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韩璐  费明明 《资源与产业》2013,15(4):143-148
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角度,采用完美贝叶斯均衡模型,构建土地利用决策博弈模型,并对生态型土地利用方式从政府与农民、政府与用地单位、用地单位与农民3种博弈关系进行分析,最终得到了多种土地利用决策的最优策略组合,为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优化配置和集约化土地资源管理提供科学的决策方案。结果表明,策略1既能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又没有来自农民或用地单位的阻碍,是最优策略组合,其总收益达到最大;策略5虽然使博弈双方都增加了博弈成本,但也能达到博弈均衡。  相似文献   

2.
群体性事件在矿产资源开发中屡见不鲜,而利益分配失衡是资源开发中一系列社会冲突的根本原因,在我国新常态演变的基本规律下,资源开发中的利益格局也应形成常态,以实现社会健康稳定发展。本文针对矿产资源开发中的利益分配问题,应用博弈理论和方法,建立矿业企业、政府和矿区居民三方利益主体的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通过模型节点分析,寻找使矿产资源开发中的利益分配合理化的均衡路径,发现政府决策是实现均衡路径的关键。并为实现整体最优效用,提出了明确资源开发收益分配标准、部分采矿税收专项可用于财政转移支付、创新发展特色产业或延伸产业链以及加强对政府的监管力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摆脱沉重的征地负担和土地使用后繁重的管理负担,云南磷化集团对试点范围内采矿用地,由原来的有偿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改为采取分期实施、分期供地、到期归还的做法,以临时用地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通过改革采矿用地取得方式、审批制度、补偿方式及退出机制,编制系列管理制度,做到从国土资源部到省、市、县、集团公司及利益相关人不同级别加强试点改革监管,有效解决了采矿用地取得、退出“两头难”问题.为完善土地管理制度及大范围推行“临时用地”采矿供地模式提供了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4.
为适应矿业转型发展对差别化土地政策的现实需求,以矿业大省山西为例,重点针对正在实施的采矿用地改革、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三项试点进行了典型分析,并比较分析了矿业转型发展面临的实际用地需求与现行政策的差距,结果表明,矿山企业废弃地利用难、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机制运行不畅、煤层气勘探开发不能享受采矿用地试点政策红利等问题仍然突出,土地管理政策支撑转型发展不足的问题正在凸显。为此,从三项试点、耕地保护、规划管控、市场建设、权益维护等方面研究设计了一整套适合矿业特点的差别化土地政策体系,并提出了按步骤、分阶段推进改革的具体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对煤矿区废弃地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因煤炭开采引发的土地资源浪费、生态系统失衡、城市产业转型缓慢以及城市交通网络发展受阻等方面问题。分析了相关利益群体间的利益关系,得出3种均衡投资各方利益关系的机制,并提出应加强制定煤矿区废弃地更新利用政策法规,提出了注重土地功能混合利用与采矿遗迹保护、加强生态修复与景观再生等煤矿区废弃地更新利用策略,以期为缓解煤矿区土地压力、提高煤矿区土地利用率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对矿产资源开发进行生态补偿,是实现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重要手段。运用博弈理论对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补偿及其各利益主体之间关系进行分析。首先,通过建立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与企业、企业与居民之间的博弈模型,得出各自的博弈均衡,并提出了协调平衡生态补偿各方利益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广西是我国铝土矿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自治区政府认识到资源开发的重要性,非常重视铝土矿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出台一系列有效的政策和措施,很好地规范了铝土矿资源的开发秩序,并且在采矿用地方式上,开创了"临时用地方式"的供地模式。中国铝业广西分公司作为"采矿用地模式"改革的试点,其对土地复垦的实施及完成效果,对我国铝土矿资源的开发管理,以及矿山企业土地复垦提供了许多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8.
张洪 《煤炭工程》2023,55(1):23-26
目前露天开采的供地模式为“先征地、后出让”,缺乏行之有效的收回和退出机制,复垦后的采矿用地难以退出。根据煤炭露天开采的规律和用地周期性特点,提出了煤炭露天开采临时用地的新模式,有利于提升露天煤矿开采土地利用、复垦利用的质量和规模,且对于探索制定矿产资源开发项目合理的土地使用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罗世兴 《中国矿业》2021,30(7):85-91
近年来,长江经济带矿业开采累计占用、损坏土地增长迅速,影响其绿色与集约发展。本文运用基尼系数、不平衡指数及因素分解模型对2009—2016年长江经济带采矿用地的时空分异及驱动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采矿用地规模大且区域差异明显;长江经济带采矿用地与矿业产值匹配相对合理,且保持相对稳定;单位劳动产出的提高是该区域采矿用地扩张的最大驱动因素,矿山企业数量的减少是最大抑制因素;单位产值用地规模和企业平均从业规模作用阶段性明显。最后提出合理控制采矿用地规模,促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地方政府和被征地农民、地方政府之间以及地方政府和上级政府间在土地征收上的三层博弈关系,探讨土地征收博弈过程中农民、地方政府、上级政府间的利益关系和由此产生的行为选择以及能否取得多赢的可能性,为我国土地征收制度改革方向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我国现行土地征收制度存在诸多弊端,使博弈主体在各自行为上非理性选择。我国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应该向达到理想纳什均衡的方向推进,使得地方政府违法征地得到的好处变少,地方政府依法征地得到的好处变大;违法征地引起冲突的惩罚成本于地方政府变大,于农民变少;合法征地因被征地农民抵制引发强制执行的成本于政府变少,于农民变大;中央政府要保持强大的威慑力,提高发现和监管地方政府违法用地的能力,加大地方政府违法用地惩罚代价。  相似文献   

11.
为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生态保护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保护地内油气矿业权清理处置工作,2017年3月开始,原国土资源部推动油气矿业权逐步退出自然保护地的工作。本文通过梳理油气矿业权退出保护地基本情况,总结油气勘探开发过程对环境的影响及措施,分析出油气矿业权退出自然保护地过程中存在的保护地划定工作缺乏统筹、政出多门、各类保护地划定缺乏统一标准、保护地范围数据不一致、保护地与油气矿业权设置先后关系问题等诸多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1)维护国家能源安全的原则,实现油气保护性开发;(2)坚持尊重规律,制定科学的分类处置办法;(2)实行保护地统一管理、科学划分保护地功能,实现精准保护;(4)分类制定保护地退出实施细则、增强操作性。  相似文献   

12.
薛建春  蔡松 《金属矿山》2011,40(10):148-150
利用平朔矿区3个时相的TM影像数据,结合矿区土地利用的实际特点,划分了耕地、林草地、工业及住宅用地、水域、交通用地、待复垦地和未利用地7种矿区土地利用类型,分析并研究了平朔矿区土地利用中灰色建模的方法以及求解过程。预测结果表明:矿区耕地逐渐下降,到2023年预计耕地面积18 173.21 hm2,占矿区总面积的45.4%;同时由塌陷地和排土场形成的待复垦地逐渐增多,预计2023年将达到3 849.62 hm2。因此,应该加大土地复垦的力度和进度,促进已复垦地尽快转为耕地,协调生产建设和生态建设对土地利用的改变速度,保证矿区各类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3.
侯荡  梁志霞 《煤炭工程》2020,52(10):186-191
煤炭绿色开采对于国家能源安全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建立有效的政府监管体系十分必要。文章以煤炭企业实施绿色开采为研究对象,通过政府部门和煤炭企业博弈情景设定,建立了演化博弈模型,探讨了政府部门和煤炭企业博弈互动及策略调整过程,数值模拟了博弈各方参数变化对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减少政府部门监督管理成本、提高其监管能力与监管意愿、增加对问责机制的实施力度以及对企业的惩罚力度等措施有助于引导煤炭企业实施绿色开采,其中减少政府部门监管成本、提高政府监管能力、加大对企业的惩罚力度这三项措施具有良好的政策引导效果。通过文章的研究以期为政府引导煤炭企业绿色开采建立合理的监管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土地复垦是煤炭开采面临的最严峻问题之一,经过多年相关研究的经验积累,已经产生了大量的历史文献,因此,引入数据挖掘技术处理这些宝贵的历史文献资料十分必要。本文以徐州矿区为例,通过对土地复垦历史文献关键词分词编码化,构建TF*IDF算法和空间向量模型、聚类分析,采用Python语言进行数据挖掘,最后在ArcGIS基础上二次开发,显示数据挖掘结果。最终得到了徐州矿区的塌陷情况、复垦技术以及示范工程等重要历史信息,克服了土地复垦历史文献的数据冗余、数据冲突以及真伪识别等难点。结果表明,采用数据挖掘技术,不仅弥补了人工统计的不足,同时发挥了恢复历史"数据链"的特殊作用,可实现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信息的集成与知识发现,为矿区系统修复、综合治理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5.
综采工作面回撤通道围岩支护的稳定性,直接影响综采工作面回撤通道的使用,决定煤矿生产效率。为此,以某煤矿为例,分析其地质、综采工作面和回撤通道情况后,采用锚网索支护结构,完成回撤通道围岩的支护构建。利用三维有限差分程序,设置回撤通道围岩支护结构模型的边界结构,并确定岩土力学计算参数。通过逐步开采阶段分析方法,分析回撤通道围岩支护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具备良好的应力模拟和分析效果,顶板的位移和变形较为平稳,可提高主回撤巷道围岩应力和巷道支架承载压力,保证设备的安全撤回,验证该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不同煤炭开采模式下水土资源损毁程度,基于系统动力学原理构建了煤炭-水土资源经济系统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模型经过多次的运行完善,最后通过了检验,利用模型分析了不同情境下水土资源损毁系统的发展特征。通过对模型运行分析得出,影响煤炭开采量、耕地面积和水资源量的因素中敏感性最高的3个影响因子是采出率、废水治理率和复垦率。在将煤炭开采量控制在600万t以下,耕地面积和总供水保有量分别控制在31.25 km~2和1 872万t以上的前提下,对这3个主要影响因子进行了设置,模拟运行得出了长河流域煤矿区未来2017—2030年3种不同煤炭开采模式下水土资源的损毁状况,在不同煤炭开采规模情景下水土资源发展状况差别明显,经济优化型模式下,国民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增加,但是耕地面积出现了小幅度减小,而且总供水量减少较快,容易给当地人民带来水资源不足的威胁,该方式不符合经济发展的长远利益;资源优化型,该模式下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速明显减小,耕地面积和总供水量快速增加,资源型发展模式能够维护资源的健康稳步发展,但是不利于经济的发展;SD-MOP整合优化模型,该模式下适当控制煤炭开采规模,国民产值在较大程度稳步提升的前提下,也能保证水土资源的稳步增加,既考虑了经济效益又重视了自然资源,其优化方案是朝着煤炭资源、水土资源合理利用,经济-生态双优化的改造过程,是在提高研究区煤炭资源、水和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的过程,有助于优化长河流域煤炭、水和土地资源的数量结构、层次结构与效益结构。经过对这3种方案不断的运行检验得出:整合优化型煤炭开采模式为最优开采模式。  相似文献   

17.
The most important occurrence of land subsidence in Hungary caused by underground water withdrawal can be found in the NE of Hungary, in an area of open-pit mining at the foot of the Matra mountains.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monitoring system of the underground water withdrawal, the processing method of achieving the underground water depletion and of the land subsidence as its indirect effect, as well as conclusions which can be drawn from the analysis of the observed data. The back analysis is illustrated by examples.  相似文献   

18.
我国土地征收制度的博弈路径选择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分析地方政府和被征地农民、地方政府之间以及地方政府和上级政府间在土地征收上的三层博弈关系,探讨土地征收博弈过程中农民、地方政府、上级政府间的利益关系和由此产生的行为选择以及能否取得多赢的可能性,为我国土地征收制度改革方向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我国现行土地征收制度存在诸多弊端,使博弈主体在各自行为上非理性选择。我国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应该向达到理想纳什均衡的方向推进,使得地方政府违法征地得到的好处变少,地方政府依法征地得到的好处变大;违法征地引起冲突的惩罚成本于地方政府变大,于农民变少;合法征地因被征地农民抵制引发强制执行的成本于政府变少,于农民变大;中央政府要保持强大的威慑力,提高发现和监管地方政府违法用地的能力,加大地方政府违法用地惩罚代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