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探讨婴幼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26例婴幼儿MPP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婴幼儿MPP患儿(126例)占同期所有MPP患儿(281例)的44.8%。临床表现以咳嗽、发热为主,72%伴有喘息,84%可闻及肺部湿啰音和(或)喘鸣音。32.6%出现肺外表现,以心肌酶升高最为常见。胸部影像学检查双肺均可累及,以右、双下肺受累最常见,多为斑片状、大片状阴影。病程10 d之后检测血清MP-IgM 100%阳性。多数血白细胞计数在正常范围,C-反应蛋白(CRP)升高。85%病例单独使用大环内酯类(红霉素或阿奇霉素)抗感染,15%病例联合使用头孢类抗生素,疗程2~3周。喘息严重或发展迅速的MPP使用甲泼尼龙或氢化可考的松琥珀酸钠。全部病例均使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时间7 d~3个月。结论婴幼儿MPP的发病率高,好发年龄明显提前。血清MP-IgM抗体检测是诊断婴幼儿MPP的主要手段。采用大环内酯类序贯治疗效果好。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可减轻MP感染引起的喘息发作。  相似文献   

2.
小儿支原体肺炎6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69例确诊为MPP患儿的临床特点和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儿以学龄期儿童为主。发热65例(94.20%),不发热4例(5.80%)。持续性咳嗽69例(100%)。双侧斑片状阴影34例(49.28%),单侧斑片状阴影25例(36.23%),表现为间质性肺炎10例(14.49%)。多数患儿(69.56%)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正常。血清肺炎支原体特异性IgM抗体(MP-IgM)均阳性。所有病例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2~3周均痊愈或明显好转。结论儿童MPP好发于学龄期儿童,临床症状多于肺部体征,血清学MP-IgM检测是早期诊断的必要手段,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有效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3.
小儿支原体肺炎54例胸部CT影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总结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P)胸部CT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儿科2010年9月—2011年2月间明确诊断的54例MPP患儿的临床资料及胸部CT。结果胸部CT显示病变部位:单侧者39例(72.22%),双侧者15例(27.78%);单侧中右侧者20例(51.28%),左侧者19例(48.72%);多个叶段受累30例(55.56%)多于单个叶段受累24例(44.44%),各受累叶段分布情况为:右下叶18例(33.33%),左下叶15例(27.78%),左上叶11例(20.37%),右上叶7例(12.96%),右中叶7例(12.96%),左中叶2例(3.70%);病变性质显示为大片实变影31例(57.41%),斑点状及斑片状实变影22例(40.74%),云絮状或磨玻璃样或网格样密度增高影各1例(1.85%),双肺散在斑片影7例(12.96%),其中非单个叶段受累者大片实变与斑点状及斑片状实变多同时存在。其他病变还有胸腔积液14例(25.93%),肺门淋巴结肿大7例(12.96%),肺不张7例(12.96%),心包积液1例(1.85%)。婴幼儿MMP胸部CT以散在斑片影为主,年幼儿以斑点状及斑片状实变影为主,年长儿则多表现为大片实变影。结论小儿MPP单侧病变多于双侧,右肺病变多于左肺,大片实变影最多,其次为斑点及斑片状实变影,也可见双肺散在斑片影。其影像学特点与年龄有关。胸部CT影像学特点有助于婴幼儿及年幼儿MPP的诊断及儿童MPP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4.
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是由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引起的儿童下呼吸道感染,也是儿科最常见的非典型肺炎之一。近年来MPP发病率居高不下,且重症病例,如重症MPP及难治性MPP日趋增多,故早期诊断、识别重症病例对临床治疗显得尤为重要。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为炎性细胞因子,D-Dimer为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研究表明MPP患儿血清IL-6、TNF-α、D-Dimer升高,且重症高于轻症,提示以上指标对MPP严重程度有提示作用,可作为早期识别重症病例及判断预后的参考指标。作者对近年来IL-6、TNF-α、D-Dimer对MPP患儿的价值及意义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不同年龄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特征,为经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7年1月~2009年1月本院确诊的195例MPP患儿,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为婴幼儿组(0~3岁)和年长儿组(3-14岁),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症状、体征、X线表现、肺外并发症情况及合并其他病原体方面的差异。结果婴幼儿组MPP主要症状及肺外表现与年长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婴幼儿组MPP咳痰喘息症状相对明显,肺部干湿罗音多,体温相对低,平均热程短:年长儿组多表现高热,干咳,症状重,肺部体征轻,平均热程长。MPP患儿胸部X线表现具多样性,小叶实质浸润是各年龄组最常见的胸部X线征象。年长儿组肺段实质浸润更多见,消化系统症状更少,以胸膜受累多见。结论不同年龄儿童MPP在临床症状、肺部体征及胸部X线表现等方面均存在一定差异.须结合实验学等检查才能帮助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6.
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儿童哮喘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严永胜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9):1595-1596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儿童哮喘发病的关系。方法:支气管哮喘患儿362例,肺炎患儿288例,正常对照组30例,分别采用颗粒凝集法检测血清肺炎支原体IgM(MP-IgM)抗体;同时采用同位素放射免疫法测定哮喘患儿血清总IgE。结果:(1)支气管哮喘患儿MP-IgM阳性率49.45%,显著高于肺炎患儿MP-IgM阳性率39.24%,上述两组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6.67%;(2)在各年龄组支气管哮喘患儿MP-IgM阳性率比较中,发现学龄期儿童MP-IgM阳性率最高;(3)MP-IgM阳性的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总IgE水平明显高于MP-IgM阴性哮喘患儿的血清总IgE。结论: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儿童哮喘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宋萍 《兵团医学》2018,(2):37-38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药物治疗婴幼儿喘息重度发作已广泛用于临床.由于环境(污染、花粉、尘埃等)的污染、饮食结构欠合理、免疫功能下降、易致敏等因素,婴幼儿喘息发作呈逐年上升趋势.我院自2014年使用氧气驱动雾化(德国百瑞)吸入药物治疗婴幼儿哮喘及喘息重度发作,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06例婴幼儿喘息重度发作患儿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高倍显微镜直视活体检测法检测咽拭子中肺炎支原体对呼吸道支原体感染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超高倍显微镜直视活体检测法和支原体快速液体培养法以及支原体抗体(MP-IgM)胶体金沉淀法对94例已确诊的肺炎支原体感染(MPP)患儿咽拭子及血清进行支原体检测。结果病程7 d内咽拭子超高倍显微镜直视活体检测法、快速液体培养法、血清MP-IgM检测法的阳性率分别为71.28%、36.84%、19.15%,超高倍显微镜直视活体检测法早期阳性率高;3种方法总阳性率分别为82.98%、36.84%、100%,超高倍显微镜直视活体检测法阳性率,与MP-IgM法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而快速液体培养法阳性率较低,与MP-IgM检测法无一致性。结论超高倍显微镜直视活体检测法简单易行、准确快捷,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支原体检测尤其是早期检测的新方法,其对小儿呼吸道支原体感染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小儿喘息型肺炎患儿采取中医穴位贴敷联合推拿辅助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 抽取80例小儿喘息型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均源自于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我院收入,依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两组患儿均接受空气压缩泵雾化治疗,对照组治疗期间开展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开展中医穴位贴敷联合推拿干预,就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肺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状况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治疗后3 d、7 d OI指标高于对照组,PaCO2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喘息型肺炎患儿采取中医穴位贴敷联合推拿辅助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具有积极意义,能有效提升治疗效果,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安全性较高,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19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彩华 《西南军医》2010,12(2):250-251
目的分析总结小儿肺炎支原体(MP)肺炎临床特点。方法对2007年1月-2009年6月198例确诊为MP肺炎的儿科住院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病年龄多为学龄儿童(6~14岁占52.0%)。持续发热伴刺激性咳嗽的患儿占86.7%,早期元明显阳性体征。血清MP—IgM阳性率高。胸片以一侧片状模糊影为多见,占67.2%。64例(33.0%)有肺外合并症。所有病例用红霉素、阿奇霉素治疗效果良好。结论小儿MP肺炎好发于学龄儿童,合并肺外并发症易使病情复杂,血清MP—IgM阳性利于早期诊断,使用大环内酯类药物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全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对婴幼儿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肺炎和肺炎支原体(MP)肺炎治疗的临床指导意义.方法 对2006年1月~2010年1月因支气管肺炎在我院儿科住院治疗的151例患儿运用固相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定性检测RSV和MP的IgM抗体,应用免疫荧光分析仪测定血清hs-CRP指标水平.将151例支气管肺炎患儿分为实验组102例和对照组49例,对实验组患儿在住院治疗期间进行全程hs-CRP检测,根据检测值的变化结合患儿临床症状体征变化调整治疗方案和药物应用剂量.治疗方案:静脉应用炎琥宁,雾化吸入氨溴索,有喘息症状者加博利康尼雾化吸入;其中RSV肺炎静脉点滴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MP肺炎静脉点滴阿奇霉素抗支原体感染治疗,RSV与MP混合感染肺炎应用利巴韦林联合阿奇霉素抗感染治疗.实验组依据hs-CRP检测值的降低减少或停用抗感染治疗药物,对照组住院期间治疗方案及用药剂量无调整.结果 RSV肺炎、MP肺炎及RSV、MP混合感染肺炎患儿的hs-CRP均升高,其中RSV肺炎患儿hs-CRP水平较MP肺炎及RSV、MP混合感染肺炎患儿hs-CRP水平低,而MP肺炎与RSV、MP混合感染肺炎患儿hs-CRP水平无差异.实验组最终治疗疗程与对照组疗程无差异.结论 RSV、MP感染致婴幼儿支气管肺炎均导致hs-CRP升高,全程hs-CRP检测对婴幼儿肺炎治疗方案及药物应用剂量的调整有明确的指导意义,因而降低了住院费用,避免了过度用药对机体造成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点,提高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的临床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对92例肺炎支原体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2例MP发病年龄4个月~1岁占7.6%,1~3岁占22.8%,3~6岁占31.5%,6~13岁占38.04%;临床表现中主要以呼吸道受累,以持续性发热和刺激性干咳为主要表现.早期缺乏阳性体征,胸部X线改变不典型;除呼吸道病变外,患儿常合并肺外多系统的损害;MP-IgM血清学检测阳性可作为早期诊断的指标;应用阿奇霉素治疗均有效.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好发于学龄儿童,婴幼儿肺炎应高度重视肺炎支原体的感染;血清学MP-IgM检测可作为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早期诊断指标;选用阿奇霉素静滴或口服治疗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76例确诊为MPP患儿的临床特点与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儿以1~3岁的婴幼儿为主。76例患儿退热时间4—7d,62例治愈出院,14例好转出院,院外继续口服药治疗。结论:儿童MPP好发于婴幼儿,肺外并发症可累及多个系统,血清学MP—IgM检测是早期诊断的必要手段,阿奇霉素是有效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4.
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由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的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特点。方法对44例咳嗽变异性哮喘且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患儿回顾性分析,观察组23例,对照组21例,两组均给予了大环内酯类抗感染、止咳等治疗,观察组同时雾化吸入支气管扩张剂。结果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的咳嗽变异性哮喘以咳嗽为主要症状,肺部未闻及哮鸣音,大环内酯类抗感染、止咳治疗无效,加以雾化吸入支气管扩张剂效果明显。结论肺炎支原体是诱发咳嗽变异性哮喘的重要因素之一,雾化吸入支气管扩张剂治疗效果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高分辨力CT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49例MPP患儿(学龄前组70例和学龄组79例)的胸部高分辨率CT特点并归纳总结.结果:所有患儿均表现为咳嗽和/或发热.最常见的影像学征象为肺实变、支气管壁增厚、树雾征、树芽征、磨玻璃影,学龄前组分别占60.6%、34.3%、37.1%、18....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全乐宁雾化泵吸入治疗小儿哮喘及肺炎喘息的疗效。方法 :对符合小儿哮喘及肺炎喘息型诊断标准的 163例随机分成观察组 83例 ,对照组 80例 ,观察组给予全乐宁雾化液 5 0 -15 0ug/kg +0 .9/生理盐水配至 2毫升雾化日 2次至多次 ,对照组给予普通雾化 +氨茶碱口服或静脉 ,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喘息缓解时间为 [2 4.2± 5 .2 ]h ,对照组为 [3 5 .1± 5 .8]h ,t =12 .64 ,p〈0 .0 0 1,喘鸣音消失时间观察组为 [2 .4± 1.2 ]d ,对照组为 [3 .4± 2 ]d ,t=3 .89,p <0 .0 0 1。结论 :全乐宁雾化泵吸入在小儿哮喘及肺炎喘息中疗效可靠 ,可选择用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分析兰州地区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中肺炎支原体(MP)感染情况。方法:对2008-10~2011-12在本院治疗的CAP患儿进行血清MP-IgM抗体检测,对不同年度、季节、年龄和性别的儿童CAP之MP感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受检人数1 264例,MP平均感染率33.5%。不同年度、季节和年龄段儿童CAP之MP感染率不同,秋末和冬季高(38.7%),春夏季低(23.9%),学龄期儿童高(67.8%),婴儿低(4.2%)。结论:MP是兰州地区儿童CAP重要病原,兰州地区儿童CAP防治应充分重视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及其季节、年龄发病特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重组干扰素α1b治疗婴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在锦州市妇婴医院住院治疗支气管肺炎患儿113例,血常规检查均提示病毒感染的支气管肺炎。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n=58)和对照组(n=55)。两组患儿均给予平喘、化痰等对症治疗;合并细菌感染者,加用抗炎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儿加用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结果观察组患儿咳喘症状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且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是治疗婴儿支气管肺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联合妥洛特罗贴剂对反复喘息婴幼儿气道高反应性和肺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将120例反复喘息婴幼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12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妥洛特罗贴剂,连用12周。比较两组患儿咳嗽、喘息和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治疗前后EOS计数、血清总Ig E水平、IL-4/IFN-γ以及肺功能的变化,以及随访6个月期间呼吸道感染发生次数及喘息再发次数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咳嗽、喘息和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治疗12周后观察组患儿EOS计数、总Ig E水平及IL-4/IFN-γ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肺功能指标中潮气量、达峰时间比(TPTEF/TE)、达峰容积比(VPEF/VE)上升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呼吸道感染和喘息再发次数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P<0.01)。结论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联合妥洛特罗贴剂治疗婴幼儿反复喘息可更为有效地缓解气道高反应性,减轻咳嗽、喘息症状,从而更好地改善肺功能,降低呼吸道感染及喘息再发的风险,且不增加毒副反应,更适合婴幼儿的治疗。  相似文献   

20.
支原体肺炎临床X线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支原体肺炎的临床与X线表现,以便提高对本病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 对100例临床上诊断的支原体肺炎之X线表现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X线胸片上支原体肺炎为各种各样的表现且缺乏特征性。常见的表现有如下3种类型:a)肺泡实质浸润型,病变常局限于1个或2个肺段,表现为云絮状或片状阴影,肺纹理增重,沿增重的肺纹理出现不规则的点片状阴影;b)肺间质浸润型,病变区肺纹理增重,伴有网状阴影;c)合并胸膜炎。通常,肺部X线表现较重而临床表现较轻可看作是本病的一个特点。结论 支原体肺炎的X线表现没有特征性,与细菌性肺炎不易区分。临床上、血清冷凝集试验阳性,血清特异性IgM抗体反应阳性,以及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红霉素治疗具有显著疗效有助于本病的确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