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凯力康注射液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过程中对于血压以及对于卒中后恢复的影响。方法5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注射凯力康(0.15PNA/d)10d,动态检测患者血压变化,了解凯力康治疗剂量对于卒中患者血压变化的影响。30例患者卒中急性期不做降压处理作为对照组。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了解凯力康对于急性卒中的预后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凯力康注射液治疗剂量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并发高血压有显著的降压作用,对于血压正常者降压作用不显著。凯力康对于急性卒中患者NIHSS评分有明显降低作用,显著影响患者预后。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运用凯力康可以明显减低卒中后的血压升高,同时可以显著的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
急性脑卒中后降压治疗可降低死亡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卒中是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具有很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高血压是脑卒中的最重要的,也是可以纠正的危险因素之一。对高血压患者进行长期的治疗,有效的控制血压可以减少脑卒中的发生和复发。脑卒中急性期大多有程度不同的血压增高,近年来临床上对急性脑卒中的治疗方案还不统一[1-4],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的降压治疗与预后关系还存在诸多争议[5]。笔者观察了78例脑卒中急性期血压增高者尽快药物干预治疗后对预后的影响。并与同期未经干预的72例患者进行比较。以探讨急性脑卒中后降压治疗与脑卒中预后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卒中后高血压指临床上发生脑梗死或脑出血的患者伴有高血压[1],大约有70%~80%的卒中患者入院时血压是升高的.  相似文献   

4.
卒中后尿失禁是脑卒中常见并发症之一。据报道,国外脑卒中急性期尿失禁发生率为32%~79%[1]。在社区卒中无意识障碍的人群中急性期尿失禁发生率为40%,出院时发病率仍高达25%[2]。可以说卒中后尿失禁是卒中患者死亡和预后不良的重要预测指标[3]。目前卒中后尿失禁尚无有效治疗方法,临床用药受到诸多限制,导尿易致尿路感染,行为疗法治疗时间长,患者难以坚持,对于部分智力下降或不配合治疗者,该法几乎无任何效用。手术治疗费用高且预后不确。因此,探讨如何提高卒中后尿失禁患者的疗效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在某些诱因作用下,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突然显著升高(一般超过180/120mmHg),同时出现进行性心、脑、肾等重要靶器官功能急性损害,严重时可危及生命,此即为高血压急症。本文就高血压急症患者的治疗目标和药物选择进行了介绍。脑血管疾病高血压急症约30%并发脑卒中,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脑卒中。脑卒中急性期通常合并血压的升高,这种血压升高与急性应激反应和颅内压升高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血压变化规律及减压治疗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5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及240例非卒中患者的血压进行连续2周动态观察,并对116例伴高血压的缺血性卒中患者进行降压治疗。结果卒中组高血压的发病率明显>非卒中组,卒中组血压以发病后入院时测为最高,在无降压治疗情况下,其血压迅速下降,5d内达病前水平,以后在此水平活动。轻中度血压升高的脑卒中组降压治疗显效率及有效率较非降压治疗组低,P<0.05存在显著性差异;脑卒中组中血压较高的患者与非降压组的患者对比降压效果以及有效率,发现两者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轻中度血压升高不宜降压治疗,而对较高血压可采取减压治疗。  相似文献   

7.
<正>高血压是常见的危害心脑血管健康的综合征,高血压可分为继发性高血压与原发性高血压[1]。继发性高血压指能明确血压升高原因的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指除继发性高血压外,未能明确血压升高原因的高血压[2]。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占高血压患者绝大部分,但比重随着医学水平发展有下降趋势,目前认为原发性高血压是由遗传因素、生理因素及诸多致病因素共同导致的心血管疾病[3]。有诸多研究证明[4,5],血浆肾素(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醛固酮(ALD)对血  相似文献   

8.
血压各参数与高血压并发脑卒中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高血压患者血压各参数与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急性脑卒中住院患者98例,按发病前有无高血压病史进行分组。对在7d内的急性脑卒中患者记录患者住院监护血压及24h动态血压。结果脑卒中患者的SBP值与PP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脑卒中患者中高血压患者与非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各参数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监护血压的升高与高血压病史有关,随脑卒中发病时间延长,血压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9.
<正>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是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发病率为每年60~80/10万,在我国约占全部脑卒中的20%~30%,急性期病死率为30%~40%,其中半数死亡发生在最初2d内[1]。在脑出血的诸多发病因素中,高血压是导致脑出血的病因,但单纯高血压不至于导致血管破裂,而是在血管病变的基础上血压升高所  相似文献   

10.
高血压是脑卒中的主要原因及独立危险因素。脑卒中急性期的血压变化对患者的病情转归与预后都有一定的影响〔1〕。笔者对 75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进行总结分析 ,旨在探讨脑卒中后的血压变化对预后的影响 ,以便正确判断患者的病情变化 ,对脑血管病的防治起到指导作用。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75例。男 50例 ,女 2 5例。年龄 4 3~ 73岁 ,平均 56.5岁。发病前均有明显的高血压病历记录 ,高血压诊断符合WHO诊断标准。高血压病史平均 1 3 .5年。本次均在发病后 2 4h内就诊 ,血压均明显升高 (表 1 ) ,头颅CT扫描发现与临床征象…  相似文献   

11.
<正>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数高达2.7亿,其中约70%的脑卒中死亡和约50%心肌梗死死亡与高血压密切相关。高血压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1]。在我国高血压发病率在逐年升高,但其知晓率及控制率相对较低。大量试验证实控制高血压最根本、最有效途径是控制高血压的危险行为因素,所以高血压患者行为模式在血压控制中起着重要作用[2]。信息-知识-行为理论(KAP)模式是改变高血  相似文献   

12.
<正>原发性高血压是全世界患病率最高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也是心脑血管事件的首要危险因素,能明显增加冠心病、心力衰竭及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1]。24 h动态血压监测的临床应用及临床证实高血压靶器官损害不仅与血压水平有关,而且与血压昼夜节律、血压变异的幅度有关。长期的临床观察发现[2]:急性心肌梗死、猝死、卒中等心血管事件好发于清晨醒后的数小时,这与清晨高血压的发生时间显著相关。所以,控制高血压患者清晨时段血压水平能  相似文献   

13.
<正>高血压是临床中最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综合征,常与其它疾病如脑血管病、糖尿病及慢性肾病等合并存在,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及生活质量。如何处理这些特殊人群的高血压,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一、脑血管病脑血管病包括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有研究提示血压水平与脑卒中再发生有关。有TIA或脑卒中史(非急性期)者,不论血压是否增高,进行适度的降压治疗均能减少卒中的复发。1.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的降压目标  相似文献   

14.
正脑卒中后血压可应激性增高也可自发性下降,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血压波动的情况,临床上又该如何处理呢?一、脑卒中后应激性血压增高脑卒中抗高血压治疗应与其他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标准相似,在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后的24~48 h内,75%~80%的患者血压升高,低于5%的患者出现收缩压(SBP)120 mmHg,而原发性颅内出血的患者血压升高的比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脑卒中发生率呈持续上升趋势,且日趋年轻化。预防和减少脑卒中的发生已迫在眉睫。识别和干预卒中的危险因素已成为公认的、有效的预防脑卒中的主要措施。目前,对经典的卒中危险因素有一些新的认识。本文综述近年来脑卒中危险因素的新知。1 高血压高血压被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脑卒中最相关的因素。一份汇总北美和欧洲大型前瞻性9项观察418343人的联合研究发现,脑卒中发病的相对危险随血压水平  相似文献   

16.
高血压脑出血是神经科常见急症之一,约占脑卒中的10%,但死亡率却是脑卒中的50%[1]。随着城市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其发病率也越来越高,因而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研究有其重要意义。我院1999年10月~2006年8月间采用CT简易定位钻孔抽吸引流的方法,共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36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压升高期扩容治疗的疗效观察。方法 40例低灌注型缺血性卒中急性期血压升高患者,根据扩容治疗与干预血压治疗分为两组。观察患者的血压变化以及预后。结果急性低灌注型缺血性卒中血压升高患者,扩容治疗后,血压能够自动下降,并且远期治疗效果要优于急性期就进行血压干预治疗。结论急性低灌注型缺血性卒中患者,血压的升高只是脑缺血时机体的一种代偿表现。扩容治疗可以使血压下降以及改善患者的病情,并且有利于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8.
曾嵘  王晶 《中国药物与临床》2014,(10):1437-1439
<正>近年来研究发现,脑卒中后焦虑抑郁共病(PSCDA)发病率为10%27.81%[1,2]。卒中后心理健康水平对缺乏诊断治疗心理疾病技能和经验的非精神专科医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本研究对连续收入院的脑卒中患者在急性期进行抑郁、焦虑的评估,研究提示了急性期卒中患者PSCDA的发病率以及临床特征,有益于提高临床医护人员的识别和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9.
<正>高血压病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不断增加,目前,我国20岁以上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6.6%,全国有高血压患者2.54亿,65岁以上老年人高血压的发病率已经高达56.5%[1-3]。老年高血压常与多种疾病并存,与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有密切关系。研究表明,对于60岁以上的高血压患者,血压下降15/6 mm Hg(1 mm Hg=0.133 k Pa),可以降低总病死率21%,心血管病病死率23%,脑卒中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 探讨血压变异性 (BPV) 与高血压小卒中患者急性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关系。方法 选取高血压小卒中患者 200 例, 根据患者是否发生急性期神经功能恶化分为稳定组 (182 例) 和恶化组 (18 例), 比较 2 组患者 24 h 动态血压监测的 BPV, 24 h 收缩压血压变异系数 (24 h CVSBP )、 24 h 舒张压血压变异系数 (24 h CVDBP )、 白昼收缩压血压变异系数 (dCVSBP )、 白昼舒张压血压变异系数 (dCVDBP )、 夜间收缩压血压变异系数 (nCVSBP )、 夜间舒张压血压变异系数(nCVDBP )。采用 Binary Logistic 回归分析高血压小卒中患者急性期神经功能恶化的 BPV 相关因素。结果 与稳定组比较, 恶化组 24 h CVSBP 为 17.75% (17.54%, 19.26%)vs 12.78% (10.67%, 14.39%)、 24 h CVDBP 为 25.48% (20.77%, 27.87%)vs 17.95%(14.88%, 21.46%)、 dCVSBP 为 18.61%(17.65%, 20.65%)vs 12.30%(10.10%, 14.75%)、 dCVDBP 为 25.65% (21.25%, 29.78%)vs 17.76% (14.89%, 22.19%) 均升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均 P<0.01)。Binary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 24 h CVSBP、 dCVSBP 是高血压小卒中患者急性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危险因素。结论 24 h BPV 和白昼 BPV 增加可能与高血压小卒中患者急性期神经功能恶化有关, 在卒中急性期和二级预防中应关注 BP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