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基于铬(VI)对荧光试剂头孢拉定(CEFC)的荧光熄灭,建立了测定铬(VI)的荧光分析方法.在pH=3.0的盐酸介质中,最大激发与发射波长分别350nm和431nm及CEPC加入量为0.400g/L等条件下,相对荧光强度F护与铬(VI)的浓度lgc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测定铬(VI)浓度的线性范围为1.0×10^-6-4.0×10^-4mol/L,检出限为8.3×10^-7-mol/L,常见的共存离子不干扰测定,此分析方法可用于环境水样中铬(VI)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2.
绿原酸具有很强的荧光,Fe(Ⅲ)对绿原酸有荧光熄灭作用.基于此荧光熄灭作用,建立了测定Fe(Ⅲ)的荧光分析方法.在pH 4.0的HAc-NaAc缓冲溶液中,选择最大激发/发射波长(338.0 nm/420.0 nm),Fe(Ⅲ)的相对荧光强度变化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测定Fe(Ⅲ)浓度的线性范围为(3.20×10-7-1.00×10-4)mol/L,检出限为CL=9.30×10-8 mol/L.本法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常见的共存离子不干扰测定.用于实际样品中Fe(Ⅲ)含量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在pH 5.0的HAc~NaAc缓冲溶液中,阿魏酸与痕量亚硝酸根反应,使得阿魏酸在激发波长358.0nm,发射波长为450.0nm条件下的荧光强度明显下降,其相对荧光强度在一定范围内与亚硝酸根的浓度呈线性关系,从而建立了荧光熄灭法测定痕量亚硝酸根的新方法.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00×10(-6)~8.00×10~(-3)mol/L,检出限为3.47×10~(-7)mol/L.方法已用于环境水样中痕量亚硝酸根的测定,回收率在96.7%~104.5%.  相似文献   

4.
基于Al(Ⅲ)对荧光试剂土霉素的荧光增强,建立了测定微量Al(Ⅲ)的荧光分析方法.选用pH4.40的HAc-NaAc缓冲溶液,最大激发与发射波长分别为426.0nm和496.0nm,土霉素荧光强度与Al(Ⅲ)的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测定Al(Ⅲ)浓度的线性范围为(2.00×10^-6-3.00×^10^-4)mol/L,检出限为1.21×10^-7mol/L,常见的共存离子不干扰测定.本方法用于样品中微量Al(Ⅲ)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Cr(Ⅵ)对固定于聚氯乙烯(PVC)膜中的新试剂α,α-二苯基-4-哌啶甲醇有可逆荧光猝灭作用,研制成测定Cr(Ⅵ)浓度的光化学敏感膜.敏感膜最佳组成为50 mg PVC粉、100 mg癸二酸二异辛脂(DOS)和3.0 mgα,α-二苯基-4-哌啶甲醇(DAC).在pH=9.6的NH4Cl-NH3H2O缓冲溶液中测定Cr(Ⅵ),其线性响应范围为(1.0×10^-7-9.0×10^-4)mol/L,检出限为(1.0×10^-8)mol/L,响应时间小于1 min.敏感膜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可逆性和选择性,除Fe(Ⅲ)严重干扰外,其它常见阴离子和阳离子不干扰测定.用敏感膜制成的光化学传感器来测定环境水样中Cr(Ⅵ)的含量,回收率为97.6%-108.0%,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在pH 7~8的弱碱性条件下,丹酰氯可与芹菜素反应生成一种酚酯化合物,使丹酰氯的内源性荧光发生猝灭,其猝灭程度(ΔF=F0-F)与加入芹菜素的量在一定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在优化的条件下,体系ΔF与芹菜素的浓度在6.40×10-7mol/L~5.92×10-5mol/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回归方程为ΔF=112.18CAp(×10-5mol/L)-1.25,相关系数r=0.9989.检出限为1.92×10-7mol/L,RSD为2.6%~4.1%,加标回收率为98.1%~101.5%.本方法简便、快速,用于芹菜中芹菜素的含量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槲皮素——铝(Ⅲ)——Tween-80荧光体系的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pH为 5的HAc-NaAc缓冲溶液中 ,槲皮素与铝 (Ⅲ )形成二元荧光络合物 ,激发波长为 4 15nm ,发射波长为 4 86nm .槲皮素浓度在 4 .0× 10 - 6mol/L~ 1.4× 10 - 4mol/L范围内与荧光强度呈正比 .检出限为 2 .0× 10 - 6mol/L .所拟方法用于中草药鱼腥草、槐米、高良姜、柴胡中槲皮素的测定 ,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一种以BODIPY染料为荧光团,Schiff碱结构为识别体的长波长Cu2+荧光猝灭探针。在pH=7.36的缓冲溶液中,当Cu2+浓度达到0.5×10-4mol/L时,探针在最大发射波长为775 nm处的荧光强度减弱40%以上,且识别作用不受其它金属离子干扰。Cu2+浓度在(0.7-3.0)×10-6mol/L范围内,探针的荧光强度与Cu2+浓度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可以定量检测中性水溶液中的Cu2+含量。  相似文献   

9.
在HCl介质中,吐温80(Tween80)存在下.钼与水杨基荧光酮(SAF)形成复杂配合物使荧光熄灭,由此建立了测定微量钼的荧光熄灭新方法。该体系的最大激发波长λτx=365nm,最大发射波长λem=518nm。Mo(Ⅵ)含量在0—2.5μg/25mL范围荧光熄灭程度(△F)与Mo(Ⅵ)浓度呈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F=24.4c·(μg/25mL)-0.246。相关系数R^2=0.9995,检出限为1.32μg/L。该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用于测定茶叶中的微量钼。回收率在98.2%-100.3%之间,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0.
基于在无荧光性的铈(Ⅳ)体系中加入抗坏血酸后生成有特征荧光的铈(Ⅲ)离子,体系中再加入一定浓度的甲醛溶液后,新体系的荧光性得到更大强度的增敏.据此建立了一种间接测定痕量铈(Ⅳ)离子的新方法.利用该方法铈(Ⅳ)离子浓度在1×10^-6mol/L~1×10^-4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7.2×10^-6mol/L.此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用吸光光度法研究5’-溴水杨基荧光酮-钼(Ⅵ)配合物作为光谱探针与人血清(HSA)和牛血清(BSA)蛋白质作用的光谱性质、反应条件和影响因素,建立了利用金属配合物作为探针测定痕量蛋白质的方法.结果表明,在pH=3.6的HCl-NaAc缓冲溶液中,5%OP介质可以显著增强体系的灵敏度.在528nm处有一个增强的吸收峰,且强度与BSA的质量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HSA,BSA质量浓度的线性范围均为2-50.0ug/mL;线性方程△A:0.0021p+0.4161,△A=0.0024p+0.4065,相关系数r=0.995,0.994;表观摩尔吸光系数e=3.02×10^6,2.93×10^4L/(mol·cm);回收率为98.4%~96.6%,相对标准偏差为1.8%~1.1%.该方法用于人血清中蛋白质的测定灵敏度好,线性范围宽,稳定性好.该方法可直接用于人血清中蛋白质质量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2.
2,3-二氨基吩嗪(DAP)在中性环境中具有强荧光.发现其在酸性介质中能与亚硝酸根离子反应,生成产物在中性环境下荧光很弱,据此建立了一种以DAP为探针,荧光猝灭测定水样中亚硝酸根离子的方法.在最佳测定条件下(0.03 mol/L的硫酸,2.0×10~(-3)mol/L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50 min,激发和发射波长分别为435 nm和557 nm),体系荧光强度变化与亚硝酸根浓度在0.1 mol/L~2.1×10~(-6)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测限为9.8×10~(-8)mol/L.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长波长下检测及斯托克位移大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二溴-苯基荧光酮-Mo(Ⅵ)配合物与人血清(HSA)和牛血清(BSA)蛋白作用的光谱性质、反应条件和影响因素,建立了利用金属配合物作为探针测定微量蛋白质的方法.在pH=3.8的条件下,二溴-苯基荧光酮-Mo(Ⅵ)配合物与BSA体系在530nm处有一个增强的吸收峰,且强度与BSA的质量浓度呈线性关系.在实验优化的条件下,BSA,HSA质量浓度的线性范围为2~30.0,2~25.0μg/mL;线性方程△A=0.0202ρ+0.3987,△A=0.0249ρ+0.1962,相关系数r=0.994,0.986;摩尔吸光系数ε=4.08×106,3.07×106L(/mol·cm).该方法用于HSA样品中蛋白质的测定,操作简单、灵敏度好、线性范围宽、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4.
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钇(Y3+)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与司帕沙星的相互作用,发现司帕沙星能同Y3+形成稳定的络合物,SDS对络合物有较强的增敏作用,据此建立了用稀土Y3+作为荧光探针检测微量司帕沙星的新方法。结果表明;在pH 8.2的醋酸铵-氨水缓冲溶液中,Y3+浓度为1.0×10-5mol·L^-1、SDS浓度为3.0×10-4mol·L^-1时,司帕沙星的浓度在0.2×10-6~6.0×10-6mol·L^-1和0.6×10-5~2.5×10-5mol·L^-1范围内与体系荧光增敏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95 2和0.995 8,检出限为4.16×10-8mol·L^-1。应用于司帕沙星片剂中司帕沙星含量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5.
设计并合成了"D-π-A"绿色发光化合物,2,2-二氰基甲叉-3-氰基-4-(N,N-二乙氨基苯乙烯基)-5,5-二甲基-2,5-二氢呋喃,用IR,1H NMR和元素分析表征了它的结构并测试了其在不同环境中的光谱性质。化合物在氯仿中(1×10-4mol/L)的最大波长吸收峰(λmax)位于535 nm处。在530 nm激发波长的激发下,该化合物显示出很强的荧光发射峰,位于681 nm(氯仿中)处。随着化合物(氯仿中)浓度的增加,荧光强度增强,但浓度增加至1×10-3mol/L时,出现猝灭现象。溶剂极性也对发射波长和荧光强度产生影响,随着溶剂极性增大,最大发射波长红移且荧光强度增强,从558 nm(苯中)红移到623 nm(丙酮中)。  相似文献   

16.
采用硝酸长时间氧化升华硫的方法制备粒径约为4 nm且具有较强荧光性能的硫量子点(S QDs),将其与Ru(bpy)32+耦合为发光试剂,研究其对肌氨酸的电致化学发光响应行为。结果表明,与采用Ru(bpy)32+或S QDs作发光试剂相比,相同浓度的肌氨酸对S QDs/Ru(bpy)32+体系的信号增敏作用最强。由此建立测定肌氨酸的新方法,在pH=8.0的0.1 mol/L磷酸盐缓冲溶液(PBS)中,电致化学发光强度差值与肌氨酸浓度在1.0×10-7~8.0×10-5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5.0×10-8mol/L;对8.0×10-5mol/L肌氨酸平行测定10次,相对标准偏差为3.04%,表明该方法的再现性和稳定性较好。最后采用该方法测定稀释后尿液中的肌氨酸浓度,加标回收效果满意,表明该方法可用于样品中肌氨酸的测定。  相似文献   

17.
合成了氟硼二吡咯亚甲基(BODIPY)黄绿色荧光染料,使用ESI-MS、1H NMR和13C NMR进行了结构表征,并测试了其在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溶液中的荧光光谱性质.实验结果表明,十四烷基三甲基溴化铵(MTAB)对染料有显著的荧光增敏效应,这主要归因于BODIPY分子进入MTAB胶束中.BODIPY荧光强度和MTAB浓度在0-2.1×10-3 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1.56×10-6mol/L.  相似文献   

18.
研究显色剂2,3,7-三羟基-9-(3,4-二羟基)苯基荧光酮(3,4-DHPF)的合成方法.考察3,4-DHPF与钼(Ⅵ)的分光光度性质.在pH=5.0的NaAc-HAc缓冲介质中,钼(Ⅵ)和3,4-DHPF形成稳定的1∶2橘红色络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66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εMo=1.84×104 L.mol-.1cm-1,钼(Ⅵ)含量在0~1.6 mg/L范围内符合朗伯比尔定律.  相似文献   

19.
采用荧光光谱对比法,研究了Eu3+在偏苯三甲酸(TLA)为配体的水溶液中的荧光增强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pH值为6.3的水溶液中,偏苯三甲酸的敏化可使Eu3+荧光强度提高3个数量级;有表面活性剂TritonX-100存在时,稀土La3+能使Eu3+-TLA体系的荧光强度进一步增大约2个数量级.采用分子内、分子间能量传递模式解释了该体系在不同测试条件下的共发光机理.在最佳测定条件下,当Eu3+浓度在6.7×10-8~5.0×10-6mol/L的范围内时,其浓度与Eu3+-La3+-TLA-Triton X-100 体系的荧光强度呈线性关系,且Eu3+在该体系中的检出限达到了8.0×10-9 mol/L.  相似文献   

20.
采用电化学方法制备聚亚甲基蓝(PMB)修饰阳极氧化铝(Anodic alumina oxide,AAO)纳米电极(PMB/AAO),并研究该电极的电化学性质和对抗坏血酸(AA)的催化氧化.结果表明:PMB/AAO纳米电极对AA有明显的催化氧化作用,其催化活性强于PMB/Au电极的催化作用.同时,应用线性扫描伏安法(Linear Sweep Voltammetry,LSV)对AA进行定量分析,其氧化峰电流与AA的浓度在5.0×10-6~1.0×10-3 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0×10-6 mol/L.该电极重现性良好,并将PMB/AAO用于维生素C片剂中AA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