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正>WHO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显示,结直肠癌(CRC)发病率已跃居第3位,病死率位列第2位[1]。2020年我国CRC总发病人数为55.5万,位列我国各癌种的第2位。结直肠息肉与CRC的发生高度相关。传统的腺瘤-癌序列途径和锯齿状息肉致癌途径均参与CRC的形成[2]。肠镜检查作为临床发现结直肠息肉的重要检查手段,同时可治疗肠道息肉,降低CRC发病率和病死率[3]。  相似文献   

2.
<正>结直肠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及早发现癌前病变、早期切除结直肠腺瘤可减低未来结直肠癌的风险,从而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本文通过查阅JNET相关文献,综述JNET分型类型及其在结直肠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有助于判断结直肠病变的性质及评估浸润深度,指导临床治疗。1 概述结直肠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全球恶性肿瘤第3位[1-2];在中国已跃居城市恶性肿瘤发病率第2位、死亡率第4位,  相似文献   

3.
<正>结直肠癌是胃肠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人们生活和环境的改变,其发病已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1]。在世界范围内,结直肠癌占男性常见恶性肿瘤的第3位,女性的第2位[2-3]。近年来,以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联合新辅助放化疗(neoadjuvant radiotherapy and chemotherapy,NRC)的多学科序贯综合治疗模式,已逐步形成直肠癌的综合治疗体系。  相似文献   

4.
<正>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源于结直肠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2015年全世界癌症统计数据显示结直肠癌是癌症相关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发病位于第3位,死亡位于第2位~([1])。随着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我国CRC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2015年我国CRC新发病例达37.63万,上升至恶性肿瘤第5位,死亡19.1万例~([2])。散发结直肠癌多由结直肠腺瘤性息肉发展而来。结直肠腺瘤性息肉及其相关的异型增生是重要的结  相似文献   

5.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在西方发达国家,CRC的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的第2~3位.随着国人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饮食习惯的变化,我国CRC发病率亦逐年升高,已跃居第3~5位,特别是大城市的增幅更快.结直肠腺瘤( colorectal adenoma,CRA)是CRC最主要的癌前疾病[1-3].通常认为结直肠肿瘤主要包括CRC和CRA.  相似文献   

6.
<正>结直肠癌(CRC)是全球最常见的癌症之一,每年有超过185万的新发病例和85万死亡病例[1~3],但就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而言在世界常见癌症中位居第二[4]。CRC的发病多是散发性的,患者人群主要为老年人[5]。CRC起源于结直肠上皮细胞,病因尚不清楚,但是触发疾病的因素有很多,如遗传、饮食习惯和生活环境等[6]。根据流行病学调查,遗传因素导致的疾病只是CRC病例的小部分,而饮食习惯和生活环境导致的CRC占据了大多数[7],  相似文献   

7.
<正>肝癌通常是指原发性肝癌,多发于肝细胞或肝内胆管上皮细胞,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1]。2019年我国癌症中心的统计报告[2]显示,肝癌发病率在全国癌症发病率占第4位,死亡率排名第2,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目前原发性肝癌临床治疗方案主要为手术切除治疗,但由于老年人机体恢复能力衰退、免疫功能低下,且对手术耐受性较差,多数患者无法进行手术治疗[3]。  相似文献   

8.
<正>结肠镜检查是筛查和诊断结直肠疾病的关键技术,尤其是结直肠息肉和结直肠癌[1]。早期发现病变能够做到早期诊断及治疗,改善预后。卓有成效的肠道准备与肠镜检查质量密切相关。肠道残存粪渣、粪水较多,大量泡沫附着黏膜等均可导致肠黏膜显示不清,遗漏微小病变。据统计,约1/3~1/2腺瘤患者因肠道准备不足而在结肠镜中漏诊[2]。操作过程中反复冲洗增加了检查时间,从而增加了患者术后腹痛、腹胀等并发症发生的可能。  相似文献   

9.
<正>锯齿状病变(serrated lesions,SL)是一组以上皮锯齿状结构为特征的病变,包括增生性息肉、广基锯齿状病变和传统的锯齿状腺瘤[1],大约30%的结直肠癌通过锯齿状病变途径发展而来。根据2019年第五版《WHO消化系统肿瘤分类》[1],将锯齿状异型增生作为胃异型增生的一个亚型,分为低级别锯齿状异型增生和高级别锯齿状异型增生,这一亚型也被称为锯齿状腺瘤。然而,关于胃锯齿状腺瘤的研究较少,其临床意义未完全阐明,目前国内外尚没有对贲门锯齿状异型增生伴黏膜内癌的研究报道,在此,我们报告了一例贲门锯齿状异型增生伴黏膜内癌的病例,并附有内镜图片和病理资料。  相似文献   

10.
<正>胃癌是全球第五大常见癌症,也是第三大常见癌症死亡原因,约10%的胃癌患者呈家族聚集,1%~3%的患者存在种系突变[1]。其中遗传性弥漫型胃癌(hereditary diffuse gastric cancer,HDGC)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癌症易感综合征,占胃癌患者比例<1%[2]。癌症易感综合征的特征为高发的弥漫型胃癌(diffuse gastric cancer,DGC)和小叶乳腺癌,主要是由抑癌基因CDH1的致病性突变所致[3],极少数HDGC患者存在CTNNA1基因突变[4],病理表现为低分化腺癌或印戒细胞癌。  相似文献   

11.
大肠癌(即结直肠癌,Colorectalcancer,CRC)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在西方发达国家其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的第2-3位。随着国人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饮食习惯的变化,我国大肠癌的发病率也逐年增高,已跃居第3-5位,特别是在大城市增幅则更快。大肠腺瘤(Colorectaladenoma,CRA)是大肠癌最主要的癌前疾病;通常认为,大肠肿瘤主要包括大肠癌和大肠腺瘤。  相似文献   

12.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在西方发达国家.CRC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的第2~3位。随着国人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饮食习惯的改变.我国CRC发病率亦逐年升高,已跃居第3-5位,特别是大城市的增幅更快。结直肠腺瘤(colorectal adenoma。CRA)是CRC最主要的癌前疾病㈣。通常认为结直肠肿瘤主要包括CRC和CRA。  相似文献   

13.
自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结核病成为全球危机至今,结核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仍然居高不下,我国是结核病高负担国家,结核患者数居世界第2位,近几年来,肺结核均高居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数和死亡数前两位[1-2]。  相似文献   

14.
<正>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 FAP)是一种罕见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特征性表现为结直肠黏膜出现数百甚至数千枚大小不等的腺瘤性息肉。息肉最常出现在生命的第2或第3个10年,多数在40岁左右出现癌变,占所有结直肠癌的1%左右[1]。同时,还会发生肠外器官如肝脏、肾上腺、甲状腺、中枢神经系统等器官癌变,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笔者收治1例41岁男性FAP患者,  相似文献   

15.
<正>WHO 2020年全球癌症统计报告(Globolan 2020)中国肺癌发病率和病死率居恶性肿瘤第一,分别为17.9%和23.8%,高于世界平均水平(11.4%;18%)[1]。肺癌占癌症相关伤残调整生命年25.4%,成为伤残调整寿命年负担主要原因[2]。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最常见肺癌类型,约占85%,多数由于早期症状隐匿确诊时为晚期,预后不佳[3-4]。  相似文献   

16.
黄罡  谢青  贺佳  孙剑 《肝脏》2023,(1):1-10
<正>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下文简称肝癌,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高发肿瘤,据WHO统计,肝癌是世界第5大常见癌症,也是导致癌症相关死亡的第2大原因[1]。肝癌高发是我国面临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每年全球新发肝癌病例中>50%来自我国[2]。目前肝癌是我国第4位常见恶性肿瘤及第2位肿瘤致死病因[3-5]。尽管肝癌的诊断与治疗水平进步明显,但近20年肝癌死亡率并未明显降低。肝癌手术切除后5年肿瘤复发转移率高达40%~70%。肿瘤复发、进展、转移,以及治疗过程中的肝衰竭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肝癌是世界上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是排第4位的常见恶性肿瘤,肿瘤致死病因排第2位,严重威胁人民的健康和生命[1]。肝细胞癌(HCC)占原发性肝癌的85%~90%[2],手术切除是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但由于本病起病隐匿,发现时多为中晚期,80%~90%的患者就诊时就已失去了手术切除的机会[3]。  相似文献   

18.
正结直肠息肉虽是肠道良性肿瘤,但少数腺瘤性息肉可癌变,其中腺瘤-癌假说实验已被证实~([2])。据统计,在我国,结直肠癌是第5类最常见癌症,且近年来发病率呈迅速上升趋势~([3])。肠道菌群是人体内最复杂和最大的微生态系统,对维持机体健康有重要作用~([4])。研究发现肠道菌群与结直肠息肉密切相  相似文献   

19.
结直肠癌的化学预防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钱本余  Makn  GK 《胃肠病学》2000,5(3):143-145
结直肠癌是许多工业化国家中第3位常见的癌症和第2位常见的癌症死亡原因[1,2]。世界不同地区人群中结直肠癌患者的年龄校正死亡率变异很大,在尼日利亚是每年3.4例/10万,美国则是每年35.8例/10万[1]。这说明除已知的遗传因素外,某些环境和饮食因素可能参与这一疾病的致病机制[1~5]。流行病学、临床和遗传证据证明许多结直肠癌是由良性腺瘤性息肉发展而成的[3,4]。正常结肠上皮细胞向癌性转化的过程中,包括一系列影响细胞生长、分化、DNA修复、细胞凋亡和其他生物学过程调节的关键基因的突变[3~5]。控制癌症通常有两种途径。已延…  相似文献   

20.
<正>原发性肝癌(肝癌)是临床常见恶性肿瘤,包括肝细胞癌(HCC)和肝内胆管细胞癌(ICC)。近年来,肝癌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2020年全球原发性肝癌发病率为4.7%,死亡率为8.3%,位居全球常见恶性肿瘤第5位和肿瘤致死病因第3位[1]。因早期诊断难,且具有高转移、高复发等特点,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导致肝癌预后差,5年生存率低于15%[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