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覆盖空洞影响网络服务质量问题,提出非并行二分法的分布式覆盖空洞修复算法CHRND,算法采用非并行方式选择具有劣弧的空洞边界节点作为覆盖空洞修复的驱动节点,采用基于弧二分法确定移动节点最佳目标位置。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移动节点引入使得空洞不被分割基础上,CHRND算法能以较少数量移动节点实现覆盖空洞的完全修复。  相似文献   

2.
李红  宋顺林 《计算机工程》2012,38(16):85-87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中存在因节点能量耗尽和移动节点撒播不均而出现的覆盖洞问题,覆盖洞的出现会降低网络的覆盖率和连通性,严重影响网络性能。为解决该问题,构造一种既有静态节点又有移动节点的混合网络模型,并提出一种WSN中基于分布式的覆盖洞修复算法。利用静态节点指导移动节点移动到最优位置,达到修复覆盖洞目的。仿真实验结果证明,该算法能在空洞覆盖率和节点代价之间取得最佳平衡。  相似文献   

3.
水下传感器网络是近年的研究热点,如何高效实现三维栅栏覆盖,仍是一个开放的课题.把三维栅栏覆盖转化为二维区域覆盖空洞修补,针对栅栏平面上的覆盖空洞,设计穿过空洞质心的垂直修补线段.提出了基于节点重部署的能量高效的三维栅栏构建算法(Bmon),针对栅栏平面上的覆盖空洞,选择移动能耗最小的节点移动到空洞的垂直修补线段上,修补覆盖空洞,实现三维栅栏覆盖.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该研究对三维覆盖研究有一定的理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无线传感器网络( WSNs)一旦产生覆盖空洞,则会严重影响网络性能,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移动节点的覆盖空洞修复算法——联合补丁法,该算法按照预先制定的缝制方案把所需的移动节点“缝制”成一块大的“布”,然后对空洞进行直接修复。首先,在理论上证明了该算法的性能;其次,用Matlab进行仿真实验,并与基于移动节点的三角形逐个贴片修复算法( PATT)在所需节点数和冗余度两方面进行对比;最后,对算法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最终表明:该算法具有较高的覆盖率和较低的冗余度。  相似文献   

5.
《计算机工程》2017,(9):99-104
针对异构有向传感器网络部署过程中覆盖冗余和能耗过高的问题,基于混合移动策略提出一种两阶段动态覆盖算法。采用逐步求精的方式调整节点的感知方向,以减少覆盖冗余,在此基础上检测覆盖空洞,利用改进的差分算法将冗余节点移动至优化位置,从而修复覆盖空洞。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提高网络覆盖率,降低能量消耗。  相似文献   

6.
孙环  陈宏滨 《计算机应用》2021,41(2):492-497
节点部署是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针对节点部署过程中的能量空洞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萤火虫算法(FA)的节点重部署(NRBFA)策略。首先,在节点随机部署的传感器网络中,利用k-means算法进行分簇并引入冗余节点;然后,利用FA移动冗余节点,以分担簇头(CH)负载并均衡网络中节点的能耗;最后,再次利用FA寻找目标节点,从而更新冗余节点。该策略通过有效地移动冗余节点,减小了节点移动距离并降低了网络能耗。实验结果表明,该策略能够有效地缓解“能量空洞”问题,并且与基于虚拟力的分区节点重部署算法相比降低了算法的复杂性,且能更好地提高网络的能量效率,均衡网络负载,并将网络生命周期延长近10倍。  相似文献   

7.
在没有地理位置信息的情况下,针对存在大量冗余传感器节点的传感器网络的节点调度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闭合包围的冗余节点调度算法(RNSCE算法).该算法首先定义了闭合包围的概念,并给出了其相关性质;然后,提出了基于闭合包围方法的冗余节点以及覆盖空洞边界节点的判定规则;最后,提出了冗余节点调度方法,包括节点的休眠调度和覆盖空洞的修复两个方面.仿真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可以很好地维持网络初始覆盖性能,并有效降低活跃节点的数量.  相似文献   

8.
目前大多数传感器网络部署研究主要集中在二维平面和三维全空间区域,然而,许多现实世界的应用领域是一个复杂的三维空间曲面,现有的覆盖方法不能取得较好的结果。本文研究三维空间曲面传感器网络部署方法,提出一种三维曲面多移动节点的传感器网络部署算法,采用静态节点和动态节点组成的混合传感器网络,由静态节点估算覆盖空洞的位置和面积,再通过移动节点对覆盖空洞进行依次修复。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的最终网络覆盖率达到了99%,比3DGA算法提高了6个百分点,比Delaunay算法提高了8.5个百分点,同时降低了网络整体能耗。  相似文献   

9.
覆盖空洞的产生会严重影响目标监测区域的网络性能。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混合传感器网络的改进菱形网格覆盖空洞修复算法。该算法通过改进的菱形贴片方式,指导移动节点到指定位置消除空洞区域。仿真结果表明,与TNR算法相比较,本文算法可以有效减少移动节点的使用数目,提高移动节点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0.
范兴刚  杨静静  王恒 《软件学报》2016,27(2):418-431
覆盖与连通问题是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基本问题.研究考虑连通性的概率覆盖增强算法,构建覆盖空洞的修补半径,提出了移动距离和修补半径的关系模型.通过这个关系模型,移动节点在修补圆上选择保持连通的修补位置;根据这个移动距离和空洞面积,移动节点进一步创建空洞的优先级,选择优先级最高的空洞进行修补,节能而高效地实现覆盖增强.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既能得到较高的覆盖率,又能保证整个网络的连通性.  相似文献   

11.
Web3D联盟发布的X3D标准作为下一代面向互联网的二维图形描述规范,已经被ISO批准成为国际标准,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教育、工业现场规划展示、虚拟现实等方面.介绍X3D中Extrusion节点在矿井巷道建模的实现方法,对于二实现虚拟数字矿山的真实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前所有的定位算法都将研究的重点放在如何提高定位精度上面却很少研究如何布置锚节点,只是在算法中随意的选取满足条件的锚节点,然而算法并没有明确的对锚节点的布置提出要求,所以想要随时都能获取合适的锚节点只能随机布置大量的锚节点.然而大量的增加锚节点的数量势必极大地提高系统的成本并且在实际的布置操作中也是不现实的.针对以上问题,文章在RGM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优化布点的算法.算法通过细致的分析每组定位单元在定位区域的覆盖情况,在满足定位精度条件的基础上计算出每一个锚节点的布置坐标并对锚节点的数量进行精简.仿真实验表明,按照该算法来布置锚节点不会降低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13.
张乐 《微型机与应用》2013,32(16):81-84
针对传统MapReduce框架中任务节点和工作节点的失效问题,提出了在配置备份节点的分层主从式MapReduce框架中加入单元集群的处理方法.在改进框架中,任务处理的最小单位是单元集群,当单元集群中的某个工作节点失效或者超过时间阙值时,子任务节点则选择该单元集群中的空闲工作节点来分配任务,并且不需要重新传输任务文件分块,这既节省了工作节点重选择的时间,又降低了网络传输的压力.使用该框架针对不同数量的数据块进行实验,工作节点的灾难恢复时间均可以节省25 ms左右,证明了单元集群的处理方法可以有效解决工作节点的失效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主动网络节点研究及安全实现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陈茹  朱小骏 《微机发展》2003,13(8):108-110,113
主动网络是可编程网络,用户可对网络进行个性化的编程和设置。文章论述了主动网络的体系结构,重点探讨主动网络节点操作系统及安全实现。最后提出一种安全节点结构,它可以为主动应用提供认证,授权,完整性认证以及满足主动应用的动态安全要求及策略。  相似文献   

15.
P2 P网络中的节点重要性评价在实际应用中有重要意义。现有的一些重要性评价指标如度、紧密度等存在度量结果较为片面等缺点,单一指标并不能有效地对P2 P网络中的节点重要性进行度量。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重属性的综合度量指标。以节点度作为对比基础,计算多个度量指标与节点度指标的肯德尔相关系数,通过分析多个指标之间的内在关联性,最终选择节点度、介数、K-核和PageRank四个属性来进行节点重要性的综合度量。通过真实的P2 P网络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相对原有单一度量指标和现有的综合度量指标,该综合指标更能够有效地对P2 P网络中的节点重要性进行度量,而且具有较强的普适性,可以应用到大多数P2 P网络中。  相似文献   

16.
殷彬  杨会志 《微机发展》2011,(9):111-113,117
在Web数据挖掘中,由于网页大多都含有指向其他页面的超链接等噪音信息,为了减少噪音信息对Web数据挖掘效果的影响,有必要对网页进行净化处理,提取其中的正文,同时,现实中很多网页的代码结构不是特别规范,对此,提出一种对灵活结构网页适用的正文抽取算法。将网页用HTML标签分割成节点形式,找出其中含有正文内容的一个节点,以此节点为基础向前和向后进行余下正文内容的抽取。实验结果表明,本算法的适用性强、正确率较高。  相似文献   

17.
在常规和随机多层无线网络中,有研究已经得到了网络可以达到的吞吐量数量级,然而对单个节点吞吐量和端到端时延的研究却很少.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对多跳常规多层无线网状网络中的单节点最大吞吐量和端到端时延进行了研究.推导了网络中的分组吸收概率;根据网络的排队模型,在这个分组吸收概率的基础上,使用扩散近似法得到了单节点可达吞吐量和端到端时延.仿真分析了业务模式和网络拓扑对端到端时延和单节点最大吞吐量的影响,通过仿真结果可以发现使网络处理大量节点的最优辅助节点数,这有助于优化网络资源分配,且减少网络的拥塞.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终端设备节点识别方法未计算节点测度指标,导致其节点识别效率和识别率低、识别速度慢。为此,基于边缘计算技术设计了新的终端设备远程部署节点智能识别方法。首先采用希尔伯特变换技术,将处于时域的终端设备信号分解为复频域信号的频率和相位,并确定节点关联程度,建立终端设备网络空间模型;然后利用边缘计算技术设计节点参考框架,计...  相似文献   

19.
在文件共享、流媒体和协作计算等P2P应用模型中,节点间采用单播通信并构建出对应的覆盖网络.由于覆盖网络通常建立在已有的底层网络之上,节点随机加入系统将导致上下层网络拓扑不匹配,不仅增加了节点间通信延时而且给底层网络带来较大的带宽压力.当前的拓扑匹配算法尚存在可扩展性低、节点聚集时延长等问题.在网络坐标算法和DHT算法基础之上,提出一种分布式的拓扑感知节点聚集算法TANRA,利用等距同心圆簇对节点二维网络坐标平面进行等面积划分,并根据节点所处区域进行多层命名空间中区间的一一映射.由于保留了节点之间的邻近关系,从而可使用DHT基本的"发布"和"搜索"原语进行相邻节点聚集.仿真结果表明,TANRA算法在大规模节点数时能有效保证网络拓扑匹配,并且具有较低的加入延时.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节点定位算法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移动信标节点的定位算法。该算法利用一个移动信标节点遍历整个网络,并周期性地广播包含其当前位置信息的分组,当未知节点接收到三个(或以上)与它的距离为通信半径的位置信息分组后,利用三边法计算自身位置。进而,考虑通信半径存在摄动的情况,利用极大似然法替代三边法提高算法的抗干扰能力。最后,通过仿真研究了该算法的特性,并与DV-Hop定位法进行了比较,仿真结果表明该定位方法在定位误差、通信量和网络结构适应性等方面均表现出良好的性能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