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7 毫秒
1.
《西南国防医药》2003,13(3):250-253
目的探讨LPS的直接诱导作用对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VEC)核因子kB(NF-κ B)的影响.方法100ng/ml LPS刺激PMVEC 0h、0.5h、1h、2h、4h、6h、8h或10ngg/ml、50ng/ml、100ng/mlLPS刺激1h,凝胶电泳迁移率试验检测NF-κ B的活化,免疫细胞化学观察其亚基p50、p65的核转位.并通过加入活化阻断剂TPCK观察对诱导的NF-κ B活化的影响.结果LPS的刺激迅速诱导p50、p65亚基核转位,活化NF-κ B,1h达到高峰,且呈剂量依赖关系,后逐渐下降.PDTC能显著抑制其活化,P<0.01.结论LPS的直接刺激诱导NF-κ B的活化,这可能是IPS诱导炎症反应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细胞脂多糖(LPS)诱导的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VEC)ICAM-1的表达及调控机制,方法:100ng.ml^-1LPS刺激PMVEC0h,2h,4h,6h,8h或10ng.ml^-1,50ng.ml^-1,100ng.ml^-1LPS刺激6h,免疫细胞化学检测PMVECICAM-1的表达,凝胶电泳迁移率变化分析检测NF-κB的活化,并通过加入活化阻断剂PDTC观察对PMVEC ICAM-1表达的影响。结果:PMVECICAM-1的表达与LPS的刺激呈时相-剂量依赖方式,LPS的刺激迅速活化NF-κB,60min达到高峰,后逐渐下降,PDTC能显著降低ICAM-1的表达(P<0.01),结论:LPS刺激诱导NF-κB的活化,启动ICAM-1的合成表达。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内毒素(LPS)刺激对大鼠肺泡巨噬细胞(alveolar macrophages,AM)中核因子—κB(NF—κB)活性的影响,探讨NF—κB在LPS刺激大鼠AM表达肿瘤坏死因子—α(刀NF—α)中的作用。方法体外观察LPS刺激大鼠AM中NF—κB活性的动态变化,应用圈套策略观察NF—κB在LPS刺激大鼠AM表达刀NF—α中的作用。结果LPS刺激可使大鼠AM内NF—κB明显活化,并与LPS剂量正相关;抗体超迁移率实验结果显示p50、p65参与了NF—κB的活化;NF—κB的圈套硫代寡核苷酸(S—ODN)能明显抑制LPS刺激大鼠AM表达TNF—α,但不能完全阻断LPS诱导的TNF—α表达。结论 NF—κB(p50/p65)在LPS介导的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LPS刺激大鼠AM表达TNF—α受NF—κB调控,但其他核转录因子可能也在TNF—α的表达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低剂量电离辐射对转录因子NF—κB DNA结合活性的影响,探讨NF—κB结合活性信号传导通路的机理。方法 采用凝胶电泳移动变化分析及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了X射线照射后FL-4细胞NF—κB DNA结合活性的时程变化及p65核转位、IκBα水平的变化,同时用脂质体介导的瞬时转染法将空质粒和NF-κB-荧光素酶表达质粒转染到NIH3T3细胞内,并用PKC信号通路阻断剂Calphostin C处理,检测受照后其荧光素酶的表达变化。结果 0.075Gy X射线照射可诱导NF—κB、p50/p65和p50/p50活性增强,而前者活性增强更明显。这种转录激活能力的增强,涉及到辐射诱导的p65核转位和IκBα水平的变化,表现为受照后p65亚基核阳性率明显升高,而IκBα水平的变化正相反,在照后4h分别达到峰值和低谷。而且PCK信号通路阻断剂Calphostinc可降低0.075Gy照射对NF—κB的活化效应。结论 低水平照射诱导NF-κB的迅速活化,而且可能通过PKC通路,进而调节细胞因子等特异基因的表达,促使免疫功能增强,这可能是低剂量辐射兴奋效应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细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 2.5,PM2.5)诱导支气管上皮细胞(bronchial epithelial cell,Beas-2B)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分子机制。方法 PM2.5粉末溶解于DMEM培养基中,倍比稀释成不同浓度(0、12.5、25、50、100μg/ml)的溶液,超声30 min后加入血清及双抗(链霉素和青霉素),使终浓度为2%血清的体系,刺激人支气管上皮细胞;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系统检测核因子-κB (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活化水平和vegf基因启动子的转录活化水平;Western印迹检测NF-κB组成亚基p65磷酸化水平、阻遏蛋白IκBα及VEGF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PM2.5呈剂量依赖性诱导Beas-2B细胞VEGF表达;PM2.5诱导Beas-2B细胞中NF-κB活化,在浓度为100μg/ml活化强度最高,阻遏蛋白IκBα降解和p65亚基磷酸化水平升高;抑制NF-κB p65亚基表达后Beas-2B细胞VEGF蛋白表达水平下调,vegf基因启动子的转录活化水平下降。结论 PM2.5通过活化NF-κB途径诱导支气管上皮细胞中VEGF表达。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内毒素 (LPS)刺激对大鼠肺泡巨噬细胞 (alveolarmacrophages,AM)中核因子 -κB(NF -κB)活性的影响 ,探讨NF -κB在LPS刺激大鼠AM表达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中的作用。 方法 体外观察LPS刺激大鼠AM中NF -κB活性的动态变化 ,应用圈套策略观察NF-κB在LPS刺激大鼠AM表达TNF -α中的作用。 结果 LPS刺激可使大鼠AM内NF -κB明显活化 ,并与LPS剂量正相关 ;抗体超迁移率实验结果显示p5 0、p6 5参与了NF -κB的活化 ;NF -κB的圈套硫代寡核苷酸 (S -ODN)能明显抑制LPS刺激大鼠AM表达TNF -α ,但不能完全阻断LPS诱导的TNF -α表达。 结论 NF -κB(p5 0 p6 5 )在LPS介导的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LPS刺激大鼠AM表达TNF -α受NF -κB调控 ,但其他核转录因子可能也在TNF -α的表达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氯喹抑制EC DNA、内毒素协同诱导的IL-6释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氯喹抑制细菌DNA,内毒素协同诱导IL-6释放的作用机制,将小鼠于实验前1h经腹腔注射D-DalN敏化,观察氯喹对CpG,ODN或LPS攻击小鼠7天内死亡率的影响;体外培养ANA-1细胞,观察氯喹对EC DNA和LPS共同诱导IL-6释放能力的影响,体外培养THP-1细胞,观察氯喹对EC DNA和LPS刺激THP-1细胞后TLR9、TLR4表达与NF-κB活化的影响。结果发现,小鼠在CpG ODN或LPS攻击后4h内全部死亡,但预先给予氯喹(30mg/kg)的CpG ODN,LPS攻击小鼠仅分别有4只和5只死亡(P<0.05),氯喹可明显降低EC DNA、LPS协同诱导的IL-6释放(P<0.01),EC DNA和LPS均可诱导TLR7、TLR4的表达和NF-κBp65的活化,氯喹可显著抑制ECDNA和LPS诱导的TLR8表达的以及LPS诱导的NF-κB活化,对TLR4的表达抑制作用较弱,对CpG ODN诱导的NF-kB活化抑制作用亦较弱,提示氯喹能够明显降低ECDNA和LPS协同诱导的IL-6释放,该作用与氯喹对CpGODN,LPS攻击小鼠的保护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设计合成靶向核因子—κB(NF—κB)的哑铃形圈套寡核苷酸(0DNs),并检测其抗炎效应。方法 提取大鼠腹腔巨噬细胞(pMφ),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纯内毒素(LPS)组、圈套0DNs处理组、无关圈套0DNs处理组和脂质体处理组。收集正常对照组和单纯LPS组LPS刺激后1,2,6,12,18,24k上清及细胞;采用阳离子脂质体按质量比为4:1的比例分别介导2,4,8mg/L圈套0DNs转染大鼠pMφ细胞,6k后用LPS刺激,收集转染后8,12,18k上清及细胞。细胞免疫组化法分析LPS刺激前后p65表达与分布变化,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上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蛋白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TNF—α、IL—6和IL—10mRNA转录。结果 4,8mg/L剂量哑铃形圈套0DNs可明显抑制LPS诱导的大鼠pMφTNF—α、IL—6转录和表达。结论 靶向NF—κB的哑铃形圈套0DNs具有拮抗炎症介质转录和表达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内毒素诱导肺泡巨噬细胞NF-κB信号通路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内毒素(LPS)体外刺激诱发肺泡巨噬细胞(PAM)中NF κB信号通路的变化 ,探讨急性肺损伤 (ALI)的分子病理机制。方法 用原位杂交、EMSA及ELISA方法 ,检测LPS刺激后 0、1/ 4、1/ 2、1、2、4h各时相点PAM中Iκ B激酶 (IKK β)mRNA表达、NF κB核移位以及IκB α降解和TNF α分泌的变化。结果 IKK βmRNA表达在LPS刺激后 1/ 4h开始升高 ,1/ 2h达高峰 ,1h后逐渐下降 ;IκB α水平恰好与IKK βmRNA对应点变化幅度相反 ;NF κB的活性于 1/ 4h开始升高 ,1h达峰值 ,2h后逐渐下降 ;TNF α的含量 1/ 2h开始升高 ,1h达峰值 ,2~ 4h逐渐恢复至刺激前水平。结论 IKK β激活 /IκB α降解 /NF κB活化 /TNF α合成的转导通路在LPS介导ALI的病理机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电离辐射对肠上皮细胞NF-κB p65和Akt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电离辐射对肠上皮细胞PI3K/Akt通路和NF-κB通路的激活模式。方法 将对数生长期的IEC-6细胞用无血清培养基培养24h后进行60Co γ射线12Gy照射,检测IEC-6细胞辐照前后不同时间Akt磷酸化水平和胞浆、胞核NF-κB P65蛋白水平变化。结果 辐射可使肠上皮细胞受照20 min后迅速诱导p65的核转位,但检测不到明显的Akt磷酸化;肠上皮细胞Akt磷酸化的高峰于受照后1 h才出现。结论 电离辐射诱导的NF-κB p65快速核转位早于辐射诱导Akt的磷酸化。  相似文献   

11.
人脑外伤后皮层核因子-κB的表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在人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后挫伤皮层中的表达情况,包括表达位置、表达强度和表达时相。方法 挫伤区皮层的标本来自24例TBI患者,取样时间为伤后5h-5d,利用凝胶电泳迁移分析法(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 assay,EMSA)和免疫组化技术测定NF—κB的活性和表达强度。结果 在人TBI后的挫伤区皮层中,NF—κB表达明显上调,表达高峰为伤后48—72h,NF—κBP65主要在血管内皮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中表达,NF—κBP50主要在神经胶质细胞和少量神经元中表达,NF—κBP65的表达强度高于NF—κBP50。结论 NF—κB在人TBI后的挫伤区皮层中表达上调,提示其可能在TBI后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观察较高剂量照射的鼠胸腺细胞内几种转录因子活性的变化和胸腺细胞凋亡发展时程,探讨转录因子活性的变化在辐射诱导的免疫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电泳移动变化分析及流式细胞术的方法分别检测了2Gy X射线全身照射后胸腺细胞内转录因子NF-κB、CREB和OCT-1活性以及胸腺细胞凋亡的动态变化。结果 2Gy X射线全身照射后胸腺细胞内NF-κB两种二聚体p50/p50和p50/p65的DNA结合活性的变化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主要以p50/p50活性显著升高为特征,CREB OCT-1的活性也明显增强,活性高峰均出现了照射后4-12h,而它们的活性高峰又恰与2Gy照射诱导的胸腺细胞凋亡的高峰相吻合。结论 较高剂量电离辐射主要诱导NF-κB同源二聚体的DNA结合活性增强;3种转录因子NF-κB p50/50、CREB以及OCT-1可能在2Gy照射诱导的胸腺细胞内具有协同促进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内毒素直接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激活信号分子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内毒素(LPS)直接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VECs)激活的多种信号通路的主要激酶及转录因子进行筛选研究。方法:10ng.ml^-1浓度的LPS刺激细胞至预定时相点后,用免疫细胞化学观察信号分子的磷酸化和/或核转位,结果:LPS直接作用于VECs在5-15min内即可观察到多种信号分子的激活,随刺激时间延长,信号分子激活程度逐步增,至一定时相点后活性又消失,这些信号分子的活性在持续时间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激活的信号分子包括p38、ERK1/2MAPK、CREB、STAT5、STAT6、NF-kB家庭成员p65、p50、p52、c-Rel、Rel-B等。结论:LPS直接作用于VECs可以迅速激活多种信号分子,诱导信号分子的磷酸化和/或核转位。LPS诱导的CREB磷酸化、不同NF-kB家族成员核转位持续时间的差异是第一次报道。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Toll样受体4(TLR4)和核因子(NF)-κB在脂多糖(LPS)诱导的气道上皮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中的作用,观察TLR4抑制剂TAK-242对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终浓度为0、0.1、l、10、100μg/L的LPS刺激HBE4-E6/E7细胞24h,或以LPS(终浓度10μg/...  相似文献   

15.
IL-1β诱导人气道上皮细胞hBD-2表达及其分子机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白介素-1β(IL-1β)诱导人气道上皮细胞人13防御素2(hBD-2)的表达及抑制因子I-κBα蛋白、核转录因子KB(NF-κB)活性的变化,探讨人气道上皮hBI〉2表达的分子机制。方法用IL-1β和(或)NF-κB抑制剂PDTC处理人原代气道上皮细胞,RT-PCR法检测hBD-2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胞浆I-κBa蛋白,凝胶迁移实验(EMSA)检测NF-κB活性的变化。结果加入IL-1β 1μg/L刺激0.5h,可见I-κBa活性降低;刺激1.5h可见hBD-2 mRNA表达。NF-κB抑制剂PDTC可抑制hBD-2 mRNA的表达,EMSA显示NF-κB的异型二聚体p65-p50参与了hBD-2表达的转录。结论一定剂量的IL-1β可诱导人气道上皮细胞hBD-2 mRNA表达,NF-κB p65/pS0异型二聚体参与了IL-1β诱导人气道上皮细胞hBD-2 mRNA表达的转录调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IKK/NF-κB信号通路在三氧化二砷(As2O3)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反应中的作用。方法以乳腺癌细胞MCF7为靶细胞,以As2O3为刺激源,锥虫蓝(台盼蓝)拒染方法检测死亡细胞比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法检测MCF7细胞中NF-κB的活化状态;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IKK/NF-κB途径各信号分子的表达水平和活化状态;RT-PCR方法检测IKK/NF-κB途径下游靶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 As2O3可显著诱导MCF7细胞凋亡;同时NF-κB的转录活化水平及其下游凋亡反应相关靶基因的表达水平也明显下降。在此过程中,I-κB的表达水平和NF-κB关键组成亚基(p65、p50)的核浆分布状态没有改变,但IKK激酶的两个催化亚基IKKα和IKKβ的表达水平明显下调。一过性高表达IKKα和IKKβ不仅能够恢复NF-κB的活化状态,而且能够拮抗As2O3诱导的乳腺癌细胞凋亡反应。结论 As2O3可通过在蛋白激酶水平抑制IKK/NF-κB信号通路活化从而发挥促乳腺癌细胞凋亡效应。  相似文献   

17.
郝一  李译  高明  董雯  胡美茹  宋伦 《军事医学》2012,36(4):263-266
目的探讨IKK/NF-κB信号通路在三氧化二砷(As2O3)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反应中的作用。方法以乳腺癌细胞MCF7为靶细胞,以As2O3为刺激源,锥虫蓝(台盼蓝)拒染方法检测死亡细胞比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法检测MCF7细胞中NF-κB的活化状态;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IKK/NF-κB途径各信号分子的表达水平和活化状态;RT-PCR方法检测IKK/NF-κB途径下游靶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 As2O3可显著诱导MCF7细胞凋亡;同时NF-κB的转录活化水平及其下游凋亡反应相关靶基因的表达水平也明显下降。在此过程中,I-κB的表达水平和NF-κB关键组成亚基(p65、p50)的核浆分布状态没有改变,但IKK激酶的两个催化亚基IKKα和IKKβ的表达水平明显下调。一过性高表达IKKα和IKKβ不仅能够恢复NF-κB的活化状态,而且能够拮抗As2O3诱导的乳腺癌细胞凋亡反应。结论 As2O3可通过在蛋白激酶水平抑制IKK/NF-κB信号通路活化从而发挥促乳腺癌细胞凋亡效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白介素-1β(IL-1β)诱导人气道上皮细胞人β防御素-2(hBD-2)的表达及抑制因子I-κBα蛋白、核转录因子κB(NF-κB)活性的变化,探讨人气道上皮hBD-2表达的分子机制. 方法用IL-1β和(或)NF-κB抑制剂PDTC处理人原代气道上皮细胞,RT-PCR法检测hBD-2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胞浆I-κBα蛋白,凝胶迁移实验(EMSA)检测NF-κB活性的变化. 结果加入IL-1β 1μg/L刺激0.5h,可见I-κBα活性降低;刺激1.5h可见hBD-2 mRNA表达.NF-κB抑制剂PDTC可抑制hBD-2 mRNA的表达,EMSA显示NF-κB的异型二聚体p65-p50参与了hBD-2表达的转录.结论一定剂量的IL-1β可诱导人气道上皮细胞hBD-2 mRNA表达,NF-κB p65/p50异型二聚体参与了IL-1β诱导人气道上皮细胞hBD-2 mRNA表达的转录调控.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NF-κB活化在大鼠烟雾吸入性损伤发生中的作用及地塞米松对NF-κB活化的影响,制作大鼠烟雾吸入性损伤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烟雾致伤组及地塞米松治疗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伤前及伤后2、6、12、24、48、72h肺组织NF-κBP^65、IκB-α、TNF-α、ICAM-1蛋白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烟雾吸入性损伤后肺组织NF-κBP^65、TNF-α、ICAM-1蛋白表达升高,IκB-α表达降低。而地塞米松治疗组则下调NF-κBP^65、TNF-α、ICAM-1表达,上调IκB-α表达。提示NF-κB活化参与了烟雾吸入损害的发生、发展,而地米松则抑制NF-κB活化,部分阻断细胞因子及粘附分子产生,从而减轻炎症性损害。NF-κB活化可能是烟雾吸入性损伤炎症发展的关键点,从而为从转录水平作为靶点治疗烟雾吸入性损伤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核因子(NF)-κB圈套寡核苷酸(ODN)对NF—κB活性及创伤炎症反应大鼠肝脏功能损害的影响。方法 利用电泳迁移率改变实验(EMSA),测定合成的环状哑铃形圈套ODN对NF—κB的DNA结合能力的竞争抑制作用;利用NF—κB反应性报告细胞株HEK-不稳定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d2EGFP),观察圈套ODN瞬时转染对报告基因表达的影响。Wistar大鼠9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创伤性炎症组、圈套ODN组和无关ODN组。利用EMSA检测各组肝脏组织NF—κB的DNA结合活性,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大鼠肝脏组织TNF—α、白细胞介素-6(IL-6)mRNA水平,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大鼠肝脏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的蛋白水平。结果 设计的环状哑铃形圈套ODN对NF—κB的DNA结合能力具有竞争抑制作用,1μg/ml和2μg/ml圈套ODN瞬时转染HEK—d2EGFP,可明显抑制p65蛋白诱导的d2EGFP表达。大鼠创伤性炎症后3h,肝脏NF—κB活性开始升高,伤后12h达高峰。肝脏组织TNF—α、IL-6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也明显上升,与NF—κB的活性改变一致。圈套ODN治疗后,大鼠肝脏组织TNF—α、IL-6的表达明显下降,肝脏功能明显好转,而无关ODN则没有治疗效果。结论 设计的靶向NF—κB的环状哑铃形圈套ODN可通过特异性抑制NF-κB活性,有效阻止创伤性炎症大鼠肝脏炎症介质TNF—α、IL-6的释放,从而改善肝脏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