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糖蛋白(MUC1与MUC7)基因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的表达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糖蛋白MUC1与MUC7基因在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组织及细胞株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MUC1与MUC7特异性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对分离的4种组织标本及3种细胞株的mRNA样本进行检测。结果 所有4种组织标本及3种膀胱癌细胞株的MUC1基因表达均为阳性。MUC7基因表达仅见于3种膀胱癌细胞株和侵袭性移行细胞癌标本。半定量结果显示MUC1 mRNA基因表达在正常膀胱黏膜同腺性膀胱炎及各期膀胱癌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浅表性膀胱癌与侵袭性膀胱癌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细胞系BIU-87与T24之间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耐药细胞株BIU-87/A同敏感细胞株BIU-87与T24之间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UC7 mRNA基因表达在3种细胞株及侵袭性膀胱癌组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UC1基因的上调表达与MUC7基因的差异性表达可能影响膀胱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导致相应的临床后果-恶性转变、侵袭转移、耐药。MUC7基因表达是尿路上皮恶性侵袭性转化的开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aspase3和Bcl2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并结合图像分析方法检测32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和10例膀胱正常组织中Caspase3和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Caspase-3和Bcl-2两种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与正常膀胱组织之间都有显著性差异(P〈0.05)。Caspase-3与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Bcl-2与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Caspase-3和Bcl-2两者之间呈负相关(FS=-0.358,P〈0.05)。结论:在膀胱癌组织中Caspase3的表达降低和Bcl-2的表达升高可能与膀胱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凋亡相关基因survivin及Caspase-3 mRNA的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发生及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33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survivin和Caspase-3 mRNA表达的情况,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93.9%(31/33)的肿瘤组织可检测到survivin mRNA表达,而对照组全部阴性表达,二者有统计学意义;81.8%(27/33)的肿瘤标本可检出Caspase-3 mRNA,而对照组中检出率为80%(8/10),实验组与对照组间无明显差异。在Ⅲ级膀胱移行细胞癌中survivin mRNA的表达强度较Ⅰ级为高,二者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survivin和Caspase-3的表达与肿瘤的临床分期无关(P〉0.05)。结论survivin mRNA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有特异性表达,其高表达提示肿瘤分化不良。阻断suvivin mRNA的表达可能为膀胱肿瘤的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6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Ⅰ级25例,Ⅱ级15例,Ⅲ级20例;浅表性膀胱癌(T1a-T1)29例,浸润性(T2-T4)31例]和5例正常膀胱组织中MMP-7和TIMP-1的表达情况,X2检验分析其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分级分期的关系。结果MMP-7和TIMP-1在正常膀胱组织中不表达,而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表达较强。6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标本中MMP-7阳性表达40例(66.7%)。MMP-7的阳性表达率与肿瘤的病理分级显著相关,而与肿瘤的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性。6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标本中TIMP-1阳性表达32例(53.3%)。TIMP-1在不同的组织分化程度,不同临床分期之间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MMP-7/TIMP-1表达比值与肿瘤的病理分级显著相关。结论MMP-7及MMP-7/TIMP-1比值可反映膀胱移行细胞癌的恶性程度,为膀胱移行细胞癌的预后判断提供一种新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凋亡相关蛋白survivin及caspase3的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发生及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9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石蜡切片,应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33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新鲜组织中survivin和caspase3表达的情况,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survivin在膀胱移行细胞癌标本中的表达阳性率为88.4%(61/69),而正常对照组均呈阴性;caspase3在膀胱移行细胞癌标本中的表达阳性率为59.4%(41/69),但是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93.9%(31/33)的肿瘤组织可见survivin蛋白表达,而对照组全部阴性表达;81.8%(27/33)的肿瘤标本可见caspase3蛋白表达,对照组中阳性表达率为80%(8/10),实验组与对照组间无明显差异。在Ⅲ级膀胱移行细胞癌中survivin的表达强度较Ⅰ级为高,二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survivin和caspase3的表达与肿瘤的临床分期无关(P〉0.05),而且survivin的表达与easpase3的表达之间也没有相关性。结论survivin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特异性表达,其表达的上调可能提示肿瘤分化不良。Caspase3蛋白的表达情况与膀胱移行细胞癌关系不密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和环氧化酶-2(cox-2)的表达与肿瘤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及其二者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42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标本和10例非肿瘤正常膀胱组织(正常对照组)中survivin和cox-2的表达。结杲42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survivin和COX-2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78.6%和81.0%,正常对照组中均未见表达;survivin表达强度与肿瘤分期及复发呈正相关关系(P〈O.05),而与肿瘤分级无关(P〉O.05);cox-2表达强度与肿瘤分级和分期呈正相关关系(P〈0.05),而与肿瘤复发无关(P〉0.05);survivin和cox-2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密切相关(rs=0.327,P〈0.05)。二者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术时肿瘤的大小、数目及部位无关(P〉0.05)。结论Survivin和cox-2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普遍表达,且表达密切相关,二者可能在膀胱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并与浸润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维甲酸受体β(retinoic acid receptor-beta,RAR-β)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表达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8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标本中RAR-β的表达。病理分级:Ⅰ级26例,Ⅱ级22例,Ⅲ级32例;临床分期:T120例,T220例,T322例,T418例;其中复发性膀胱癌46例。以10例正常膀胱组织作为对照。结果10例正常膀胱粘膜组织中RAR-β均为强阳性表达。8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中RAR-β阳性表达28例(35.0%)。RAR-β表达在病理分级Ⅰ级以及临床分期T1、T2期膀胱癌中表达较高;在复发性与非复发性膀胱移行细胞中的表达分别为17.4%和58.9%,差异显著(P〈0.05)。结论RAR-β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存在表达缺失,其表达缺失程度与肿瘤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复发相关,有作为膀胱移行细胞癌预后指标的可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受体酪氨酸激酶EphA2在膀胱肿瘤中的mRNA表达,并对其致癌机制加以初步探讨。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49例膀胱尿路上皮癌(bladder urothelial carcinoma,BUC)、19例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inverted papilloma of blader,IPB)和10例正常膀胱组织标本中EphA2mRNA的表达,并通过2△△CT方法分析相对基因表达的差异。结果相对于正常膀胱组织,EphA2mRNA在IPB和BUc中的表达量明显增加,分别平均上调约2.06(2.06±0.84)倍和2.57(2.57±0.97)倍;在IPB与BUC组间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phA2tuRNA的表达与膀胱肿瘤临床分期(r=0.471,P=0.001)及病理分级(r=0.286,P=0.047)呈正相关,与BUC其它各临床病理特征之间没有相关性(P〉0.05)。结论EphA2过表达可能促成了IPB的癌性转化以及膀胱肿瘤的恶性进展,其核酸调控机制可能发生在膀胱肿瘤早期,甚或更有可能是在癌前病变进展期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0例膀胱癌组织和10例正常组织中COX-2蛋白的表达,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正常组织中COX-2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肿瘤组织(P〈0.001)。G1级和G2~G3级膀胱癌中COX-2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2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和浸润性膀胱癌中COX-2蛋白表达的阳性率为36.8%和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COX-2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的数目及大小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COX-2在高分级膀胱移行细胞癌和侵袭性膀胱移行细胞癌中阳性表达率显著上升,表明COX-2可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有望为膀胱癌的靶向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细胞角蛋白20(CK20)在腺性膀胱炎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观察CK20在正常膀胱组织、腺性膀胱炎和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组织标本中免疫组化的表达结果,并进行分析。结果CK20在膀胱移行细胞癌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腺性膀胱炎和正常组织(P〈0.05),CK20的表达与病理分级有关(P〈0.05)。结论CK20与膀胱移行细胞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它的表达能为合理制定腺性膀胱炎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环氧化酶2(COX-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RNA的表达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应用RT-PCR方法检测42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其中Ta~T1期18例,T2~T4期24例;G1级12例,G2级19例,G3级11例;有转移26例,无转移16例)和5例正常对照膀胱组织COX-2、MMP-2 mRNA的表达,并分析与肿瘤分级分期和转移的关系以及两者的相关性。结果:COX-2 mRNA在Ta~T1期相对表达量为1.038±0.484,T2~T4期为1.489±0.584,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膀胱组织(0.460±0.224,P均<0.05);COX-2 mR-NA在G1、G2、G3级分别为0.920±0.442,1.338±0.584,1.632±0.515,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膀胱组织(0.460±0.224,P均<0.05)。MMP-2 mRNA在Ta~T1、T2~T4期分别为1.107±0.384,T2~T4期为1.604±0.425,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膀胱组织(0.423±0.227,P均<0.05);MMP-2 mRNA在G1、G2、G3级分别为0.971±0.370,1.445±0.378,1.755±0.387,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膀胱组织(0.423±0.227,P均<0.05)。COX-2与MMP-2 mRNA表达在有转移及无转移肿瘤组织中分别为1.591±0.455vs0.815±0.430,1.676±0.339vs0.927±0.228,P均<0.01。COX-2与MMP-2 mRNA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703,P<0.01)。结论:COX-2与MMP-2 mRNA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高表达,且随肿瘤分级分期及转移而表达增加,二者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BT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6例BTCC和10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MMP-9和VEGF的表达。结果MMP-9和VEGF的阳性表达率在BTCC组中分别为76.09%和67.39%,均显著高于正常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TCC中两种蛋白表达水平在高分化组与中低分化组之间、Tis-T1期与T2-T4期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MP-9和VEGF两者表达呈正相关。结论MMP-9和VEGF与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的恶性程度有关,并可作为研究膀胱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和判断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FHI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及其与FHIT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CR)方法及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2例BTCC组织和10例正常膀胱组织中FHI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及FHIT蛋白表达。结果:BTCC组织、正常膀胱组织FHI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频率分别为19.4%(12/62),0(0/10)。FHIT蛋白在正常膀胱组织、BTCC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0%(10/10)和46.77%(29/62),肿瘤不同分级中随恶性程度的增高,表达减少,Ⅰ级与Ⅲ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临床分期中随分期的增高,表达减少,Tis~T1与T2~T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HIT基因的启动子甲基化和蛋白阳性表达有相关(P〈0.05)。结论:FHIT基因的启动子甲基化可能是基因失活重要机制之一,FHI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及表达在BTCC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骨形成蛋白-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在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血清中的水平。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20例健康人、58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术前的血清BMP-2和VEGF的含量,评价二者在膀胱移行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结果: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血清中BMP-2和VEGF的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并与肿瘤的浸润深度和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临床病理分期密切相关(P〈0.05),且两者存在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检测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血清中VEGF、BMP-2的水平,有助于临床诊疗和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KLF4、KLF6在人膀胱移行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对膀胱癌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定量荧光PCR技术检测49例膀胱癌手术切除标本癌组织与25例正常膀胱上皮组织内KLF4、KLF6mRNA的表达,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时定量荧光PCR结果显示KLF4在膀胱移行上皮癌组织中的相对含量为(0.218±0.046),在膀胱正常上皮组织中的相对含量为(0.311±0.056),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LF6在膀胱移行上皮癌组织中的相对含量为(0.198±0.038),在膀胱正常上皮组织中的相对含量为(0.285±0.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膀胱移行上皮癌组织中,KLF4与肿瘤的组织学分级、TNM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无关(P0.05);而KLF6表达与肿瘤的TNM分期有关(P0.05),与肿瘤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及患者的年龄性别均无关(P0.05)。结论:KLF4和KLF6表达降低可能与膀胱移行上皮癌的发生和浸润密切相关,通过干预KLF4和KLF6的活性可能成为治疗膀胱移行上皮癌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DNA错配修复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状态及其在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中的表达。方法应用MSP技术检测膀BTCC中hMLH1、hMSH2和hMSH3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RT-PCR法检测其mRNA表达水平。结果36例BTCC组织中hMSH1、hMSH2的甲基化阳性率分别为38.9%(14/36)、52.8%(19/36),所有标本中均未发现有hMSH3启动子甲基化。hMLH1、hMSH2、hMSH3 mRNA在BTCC中表达率分别为47.2%(17/36)、38.9%(14/36)、16.7%(6/36),在正常组织中分别为22.2%(8/36)、63.9%(23/36)、0%(0/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随肿瘤病理分级的增加呈下降趋势(P〈0.05),均与临床分期不相关(P〉0.05)。结论hMLH1、hMSH2和hMSH3基因启动子异常甲基化可能导致该基因转录表达失活,使其mRNA表达减少甚至缺失,这可能是导致BTCC发生、发展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血清含量与膀胱移行细胞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46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血清中的MMP-2及MMP-9进行测定,并与18例正常血清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同正常对照组比较,血清中MMP-2和MMP-9含量均显著增高(P〈0.000),血清中MMP-2和MMP-9含量随着临床分期的升高均有显著性增高(P〈0.0000),膀胱癌组织学Ⅱ、Ⅲ级患者血清中MMP-2和MMP-9含量明显高于I级(P〈0.0000),但两者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站论MMPs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密切相关,MMPs血清学测定可作为判断膀胱肿瘤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邵光军  罗旭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10,25(12):914-918,924
目的:初步探讨血管生成素-2(Ang-2)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经临床病理诊断的膀胱移行细胞癌标本64例,正常膀胱组织19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Ang-2和HIF-1α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并与临床资料相对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膀胱移行细胞癌中Ang-2和HIF-1a的阳性率分别为46.9%(30/64)、42.2%(27/64),而正常膀胱组织均无表达。Ang-2阳性率随其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增加而升高,G1与G3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浅表型和漫润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IF-1。阳性率亦随其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增加而升高,G1与G2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浅表型和浸润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ng-2与HIF-1α的等级相关系数rs=0.498(P〈0.01)。结论:Ang-2和HIF-1α过表达均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恶性程度和浸润进展有关。膀胱移行细胞癌中Ang-2和HIF-1α过表达具有正相关关系;可能两者相互作用,通过影响肿瘤血管形成,共同参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