沙棘红茶主要化学成分:茶多酚为18.45%,黄酮含量为2.51%,多糖含量为15.56%,咖啡碱含量为3.06%;体外抗氧化实验结果表明,沙棘叶及其制品红茶对清除DPPH?、ABTS+ 、?OH自由基的IC50分别为2.47 mg/mL和0.76 mg/mL、0.0040 mg/mL和0.0038mg/mL、0.48mg/mL和0.41mg/mL,还原力与浓度有较好的剂量依赖关系。结论:由于沙棘红茶中含有有茶多酚、黄酮和多糖等活性成分因而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4.
通过DPPH·清除能力、·OH清除能力、O-2·清除能力和还原力抗氧化模型,测定富硒菜籽粕蛋白及普通菜籽粕蛋白抗氧化活性。所选4种抗氧化体系中,富硒菜籽粕蛋白的抗氧化能力均明显高于普通菜籽粕蛋白,其中富硒菜籽粕蛋白对·OH具有最强的清除能力,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15.
五倍子醇提物的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还原力、清除DPPH自由基、清除超氧阴离子、清除羟自由基和抗脂质过氧化作用等方面研究了五倍子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并同Vc或VE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五倍子提取物对以上测定方法均表现出明显的抗氧化活性,其抗氧化活性均随其浓度的增加而增强.五倍子提取物和Vc(或VE)在同等浓度下,五倍子提取物的还原力和清除超氧阴离...  相似文献   

16.
研究香菇、苦瓜两种多糖复配物的抗氧化性. 采用水提醇沉法获得香菇多糖、苦瓜粗多糖,用Sevage试剂除去蛋白质得到精多糖. 比较两种多糖及其复配物对羟基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 香菇多糖和苦瓜多糖复配比例为1:1、1:2、1:3、2:1、2:3、3:1、3:2. 实验结果表明,两种多糖及其不同比例复配物对3种自由基均具有良好的清除能力,当复配比为2:1时,复配物对羟基(·OH)、超氧阴离子(·O2-)、DPPH 3种自由基的清除率的IC50值分别为3.447、2.006、0.500 mg/mL,其清除效果优于两种多糖单独使用或其他比例复配时,此时其抗氧化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17.
从还原力、清除DPPH自由基、清除超氧阴离子、清除羟自由基和抗脂质过氧化作用等方面研究了五倍子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并同VC或VE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五倍子提取物对以上测定方法均表现出明显的抗氧化活性,其抗氧化活性均随其浓度的增加而增强。五倍子提取物和VC(或VE)在同等浓度下,五倍子提取物的还原力和清除超氧阴离子的能力超过VC,清除DPPH自由基和清除羟自由基的能力低于VC,抗脂质过氧化的作用低于VE。五倍子醇提物有很高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8.
以益阳黑茶为原料,采用超临界C02萃取技术提取黑茶中的茶多酚和咖啡碱,采用正交试验对萃取温度、萃取压力、夹带剂浓度和夹带剂用量等因素进行优化(固定萃取时间为2h).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茶叶中茶多酚和咖啡碱的含量,根据正交试验极差分析结果得出茶多酚的最佳萃取条件:萃取温度50℃,萃取压力20MPa,夹带剂采用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适宜用量为100mL/150g,得率为(0.190±0.004)%.咖啡碱的最佳萃取条件:萃取温度40℃,萃取压力20MPa,夹带剂采用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适宜用量为300mL/150g,咖啡碱得率为(0.457±0.036)%.  相似文献   

19.
茶渣中粗茶皂素的纯化及其抗氧化和抑菌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AB-8大孔树脂对超声波辅助醇提的粗茶皂素进行纯化,静态吸附实验表明:AB-8大孔树脂对茶皂素具有良好的吸附和解吸性能,静态吸附率和解吸率分别达到99.59%和94.15%。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最佳动态吸附参数,在此条件下纯化后,茶皂素的纯度可达85.56%。体外抗氧化活性实验表明:茶皂素的还原能力强于Vc,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有明显的清除作用;抑菌实验显示茶皂素对大肠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仅在较高浓度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