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为掌握玻璃钢定向器在火箭弹和燃气流作用下的动态特性情况,采用瞬态有限元法对某玻璃钢定向器进行真实工况下热弹耦合性能的数值仿真与分析,获得了玻璃钢定向器热弹动态特性和火箭弹管内运动与作用情况。结果表明某玻璃钢定向器在开始阶段产生的响应应力和应变较大,定向器后端产生的响应应力和变形位移比前端大;燃气流热载荷对玻璃钢定向器的动态性能产生一定影响,其主要影响是在火箭弹出定向器以后,使定向器产生较大热变形。  相似文献   

2.
舰艇摇摆对舰载火箭弹离炮口姿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确定火箭弹脱离炮口瞬间的姿态对分析弹道的初始扰动以及落点的散布计算都是非常重要的.该文建立了舰栽火箭炮发射过程中约束期内的火箭弹质心运动方程组模型和半约束期内的火箭弹弹轴转动方程组模型,分析了发射过程中舰艇的摇摆运动对火箭弹姿态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舰艇摇摆对火箭弹的姿态影响较大。所建立的模型对确定舰载火箭弹弹道的初始扰动以及落点散布计算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李培珍  李志刚 《兵工学报》2012,33(11):1404-1408
考虑复合材料定向管柔性变形对火箭弹运动的影响,用虚拟样机技术建立了复合材料定向管受载的力学模型,阐述了仿真计算的原理和算法。通过仿真建模和数值计算,得到了需要的数据结果,掌握了火箭弹在定向管内发射的运动规律和玻璃钢复合材料定向管的动态力学性能,为玻璃钢定向管的结构优化设计与制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为全面评价某型火箭弹的抗静电能力,抽取在标准条件下长期贮存的某型火箭弹电点火具,利用真实静电感度测试方法,研究了不同年代生产的电点火具的静电感度,确定了其静电点火能量分布参数和静电点火能量安全界限;基于火工人体ESD模型和火工金属ESD模型,确定了危险静电源对某型火箭弹直接放电的静电安全电压阈值.  相似文献   

5.
以色列B-300型火箭筒是一种单兵肩射火箭筒。全重8公斤(包括弹)。发射筒用环氧玻璃钢制成。不装弹时,全长755毫米,装弹时全长1.35米。该火箭筒配有用β射线光源照明的光学测距瞄准具或微光夜视仪。 B-300的火箭弹装在一个包装筒内,发射时,将带火箭弹的包装筒装在发射筒的后面,火  相似文献   

6.
大长径比低旋尾翼稳定火箭弹最佳转速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射击精度和密集度,对于尾翼稳定火箭弹,一般都采用低速旋转的方式消除推力偏心、质量偏心和气动偏心等的影响。但低旋时火箭弹转速应避免共振转速.即保证出炮口后弹轴章动角迅速衰减;大长径比尾翼火箭弹在飞行时自身还会产生弹性随机振动,转速设计还应避开火箭弹的固有振动频率,以防止发生结构共振。文中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计算火箭弹的固有振动频率和动力响应特性,并依据这些计算结果给出最佳转速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7.
根据火箭弹锁弹力的一般设计原则确定了系统火箭弹锁弹力为1470N。利用有限元法对火箭弹运输过程紧急制动进行仿真模拟,结果表明,固弹销剪切部位最大应力为155MPa,所受的最大冲击力为887N,安全系数为2.5。运输试验表明,980N的锁弹力为弹药运输要求的临界状态。发射试验表明,1470N的锁弹力满足火箭弹发射各项性能要求。因此,本系统锁弹力设定为1470N,能够满足产品运输和发射要求。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某火箭弹的强度和动态特性。方法:建立有限元模型,利用ANSYS软件对火简弹进行强度和动态特性分析,结果:得到了火箭弹主要零部伯的应力分布和全弹前三阶模态。结论:通过与实验的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及计算的精确性,为火箭弹的强度和动态特性设计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将高、低温火箭弹暴露在室外自然条件下时,弹温随暴露时间变化规律试验研究结果.为了严格控制火箭弹在射击试验时的温度条件,文中根据研究试验结果,提出了允许火箭弹在炮位上暴露的最长时间。  相似文献   

10.
《兵工科技》2010,(6):66-67
在国防电子展上,中船重工宜昌测试技术研究所展出了一种PJ-46舰载无源干扰设备,据了解,这套设备现已装在我国最新外贸型护卫舰上,所以引起了记者特别的关注。单从外形上看,同一般的火箭弹发射装置没什么区别。据介绍,这套装置可以发射两种火箭弹,一种是箔条干扰火箭弹,一种是红外干扰火箭弹,这两种火箭弹的外形尺寸以及发射方式完全相同,不同的是对付的目标不同。  相似文献   

11.
高碱玻璃布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有着较广泛的应用,其高压力学性能的研究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针对一种新型高碱玻璃布材料,通过轻气炮实验进行冲击压缩力学性能研究。采用非对称碰撞直接测量法测量并计算激波速度(D)与波后质点速度(u)的D-u型的Hugoniot曲线,并以Hugoniot曲线为基础建立该材料的Grüneisen状态方程,求得相应的材料参数。  相似文献   

12.
玻璃钢复合板作为某便携式野战库房的主体材料,其抗侵彻能力始终是库房设计研制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利用破片侵彻相关理论,建立玻璃钢复合板、子弹和手榴弹弹片的仿真模型,通过LS—DYNA进行模型网格划分、施加载荷和边界条件,对玻璃钢复合板抗侵彻能力进行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材料强度能够满足库房的相关战技术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3.
含钢内衬增强纤维缠绕筒横向抗冲击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两种φ120 mm含钢内衬增强纤维缠绕筒为研究对象(一种为纯玻璃纤维缠绕筒,另一种为玻、碳纤维混合缠绕筒),进行落锤冲击试验、三点弯曲试验和悬臂弯曲试验,研究这两种含钢内衬的不同纤维缠绕筒在横向低速冲击下的抗冲击性能。对比试验表明,玻、碳混合缠绕筒的整体刚度比纯玻璃纤维缠绕筒高。悬臂弯曲试验中纯玻璃纤维缠绕筒和玻、碳混合缠绕筒的钢内衬主应力随载荷的变化率分别为64.39 MPa/kN和79.77 MPa/kN,表明玻、碳混合缠绕筒的钢内衬对外载荷更为敏感,钢内衬的抗冲击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14.
混杂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抗弹丸穿甲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以舰船轻型复合装甲防护为背景,研究了Kevlar纤维和S玻璃纤维为增强材料的两组不同纤维状态和混杂模式的复合材料的抗弹丸穿甲性能,给出了各种不同混杂纤维复合材料靶板的弹丸穿甲吸能量的实验测试结果,并得到了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分别采用镁合金和碳纤维代替工程中常用的玻璃纤维增强铝合金层合板中的铝合金和玻璃纤维,通过将单向碳纤维/环氧树脂预浸料交替层压,得到复合材料板,并用环氧树脂将复合材料板与镁合金薄板加压黏结在一起,得到碳纤维增强镁合金层合板。采用单悬臂梁测量载荷速率对碳纤维增强镁合金层合板层间断裂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层间裂纹在低载荷速率时以稳定的方式扩展,而在高速率时裂纹的扩展变得不再稳定;在低速率(1~1 000 mm/min)载荷下,载荷速率对层间断裂韧性有轻微的影响;层合板在高速率载荷下的层间断裂韧性大于低速率下的层间断裂韧性。  相似文献   

16.
用特征面参数化方法数值模拟了喷管的非对称流场,研究了当总温、总压在喷管超声速段入口截面分布不均匀时,所引起的锥型喷管的推力偏心特性,得到了锥型喷管在不同扩张角和不同总温、总压分布时,喷管侧向推力分量沿轴向的变化及其零点位置在轴线上的分布规律.对微推偏喷管的设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芳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低温铣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凤彪  张金豹  马玉勇  侯博  王永青 《兵工学报》2015,36(11):2141-2148
为了降低芳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铣削加工起毛、高温烧蚀缺陷,提高其切削性能和加工质量,采用液氮作为切削液进行数控铣床深冷切削。利用超大景深数码显微镜测量试样表面形貌,3D表面轮廓仪测量试样表面粗糙度,测力仪测量切削点切削力。建立了材料铣削过程模型;分析了纤维材料干铣削缺陷产生的原因;探讨了液氮深冷铣削机制。结果表明:相比于干切削,深冷切削时切速越高,表面质量越好,相同切速时深冷切削表面质量更佳;两种切削条件下,随着切速升高,主切削力均呈下降趋势,且深冷时下降得更加明显,当相同切速时深冷铣削主切削力较之干切削有所提高;纤维编织粘接成型点承受铣刀刃压力不足,以及纤维高温受力后出现自动避让和伸长的特性,导致铣削表面质量无法准确控制;深冷铣削力的提高,切削区温度的下降都对芳纶纤维加工缺陷的改善起到了积极作用。 为了降低芳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铣削加工起毛、高温烧蚀缺陷,提高其切削性能和加工质量,采用液氮作为切削液进行数控铣床深冷切削。利用超大景深数码显微镜测量试样表面形貌,3D表面轮廓仪测量试样表面粗糙度,测力仪测量切削点切削力。建立了材料铣削过程模型;分析了纤维材料干铣削缺陷产生的原因;探讨了液氮深冷铣削机制。结果表明:相比于干切削,深冷切削时切速越高,表面质量越好,相同切速时深冷切削表面质量更佳;两种切削条件下,随着切速升高,主切削力均呈下降趋势,且深冷时下降得更加明显,当相同切速时深冷铣削主切削力较之干切削有所提高;纤维编织粘接成型点承受铣刀刃压力不足,以及纤维高温受力后出现自动避让和伸长的特性,导致铣削表面质量无法准确控制;深冷铣削力的提高,切削区温度的下降都对芳纶纤维加工缺陷的改善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采用二维非定常特征线法数值模拟火箭喷管亚、跨和超音速流场,克服了三维定常特征线法不能求解亚、跨音速的缺陷,获得火箭喷管侧向推力随时间、压强的变化曲线.通过研究可以进一步完善微推偏喷管理论.  相似文献   

19.
玻璃纤维表面处理是获得优良性能的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关键技术,从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角度综述了玻璃纤维表面处理的研究情况,提出了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认为开发大分子偶联剂以及表面二次接枝处理是未来值得重视的表面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20.
利用Hopkinson压杆装置(SHPB)和SEM等研究室温下经过不同工艺处理的Zr基非晶合金/W丝复合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及断裂模式。结果表明,由工艺4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最好的动态压缩性能,在0.8MPa打击压力下,其动态抗压强度达到3965MPa。该复合材料动态压缩断裂模式为混合断裂模式,包括剪切断裂和纵向开裂,W丝呈现劈裂和屈曲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